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4(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4(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4(南京专用)
判断题在初中生物会考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旨在检验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部分考查基础生物知识,难度较低,注重复习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确保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同时,还需要注意理解生物学现象的本质和原因,避免仅凭表面现象或记忆碎片进行判断。双选题往往涵盖生物学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需要注意辨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避免在答题时出现混淆。
新考法1:第18题考查科学实践能力,针对特定的问题,设计或补充对照实验,针对相对熟悉的情境或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或心得。
新考法2:第22题考查简单推理能力,利用单一信息,针对实验研究中的生物学现象或结果,推测可能的产生过程或机理,推测实验研究中的生物学现象或结果;
新考法3:第38题考查概念扩展能力,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是表面上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从生命观念的角度阐述不同概念要素之间的内涵关系。
本套试卷具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要求同学们在大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才能做出正确的推断。考查的基本形式是先给出一定的信息,学生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3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写“A”,错误的打“B”,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
【答案】错误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详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生理盐水,故题干叙述错
误。
2.生物是可以离开环境生存的。( )
【答案】错误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生物依赖环境是(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生物依赖环境是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生物必须要生活在环境中,不能脱离环境。
故错误。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答案】正确
【详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题干说法正确。
4.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体表是否被毛。( )
【答案】错误
【详解】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故题干观点错误。
5.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包括: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答案】正确
【详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题干描述正确。
6.在花的结构中,雄蕊没有雌蕊重要,因为它和果实的形成无关。( )
【答案】错误
【详解】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等结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
珠里面有卵细胞。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没有雄蕊和雌蕊就不能完成这两个生理过程,也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可见,雄蕊和雌蕊和果实的形成都有关,故题干观点错误。
7.植物生长全过程中都需要大量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
【答案】错误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因为每种无机盐的作用有所不同,所以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的无机盐是不同的,比如叶生长时期需要更多的氮肥,结果期需要更多的磷肥,并不是全过程都需要大量的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故题干说法错误。
8.静脉中一定流的是静脉血。( )
【答案】错误
【分析】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颜色暗红,含氧气较少。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详解】动脉中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题干说法错误。
9.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方式为非特异性免疫。( )
【答案】错误
【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病原体、疫苗等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抗体在体内清除病原体,从而达到免疫的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故题干说法错误。
10.原始大气中不存在着氧气。( )
【答案】正确
【详解】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题干说法正确。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主要目的是( )
A.维持细胞形态 B.将细胞杀死
C.给细胞核染色 D.给细胞消毒
【答案】A
【分析】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
【详解】A.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利于观察,A正确。
B.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实验目的是观察细胞结构和形态而并非杀死细胞,B错误。
C.染色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后便于观察细胞结构,C错误。
D.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实验目的是观察细胞结构和形态而并非给细胞消毒,D错误。
故选A。
12.下列关于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细胞生长过程,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B.显微镜观察B和C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D是细胞的分化过程,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D过程产生了不同形态的细胞,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答案】C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据图可知:A表示细胞生长,B、C表示细胞分裂,D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A.A表示细胞生长过程,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故A正确。
B.B、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故B正确。
C.D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经过D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因此产生了不同形态的细胞;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故D正确。
故选C。
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药性害虫的产生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氧等气体
C.在各个分类单位中,同种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B
【分析】(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有力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和生物的进化相一致即平行关系。
(2)定向选择就是指生存环境的自然选择或品种的人工定向选择。
(3)自然选择也称为物竞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
(4)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5)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据此解答。
【详解】A.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A正确。
B.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
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错误。
C.在各个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C正确。
D.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所以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正确。
故选B。
14.中国国家公园标识由地球、山、水、众等元素构成,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全球自然资源(如图)。关于建立国家公园重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B.保存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C.有利于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D.有利于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答案】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A.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利于保护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资源,A正确。
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B正确。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利于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C正确。
D.建立国家公园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的是合理开展利用,更好地保护生物多种性,D错误。
故选D。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有5条食物链
B.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鹰和狐
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D.兔、鼠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草
【答案】A
【分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详解】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食物网的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鼠→狐;草→兔→狐,共五条,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功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生产者最多,各级消费者的数量会逐级递减;因此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最少的生物是处于最高营养级别的鹰,B错误。
C.鹰和蛇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它们之间有捕食关系;同时它们在不同食物链中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鼠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C错误。
D.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因此兔、鼠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D错误。
故选A。
16.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图是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曲线,具体描述错误的是( )
A.此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B.正常情况兔体内能量多于狼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详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此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A项正确。
B.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故正常情况狼体内能量少于兔,B项正确。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C项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保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D项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17.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余年以来,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既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也对维持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关系不大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植树造林还能增加了大气的湿度、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对生物圈的水循环起重要作用,故题干所述现象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正确。
B.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题干说法不符,B错误。
C.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题干说法不符,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D错误。
故选A
18.为了“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装有蒸馏水的甲瓶和装有土壤浸出液的乙瓶进行无土栽培,结果乙瓶中的幼苗明显长得健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瓶与乙瓶可以组成一组对照实验 B.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
C.该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D.该实验应该设两组对照
【答案】D
【分析】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详解】A.甲瓶和乙瓶除甲瓶中装蒸馏水、乙瓶中装土壤浸出液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形成对照实验,A正确。
B.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甲瓶蒸馏水和乙瓶土壤浸出液中,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B正确。
C.甲、乙两组液体分别是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含丰富的无机盐,蒸馏水中缺乏无机盐,对比甲、乙瓶中的幼苗,乙瓶中幼苗更健壮,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C正确。
D.该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即可,为了提高可信度,减少实验误差,可以设置重复组,D错误。
故选D。
19.小雨和同学在公园里野餐,站起来时发现裤子沾染上了青草的汁液,下列哪种液体最容易洗去青草的汁液( )
A.酒精 B.洗洁精 C.自来水 D.沸水
【答案】A
【分析】酒精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详解】草的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酒精溶解叶绿素,因此,小雨和同学在公园里野餐,站起来时发现裤子沾染上了青草的汁液,他可以选择酒精最容易洗去青草的汁液,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0.科学的实验设计是获得科学结论的前提。现有如图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需要在光下产生氧气,所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
A.b和c B.a和b C.a和d D.b和d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b和c的变量是植物,不能验证绿色植物需要在光下产生氧气,A错误。
B.a和b的变量是光,可验证绿色植物需要在光下产生氧气,B正确。
C.a和d存在两个变量:植物和光,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构成对照实验,C错误。
D.b和d变量是植物,且没有光,不能产生氧气,D错误。
故选B。
21.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下列有关人的生命诞生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精子 B.②表示卵巢
C.③表示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 D.④过程有细胞分裂和分化
【答案】C
【分析】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详解】A.睾丸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①表示精子,A正确。
B.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②表示卵巢,B正确。
C.③表示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C错误。
D.受精卵通过分裂分化形成胚胎,因此④过程有细胞分裂和分化,D正确。
故选C。
22.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在四根试管内加入相同大小的馒头块,再按下表依次加入以下液体:
液体 1 2 3 4
清水 2mL 1mL 0mL
唾液 0mL 0.5mL 1mL 2mL
碘液 2滴 2滴 2滴 2滴
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号试管作为对照,不会褪色
B.2号试管应加入清水1.5mL
C.4号试管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最长
D.如果把馒头块切碎,褪色所需时间会缩短
【答案】C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详解】A.1号试管不加唾液,可作为对照组,且不加唾液,淀粉不会被消化,所以不会褪色,A正确。
B.实验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对消化的影响,唾液淀粉酶浓度是单一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其他试管内加入的清水和唾液的总体积都是2mL,所以试管2总体积也应为2mL,已知唾液是0.5mL,所以清水应该是1.5mL,B正确。
C.4号试管加入的唾液最多,唾液浓度最大,所以褪色时间应该最短,C错误。
D.如果把馒头块切碎,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功能,与唾液接触的表面积增大,褪色所需时间会缩短 ,D正确。
故选C。
23.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内的液体与④内的液体相比,①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B.血液通过③后,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等滤过到②中
C.①中流动的是尿素含量较少的静脉血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答案】B
【分析】图中①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
【详解】A.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所以①内的液体与④内的液体相比,①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A正确。
B.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B 错误。
C.原尿在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尿素不会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同时毛细血管中的氧气要供应给肾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①中流动的是尿素含量较少的静脉血,C正确。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可以使原尿在里面慢慢流动,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B。
24.如图中属于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眼镜分别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答案】D
【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详解】图乙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用丁凹透镜矫正;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用丙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眼镜分别是乙、丁。
故选D。
25.“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我们都向往着“跋涉于青山绿水,宿营于溪畔林间,跃马于广袤无垠草原,倾诉心语于村寨篝火……”的自然生活,但这一切美好心愿的实现都离不开健康的体魄,请根据健康生活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B.网络能使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资讯,所以染上网瘾并非什么坏事
C.流感可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D.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也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答案】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A.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不安全性行为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共餐和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艾滋病,A正确。
B.染上网瘾会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会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需要文明上网,有节制,B错误。
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C正确。
D.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D正确。
故选B。
26.炎炎夏日,洗海澡是我们生在海边人的一大乐趣。当遇到有人因漏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答案】B
【分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办法,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②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①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④清除异物和污物,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③口对口的吹气。所以遇到有人
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7.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由鱼口吞入,由③后缘排出,这是鱼在呼吸
B.④主要是由鳃丝构成,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氧气增多了
D.鱼在水中呼吸时,鱼口和鳃盖交替张合
【答案】C
【分析】鱼不停的吞水和吐水,主要是为了呼吸.吐出水与吸入水相比增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若用解剖剪剪去的鳃盖,我们将发现鲜红色的鳃.鳃是由既多又细的鳃丝组成,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图中①口,②鳃孔,③鳃盖,④鳃。
【详解】A.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这是鱼在呼吸,A正确。
B.图中④鳃主要是由鳃丝构成,富含毛细血管,是鱼的呼吸器官,B正确。
C.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图中②鳃孔处的水与①口处相比,水中的氧气减少了,C错误。
D.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水中呼吸,D正确。
故选C。
28.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人工授粉
【答案】D
【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2)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BC.扦插、嫁接、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
合题意。
D.人工授粉是将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头上,有利于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29.研究者从拟南芥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棉花受精卵中,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性状的棉花植株(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研究使用了转基因技术,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
B.这段DNA只存在于棉花的体细胞中,不能遗传给子代
C.转基因棉花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
D.该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答案】B
【分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
【详解】A.该研究是从拟南芥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棉花受精卵中,因此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性状的棉花植株,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A正确。
B.含有拟南芥DNA分子片段的棉花受精卵,会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因此,这段DNA会存在于棉花的体细胞中,也能遗传给子代,B错误。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可见,转基因棉花也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某些遗传基因、性状,从而改良动植物品种,D正确。
故选B。
30.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其原因是(  )
A.除草剂使杂草产生了变异 B.除草剂产品质量下降
C.人对杂草进行了选择 D.除草剂对杂草进行了选择
【答案】D
【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杂草抗药性增强是强力除草剂对杂草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使杂草发生了抗药性的定向变异,A不符合题意。
B.除草剂产量质量下降不是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
C.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C不符合题意。
D.首先杂草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杂草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杂草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杂草,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除草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杂草杀死,抗药性强的杂草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杂草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等剂量的除草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除草作用,导致除草剂的除草的效果越来越差。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其原因是除草剂对杂草进行了选择,D符合题意。
故选D。
双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意,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2项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1.下图为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甲图中的①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无关
C.乙图中的②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D.甲、乙细胞中都有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答案】AD
【分析】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中,甲为动物细胞,乙为植物细胞。
【详解】A.根据分析知,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正确。
B.甲图中的①是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错误。
C.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乙图中的②是液泡,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液泡不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错误。
D.线粒体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都有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D正确。
故选AD。
32.图是李洋同学写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A.①油松、②衣藻、③肾蕨、④青霉
B.①银杏、②水绵、③卷柏、④鼠妇
C.①圆柏、②黑藻、③贯众、④蜜蜂
D.①水杉、②墙藓、③里白、④山羊
【答案】CD
【分析】没有叶绿体只能进行异养的动物和微生物,有叶绿体的是植物。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果实,没有果实的是裸子植物。
分析植物分类索引可知:①有种子和无果实,是裸子植物;②无果实、种子、无叶,是藻类植物;③没有果实、种子,有叶,是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④无叶绿体,可能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动物。
【详解】A.结合分析,①油松是裸子植物、②衣藻是藻类植物、③肾蕨是蕨类植物、④青霉是真菌,正确。
B.①银杏是裸子植物、②水绵是藻类植物、③卷柏是蕨类植物、④鼠妇是动物,正确。
C.①圆柏是裸子植物、②黑藻是被子植物(有果实和种子,有叶)、③贯众是蕨类植物、④蜜蜂是动物,错误。
D.①水杉是裸子植物、②墙藓是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③里白是蕨类植物、④山羊是动物,错误。
故选CD。
3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我们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答案】AD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A错误。
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正确。
D.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由于外来物种的天敌较少,因此,外来物种可能会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D错误。
故选AD。
3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D.冬季青蛙进入冬眠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AC
【分析】生物生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又受到环境的制约,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
【详解】A.草和豆苗都是绿色植物,生长在同一环境之中的草和豆苗之间为争夺阳光、水分等的生存资源而存在的种间关系是竞争。草盛豆苗稀,就说明在竞争中草处于优势,豆苗处于劣势,这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符合题意。
B.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等避免冻伤,是对环境的适应,B不符合题意。
C.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
D.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5.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B.最有利于蛇获得能量的食物链是农作物→害虫→食虫鸟→蛇
C.该生态系统中害虫处于第二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
D.若在农田中使用DDT来消灭害虫,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蛇
【答案】AD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的细菌和真菌)组成。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详解】A.图中食物链有:农作物→害虫→食虫鸟→蛇;农作物→害虫→蛙→蛇;农作物→田鼠→蛇,共3条食物链,A正确。
B.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少,能量消耗越少,生物获得是能量越多。因此最有利于蛇获得能量的食物链是:农作物→田鼠→蛇,B错误。
C.该生态系统中害虫处于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C错误。
D.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如果在该系统中使用DDT来消灭害虫,那么在这一系统中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营养级最高的蛇,D正确。
故选AD。
36.下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③是水,④是有机物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
【答案】BC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详解】A.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A错误。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水是由下往上运输,有机物是自上而下运输,因此③是水,④是有机物,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C正确。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D错误。
故选BC。
37.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可见,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地钱分化出了输导组织,有利于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B.苍耳的果实有刺毛,可以粘附在动物体表进行传播
C.鸟的气囊,有利于飞行时在此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D.细菌形成的芽孢,对不良生活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答案】A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首先应该明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形态、结构和行为方式有重要关系。
【详解】A.地钱属于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A错误。
B.苍耳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可以粘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B正确。
C.鸟能够在空中飞行,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它能够进行双重呼吸。当两翼举起时,气囊张开,空气进入肺,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体又一次经过肺,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可见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只能贮存气体,辅助呼吸,C错误。
D.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D正确。
故选AC。
38.如图表示几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甲、乙、丙间的关系,与图示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① 骨连结 关节 关节头
②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③ 神经系统 脑 小脑
④ 血管 心脏 血液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C
【分析】图中表示甲包含乙,乙包含丙的关系。
【详解】A.骨连结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和关节窝等组成,A正确。
B.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基础是反射,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和效应器不存在包含关系,B错误。
C.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他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C正确。
D.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进行的循环流动,血管、心脏、血液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D错误。
故选AC。
39.孙思邈被称为“药王”,他写的《千金方》记载了以痘疮内取出汁液的方式,来施行人痘,预防天花。下列免疫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D.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答案】AD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3)题干中预防天花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A.服用糖丸能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预防脊髓灰质炎,糖丸属于抗原,产生的抗体来预防疾病,属于特异性免疫,A符合题意。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过程中产生了乙肝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故选AD。
40.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个体
C.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有性生殖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培育出一株植物上结两种果实的植株
【答案】CD
【分析】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详解】A.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故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故B正确。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故C错误。
D.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它的基因和提供组织的母体是完全一样的,不可培育出植物新品种,故D错误。
故选CD。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4(南京专用)
判断题在初中生物会考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旨在检验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部分考查基础生物知识,难度较低,注重复习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确保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同时,还需要注意理解生物学现象的本质和原因,避免仅凭表面现象或记忆碎片进行判断。双选题往往涵盖生物学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需要注意辨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避免在答题时出现混淆。
新考法1:第18题考查科学实践能力,针对特定的问题,设计或补充对照实验,针对相对熟悉的情境或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或心得。
新考法2:第22题考查简单推理能力,利用单一信息,针对实验研究中的生物学现象或结果,推测可能的产生过程或机理,推测实验研究中的生物学现象或结果;
新考法3:第38题考查概念扩展能力,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是表面上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从生命观念的角度阐述不同概念要素之间的内涵关系。
本套试卷具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要求同学们在大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才能做出正确的推断。考查的基本形式是先给出一定的信息,学生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3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写“A”,错误的打“B”,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
2.生物是可以离开环境生存的。( )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4.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体表是否被毛。( )
5.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包括: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6.在花的结构中,雄蕊没有雌蕊重要,因为它和果实的形成无关。( )
7.植物生长全过程中都需要大量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
8.静脉中一定流的是静脉血。( )
9.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方式为非特异性免疫。( )
10.原始大气中不存在着氧气。( )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主要目的是( )
A.维持细胞形态 B.将细胞杀死
C.给细胞核染色 D.给细胞消毒
12.下列关于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细胞生长过程,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B.显微镜观察B和C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D是细胞的分化过程,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D过程产生了不同形态的细胞,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药性害虫的产生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氧等气体
C.在各个分类单位中,同种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4.中国国家公园标识由地球、山、水、众等元素构成,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全球自然资源(如图)。关于建立国家公园重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B.保存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C.有利于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D.有利于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有5条食物链
B.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鹰和狐
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D.兔、鼠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草
16.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图是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曲线,具体描述错误的是( )
A.此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B.正常情况兔体内能量多于狼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
17.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余年以来,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既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也对维持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关系不大
18.为了“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装有蒸馏水的甲瓶和装有土壤浸出液的乙瓶进行无土栽培,结果乙瓶中的幼苗明显长得健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瓶与乙瓶可以组成一组对照实验 B.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
C.该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D.该实验应该设两组对照
19.小雨和同学在公园里野餐,站起来时发现裤子沾染上了青草的汁液,下列哪种液体最容易洗去青草的汁液( )
A.酒精 B.洗洁精 C.自来水 D.沸水
20.科学的实验设计是获得科学结论的前提。现有如图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需要在光下产生氧气,所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
A.b和c B.a和b C.a和d D.b和d
21.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下列有关人的生命诞生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精子 B.②表示卵巢
C.③表示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 D.④过程有细胞分裂和分化
22.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在四根试管内加入相同大小的馒头块,再按下表依次加入以下液体:
液体 1 2 3 4
清水 2mL 1mL 0mL
唾液 0mL 0.5mL 1mL 2mL
碘液 2滴 2滴 2滴 2滴
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号试管作为对照,不会褪色
B.2号试管应加入清水1.5mL
C.4号试管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最长
D.如果把馒头块切碎,褪色所需时间会缩短
23.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内的液体与④内的液体相比,①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B.血液通过③后,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等滤过到②中
C.①中流动的是尿素含量较少的静脉血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24.如图中属于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眼镜分别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5.“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我们都向往着“跋涉于青山绿水,宿营于溪畔林间,跃马于广袤无垠草原,倾诉心语于村寨篝火……”的自然生活,但这一切美好心愿的实现都离不开健康的体魄,请根据健康生活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B.网络能使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资讯,所以染上网瘾并非什么坏事
C.流感可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D.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也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6.炎炎夏日,洗海澡是我们生在海边人的一大乐趣。当遇到有人因漏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27.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由鱼口吞入,由③后缘排出,这是鱼在呼吸
B.④主要是由鳃丝构成,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氧气增多了
D.鱼在水中呼吸时,鱼口和鳃盖交替张合
28.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人工授粉
29.研究者从拟南芥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棉花受精卵中,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性状的棉花植株(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研究使用了转基因技术,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
B.这段DNA只存在于棉花的体细胞中,不能遗传给子代
C.转基因棉花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
D.该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30.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其原因是(  )
A.除草剂使杂草产生了变异 B.除草剂产品质量下降
C.人对杂草进行了选择 D.除草剂对杂草进行了选择
双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意,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2项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1.下图为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甲图中的①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无关
C.乙图中的②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D.甲、乙细胞中都有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32.图是李洋同学写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A.①油松、②衣藻、③肾蕨、④青霉
B.①银杏、②水绵、③卷柏、④鼠妇
C.①圆柏、②黑藻、③贯众、④蜜蜂
D.①水杉、②墙藓、③里白、④山羊
3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我们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3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D.冬季青蛙进入冬眠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5.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B.最有利于蛇获得能量的食物链是农作物→害虫→食虫鸟→蛇
C.该生态系统中害虫处于第二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
D.若在农田中使用DDT来消灭害虫,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蛇
36.下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③是水,④是有机物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
37.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可见,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地钱分化出了输导组织,有利于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B.苍耳的果实有刺毛,可以粘附在动物体表进行传播
C.鸟的气囊,有利于飞行时在此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D.细菌形成的芽孢,对不良生活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38.如图表示几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甲、乙、丙间的关系,与图示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① 骨连结 关节 关节头
②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③ 神经系统 脑 小脑
④ 血管 心脏 血液
A.① B.② C.③ D.④
39.孙思邈被称为“药王”,他写的《千金方》记载了以痘疮内取出汁液的方式,来施行人痘,预防天花。下列免疫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D.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40.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个体
C.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有性生殖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培育出一株植物上结两种果实的植株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