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塑料镜架 B.不锈钢菜刀 C.纯棉T恤 D.玻璃钢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硬度 B.氧化性、助燃性 C.熔点、沸点 D.颜色、状态
3.下列物质属于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 )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石油
4.某饮料的主要成分为:蛋白粉、维生素C、钾、钙、碳酸、水等,该饮料不能补充的营养素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5.糖心苹果是昭通特产之一,其味香甜、嫩脆可口,成熟后能闻到果香味是因为分子的什么性质( )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很小
6.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B. C. D.
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倾倒药品 D.拿取蒸发皿
8.下列生活中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
A.熟石灰 B.食盐水 C.食醋 D.可乐饮料
9.氧元素作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以组成各种物质,以下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好空气。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稀有气体 D.氧气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溶液):加入适量的铝粉,过滤
B.():高温煅烧后冷却
C.():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通入适量的氧气后点燃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纤维袋装的生石灰
B.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糕点更加松软可口
C.可以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以节约生产成本
D.摄入糖类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1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加入足量水中,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橄榄油 C.玉米面粉 D.冰块
14.下列关于实验规范和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可触摸药品或尝无毒药品的味道
B.为了减轻伤情,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15.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颗粒物 D.二氧化碳
16.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完全后,即可打开止水夹
B.若量筒中的水最终减少了2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可以将白磷换成红磷进行实验
17.化石燃料燃烧往往会引起酸雨,以下是酸雨形成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某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该反应涉及3种含氧化合物
18.奥司他韦(化学式为:)是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8 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属于有机化合物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实验方案
目的 A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含量多 B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C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D推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A B.B C.C D.D
20.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⑤①④② B.配制好的溶液倒出10ml,剩余溶液浓度不变
C.需称量的质量为16.0g D.选用50ml量筒分两次量取所需的水
二、填空题
21.(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
③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
(2)图一是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由图可知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其中的“锌”是指__________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
(3)图二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图二中④表示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_________周期。
22.小阳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漂白粉 b.石灰石 c.明矾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通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c.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小阳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说明液体D是_______________水,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软化后再使用。
(5)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了如图A~E所示的五个实验。
(1)A实验中,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而减小。
(2)C试管中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_____________色,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也能观察到此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溶液中使酚酞变色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写微粒的化学符号)。
(3)实验完毕后,小雅同学将D、E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观察到烧杯内的现象为:产生无色气体,并且白色沉淀明显增多。由此现象推断出D、E两支试管混合前,D试管中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没有反应完,E试管中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也没有反应完。
(4)小红同学为探究小雅实验后烧杯内混合物的成分,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滤渣和无色滤液。
①经分析认为,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滤液的成分可能含、、、、、中的一种或几种。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小礼同学综合①②分析后得出结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4.金属材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金属的节约和回收至关重要。为了达到回收资源的目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从含有硫酸铝、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铝和铜,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程Ⅰ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过程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又收集到一些含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废液,同学们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则有关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4)溶液B进行分离,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氧化铁和氧化铝。氧化铁可用于高炉炼铁,主要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氧化铝可以用于生产硬铝,如果将硬铝片(铝合金)和铝片相互刻画,_______________的表面会留下划痕。
(5)回收金属对于保护金属资源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防止金属锈蚀。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25.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实验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集满后盖好玻璃片,移出水面_______________(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块状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备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6.乙醇俗称酒精,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和内燃机等的燃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乙醇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
【设计与实验】小组同学充分讨论后,决定选用下列药品和装置来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②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③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2)先通入干燥的氮气,再将乙醇放入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实验前,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现象与结论】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B中_______________,E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
【分析讨论】
(4)甲同学认为可以将装置A、B位置调换顺序,但老师告知这样做不对,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含碳的燃料燃烧时,氧气充足才能避免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的产生,由此想到生活中使用含碳的燃料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还发现该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7.实验员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取57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假设杂质不分解),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35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温馨提示:)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塑料镜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故A错误;
B、不锈钢菜刀是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错误;
C、纯棉T恤是用棉线制成的,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玻璃钢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密度、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化性、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C、熔点、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解析:A、煤中含硫元素,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A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热值高,故B正确;
C、天然气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故C错误;
D、石油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环境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钾、钙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属于无机盐。故该饮料能补充无机盐。故A不符合题意;
B、蛋白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故该饮料能补充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
C、上述配料中的物质不含油脂,故该饮料不能补充油脂。故C符合题意;
D、维生素C是维生素的一种,故该饮料能补充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C
解析:能闻到果香味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使人们闻到香味。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误;
B、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C、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
D、中含有钾元素,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用做化肥,故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B、食盐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C、食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D、可乐饮料中含有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慈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做气体肥料、灭火、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等,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保存食物等,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用途;做各种电光源、用做保护气等,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途: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铝与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均能发生反应,除去了主要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了主要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固体易溶于水,固体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滤纸上得到二氧化锰,然后通过洗涤、干燥就能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故选项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选项说法正确;
B、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会分解生产二氧化碳气体,则可用作发酵粉,能使糕点更加松软可口,选项说法正确;
C、工业酒精有毒,不能食用,选项说法不正确;
D、糖类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A、实验室中,不能用手触摸药品,更不能品尝药品,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若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不能用手揉,该选项叙述正确;
C、倾倒液体时,为了防止腐蚀标签,标签应向手心,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到指定容器中,该选项叙述不正确。故选B。
15.答案:D
解析: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A、燃烧完全后,试管中的温度较高,气体受热膨胀,则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则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150mL多的气体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则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剩余的气体还主要为氮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红磷和白磷均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则可将白磷换成红磷,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7.答案:C
解析: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硫元素化合价是+4,氧元素化合价在氧气中是0,在二氧化硫中是-2,反应后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是+6,三氧化硫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剩余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均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涉及2种含氧化合物,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8.答案:A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奥司他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48:7,故A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奥司他韦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所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奥司他韦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A、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少,加入澄清石灰水不会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可以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含量多,A选项正确;
B、推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长导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出现高度差,一段时间高度差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选项正确;
C、将木条平放在火焰上方一会,通过观察炭化程度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该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选项正确;
D、冷而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出现,能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但不能证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选项错误。故选:D。
20.答案:D
解析:A、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则顺序为③⑤①④②,该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倒出部分配制好的溶液后,溶液浓度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6%=16g,该选项说法正确;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6g=84g,即需要量取84mL水,但需要100mL的量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1.答案:(1)①2N


(2)65.38;元素
(3)②;三
解析:(1)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个氮原子的符号为2N;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为: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数字和符号,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则碳酸根的符号为;
③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则3个亚铁离子的符号为。
(2)元素符号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38;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锌”是指锌元素。
(3)①③④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②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⑤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则属于阳离子的为②;④为原子,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元素周期数,④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则其表示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22.答案:(1)c
(2)过滤;ab
(3)活性炭
(4)硬;煮沸
(5)
解析:(1)A物质是明矾,明矾溶于水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故填:明矾;
(2)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没能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故符合题意;
b.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高于滤纸的边缘的液体会顺着滤纸与漏斗间的空隙流入烧杯,故符合题意;
c.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可能会导致液体溅出,但不会导致滤液浑浊,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b。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
(4)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因此液体D是硬水,故填:硬;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5)电解水“正氧负氢”,试管b与电源正极相连,故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故填:。
23.答案:(1)升高
(2)红;
(3);
(4)①
②和
解析:(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会升高,而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碱中都有氢氧根离子,则能使酚酞变红色的离子为。
(3)D中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E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将D、E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产生无色气体,且白色沉淀增多,由于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说明D试管中盐酸()没有反应完,E试管中碳酸钠()没有反应完。
(4)①结合前面分析,滤渣的成分为碳酸钙;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稀盐酸,是因为稀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②D试管中盐酸()没有反应完,E试管中碳酸钠()没有反应完,D、E两支试管混合后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不变色,说明溶液显中性,则不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可能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钙。
24.答案:(1)
(2)溶解过量的铁粉
(3)C
(4);铝片
(5)刷油漆(电镀不锈金属等)
解析:(1)根据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可知,,铁能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可知,铁在氢前面,铜在氢后面,铁能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溶解过量的铁粉;
(3)该小组的同学又收集到一些含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废液,同学们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金属间相距越远,最先反应,锌和硝酸银先反应,如果锌过量,锌还和硝酸铜反应:1、当混合溶液中硝酸银量很多时,此时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滤渣中含有银;2、当混合溶液中硝酸银量很少时,此时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得到的滤渣中含有铜和银;A、滤渣中除含有银外,也可能含有铜,故选项错误;
B、滤渣中一定不含锌,故选项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选项正确;
D、滤液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如果将硬铝片(铝合金)和铝片相互刻画,铝片的表面会留下划痕;
(5)回收金属对于保护金属资源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防止金属锈蚀,生活中刷油漆(电镀不锈金属等)可防止铁生锈。
25.答案:(1)分液漏斗
(2);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
(3)B;C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为了防止仪器漏气,实验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故集满后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含有碳酸钙)与稀盐酸,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该反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
26.答案:(1)、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并防止加热时一氧化碳发生爆炸;将气体中剩余的除去,以免对后续的检验造成干扰。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B中引入水蒸气,无法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5)通入足量的空气(答案合理即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乙醇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则猜想二为、。
(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为了实验前先通入氮气,目的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并防止加热时一氧化碳发生爆炸;
若想验证乙醇燃烧的产物,可将产物依次通入ABCED,其中A的作用为检验生成的水,B的作用为检验二氧化碳,C的作用为吸收剩余的除去,以免对后续的检验造成干扰,D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D作用为检验一氧化碳,D的作用为防止空气进入干扰。
(3)猜想三成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B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若将A、B位置调换顺序,则B中会引入水蒸气,无法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5)含碳燃烧时,氧气不足会产生一氧化碳,则一定要通入足量的氧气;
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但该装置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27.答案:(1)22
(2)87.7%
解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7g-35g=22g。
(2)解: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7.7%。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