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3(广州专用)-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原卷版+解析版)

信息必刷卷03(广州专用)-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原卷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3(广州专用)
2024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结构固定不变,内容有细微的变化!试卷的特点是:1、考查初中的必备知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的构成与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子的基本特性、分子与原子粒子构成物质、物质的分类;2、考查关键能力:(1)图形和表格的分析,如质量守恒定律中的部分题,计算题;(2)考查学生认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化学方程式及相关知识;(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流程图,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证据推理能力;(5)实验探究题综合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情境素材的创设,突出化学价值;4、特别是试题的创新,突出试题的原创性、有新意。
新考法1:第13题将水、二氧化碳用流程图形式转化为甲烷,题型比较新颖,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新考法2:第15题选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增强学生对古代化学知识的了解。
新考法3:综合性(工业流程图以及探究题、实验设计)、创新性(一般会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或在新情景下命制对概念的理解以及问题的梳理)。
( 共20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化学给我们打开了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大门。近年我国在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化学科学的重要贡献。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我国高超声速导弹的发射
B.蓝鲸1号深海钻井平台点燃试开采的可燃冰
C.神威太湖之光超算进行每秒9.3亿
D.建造天眼(FAST)过程中对金属材料进行焊接亿次的浮点运算
【答案】C
【解析】A、我国高超声速导弹的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蓝鲸1号深海钻井平台点燃试开采的可燃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神威 太湖之光”超算进行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建造天眼(FAST)过程中对金属材料进行焊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分类观是化学科的核心观念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乙醇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碳、氢、氧、钙、铁、锌、硒都属于常量元素
C.塑料雨衣、尼龙丝袜、蚕丝被、汽车轮胎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水、丙氨酸、淀粉、脂肪、维生素C、矿物质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答案】D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常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钠、氯、镁11种,铁、锌、硒为微量元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而蚕丝被为蛋白质,属于天然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水、丙氨酸、淀粉、脂肪、维生素C、矿物质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不是质量分数,选项错误;
B、燃放烟花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因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选项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因此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选项正确;
D、自然界,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选项正确;
故选:A。
4.《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来,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答案】C
【解析】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选项正确;
B、海带富含碘元素,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选项正确;
C、食品中防腐剂要按国家规定添加,选项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故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选项正确。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用可以提高肥效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C.在有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使冰雪很快融化
D.利用洗洁精的溶解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C
【解析】A.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草木灰混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助燃物,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因为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所以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厨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梳理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具还原性 假酒中毒——由甲醛引起 煤矿爆炸——由甲烷引起 假盐中毒——由NaNO2引起
C 防治污染 D 日常生活经验
废旧电池——不必集中回收处理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炼铁高炉气体——排放大气中 食品干燥剂——常用CuO 区别羊毛和聚氯乙烯——常用点燃闻气味法 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用明矾
【答案】A
【解析】A.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因为碳具还原性;
故选项完全正确;
B .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不是甲醛,故选项错误;
C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不回收容易污染水源和土地,必须集中回收;
炼铁高炉气体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所以不能排放大气中,故选项错误;
D. 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氧化钙,不是氧化铜,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我国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其晶体组成为Ca8 YFe(PO4)7。新矿物的发现,为月球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更多基础科学数据。Y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核内有39个质子
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 D.X=3
【答案】D
【解析】A、钇元素名称为钅字旁,故为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可知,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故原子核内有39个质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9=2+8+18+9+x,故得x=2,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微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由右至左依次变红 B.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C.该实验优点是节约药品 D.实验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酚酞由左至右依次变红,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浓盐酸显酸性,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C、该实验使用的药品少且是在封闭空间内进行的,所以其优点是节约和环保,正确;
D、该实验不能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若酚酞的运动速度较慢也能类似的现象,错误。
故选C。
9.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C.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答案】C
【解析】A. 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 反应中B2没有完全反应,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
C.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故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正确;
D.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错误。
故选C。
10.下列有关水和水的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
B.自来水净水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有沉淀、吸附、消毒、蒸馏
C.水的净化操作中,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A、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说法错误;
B、自来水净水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没有蒸馏,说法错误;
C、水的净化操作中,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于,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或蒸馏,说法错误;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答案:D。
11.某品牌的泡腾片说明书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C6H8O6)1000mg 辅料:柠檬酸(C6H8O7)、碳酸氢钠(NaHCO3)等 用法:用冷水或温水溶解后服用
A.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组成元素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维生素C>柠檬酸
C.泡腾片放入水中可观察到气泡
D.柠檬酸在水中可解离出H+
【答案】B
【解析】A、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组成元素相同,均为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维生素C分子、1个柠檬酸分子中均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但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维生素C大,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维生素C>柠檬酸,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维生素C<柠檬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泡腾片放入水中,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柠檬酸在水中可解离出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20℃时,在装有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甲烧杯中加入50mL水,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已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密度是1.12g/mL)
A.甲、乙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Na+和Cl﹣
B.甲、乙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甲>乙
C.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甲)%=2×w(乙)%
【答案】C
【解析】A、甲、乙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除Na+和Cl﹣,还有水分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甲、乙溶液的温度相同,所以甲、乙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向甲溶液中加入50mL水形成乙溶液,所以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不同的是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密度是1.12g/mL,水的密度为1g/mL,20℃时,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为,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则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在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甲溶液相等,溶液的质量在甲溶液质量的基础上加50mL水,所以乙溶液的质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则有w(甲)%<2w(乙)%,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空间站中常用水气整合系统实现CO2的清除和O2的再生(简易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
B.②中呼吸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C.③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产生的CH4可用作燃料
【答案】C
【解析】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①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4:32=1:8,说法正确;
B、②中呼吸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C、根据流程图可知,③的反应是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4和H2O,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D、CH4具有可燃性,产生的CH4可用作燃料,说法正确。
故选C。
14.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干燥的石蕊小花和喷了水的石蕊小花分别放入两个盛有C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干燥的石蕊小花无明显变化;喷了水的石蕊小花变红。 C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B 将CO气体持续通入盛有氧化铁粉末的玻璃管中,先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再对氧化铁粉末加强热。 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逐渐的变成黑色固体。 CO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C 取少量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于试管,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变质了。
D 如图所示将两根无锈铁钉置于不同的外部环境内,放置一周。 一周后,左试管中铁钉有明显锈迹,右试管中铁钉光亮如新。 铁在有空气和水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生锈。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B.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一周后,左试管中铁与水和空气接触,铁钉有明显锈迹,右试管中铁与水接触,铁钉光亮如新,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不能证明与水有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7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天工开物》中对竹纸和皮纸的记载有总结性的叙述,这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①造纸的四个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填标号)。
A.斩竹漂塘 B.煮楻足火
C.荡料入帘 D.日晒成干
②“煮楻足火”的科学原理是利用生石灰或草木灰(含K2CO3)使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除去竹纤维中的有害物质。如果将生石灰和草木灰加水混合使用则效果更佳,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③造纸会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取少量处理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观察到
说明废水呈中性,达到排放标准。
(2)现代壁纸、包装用纸板等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能,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开始生成氧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 作用。
【答案】(1)C 碱 , 石蕊试液(合理即可) 溶液呈紫色
(2) 2Al(OH) 3Al2O3+3H2O 隔绝空气(或氧气)
【解析】(1)①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造纸的四个步骤中,荡料入帘是将固体与水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选C。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煮楻足火”的科学原理是利用生石灰或草木灰(含K2CO3)使溶液呈碱性,除去竹纤维中的有害物质。如果将生石灰和草木灰加水混合使用则效果更佳,其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③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取少量处理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呈紫色,说明废水呈中性,达到排放标准
(2)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开始生成氧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 3Al2O3+3H2O,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隔绝空气(或氧气)作用。
16.(6分)我国科技成果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1)研究发明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利用海水和电解池内压力差使水蒸馏到电解池内,再加入KOH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电解。
①电解液因含有 (填离子符号)而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研究创建了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的新工艺:
①气体X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写化学式)。
②写出装置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为保证醋酸转化成葡萄糖的高效性,反应的温度应控制为 (填“高温”或“低温”)。
④该新工艺给人类带来的重大意义是 (写一点)。
【答案】(1)K+、OH﹣
(2)O2 低温 缓解温室效应
【解析】(1)①电解池内加入KOH溶液作为电解液,氢氧化钾在水中解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电解液因含有K+、OH﹣而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电解水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气体X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②由图可知,装置2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水在电解装置2中反应生成醋酸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醋酸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成葡萄糖,为了保证转化的高效性,反应的温度应控制为低温。
④该新工艺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给人类带来的重大意义是:缓解温室效应和粮食危机。
17.(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硫酸铜的性质”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主题1】查阅资料,认识硫酸铜
(1)外观与性状: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易吸水变成蓝绿色的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利用此现象,无水硫酸铜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检验 。
【主题2】实验探究,再识硫酸铜
实验1:按图1连接线路,灯泡不亮;按图2连接线路,灯泡亮了。
(2)由实验1可知,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着大量 (填离子符号)。
实验2:如图3所示,取一根粗钢丝弯曲并固定在橡皮塞上,将铁丝绒缠绕在粗钢丝上。往U型管中注入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液面距管口有2~3cm,将粗钢丝插入右管中,3~5min后发现,铁丝绒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U型管两边出现液面差。
(3)U型管两边出现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 。液面差的现象是 (选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
(4)现取2.50g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样品,逐渐升温加热分解,分解过程的曲线如图4所示。焙烧生成CuSO4的温度范围为 。1000℃时,氧化铜分解产生+1价铜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水/H2O
(2)Cu2+和
(3) 铁在酸性溶液中产生难溶于水的氢气,压强增大 左高右低
(4) 258℃-680℃ 4CuO2Cu2O+O2↑
【解析】(1)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易吸水变成蓝绿色的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利用此现象,无水硫酸铜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检验水。
(2)实验1:按图1连接线路,灯泡不亮;按图2连接线路,灯泡亮了,说明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带电微粒,即Cu2+和。
(3)硫酸铜溶液(呈酸性),在U型管两边出现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铁在酸性溶液中产生难溶于水的氢气,压强增大。对应液面差的现象是左高右低,因为右边生成氢气使气压变大。
(4)2.50g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样品中水的质量为,所以焙烧生成CuSO4就需要将水完全除去,对应剩下硫酸铜的质量为2.5g-0.9g=1.6g。对应图中的温度范围为258℃-680℃。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1000℃时,氧化铜分解产生+1价铜的氧化物也就是氧化亚铜和一种单质气体就是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O2Cu2O+O2↑。
18.(9分)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广泛。
(1)工业上,氯化氢由氯气(Cl2)和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化合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生成的产物溶于水得到盐酸。
(2)实验室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浓盐酸的性质,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先同时打开A、C止水夹,观察到AB段玻璃管内紫色石蕊试纸 。
②再同时打开B、D止水夹,可观察到BD段玻璃管处出现白烟,该白烟是NH3与HCl化合生成的产物 (写化学式)。
③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浓盐酸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4)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会造成胃不舒服,需要服用胃药缓解,下列物质可作胃药成分的是 。(填标号)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镁
C.碳酸氢钠 D.氯化镁
【答案】(1)
(2) 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3) 变红色 NH4Cl 易挥发
(4)BC
【解析】(1)工业上,氯化氢由氯气(Cl2)和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化合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实验室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
(3)①先同时打开A、C止水夹,观察到AB段玻璃管内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和石蕊试液中的水结合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
故答案为:变红色。
②再同时打开B、D止水夹,可观察到BD段玻璃管处出现白烟,该白烟是NH3与HCl化合生成的产物NH4Cl。
故答案为:NH4Cl。
③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浓盐酸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易挥发。
故答案为:易挥发。
(4)A.氢氧化钠不行,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B.氢氧化镁行,是因为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C.碳酸氢钠行,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D.氯化镁不行,是因为氯化镁不能和盐酸反应。
故答案为:BC。
19.(9分)Ⅰ、关于蔗糖的组成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进行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______元素;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2)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的______。 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Ⅱ、关于丙酸钙防霉的效果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
【进行实验】分别用50g面粉和0.75g酵母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配方 蔗糖/g 0 0 0 0 5 5 x 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1)从第1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实验数据范围内,______。
(2)第2组,中x为______。
(3)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实验结论】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使用丙酸钙作为食品添加剂,能起到防止食品霉变作用。
(4)已知碳酸钙与丙酸反应可制得丙酸钙,请把下面的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 H、O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丙酸钙质量越大,防霉效果越好 5 无 2CH3CH2COOH 复分解反应
【解析】Ⅰ、(1)根据元素守恒,蔗糖隔绝空气受热,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H、O元素;因为反应需隔绝空气受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Ⅱ、(1)从第1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实验数据范围内,丙酸钙质量越大,防霉效果越好。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实验是探究添加蔗糖后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有无影响,则需要添加蔗糖量相同,故x=5;
(3)综合分析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丙酸钙量越多防霉效果越好;分析第2组实验,添加蔗糖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丙酸钙量越多防霉效果越好;对比分析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故填“无”;
(4)已知碳酸钙与丙酸反应可制得丙酸钙,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丙酸钙的化学式:(CH3CH2COO)2Ca,可知丙酸根整体显-1价,可知丙酸的化学式为CH3CH2CO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方程式,故应填2CH3CH2COOH。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水是由碳酸分解得到,故填:复分解反应。
20.(10分)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净水剂,作木材防腐剂,医药中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等。
(1)(NH4)2Fe(SO4)2具有两种盐的性质,一种是FeSO4,另一种是 (写化学式)。
(2)(NH4)2Fe(SO4)2是可溶性盐,从微粒组成分析,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有______(填标号)。
A.能与Cu反应 B.能与稀盐酸反应
C.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能与BaCl2溶液反应
(3)产品(NH4)2Fe(SO4)2以废铁屑、硫酸、硫酸铵饱和溶液为原料制取。
①首先,将洗净后的铁屑用过量稀硫酸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铵饱和溶液,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由此说明产品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4)另外设计三种制取硫酸亚铁的方案(要求含铁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方案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1 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
2 FeO+H2SO4=FeSO4+H2O 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3
【答案】(1)(NH4)2SO4
(2)CD
(3) Fe+H2SO4=FeSO4+H2↑ 小
(4) Fe+CuSO4=FeSO4+Cu Fe(OH)2+H2SO4=FeSO4+2H2O 碱与酸反应
【解析】(1)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根据(NH4)2Fe(SO4)2具有两种盐的构成,一种是FeSO4,则另一种是(NH4)2SO4;
(2)(NH4)2Fe(SO4)2是可溶性盐,在水溶液中会电离出铵根离子、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
A、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铁的后面,不能与Cu反应,故错误;
B、铵根离子、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
C、铵根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所以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正确;
D、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能与BaCl2溶液反应,故正确;
故选:CD;
(3)①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②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为了减少产品损失;由此说明产品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小;
(4)方案1: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用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方案3:氢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方程式是:Fe(OH)2+H2SO4=FeSO4+2H2O 反应规律是碱与酸反应。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3(广州专用)
2024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结构固定不变,内容有细微的变化!试卷的特点是:1、考查初中的必备知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的构成与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子的基本特性、分子与原子粒子构成物质、物质的分类;2、考查关键能力:(1)图形和表格的分析,如质量守恒定律中的部分题,计算题;(2)考查学生认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化学方程式及相关知识;(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流程图,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证据推理能力;(5)实验探究题综合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情境素材的创设,突出化学价值;4、特别是试题的创新,突出试题的原创性、有新意。
新考法1:第13题将水、二氧化碳用流程图形式转化为甲烷,题型比较新颖,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新考法2:第15题选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增强学生对古代化学知识的了解。
新考法3:综合性(工业流程图以及探究题、实验设计)、创新性(一般会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或在新情景下命制对概念的理解以及问题的梳理)。
( 共20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化学给我们打开了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大门。近年我国在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化学科学的重要贡献。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我国高超声速导弹的发射
B.蓝鲸1号深海钻井平台点燃试开采的可燃冰
C.神威太湖之光超算进行每秒9.3亿
D.建造天眼(FAST)过程中对金属材料进行焊接亿次的浮点运算
2.分类观是化学科的核心观念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乙醇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碳、氢、氧、钙、铁、锌、硒都属于常量元素
C.塑料雨衣、尼龙丝袜、蚕丝被、汽车轮胎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水、丙氨酸、淀粉、脂肪、维生素C、矿物质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来,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用可以提高肥效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C.在有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使冰雪很快融化 D.利用洗洁精的溶解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梳理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具还原性 假酒中毒——由甲醛引起 煤矿爆炸——由甲烷引起 假盐中毒——由NaNO2引起
C 防治污染 D 日常生活经验
废旧电池——不必集中回收处理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炼铁高炉气体——排放大气中 食品干燥剂——常用CuO 区别羊毛和聚氯乙烯——常用点燃闻气味法 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用明矾
7.我国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其晶体组成为Ca8 YFe(PO4)7。新矿物的发现,为月球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更多基础科学数据。Y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核内有39个质子
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 D.X=3
8.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微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由右至左依次变红 B.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C.该实验优点是节约药品 D.实验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
9.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C.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10.下列有关水和水的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
B.自来水净水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有沉淀、吸附、消毒、蒸馏
C.水的净化操作中,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1.某品牌的泡腾片说明书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C6H8O6)1000mg 辅料:柠檬酸(C6H8O7)、碳酸氢钠(NaHCO3)等 用法:用冷水或温水溶解后服用
A.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组成元素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维生素C>柠檬酸
C.泡腾片放入水中可观察到气泡
D.柠檬酸在水中可解离出H+
12.20℃时,在装有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甲烧杯中加入50mL水,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已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密度是1.12g/mL)
A.甲、乙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Na+和Cl﹣
B.甲、乙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甲>乙
C.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甲)%=2×w(乙)%
13.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空间站中常用水气整合系统实现CO2的清除和O2的再生(简易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 B.②中呼吸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C.③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产生的CH4可用作燃料
14.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干燥的石蕊小花和喷了水的石蕊小花分别放入两个盛有C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干燥的石蕊小花无明显变化;喷了水的石蕊小花变红。 C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B 将CO气体持续通入盛有氧化铁粉末的玻璃管中,先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再对氧化铁粉末加强热。 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逐渐的变成黑色固体。 CO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C 取少量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于试管,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变质了。
D 如图所示将两根无锈铁钉置于不同的外部环境内,放置一周。 一周后,左试管中铁钉有明显锈迹,右试管中铁钉光亮如新。 铁在有空气和水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生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7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天工开物》中对竹纸和皮纸的记载有总结性的叙述,这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①造纸的四个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填标号)。
A.斩竹漂塘 B.煮楻足火
C.荡料入帘 D.日晒成干
②“煮楻足火”的科学原理是利用生石灰或草木灰(含K2CO3)使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除去竹纤维中的有害物质。如果将生石灰和草木灰加水混合使用则效果更佳,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③造纸会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取少量处理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观察到
说明废水呈中性,达到排放标准。
(2)现代壁纸、包装用纸板等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能,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开始生成氧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 作用。
16.(6分)我国科技成果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1)研究发明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利用海水和电解池内压力差使水蒸馏到电解池内,再加入KOH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电解。
①电解液因含有 (填离子符号)而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研究创建了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的新工艺:
①气体X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写化学式)。
②写出装置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为保证醋酸转化成葡萄糖的高效性,反应的温度应控制为 (填“高温”或“低温”)。
④该新工艺给人类带来的重大意义是 (写一点)。
17.(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硫酸铜的性质”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主题1】查阅资料,认识硫酸铜
(1)外观与性状: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易吸水变成蓝绿色的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利用此现象,无水硫酸铜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检验 。
【主题2】实验探究,再识硫酸铜
实验1:按图1连接线路,灯泡不亮;按图2连接线路,灯泡亮了。
(2)由实验1可知,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着大量 (填离子符号)。
实验2:如图3所示,取一根粗钢丝弯曲并固定在橡皮塞上,将铁丝绒缠绕在粗钢丝上。往U型管中注入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液面距管口有2~3cm,将粗钢丝插入右管中,3~5min后发现,铁丝绒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U型管两边出现液面差。
(3)U型管两边出现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 。液面差的现象是 (选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
(4)现取2.50g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样品,逐渐升温加热分解,分解过程的曲线如图4所示。焙烧生成CuSO4的温度范围为 。1000℃时,氧化铜分解产生+1价铜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 。
18.(9分)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广泛。
(1)工业上,氯化氢由氯气(Cl2)和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化合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生成的产物溶于水得到盐酸。
(2)实验室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浓盐酸的性质,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先同时打开A、C止水夹,观察到AB段玻璃管内紫色石蕊试纸 。
②再同时打开B、D止水夹,可观察到BD段玻璃管处出现白烟,该白烟是NH3与HCl化合生成的产物 (写化学式)。
③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浓盐酸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4)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会造成胃不舒服,需要服用胃药缓解,下列物质可作胃药成分的是 。(填标号)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镁
C.碳酸氢钠 D.氯化镁
19.(9分)Ⅰ、关于蔗糖的组成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进行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______元素;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2)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的______。 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Ⅱ、关于丙酸钙防霉的效果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
【进行实验】分别用50g面粉和0.75g酵母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配方 蔗糖/g 0 0 0 0 5 5 x 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1)从第1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实验数据范围内,______。
(2)第2组,中x为______。
(3)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实验结论】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使用丙酸钙作为食品添加剂,能起到防止食品霉变作用。
(4)已知碳酸钙与丙酸反应可制得丙酸钙,请把下面的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0.(10分)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净水剂,作木材防腐剂,医药中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等。
(1)(NH4)2Fe(SO4)2具有两种盐的性质,一种是FeSO4,另一种是 (写化学式)。
(2)(NH4)2Fe(SO4)2是可溶性盐,从微粒组成分析,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有______(填标号)。
A.能与Cu反应 B.能与稀盐酸反应
C.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能与BaCl2溶液反应
(3)产品(NH4)2Fe(SO4)2以废铁屑、硫酸、硫酸铵饱和溶液为原料制取。
①首先,将洗净后的铁屑用过量稀硫酸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铵饱和溶液,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由此说明产品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4)另外设计三种制取硫酸亚铁的方案(要求含铁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方案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1 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
2 FeO+H2SO4=FeSO4+H2O 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3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3(广州专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D A C C A D C C D B C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7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C(1分) 碱(1分) ,(1分)
石蕊试液(合理即可)(1分) 溶液呈紫色(1分)
(2)2Al(OH) 3Al2O3+3H2O (1分) 隔绝空气(或氧气)(1分)
16.(6分)
(1)K+、OH﹣(1分) (1分)
(2)O2(1分) (1分) 低温(1分) 缓解温室效应(1分)
17.(7分)
(1)水/H2O(1分)
(2)Cu2+和(1分)
(3)铁在酸性溶液中产生难溶于水的氢气,压强增大(1分) 左高右低(1分)
(4)258℃-680℃(1分) 4CuO2Cu2O+O2↑(2分)
18.(9分)
(1)(2分)
(2)长颈漏斗(1分)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3)变红色(1分) NH4Cl(1分) 易挥发(1分)
(4)BC(1分)
19.(9分)
H、O (2分)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1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丙酸钙质量越大,防霉效果越好(1分) 5 (1分) 无(1分) 2CH3CH2COOH (1分) 复分解反应(1分)
(10分)
(1)(NH4)2SO4(1分)
(2)CD(1分)
(3)Fe+H2SO4=FeSO4+H2↑(2分) 小(1分)
(4)Fe+CuSO4=FeSO4+Cu(2分) Fe(OH)2+H2SO4=FeSO4+2H2O(2分) 碱与酸反应(1分)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