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必修二第一次月考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DBDCB
6-10 DACAB
11-12 CA
二、多选题
13.ABD 14.AC 15.CD 16.ABD
三、非选择题
17.(1)分离定律
(2) 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 四/4
(3)YR、Yr、yR、yr
18.(1) 雄 丙图位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2) 8 0
(3)次级精母细胞
(4) 丙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9.(1) HHrr、Hhrr 2/3 甜 1:1:1:1
(2) 非甜糯 3:1
20.(1) 有丝分裂后 ⑥
(2) 初级精母细胞 ①
(3) 减数分裂Ⅰ结束,细胞一分为二,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③④
(4)b或AaB
21. 红花 第3组中白花和红花杂交,子代全为红花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2:3:3:1 让该植株自花传粉 全是矮茎红花 ddFF 矮茎红花:矮茎白花=3:1 ddFf
1.D
【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豌豆是两性花,两性花是指一朵花 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这还有的花为两性花,而玉米的花中只有雄蕊或者雌蕊,这样的花为单性花,玉米的花为单性花。
【详解】A、对于已经完成传粉的豌豆,由于受精作用完成需要一段时间,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仍需套袋,A错误;
B、玉米为单性花,无需去雄处理,B错误;
C、由于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利用子一代豌豆进行自交实验不需要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处理,C错误;
D、为了保证杂交过程中母本上接受的花粉只来自父本,则无论是利用玉米还是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都需要对亲本进行套袋处理,D正确。
故选D。
2.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测交不可以,A错误;
B、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豌豆F2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说明不符合融合遗传,B正确;
C、测交的表现型比为1:1的结果最能说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C错误;
D、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了正反交,D错误。
故选B。
3.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其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和Rr,黄色和绿色的比例为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和y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详解】A、子代中性状分离比为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和Rr,黄色和绿色的比例为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和y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A正确;
B、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因此,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且二者的比例为1∶2,B正确;
C、在F1中,子代的表现型有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因此,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C正确;
D、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则其中的一株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D错误。
故选D。
4.C
【分析】不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之间,这样显性表现叫作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时,F2的性状分离比不是3:1,而是1:2:1。
【详解】A、用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代应该是杂合子,而表现为粉花,说明金鱼草红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为不完全显性,A正确;
B、金鱼草属于雌雄同株,不含性染色体,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正交与反交得到的F1基因型相同,B正确;
C、F2中红花为纯合子,粉红花为杂合子,二者杂交后代有红花也有粉红花,表型不同,C错误;
D、F1杂合子自交产生F2,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粉花:白=1:2:1,D正确。
故选C。
5.B
【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因此受精作用的完成必然依赖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A正确;
B、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B错误;
C、减数分裂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细胞染色体加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正确;
D、在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是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B。
6.D
【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
(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详解】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的精细胞,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发生的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而后进入不同的细胞形成的,因此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因此还有一个与该精细胞基因型相同的细胞,另外的两个精细胞是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分裂产生的,又知由同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之间是互补关系可推测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YY,由此产生的另外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Y;即与基因型为AXb 的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Xb 、aY、aY,即D正确。
故选D。
7.A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为Y_R_: Y_rr: yyR_: yyrr=9: 3:3:1。
【详解】A、涉及的两对性状属于细胞核中的常染色体遗传,故F1的表现型与亲本中的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A正确;
B、F2中的重组类型是指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B错误;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3×3=9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C错误;
D、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为Y_R_: Y_rr: yyR_: yyrr=9: 3:3:1,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D错误。
故选A。
8.C
9.A
【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A段表示减数分裂前间期,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
分析图2:图2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
【详解】A、图2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个体是雄性动物,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图2细胞所示的染色体形成2个四分体,A错误;
B、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1中的B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B正确;
C、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由B时期进入C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染色体数量减半,C正确;
D、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可能出现加倍,D正确。
故选A。
10.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在同一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遗传学上把同一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A正确;
B、若两只鼠杂交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即会出现黑色,则亲代基因型中一定都含有a2,还出现黄色和灰色,一定含有A和a1,因此亲代的基因型为Aa2、a1a2,B错误;
CD、黄色雄鼠基因型可能为Aa1、Aa2,若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 ,与多只黑色雌鼠(a2a2)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2、a1a2,即黄色和灰色;若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与多只黑色雌鼠(a2a2)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2、a2a2,即黄色和黑色,CD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试题分析:由“他们的父母均正常”和“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的基因型(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为1/3AA、2/3Aa;由“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可推知,丈夫的基因型为1/2AA、1/2Aa。他们的后代中是纯合子AA的概率是1/2,是杂合子Aa的概率是5/12,是纯合子aa的概率是1/12。他们所生的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6/11,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2.A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构成的,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A、图中有a与b,c与d各构成1对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4个核DNA,故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A正确;
B、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B错误;
C、1和3互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分离,不可能进入同一个子细胞,C错误;
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最多可以产生1种生殖细胞,D错误。
故选A。
13.ABD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A正确;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属于假说,B正确;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是孟德尔观察到的现象,不属于假说,C错误;
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正确。
故选ABD。
14.A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详解】A、Aa植株中雌配子有1/2A、1/2a,若雄配子a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是1/2A+1/2×1/2a,也就是雄配子中有2/3A、1/3a。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1/2×2/3)AA∶(1/2×2/3+1/2×1/3)Aa∶(1/2×1/3)aa=2∶3∶1,A正确;
B、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AA∶Aa∶aa=1∶2∶1,若隐性个体50%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1∶2∶1×1/2=2∶4∶1,B错误;
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配子中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3×2/3)AA∶(2/3×1/3×2)Aa∶(1/3×1/3)aa=4∶4∶1,C正确;
D、若花粉有50%的死亡,雄配子中A与a的比例不变,所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仍是1∶2∶1,D正确。
故选ACD。
15.CD
【分析】分析题干及图表可知:F1自交得到的F2,F2中最红:暗红:深红:中深红:中红:浅红:白色=1:6:15:20:15:6:1,分离比之和为64=43,说明某作物籽粒颜色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已知每个显性基因对红色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故F2中有6个显性基因的颜色为最红,有5个显性基因的颜色为暗红,有4个显性基因的颜色为深红,有3个显性基因的颜色为中深红,有2个显性基因的颜色为中红,有1个显性基因的颜色为浅红,有0个显性基因的颜色为白色。
【详解】A、F2中最红:暗红:深红:中深红:中红:浅红:白色=1:6:15:20:15:6:1,分离比之和为64=43,说明某作物籽粒颜色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错误;
B、F2籽粒颜色表现为中深红色的个体含3个显性基因,如果对应的基因用A/a、B/b、C/c表示,对应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等7种,都为杂合子,B错误;
C、F2籽粒颜色表现为深红色的个体含4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6种,C正确;
D、F1的基因型为AaBbCc与F2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cc杂交,后代籽粒颜色为中红色的个体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比例为1/2×1/2×1/2×3=3/8,D正确。
故选CD。
16.ABD
【分析】1、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A、若细胞1、2、3、4都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则甲、乙和丙都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为有丝分裂过程,A正确;
B、若着丝粒断裂只发生在甲过程,则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乙和丙为减数分裂Ⅰ,可以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B正确;
C、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甲、乙和丙不可能都是减数分裂Ⅰ过程,C错误;
D、若细胞1、2、3、4的核遗传信息各不相同,则甲、乙和丙为减数分裂过程,细胞1、2、3、4为精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ABD。
17.(1)分离定律
(2) 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 四/4
(3)YR、Yr、yR、yr
【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的理论解释: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2对遗传因子控制;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中,F1自交,F2出现显与隐两种性状,并且比值接近3:1,因此提出分离定律。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中,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发现无论是种子的粒形还是颜色,在F2中的分离比均接近 3:1,这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2)
孟德尔在观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假 说:在 F1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因而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
(3)
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通过子代表现型及比值来判断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值。所以当黄色圆粒作母本时,子代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接近 1:1:1:1,说明黄色圆粒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类型为:YR、Yr、yR、yr,且比值接近1:1:1:1。
18.(1) 雄 丙图位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2) 8 0
(3)次级精母细胞
(4) 丙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①细胞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②M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③MI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④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⑤M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⑥MII前期: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排布;⑦MII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⑧MII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⑨MI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详解】(1)丙图位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可推知该生物材料来自雄性生殖器官。
(2)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粒数,甲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由于甲已经发生着丝粒分裂,因此没有染色单体。
(3)该生物材料来自雄性生殖器官,丙图位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产生的丁为次级精母细胞。
(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细胞丙过程中,此时染色体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9.(1) HHrr、Hhrr 2/3 甜 1:1:1:1
(2) 非甜糯 3:1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①用纯种甜玉米(hhRR)与纯种糯玉米(HHrr) 杂交,获得F1(HhRr),种植F1并自交,获得的F2。F2的非甜、糯玉米(H_rr)基因型是HHrr、Hhrr。
②F2的非甜、糯玉米基因型是HHrr:Hhrr=1:2,若是HHrr自交,后代全是HHrr(非甜糯玉米),若是Hhrr自交,后代为H_rr(非甜糯玉米):hhrr(甜糯玉米)=3:1,出现性状分离,据此可知,F2的非甜、糯玉米进行栽培并自交,发现其中约有2/3比例的植株(Hhrr)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从这些果穗上挑出甜籽粒,即为所需品种(既甜又糯玉米)。
③在挑出的个体(hhrr)中随机取样,与①中F1(HhRr)的杂交,若后代基因型为HhRr:Hhrr:hhRr:hhrr=1:1:1:1,即后代性状数量比是1:1:1:1。
(2)若能够获得基因型为hhrr品种,用基因型为HHrr糯玉米品种与其杂交,子一代玉米籽粒基因型均为Hhrr,即均是非甜糯玉米。子一代(Hhrr)自交,后代基因型为H_rr:hhrr=3:1,即非甜籽粒与甜籽粒的数量比是3:1。
20.(1) 有丝分裂后 ⑥
(2) 初级精母细胞 ①
(3) 减数分裂Ⅰ结束,细胞一分为二,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③④
(4)b或AaB
【分析】甲、乙是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根据甲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粒断裂了,判定甲为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判定乙是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图像。丙图中①②③阶段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减半后加倍,然后再次减半,判断这是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④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判断该过程是受精作用;⑤⑥⑦发生了一次染色体数目加倍然后恢复,判断该过程是一次有丝分裂。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位于图丙的⑥时期。
(2)乙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中没有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基因B和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即图丙的①。
(3)结合分析,图丙中,曲线①②阶段是减数分裂Ⅰ结束,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减半的过程;曲线②③阶段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过程;图中只有减数分裂Ⅱ和配子阶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即②③④阶段。
(4)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③和④没有分离,产生4个子细胞,其中卵细胞只有一个,如果AaB是第一极体的话,卵细胞基因型就是b,如果AaB是第二极体的话,卵细胞基因型就是AaB。
【点睛】本题涉及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熟记各种分裂方式的过程和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红花 第3组中白花和红花杂交,子代全为红花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2:3:3:1 让该植株自花传粉 全是矮茎红花 ddFF 矮茎红花:矮茎白花=3:1 ddFf
【分析】依据题意,从第3组实验可知,高茎和红花为显性性状,则对应的基因关系:高茎(D)、矮茎(d)、红花(F)、白花(f)。根据表现型和子代的性状分离情况可以推知,高茎白花A基因型为DDff,矮茎红花B基因型为ddFf,矮茎红花C基因型为ddFF。
【详解】(1)该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红花,判断依据是第3组中白花和红花杂交,子代全为红花。
(2)根据分析,第3组子代个体基因型为DdFf,若该植物同时含有D和F的配子致死,只能产生应产生三种比例相等的基因型配子:Df、dF和df,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面棋盘法所示。
Df dF df
Df DDff高茎白花 DdFf高茎红花 Ddff高茎白花
dF DdFf高茎红花 ddFF矮茎红花 ddFf矮茎红花
df Ddff高茎白花 ddFf矮茎红花 ddfff矮茎白花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2:3:3:1
(3)欲验证某一株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的实验用自交方法,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
实验设计思路:
第一步:让该植株自花传粉。
第二步:将得到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如果后代全是矮茎红花,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ddFF。
②如果后代矮茎红花:矮茎白花=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ddFf。
【点睛】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最基本的要掌握分解为两对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来分析。而出现某配子致死的情况,则根据题意调整配子种类和比例,然后用棋盘法摆上去分析就很清晰容易。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某同学利用豌豆(两性花)和玉米(单性花)进行相关杂交实验,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对于已经完成授粉这一过程的母本豌豆,就无需再给其套袋
B.利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处理
C.利用子一代豌豆进行自交实验需要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处理
D.无论是利用玉米还是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都需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
2.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下列是对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B.豌豆F2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说明不符合融合遗传
C.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最能说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
D.用豌豆做杂交实验需要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
3.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
B.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C.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D.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
4.金鱼草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表型均为粉红花,F1自交产生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花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
B.亲本正交与反交得到的F1基因型相同
C.F2中红花与粉红花杂交的后代表型相同
D.F2中粉红花自交产生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5.下列关于受精作用与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作用的完成必然依赖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6.一个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的精细胞,正常情况下,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
A.、Y、Y B.、aY、aY
C.、Y、Y D.、aY、aY
7.下列与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的表现类型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
B.F2中的重组类型是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于亲本的个体
C.因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所以F2中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也有16种
D.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
8.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不断创新,使我国成为世界杂交水稻生产强国,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他的研究团队利用杂合抗病水稻(Rr)为亲本,若连续自交三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子三代抗病水稻中纯合子的概率分别是(  )
A.1/4,7/9 B.1/4,7/10 C.1/8,7/9 D.1/8,7/10
9.下图1是某雄性个体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2)某个细胞进行分裂时,核DNA数目的变化;图2是该雄性个体的某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2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有2个四分体
B.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1的B阶段
C.细胞由B时期进入C时期,染色体数量减半
D.处于C时期的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可能出现加倍
10.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黑色雌鼠交配得F1。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
A.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若两只鼠杂交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它们是Aa1、a1a2
C.若F1出现黄色和灰色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
D.若F1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11.低磷酸脂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表现正常,丈夫是患病基因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脂酶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A.1/3 B.1/2 C.5/6 D.3/4
12.如图表示某雌性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
B.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
C.图中1、3可在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同时出现
D.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可产生4种生殖细胞
二、多选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全部全对得5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2分,有错选得得0分)
13.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以下叙述属于假说的是(  )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14.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然状态下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自交后代AA∶Aa∶aa=2∶3∶1,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AA∶Aa∶aa=2∶2∶1,可能是隐性个体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AA∶Aa∶aa=4∶4∶1,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AA∶Aa∶aa=1∶1∶1,可能是花粉50%死亡造成的
15.某作物籽粒颜色有红色(显性)和白色(隐性)之分,由多对基因控制。个体所含显性基因数目越多,籽粒颜色表现红色越重,具有累加效应。现用籽粒颜色最红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P 最红♀×白色♂
F1 全为中深红
F2 最红:暗红:深红:中深红:中红:浅红:白色=1:6:15:20:15:6:1
A.由图分析,控制该作物籽粒颜色的基因至少有4对
B.F2籽粒颜色表现为中深红色的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C.F2籽粒颜色表现为深红色的个体基因型为6种
D.F1个体与F2白色个体杂交,后代籽粒颜色为中红色的个体比例为3/8
16.如下图是健康人体内一个精原细胞在睾丸中经两次分裂形成四个细胞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细胞1、2、3、4都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则甲、乙和丙均为有丝分裂过程
B.若着丝粒断裂只发生在甲过程,则乙和丙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C.甲、乙和丙过程中均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D.若细胞1、2、3、4的核遗传信息各不相同,则细胞1、2、3、4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道填空题,共44分)
17.(6分)孟德尔利用豌豆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发现无论是种子的粒形还是颜色,在F2中的分离比均接近 3:1,这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 。
(2)孟德尔在观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假说:在 F1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因而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种。
(3)为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又设计了测交实验(假设豌豆种子的颜色由R、r 控制,形状由 Y、y 控制),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方式 正交 反交
F 1黄圆(母本) X绿皱(父本) F1黄圆(父本) X绿皱(母本)
子代性状(粒数)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31:27:26:26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24:22:25: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1:1:1 1:1:1:1
当黄色圆粒作母本时,子代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接近 1:1:1:1,说明黄色圆粒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类型为: 。(2分)
(9分)科学兴趣小组以某动物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开展观察研究,绘制了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图像如下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物材料来自 性生殖器官,理由是 (2分)。
(2)甲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3)丁细胞的名称是 。
(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中细胞 所示过程中,此时染色体的行为是
(2分)
19.(7分)既甜又糯玉米是人们喜爱的玉米鲜食品种,玉米的非甜(H)与甜(h)是一对相对性状,玉米的非糯(R)与糯(r)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欲通过杂交手段筛选出基因型为hhrr的玉米品种,其工作流程如下:
①用纯种甜玉米(hhRR)与纯种糯玉米(HHrr) 杂交,获得F1;种植F1并自交,获得的F2。F2的非甜、糯玉米基因型是 (2分)。
②将上述过程获得的F2的非甜、糯玉米进行栽培并自交,发现其中约有 比例的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从这些果穗上挑出 (填“非甜非糯”或“糯”或“甜”)籽粒,即为所需品种。
③在挑出的个体中随机取样,与①中F1的杂交,若后代性状数量比是 ,则说明挑出的个体是hhrr个体。
(2)若能够获得基因型为hhrr品种,用基因型为HHrr糯玉米品种与其杂交,子一代玉米籽粒口味均为 。子一代自交,所结果穗上非甜籽粒与甜籽粒的数量比是 ,且在玉米果穗上随机相间排列,能获得更好的口感。
20.(10分)图甲、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 期,它发生在图丙中的 阶段。
(2)乙细胞的名称为 ,基因B和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中的 阶段。
(3)图丙中,曲线①②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曲线②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2分);
曲线 (填编号,2分)阶段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4)若图乙细胞是雌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aB,则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2分)。
21.(11分)某闭花传粉植物的高茎、矮茎(D、d)和红花、白花(F、f)为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高茎白花A、矮茎红花B、矮茎红花C)进行相互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判断依据是
(2分)。
若该植物同时含有D和F的配子致死,则第3组子代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2分)。
(3)欲验证第2组的子代中某一株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设计思路:
第一步: (2分)。
第二步:将得到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如果后代 ,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②如果后代 ,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