胡兰畦胡(胡兰畦 莱曼)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

号召一提出,众多高校积极响应。

胡兰畦胡(胡兰畦莱曼)

1984年,江西农业大学教师张日新领导学生到江西于都仙下开展调研活动时,遇上了一个“奇人”。

这个奇人是一个被当地人称为“岽背奶奶”的农妇。

“岽背”,在当地方言里,指的是“山那边”的意思。

这个“岽背奶奶”,即是指“住在山那边的奶奶”。

她到底“奇”在哪儿呢?

当地人说,她说她当过红军,还是红军干部,曾经和陈毅元帅拜过堂,她做过陈毅元帅的妻子……但是,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是自说自话,外界没有人来理会过她。

张日新心有所动,专门到“岽背奶奶”家里拜访,耐心地听她东拉西扯。

最后,他感慨万分地对“岽背奶奶”,说:“哦,原来您就是陈毅元帅在苏区时期的妻子赖月明同志!您可能不知道,蔡畅和危秀英两位大姐一直在找你,找你快找了30年了!”

关于陈毅元帅的婚恋,老覃曾在《最帅气的开国元帅,曾经的旷世情缘,为革命而错过,令人感慨唏嘘》一文中讲述过他和国民党少将胡兰畦的旷世情缘。

在该文中,老覃也提到,陈毅参加南昌起义后,胡兰畦遭到蒋介石的驱逐,一度流亡海外。陈毅呢,在1931年担任中共赣西南特区区委书记时,和当时担任特区区委妇女部长的萧菊英结婚了。两人夫唱妇随。可惜的是,陈毅外出开会,归途遇白匪袭击。萧菊英误以为陈毅已死,竟然跳井殉情了。陈毅悲痛欲绝,曾写下了一首《忆友诗》,诗的最后两句为“正当送葬归来夜,幽幽泉台汝何之”。到了1932年,时任江西军区司令兼政委的陈毅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和省委组织部长兼妇女部长蔡畅关心下,娶了兴国女红军赖月明。这段婚姻的维持时间并不长。1934年,红军长征,陈毅指挥南方八省开展游击战争,赖月明被捕后跳崖自尽了。陈毅也作了一首《兴国旅舍》,诗的最后两句为:“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之后,到了1940年,在朱克靖的介绍下,陈毅与新四军第一支队战地服务团的武汉姑娘张茜结婚,两人白头到老,生了长子陈昊苏,次子陈丹淮和老三陈晓鲁。

张日新所遇上的“岽背奶奶”,就是赖月明。

那么,所谓的“赖月明被捕后跳崖自尽”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只是一个谣言。

赖月明其实并没有死,她失去组织联系后,经历了很多磨难与波折。

话说,赖月明是江西省兴国县杰村白石村中迳人,出生于1914年,因家境贫寒,她的父亲自认为无力养活她,就把她送给了别人。

赖月明养父的家境起初是不错的,赖月明因此在年少的时候读过三年书,有些文化知识。

然而,在她14岁那年,养父染上了鸦片,家一下子就败了。

1928年,她刚刚15岁,她的养父就把她送到杰村圩一户姓谢的人家里当了童养媳。

改年,工农红军运动发展到了兴国县,赖月明参加了妇改会,投身革命,断绝了与谢家的关系。

1932年,她又被指派到少共江西省委工作,认识了省委组织部长兼妇女部长蔡畅,住到了蔡畅家里。

在那一段时间,她每天跟随蔡畅学习文化知识,听蔡畅讲革命的道理,从蔡畅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说起来,她和危秀英可是蔡畅在中央苏区言传身教、悉心培养的妇女干部。

中央红军长征时,蔡畅和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危秀英、钱希钧等31名女同志被批准随中央机关转移。临走前,她送了一件重丝呢的列宁装给赖月明,依依惜别说:“革命总有一天会胜利的。”

蔡畅他们走后不久,留在苏区的中央分局和中央办事处准备从瑞金梅坑迁往于都宽田。

陈毅考虑到队伍中老人妇女小孩众多,目标大,行动慢,为了保持队伍的机动性,他下令疏散家属。

当然,他作为领导干部,率先带头动员妻子赖月明回老家避难。

当时,贺子珍的父母贺焕文、温吐秀,以及毛泽覃的妻子贺怡、陆军定一的妻子唐义贞、傅连暲的妻子周月林等等,都在疏散的行列之中。

陈毅和赖月明都没有想到,他们这一次分开,就是永远。

赖月明回到了白石村,但她的养父已经当上了国民党的保长,坚拒赖月明再踏入家门。

赖月明只好躲上了家乡最高的山峰九山,在山上的破庙栖身,以野菜和山涧水为食。

三个多月后,赖月明的生身之父听说女儿在九山避难,不由老泪纵横,跌跌撞撞地爬上山,把女儿领回了家。

由于国民党军队叫嚣着“石要过刀,人要换种”,苏区成千上万革命群众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生身之父为了保护她,在情急之下,编造了出了一个“赖月明被捕后跳崖自尽”的谣言。

1938年,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陈毅曾回兴国寻找赖月明,却被这个谣言所误,伤心而去。

赖月明当然不知道陈毅那边的情况,她每天都在痴痴地等待着丈夫的消息,幻想着丈夫会在某一天骑着高头大马来接自己再赴革命征程。

生身之父为了让她死掉这条心,又编造了一个“陈毅被反动派挖了心肝”的谣言,强行把她嫁给了一个补鞋匠。

赖月明和补鞋匠生下了一个女儿。

但补鞋匠的身体很不好,没几年,就病死了。

赖月明随后又嫁给了在第四次反“围剿”南城战斗中负伤落下右腿残疾的红军战士方良松,生下了一女二男。

时间到了1949年4月,赖月明耳闻陈毅与其他解放军将领率百万雄师南下,她才知道自己当年被父亲骗了。

但她不怪父亲,她知道父亲是为了她好。

她悄悄地去找当年苏区的好友吕继鸾。

吕继鸾原本是江西军区文艺队演员。

1935年春节,江西军区文艺队在井塘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后,宣布解散了。吕继鸾也就回到了兴国。

这十多年来,赖月明和吕继鸾都在找党组织,她们约定,谁先找到党,谁就第一时间通知对方。

她找到了吕继鸾,商量着去怎么去找解放军。

吕继鸾认为赖月明家里有老有少,而且丈夫又是残疾,需要人照顾,因此提议:由她先去赣州,看看能不能重新归队,如果成功了,就写信回来。

该年9月,赖月明收到了吕继鸾的好消息。

吕继鸾在信中说,她已经加入了解放军第48军144师403团,在军管会工作,要赖月明尽快赶到赣州会合。

赖月明高兴极了,她把吕继鸾的信递给丈夫,告诉他,自己准备去赣州,还讲了自己与陈毅的关系。

丈夫方良松之前只知道妻子是个苏区干部,曾是共产党员,却从不知道她和陈毅结过婚,一下子懵了,等回过神来,粗暴地制止她,说:“以前只知道你的老公是个补鞋匠,谁知前头还有一个陈毅,你为什么不早点跟我说?不许你去,我们现在有儿有女,你一去,这个家就完蛋了!”

孩子们听见了父母的吵闹,知道母亲要走,一个个扯着她的衣衫嚎啕大哭,不许她走。

赖月明肝肠寸断,摇着头,流着泪,最终掐死了去赣州的心。

陈毅那边早已认定赖月明不在人世,所以没有再找过赖月明。

胡兰畦胡(胡兰畦 莱曼)

赖月明的好友危秀英在建国后担任了江西省委委员、妇委书记,她在1954年到北京开会期间,见到了“革命大学里的恩师”蔡畅,两人在聊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聊到了赖月明。

蔡畅对危秀英说:“你回到江西后,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赖月明的下落,如果她已经牺牲了,就替我在她的坟头放上一个花圈吧。”

危秀英谨记蔡大姐的话,多年来,到兴国、石城、宁都等地打听,但都是杳无音讯。

危秀英找不到赖月明的原因很简单:赖月明已经隐名埋姓,年轻时被人称为“岽背新人”,年老了被人称为“岽背奶奶”,不在兴国、石城、宁都等地,而在于都仙下乡间。

赖月明多年来有一个心愿:希望能联系上陈毅或蔡畅,由他们出证明恢复自己的党籍。

为此,她写过好几次信,但都如泥牛沉海,没有回音。

1972年1月,她从报纸上得知陈毅逝世的消息,偷偷地哭了一场,从此断了对恢复党籍的奢望。

……

张日新对赖月明的遭遇非常同情,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写信给《中国妇女》,请编辑同志转给“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的蔡畅。

赖月明疑惑地说:“这能行吗?”

张日新充满信心地说:“一定能行!”

赖月明于是按照张日新的指点,让儿子方斌整理好自己的资料,邮寄给了《中国妇女》报。

赖月明的资料几经转折,果然顺利到达了蔡畅的手中。

蔡畅阅信后激动万分,立刻写信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要求尽快恢复赖月明的党籍。

1985年5月,一份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的处理意见出现在了于都县委书记的案头。

县委不敢怠慢,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史办主任、民政局局长一行带上慰问品,奔赴赖月明家。

赖月明多年来的心愿达成了,不但恢复了党籍,以后还定期领到了由县民政局发放的每月30元的生活补助。

1988年,危秀英写信给赖月明,告诉她,蔡大姐病重,建议她上京去见上一面。

赖月明在儿子方斌的陪同之下,于9月抵达北京,见到了阔别了半个世纪的老大姐蔡畅。

这一年,赖月明已经74岁了,她见到老大姐蔡畅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姐,我来了,我是田螺姑娘赖月明。”

蔡畅的病很重,说话已经不利索了,却一眼就认出了赖月明,伸手过来和她相握。

两人喜极而泣。

后来,在蔡畅的安排下,赖月明到安葬陈毅骨灰的陵园进行祭奠,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