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R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合作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
2.某科学小组走访多个家庭,了解人们安全用药的习惯,这种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谈话法
3.显微镜的发明与使用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细胞学说也因此建立起来。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以及细胞的相应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选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图1中的①②
B.平时吃西瓜时,甜美的汁液来源于图2细胞中的④
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只有图2中的⑥
D.图2细胞中的③内含遗传物质,是控制中心
4.我国有许多描写植物的优美诗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了藻类植物通过种子大量繁殖的现象
B.“漠漠斑斑石上苔”,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说明山桃和野蕨都能开花
D.“落落青松子,岁寒抱孤独”,松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5.3月11日,“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省级植树护绿示范活动在西安市鄠邑区举行。下列有关移栽树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移栽后的树木打“吊瓶”是为了给树木补充有机物
B.树木移栽前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
C.选择阴雨天气移栽树木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
D.移栽树木时,给根部带土坨,是为了保护根和根毛
6.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相关知识后,某同学绘制了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嫁接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②发育而来的
B.图丙中的②种子是由图乙中的⑥发育而来的
C.种子中的胚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构成的
D.图戊中,嫁接成功的关键是1砧木和2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7.棒棒糖月季是利用嫁接进行造型的月季,一般会选择无刺蔷薇、木香等和月季亲缘性比较好的植物作为砧木来嫁接月季,嫁接之后的月季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树一样,所以棒棒糖月季也叫作树状月季。棒棒糖月季与下列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用甘薯的块根繁殖幼苗
B.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
C.用草莓的茎繁殖草莓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8.炎炎夏季,西瓜是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降暑食品之一。近些年利用吊蔓技术对西瓜进行立体栽培技术打开了西瓜种植的新局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瓜立体栽培技术的优点是离开土壤,用无土栽培可以解决土质病害问题
B.西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瓜瓤和瓜皮都是子房发育成的
C.西瓜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是因为西瓜花的子房里有多粒胚珠
D.某同学制作了西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观察到叶片结构如图所示,能向叶片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结构①中
9.《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荤素搭配、比例适宜方为合理。西西为家人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鲈鱼、糖醋排骨、蛋花汤。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还应该搭配的是(  )
A.红烧肉 B.炝菠菜
C.脆皮烤鸭 D.宫保鸡丁
10.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都是由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流程完成,下列生理过程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B.视觉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呼气:呼吸肌收缩→胸廓缩小→肺气压上升→气体出肺
D.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11.如图为膝跳反射和膝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膝关节由①、②、④、⑥构成
B.膝关节的牢固性与④有关
C.图中②内的滑液和④均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
D.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膝跳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12.父母时刻以各种方式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交流群中家长们描述了孩子在五一假期的表现。为了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需要及时引导的孩子是(  )
A.大宝 B.小明 C.小花 D.西西
13.图中I、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
A.I:脊椎动物、Ⅱ:爬行动物、Ⅲ:节肢动物
B.I:肾单位、Ⅱ:肾小球、Ⅲ:肾小管
C.I:血液、Ⅱ:血浆、Ⅲ:血细胞
D.I:运动系统、Ⅱ:骨、Ⅲ:骨骼肌
14.某公司在组织职工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工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与乙肝,与他们共同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病是( )
A.肺结核和糖尿病 B.色盲和乙肝
C.肺结核和乙肝 D.色盲和糖尿病
15.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①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缺少含碘的无机盐
②贫血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坏血病——缺少维生素D
④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下列有关大熊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可以提高后代成活率
B.大熊猫喜欢爬树是学习行为,不由遗传物质控制
C.大熊猫体内的血管和竹子中的筛管、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D.大熊猫和竹在结构层次上是完全相同的
17.无脊椎动物是指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缢蛏的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B.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蚯蚓身体由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分节使其运动更灵活
D.小龙虾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属于昆虫
18.一群牛和一群羊生活在同一草场,吃着相同品种的草。这些牛和羊仍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
A.牛和羊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同
B.牛和羊的体型大小不同
C.牛和羊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D.牛和羊的新陈代谢方式不同
19.微生物个体微小,但“无处不在”,在生物圈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生物分布广泛,与其采用能度过恶劣环境的芽孢繁殖有关
B.图乙与图丙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C.图乙所示生物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后,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个体增殖
D.从图丁所示生物中可以提取抗生素,其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是抗生素使病菌发生变异的结果
20.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氧气、硫化氢、水蒸气等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1.科学家将某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植入西红柿植株中,西红柿植株细胞便获得了固氮能力。下列实例中所应用的生物技术与此相同的是(  )
A.太空椒的培育 B.酿酒
C.小羊“多莉”的诞生 D.转基因超级鼠诞生
22.南稻北粟是我国古代的种植方式,南稻指的是在南方种水稻,北粟指的是在北方种植小米和谷类。水稻、小米和大豆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据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目 禾本目 豆目
科 禾本科 豆科
属 稻属 狗尾草属 大豆属
种 水稻 小米 大豆
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
B.水稻和小米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C.水稻与小米的共同特征比水稻和大豆的少
D.豆目所含的生物种类远比大豆属多
23.“百白破”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简称。致病细菌分别是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互不影响,可混合成三联疫苗。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百白破”传染病的三种致病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B.百日咳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属于异养型生物
C.从免疫角度分析百白破三联疫苗属于抗原
D.定期为婴儿注射疫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24.探究实践是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现实需求,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下列关于探究实践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中,若检测对象过多,不能逐一检测时,可采取抽样检测
B.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每次取完棋子记录后,不能将棋子放回纸盒
C.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中,可用硬纸板模拟骨,松紧带模拟肌肉,工字钉模拟关节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先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25.学好生物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应对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以下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骨折时要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
B.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吸
C.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空1分,计35分)
26.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圈中任何一种生物都具有物种延续的功能。图1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E为男孩),图2为男、女的主要性器官的发育趋势示意图,图3为鸟卵的结构图,图4为昆虫发育过程图。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表示正在结合的卵细胞和精子,此过程是在母体内进行的 。D表示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2)女孩一般比男孩先进入青春期。E进入青春期后,喉结增大、长出胡须,这和图2中的a代表的生殖器官睾丸分泌的 有密切的关系。
(3)图3为鸟卵结构示意图。其中[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内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鸟卵结构中能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填序号)。
(4)图4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蝗虫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7.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各地推广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带动粮食稳产、农民增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示意了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蝗虫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请写出此生态系统中最短的食物链。
(2)如果为了杀灭害虫,在水稻上喷洒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则一段时间后,此生态系统中体内残留有机磷农药最多的生物是 。
(3)某地将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开展“稻蟹共生”种养模式。相对于单一的水稻种植,“稻蟹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相对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能力。
(4)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主要储存在种子的 中。
(5)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可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生物的多样性。
28.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鼠疫。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中叶,直接摧毁了当时辉煌的东罗马帝国。第二次则发生在14世纪的欧洲,被人们称为“黑死病”,让人闻风丧胆。最后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波及英法德等60多个国家,导致上千万人死亡。鼠疫曾让人谈之色变,鼠疫真的那么可怕吗
(1)鼠疫是由鼠疫杆菌(细菌的一种)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鼠疫杆菌(如图1所示)细胞的主要特点是不具有。
(2)鼠疫的早期诊断,尤其是首例患者的及时发现,对于防治非常重要。实验室常用特异性的鼠疫噬菌体进行检测。鼠疫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组成,它与鼠疫杆菌的关系是,它利用鼠疫杆菌的物质制造新的噬菌体,使鼠疫杆菌发生裂解死亡。医务人员通过观察裂解情况即可进行诊断。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搞好环境卫生属于。
(4)鼠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使用足量的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如图2所示)等,这种药物不能自行使用的原因是。
(5)图3为我国近十年鼠疫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变化趋势,由图可看出发病数和死亡数呈现 (填“上升”或“下降”)趋势。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执行了非常严格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各种已知的传染病一直在严密的监控之下,鼠疫本身并不可怕,无知又无畏才让鼠疫变得可怕。
29.2021年教育部连续出台五项文件,就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作业管理要求学校每天要布置的作业要适量,小学生的作业不超过60分钟,中学生的作业不超过90分钟。在写作业的时候,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 。
(2)睡眠管理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垂体分泌 ,促进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仅影响学习,还损害视力。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球中的 曲度增加,不能恢复原状,形成近视的状况。学校和家庭应相互配合,教育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手机。
(4)青少年阅读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书籍可陶冶情操,舒缓情绪,释放压力。唐代诗人罗隐《蜂》诗句中是这样描述蜜蜂的:“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获得方式来看,蜜蜂采蜜是一种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蜜蜂体内的 决定的。蜜蜂在找到蜜源,会在同伴前跳“8”字舞,这种行为体现了蜜蜂之间的 。
(5)体质管理要求青少年要加强运动,增强体质,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食物有 (填序号)。
①水 ②馒头 ③钙片 ④食盐 ⑤鸡蛋 ⑥牛肉
30.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果蝇体积小、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易于观察的性状,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了遗传学的重要定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则图中表示雄果蝇的是,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2)摩尔根在饲养果蝇的过程中发现在红眼果蝇群体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3)果蝇的残翅和长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摩尔根在实验中发现,亲代均为长翅的果蝇杂交后,子代既有长翅果蝇,又有残翅果蝇,据此判断,果蝇的 (填“长翅”或“短翅”)为显性性状。
(4)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基因型为Aa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至37℃环境下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这种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31.“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陕西人无论什么时候吃面都想着就一瓣蒜。大蒜的辛辣味能够给清淡的面条增添一丝独特的风味。还有一种说法是大蒜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肠胃中的病菌,预防肠胃炎的发生。为探究大蒜是否有抑菌的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大肠杆菌,用来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①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
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稀释液;
③吸取等量不同浓度的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在制备好的大肠杆菌培养皿中;
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
⑤照相记录抑菌圈大小(如图1),并测量其直径(如图2)。
请分析回答:
(1)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
(2)为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 (填“自来水”或“无菌水”)置于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本实验通过测量研究大蒜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 。
(4)若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则应对上述实验步骤进行相应修改。一是要把第②步改为:将100%大蒜提取液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中处理相同时间;二是要把第③步改为: ;其它操作不变。
(5)科学研究表明,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大蒜瓣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大蒜素活性会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根据以上资料,请写出在生活中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 。(写一条即可)
试卷第2页,共11页
1.A
【分析】(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详解】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植物受到光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反映了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A正确。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该食物链可表示为:树→蝉→螳螂→黄雀,B错误。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之间是竞争关系,C错误。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故C符合题意;
谈话法就是通过面对面谈话,来了解情况,以达到目的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其中观察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
3.D
【分析】(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两者的乘积。图1中,①③为目镜、②④为物镜。
(2)图2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⑥是线粒体。
【详解】 A.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选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图1中的①、④,A错误。
B.平时吃西瓜时,甜美的汁液来源于图2细胞中的⑤液泡,B错误。
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除了图2中的⑥线粒体外,植物体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C错误。
D.图2细胞中的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本题考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特征。解题关键是熟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特征。
【详解】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将湖水染绿,故“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生物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后代,故A错误。
B.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B正确。
C.山桃属于被子植物,能开花,野蕨属于蕨类植物,不能开花,故C错误。
D.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故D错误。
故选B。
5.D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详解】A.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输的液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A错误。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B错误。
C.阴天蒸腾作用弱,植物散失的水分少,故阴天移栽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C错误。
D.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D正确。
故选D。
6.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是种子的萌发形成的幼苗①叶、②茎、③根;图乙是是花的结构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图丙是果实的结构①果皮、②种子;图丁是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丁中1是接穗,2是砧木。
【详解】A.图甲中的①叶是由图丁中的②胚芽发育而来的,A正确。
B. 图丙中的②种子是由图乙中的⑥胚珠发育而来的,B正确。
C. 种子中的胚是由图丁中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构成的,C正确。
D. 图戊中,嫁接成功的关键是1接穗和2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D错误。
故选D。
7.D
【分析】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嫁接属于无性繁殖。
【详解】ABC.用甘薯的块根繁殖幼苗、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用草莓的茎繁殖草莓都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都属于无性生殖,故ABC错误。
D.用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D正确。
故选D。
8.B
【分析】(1) 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2)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如心脏、肝脏、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皮肤等。
(3)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图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④是保卫细胞、⑤是气孔。
【详解】A.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所以西瓜立体栽培技术的优点是离开土壤,用无土栽培来解决土质病害问题,A正确。
B.西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瓜瓤是果肉,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瓜皮也是子房壁发育成的,子房发育成果实,B错误。
C.受精后,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西瓜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是因为西瓜花的子房里有多粒胚珠,C正确。
D.①是叶脉,叶脉里含有导管,能向叶片运送水分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9.B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详解】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清蒸鲈鱼、糖醋排骨、蛋花汤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该食谱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添加选项中的“炝菠菜”,而“红烧肉 ”、“脆皮烤鸭”和“宫保鸡丁”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1)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详解】A.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A错误。
B.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即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故B错误。
C.呼气时两种呼吸肌舒张,胸廓容积减小,肺跟着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故C错误。
D.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故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详解】A.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⑥关节面、①关节囊和②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在关节面上附着一层④关节软骨,A不符合题意。
B.①关节囊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骨牢固地连起来,其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B不符合题意。
C.②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关节面上覆盖着④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C符合题意。
D.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产生膝跳反射。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分析】 青春期是指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年龄范围一般在12~23岁,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晚约两年,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
【详解】 A.青春期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五一期间,大宝阅读名著,志趣高远,能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种身心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了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而小明主动帮忙做家务,是健康的表现,B不符合题意。
C.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记忆力大大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青春期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但小花把时间花在玩手机游戏上,不利于身心发展,不是健康的表现,需要及时给予引导,C符合题意。
D.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良好心理,西西五一期间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对身心有了锻炼,是健康的体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分析】图中:Ⅰ仅包含Ⅱ和Ⅲ,而Ⅱ和Ⅲ是并列关系。
【详解】A.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可见,每个Ⅰ肾单位由Ⅱ肾小球、肾小囊和Ⅲ肾小管组成,B错误。
C.Ⅰ血液由Ⅱ血浆和Ⅲ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C正确。
D.人等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可见,Ⅰ运动系统主要是由Ⅱ骨、关节和Ⅲ骨骼肌组成的,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肺结核、乙肝,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病,具有遗传性,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故C符合题意。
15.B
【分析】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详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缺铁易患贫血症,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B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A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通常有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详解】A.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A正确。
B.虽然大熊猫爬树可能包含学习的成分,但这种行为同样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是本能和学习相结合的产物,B错误。
C.大熊猫体内的血管是器官层次;竹子中的筛管、导管属于输导组织,C错误。
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大熊猫和竹在结构层次上是不完全相同的,竹无系统层次,D错误。
故选A。
17.D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详解】A.缢蛏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属于软体动物,故A正确。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故B正确。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分节使其运动更灵活,故C正确。
D.小龙虾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纲,故D错误。
故选D。
18.C
【分析】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详解】A.牛和羊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它们从相同草料中获得营养的能力,但这并不是它们表现出不同性状的根本原因,A错误。
B.牛和羊的体型大小不同,这是牛和羊之间一个明显的差异,但这个差异不是“牛和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性状的根本原因”,B错误。
C.通常,遗传物质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包括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可见,牛和羊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是“牛和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性状的根本原因”,C正确。
D.新陈代谢过程确实会影响生物体的健康和发展,但其基本模式在哺乳动物中是相似的,且受遗传物质的调控,D错误。
故选C。
19.B
【分析】图甲是细菌,图乙是病毒,图丙是酵母菌,图丁是青霉菌。
【详解】A.图甲是细菌,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而不是生殖细胞,A错误。
B.图乙是病毒,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图丙是酵母菌,具有细胞结构,且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所以图乙病毒与图丙酵母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B正确。
C.图乙是病毒,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C错误。
D.图丁是青霉菌,可以提取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自然界中的细菌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细菌的抗药性是本来就存在的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不是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才产生抗药性,D错误。
故选B。
20.C
【分析】(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详解】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质,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不符合题意。
B.化石形成的规律是: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种类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种类越多;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B不符合题意。
C.生命的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没有氧气,C符合题意。
D.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D
【分析】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2.科学家将某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植入西红柿植株中,西红柿植株细胞便获得了固氮能力,这属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详解】A.太空椒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甜椒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变育种,A错误。
B.酿酒要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酿酒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属于发酵技术,B错误。
C.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可见,“多莉”羊的培育利用了克隆技术,C错误。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转基因超级鼠诞生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中,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与题干所述一致,D正确。
故选D。
22.C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
【详解】A.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A正确。
B.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水稻和小米同科,与大豆同门,“科”比“门”小,因此水稻和小米的亲缘关系比较近,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水稻和小米同科,与大豆同门,“科”比“门”小,因此水稻与小米的共同特征比水稻和大豆的多,C错误。
D.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目”比“属”大,因此豆目所含的生物种类远比大豆属多,D正确。
故选C。
23.D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百白破”的致病细菌分别是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细菌,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A正确。
B.百日咳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无法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存,属于异养型生物,B正确。
C.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百白破三联疫苗是抗原,C正确。
D.为婴儿注射疫苗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故选D。
24.B
【分析】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详解】A.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A正确。
B.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纸盒,保证两种精子的比例为1:1,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中,可用硬纸板模拟骨,松紧带模拟肌肉,工字钉模拟关节,C正确。
D.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需要先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转移和消耗尽绿叶中原有的淀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D正确。
故选B。
25.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急救的方法,涉及煤气中毒、人工呼吸、外伤出血和急救、骨折的处理等。
【详解】A.骨折时要进行固定,一般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以防错位,A不符合题意。
B.当遇到某人溺水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在救护车达到之前,如果患者停止呼吸,首先要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再进行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口对口吹气法,B不符合题意。
C.动脉是指把心脏的血液运往全身的血管,动脉出血时压力比较大,溅出或喷出,要在近心端止血,C符合题意。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采取人工呼吸进行急救,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1) 输卵管 胎盘
(2)雄性激素
(3) ⑤胚盘 ④⑥
(4)D→A→C
【分析】图1是人的发育过程,图2是男、女的主要性器官的发育趋势示意图,图3中①卵壳,②卵壳膜,③气室,④卵白,⑤胚盘,⑥卵黄,⑦系带,⑧卵黄膜。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1)图1中的A表示正在结合的卵细胞和精子,此过程为受精过程,是在母体输卵管内进行的。D表示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在子宫中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母体的胎盘,胎盘是母体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2)人进入青春期以后,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女孩一般比男孩先进入青春期,图中的a代表的生殖器官是睾丸。E进入青春期后喉结增大、长出胡须,这和其性器官中的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3)在鸟卵的结构中,⑤是胚盘,是雏鸟发育的部位,鸟卵结构中能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④卵白和⑥卵黄。
(4)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等三个时期,因此“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虫、成虫。因此图4中若D表示受精卵,则蝗虫的一生要经过D→A→C的发育过程。
27.(1) 光能##太阳能 水稻→蝗虫→食虫鸟→蛇
(2)蛇
(3)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4)胚乳
(5)基因##遗传
【分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详解】(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所示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蝗虫→食虫鸟→蛇。
(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该生态系统中,蛇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残留的有机磷农药最多。
(3)生态系统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稻蟹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相对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动调节能力。
(4)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因此,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主要储存在种子的胚乳中。
(5)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可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
28.(1)成形的细胞核
(2) 遗传物质 寄生
(3)切断传播途径
(4)处方药,需要经过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处方才能使用
(5)下降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1)鼠疫杆菌是引起鼠疫的病原体,属于细菌,细胞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其中控制传染源主要是指处理或杀死患传染病的 动物,隔离、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指对病人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打扫卫生消灭蚊、蝇等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保 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指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预防接种等。搞好环境卫生,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病毒按照寄生的场所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因此,鼠疫杆菌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它与鼠疫杆菌的关系是寄生。
(4)鼠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使用足量的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抗生素,但这类药物是处方药不能自行使用,需要到医院由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处方才能使用。
(5)如图3可以看出,我国近十年鼠疫的发病数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29.(1)大脑
(2)生长激素
(3)晶状体
(4) 遗传物质 信息交流(通讯)
(5)②⑤⑥
【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3)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就形成了近视。
【详解】(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神经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的,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因此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具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经常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就形成了近视,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蜜蜂飞向花朵采蜜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蜜蜂跳“8”字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这种行为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
(5)食物中含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①水不能提供能量,②馒头富含糖类,能提供能量;③钙片中含钙的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④食盐不能提供能量,⑤鸡蛋和⑥牛肉中富含蛋白质,能提供能量,所以提供能量的是②⑤⑥。
30.(1) 乙 XY
(2)变异
(3)长翅
(4)不可遗传
【分析】(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4)图1中,甲是雌果蝇,乙是雄果蝇。
【详解】(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所示。图甲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是雌果蝇;图乙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所以图中乙表示雄果蝇体细胞,甲表示雌果蝇体细胞。
(2)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
(3)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有残翅的,表明长翅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长翅。
(4)生物的性状(此处为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为Aa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至37℃环境下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这是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31.(1)大蒜提取液的浓度
(2)无菌水
(3) 抑菌圈的直径 100%大蒜提取液
(4)吸取等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在制备好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
(5)生食、切碎、及时食用等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菌作用。本实验设置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来进行实验,其它条件均相同。由此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
(2)为使实验更加严谨,要设置空白对照,则需要选取等量的无菌水置于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具有抑菌作用是 通过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来反映的。图1中加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则说明在大蒜提取液周围的细菌较少甚至没有,可以说明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抑菌圈范围越大,则说明抑菌效果越好,据图2可知100%大蒜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最大,抑菌效果最佳。
(4)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验。所以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单一变量是温度,大蒜提取液的浓度要相同,那么(2)实验第二步改为:将100%大蒜提取液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例如“0℃、常温、100℃”)中处理相同时间;第三步改为:吸取等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分别置于制备好大肠杆菌培养皿中。
(5)因为完整的大蒜瓣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大蒜素活性会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所以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是:切碎、生吃、及时食用。
答案第6页,共16页
答案第7页,共16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