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个,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哪项不是由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
A. 人均占有水、能源等资源减少 B. 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减少
C. 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D. 火山爆发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有: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2、对水资源的压力: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如果要维持生活水准,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源, 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 甚至导致水荒;3、对能源的压力: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全球目前以矿物燃料利用为主,一方面缩短了其耗竭时间,另一方面释放出大量的CO2,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危害地球自身的健康发展;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人口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不断进行掠夺性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 5、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详解】A、人均占有的水、能源等资源减少,我国的资源总量位居前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少,A正确;
B、由于人口的增长,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减少,B正确;
C、由于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C正确;
D、火山爆发是自然灾害,不是由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D错误。
故选D。
2. 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 )
A. 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
B. 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
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
D. 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
【答案】C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详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保护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进行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是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措施,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 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
C.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 D. 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
【答案】A
【解析】
【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详解】A、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冷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正确;
B、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物质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B错误;
C、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交感神经可支配血管,使其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机体散热,C错误;
D、寒冷条件下,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D错误。
故选A。
4. 疫苗的使用是免疫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例证。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疫苗都是灭活的微生物
B. 疫苗都通过注射方式接种
C. 流感病毒可直接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上培养
D. 疫苗都能引起体液免疫
【答案】D
【解析】
【分析】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作为抗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详解】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A错误;
B、疫苗除了肌肉注射外,还可采用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等,B错误;
C、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可直接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
D、疫苗进入机体后,能引起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D。
5. 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是( )
A.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时间应相同
B. 本实验需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 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 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示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因此该实验为遵循对照原则,应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即用蒸馏水处理插条,与之对照来观察每一组浓度的生理作用。
【详解】A、分析本题的信息,因为本实验是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影响,自变量是吲哚乙酸,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所以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相同,A正确;
B、本实验中必须有蒸馏水作对照,否则无法说明高浓度有抑制作用,B正确;
C、从柱状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有两个不同的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影响相同,C错误;
D、与对照组相比,在溶液浓度在10-10mol/L和10-6mol/L之间时,生根数大于对照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插枝生根;而在10-5mol/L以上时生根数量下降,说明浓度过大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D正确。
故选C。
6.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下列有关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可完全消除人类的干扰
B. 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可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 退耕还林,通过自然的次生演替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给稻—蟹共生农田投入的物质、能量越多,生态的稳定性就越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1)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2)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3)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不能把完全消除人类的干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对该生态系统的干扰,A错误;
B、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退耕还林,通过自然的次生演替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
D、生态的稳定性与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而不是能量和物质越多稳定性就越强,D错误。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稻田中常会伴生许多昆虫,如在水稻的叶层会伴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食叶性害虫,在茎秆层常有稻飞虱、叶蝉等害虫,而地下层有稻叶甲虫等食根性害虫,水稻与这些害虫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种间关系。
7. 稻苞虫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幼虫主要啃食水稻等植物叶片,成虫主要舔食植物花粉。某稻田发现了稻苞虫的虫情,下列措施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 引入食虫鸟类捕杀 B. 使用杀虫剂消杀
C.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 D. 使用防虫网隔离
8. 水稻、昆虫和杂草等共同构成稻田群落,也形成了其特有的群落结构。下列关于该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昆虫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B. 昆虫在地上层或地下层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置有关
C. 因水稻较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简单化
D. 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表现特征是物种之间不存在镶嵌性
【答案】7. A 8. B
【解析】
【分析】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垂直结构是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题详解】
A、以鸟治虫,属于生物防治,食虫鸟类既能吃幼虫也能吃成虫,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A正确;
B、使用杀虫剂消杀属于化学防治,污染环境,B错误;
C、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属于生物防治,有效改变种群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但是诱杀的是成虫,效果相对弱些,C错误;
D、使用防虫网隔离属于物理防治,不能效控制虫害,D错误。
故选A。
【8题详解】
A、昆虫(动物)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与栖息场所和食物条件密切相关,A错误;
B、昆虫在地上层或地下层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置(栖息空间和食物等)有关,B正确;
C、结合题干信息,水稻与多种生物之间存在种间关系,因水稻较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复杂化,C错误;
D、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表现特征是物种之间存在镶嵌性,D错误。
故选B。
9. 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 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 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 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 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
【详解】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是同一物种内部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A错误;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该过程中浮叶根生植物和挺水植物属于不同的物种,挺水植物的出现意味着优势种可能发生变化,B正确;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是发生在荷塘中的过程,是荷花这一物种的自然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C错误;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过程中不涉及两个物种之间的更替,不属于演替,D错误。
故选B。
10. 情绪的稳定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大的影响。当遇到精神压力、疾病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情绪。若消极情绪持续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形成抑郁症。某种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回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情绪是人对环境的反应,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
B. 突触前膜上存在与5-羟色胺运输有关的蛋白质
C. 降低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含量利于缓解抑郁
D. 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均有助于应对情绪的波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通过自我调试、身边的人知识以及心理咨询好转。当抑郁持续下去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一般抑郁不超过两周,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应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或更好的应对情绪波动。当情绪波动超出自己能够调节的程度时,应向专业人士咨询,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快的恢复情绪平稳,享受美好的、充满意义的生活。
【详解】A、情绪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A正确;
B、突触前膜可以将5-羟色胺转运回突触小体,所以突触前膜上存在与5-羟色胺运输有关的蛋白质,B正确;
C、抗抑郁药物能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从而缓解抑郁,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的降低不利于于缓解抑郁,C错误;
D、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情绪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D正确。
故选C。
11.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四个环节。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W1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
C.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100%
D. 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1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而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不能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详解】A、由于自然界中食物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故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因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故能量逐级递减,A正确;
B、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中除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剩下的即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故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B正确;
C、由题图可知,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W1,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D1,故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C错误;
D、每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故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1,D正确。
故选C。
12. 下图为甲、乙两个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量关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2时刻,甲和乙的种群密度一定相同
B. 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定相同
C. t1→t4时刻,乙种群呈“J”形增长
D. t1→t4时刻,甲种群的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是指某一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详解】A、t2时刻,虽然甲、乙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相等,但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并不是比值,因此不一定相同,A错误;
B、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相等,但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因此,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同,B错误;
C、在t1~t4时间内,乙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说明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未必呈“J”形增长,C错误;
D、t1→t4时刻,甲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先大于1,而后表现为小于1,因此,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D.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激素是信号分子,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特异性的作用于靶细胞,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激素既不能作为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也不能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详解】A、运动时,肾上腺素升高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但不能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细胞内糖原分解,但激素没有进入细胞,所以只能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B错误;
C、动物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生物的生命活动的,C正确;
D、胰岛素可以加速糖原的合成,但是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错误。
故选C。
14. 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敏色素主要是蓝光和红光的受体
B. 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 黑暗条件下HY5被降解,导致特定基因转录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叶绿素合成
D. 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受到光照射后→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传导到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详解】A、光敏色素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是一种光敏受体,故光敏色素主要是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A错误;
B、由图可知,黑暗环境中光敏色素与光照环境下光敏色素的结构不同,推测其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并且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光敏色素结构改变之后,进入细胞核内,抑制了HY5降解,HY5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B正确;
C、HY5可以促进叶绿素合成,黑暗条件可能加速了HY5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苗,C正确;
D、由图可知,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HYS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D正确。
故选A。
15. 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 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 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 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
B、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
C、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
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16. 环境可以通过激素影响个体的基因表达或者蛋白质的活性,进而适应环境,甲基是疏水基团,会使染色体紧缩,乙酰基是带负电的基团,会使染色体松散。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激素A可以通过与胞内受体结合,使染色体乙酰化进而促进基因表达
B. 激素B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蛋白质激酶使蛋白质磷酸化,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活性
D. 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调节过程跟激素A类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激素A进入细胞与受体a结合后再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调控生理效应。激素 B没有进入细胞,直接与细胞膜上的受体b结合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详解】A、激素A可以通过与胞内受体结合,使染色体乙酰化进而促进细胞核内基因表达,A正确;
B、激素B与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蛋白激酶进而引起相应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
C、蛋白质激酶使蛋白质磷酸化,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结构决定功能,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活性,C正确;
D、激素A的受体在膜内,不能表示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D错误。
故选D。
17. 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
B.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
C. 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
D. 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癌细胞的特征:①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②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③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详解】A、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若被“覆盖物”覆盖,则人体的免疫细胞无法识别肿瘤细胞,也就无法将之清除,A正确;
B、若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丢失,会造成人体T细胞无法识别肿瘤,发生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B正确;
C、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继而出现“免疫逃逸”,则可推测该产物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而产生免疫逃逸,C错误;
D、若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8. 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验。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需将培养皿置于只含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B. 需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再进行胚胎移植
C. “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D. 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小鼠。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需将培养皿置于含95%空气和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A错误;
B、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个体的技术;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同种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为了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率需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再进行胚胎移植,B正确;
C、“孤雌小鼠”是由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结合后发育形成的,同时由于配子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历减数分裂的基因重组,或发生基因突变,将导致“孤雌小鼠”的基因型不一定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C错误;
D、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D错误。
故选B。
19. 细菌代谢产生的脂肽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分解环境中的石油等谢产物对自然环境无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筛选出高产脂肽的菌株可在校园内随机采取土样
B.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可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C. 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所得的结果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
D. 可用干热灭菌法对配置好的培养基和接种环进行灭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为筛选出高产脂肽的菌株可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采取土样,A错误;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可分离得到单个菌落,B错误;
C、由于显微镜直接计数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所以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所得的结果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C正确;
D、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采用灼烧灭菌,D错误。
故选C。
20. 在家畜优良品种培育过程中常涉及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经获能处理的精子才能用于体外受精 B. 受精卵经体外培养可获得早期胚胎
C. 胚胎分割技术提高了移植胚胎的成活率 D. 胚胎移植前需对受体进行选择和处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详解】A、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才具有受精能力,A正确;
B、受精卵经体外培养可获得早期胚胎,B正确;
C、胚胎分割可以获得多个胚胎,分割次数越多,分割后胚胎成活的概率越小,C错误;
D、胚胎移植前,需选择健康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且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正确。
故选C。
21.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X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B. X培养基含有淀粉和抗生素,Y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C. 菌落①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
D.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过程中为打散土壤,分散菌体,可适当添加玻璃珠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根据培养后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分布可知,将含目的菌的土壤浸出液接种在 X 培养基上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A错误;
B、实验目的是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根据图示中在 X培养基上滴加碘液后形成了透明圈,说明X 培养基上含有淀粉,菌体分解淀粉的能力强,在其周围形成的透明圈就大,同时为了筛选到对抗生素有抗性的菌体,因此 X 培养基还应该含有抗生素, Y 培养基是将筛选到的目的菌扩大培养,为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B正确;
C、菌落①不能降解淀粉,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C正确;
D、土壤浸出液的制备过程中为打散土壤,适当添加玻璃珠有利于分散菌体,D正确。
故选A。
22. 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下。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
A. 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
B. 为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培养期间需要适当光照刺激
C. 将丛生芽切割后进行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
D. 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 ;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芽尖等分生组织分裂旺盛,且含病毒少,取材时常选用其作为外植体培育脱毒苗,A不符合题意;
B、光合色素的合成需要光照,因此在脱分化阶段为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培养期间需要适当光照刺激,B不符合题意;
C、将丛生芽切割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进行扩大培养称为继代培养,其又可分为第二代培养、第三代培养等。大多数植物每隔4~6周进行一次继代培养,每进行一次继代培养,培养物一般能增殖3~4倍。正因为培养物可以不断继代培养,所以离体繁殖速度比常规方法通常要快数万倍,可实现快速繁殖,C不符合题意;
D、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根而不是芽,D符合题意。
故选D。
23. 如图为甲(2n=14)、乙(2n=16)两种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新个体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时,需将细胞置于无菌水中
B.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化学、物理和灭活病毒三种方法
C. B能够发育成D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D植株体细胞含有30条染色体,是异源二倍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用化学方法(聚乙二醇)或物理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不同种植物的细胞所含染色体的种类和数目是不同的,故我们可以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种类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详解】A、①过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时,为了防止原生质体吸水涨破,需将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A错误;
B、A是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化学、物理等,而灭活病毒只能用于动物细胞的融合,B错误;
C、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B能够发育成D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D植株体细胞含有30条染色体(30=14+16),是异源四倍体,D错误。
故选C。
24.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 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 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 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详解】A、裂解是加蒸馏水让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DNA等物质,A正确;
B、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 将溶液过滤,即可将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与DNA分离,B正确;
C、DNA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以反复多次用酒精沉淀出DNA,提高DNA纯度,C正确;
D、将DNA溶解于NaCl,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五分钟,待冷却后,能呈现蓝色,D错误。
故选D。
25.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生物体内有能识别并切割特异性双链DNA序列的一种核酸内切酶,它是一种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叫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和切割DNA,不能识别和切割RN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七子花为落叶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其主要分布区生境条件的不断恶化,使原本分布范围狭小的七子花更为稀少。回答下列问题:
(1)七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午休”现象,午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蒸腾旺盛造成__________下降,也可能是午间气温升高导致__________增加。七子花喜光但又不耐强光,对光的竞争能力较弱。人类活动也会对七子花的生存产生影响,下列哪些活动可能会加剧七子花的濒危状态__________。
A. 过度砍伐 B. 加强宣传教育
C. 人工繁育 D. 旅游开发
(2)土壤动物的类群特征常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往往与植被群落形成特异性的相互关系。调查某地不同区域的七子花林中土壤动物丰富度等特征,结果如下表。
样地 甲 乙 丙
优势种 七子花 七子花、苦枥木、青钱柳 七子花
士壤动物数量(只/m2) 春季 3892 11034 4437
夏季 2265 6427 3805
土壤动物丰富度(种) 春季 23 26 27
夏季 18 21 22
①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时,通常使用__________分离土壤样品中的小型土壤动物,然后用放大镜或__________观察并识别小型土壤动物。
②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三个样地从春季到夏季,不论是土壤动物数量还是丰富度,都有明显的减少,说明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对土壤动物丰富度有明显的影响。据表分析,样地乙相较于其他两个样地,土壤动物丰富度并无优势,但是土壤动物数量优势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较多。
③以枯枝落叶为食的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发挥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未被取食的枯枝落叶中的能量__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
(3)七子花具有独特的园林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__________使用价值。人们应加强对野生七子花的保护,__________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答案】(1) ①. 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②. 细胞呼吸/呼吸强度 ③. AD
(2) ①. 吸虫器/干漏斗分离器/诱虫器 ②. (体视)显微镜/解剖镜 ③. 气候/气温/湿度/降水量 ④. 落叶总量/落叶种类/有机物总量 ⑤. 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可以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⑥. 属于
(3) ①. 直接 ②.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在这些功能的实现中,离不开生产者和分解者的重要作用,其中枯枝败叶等有机物的分解就是依靠分解者来实现的,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和微生物等。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七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午休”现象,午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蒸腾旺盛造成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也可能是午间气温升高导致细胞呼吸/呼吸强度下降,有机物消耗增多;过度砍伐和旅游开发会破坏其生存环境,而加强宣传教育和人工繁育有利于其数量增加。
故选AD。
【小问2详解】
①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故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时,通常使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此后用吸虫器/干漏斗分离器/诱虫器分离土壤样品中的小型土壤动物,然后,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解剖镜观察并识别小型土壤动物。
②三个样地从春季到夏季,不论是土壤动物数量还是丰富度,都有明显的减少,气候/气温/湿度/降水量等环境因素对土壤动物丰富度有明显的影响;据表分析,样地乙相较于其他两个样地,土壤动物丰富度并无优势,但是土壤动物数量优势明显,原因可能是落叶总量/落叶种类/有机物总量较多。
③以枯枝落叶为食的土壤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者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可以重新利用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未被取食的枯枝落叶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
【小问3详解】
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价值,七子花具有独特的园林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直接价值;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27. 赤霉素(GA)在拟南芥下胚轴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过程受到水杨酸(SA)的影响。
(1)GA与SA都是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生长发育起_______作用的有机物。
(2)GA促进下胚轴生长的主要机理是:GA与GA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抑制生长的D蛋白降解。为研究SA对GA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①用GA与S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下胚轴的长度(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影响下胚轴生长方面,两种激素的作用效果_______。结合前人研究,推测SA可能抑制GA介导的拟南芥下胚轴生长。
②用SA处理野生型和npr1突变体拟南芥(见图2),可知突变体对SA处理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研究发现当SA存在时,NPR1与某物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促进GA受体降解。推测经SA处理后,与野生型相比,npr1突变体中的GA受体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SA能抑制D蛋白的降解,且该过程依赖NPR1。请在图3中补充另外2个组中使用的实验材料及对应的实验处理_______。
(3)结合上述研究,请写出SA抑制GA介导的拟南芥下胚轴生长的作用机制_______。
【答案】(1)调节 (2) ①. 相反 ②. 不敏感 ③. 不降解 ④. Ⅰ:+ ⅰ:野生型 Ⅱ:+ ⅱ:npr1突变体
(3)SA能促进NPR1与某物质形成复合物,促进GA受体降解,使GA无法发挥作用,D蛋白不降解,从而抑制下胚轴生长
【解析】
【分析】赤霉素、生长激素等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小问1详解】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小问2详解】
①分析图1可知:与对照组相比,GA促进下轴胚生长,SA抑制下轴胚生长,所以在影响下胚轴生长方面,两种激素的作用效果相反。
②分析图2可知:npr1突变体拟南芥,用SA处理或不处理,对其生长均没有影响,说明突变体对SA处理不敏感。当SA存在时,NPR1与某物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促进GA受体降解。npr1突变体由于缺少npr1基因,无法形成NPR1,无法使其与某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来促进GA受体降解,所以npr1突变体中的GA受体不降解。
③实验验证SA能抑制D蛋白的降解,且该过程依赖NPR1。自变量为SA和NPR1,因变量为D蛋白含量。实验思路:实验分为三组,图3中从左到右的处理依次为:用野生型不用SA处理、野生型用SA处理、npr1突变体并用SA处理,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D蛋白含量。
【小问3详解】
分析图3可知:加入SA的野生型与野生型相比,D蛋白基本不降解,SA可以抑制D蛋白的降解,用SA处理的npr1突变体与野生型未加SA的D蛋白降解结果相似,说明SA依赖NPR1抑制D蛋白的降解。综上所述,SA抑制GA介导的拟南芥下胚轴生长的作用机制如下:SA能促进NPR1与某物质形成复合物,促进GA受体降解,使GA与GA受体无法结合形成复合物,无法使D蛋白降解,从而抑制下胚轴生长。
28. 科学研究揭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享某些信息分子和受体,共同调节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即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注:迷走神经的中枢位于延髓,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阿托品为乙酰胆碱阻断剂)回答以下问题:
(1)加入抗凝剂的家兔血液在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不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淡黄色的_____,T细胞集中于中层。与红细胞观察和技术不同,T细胞需要先______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培养T细胞时提供恒定浓度的CO2,使培养pH维持在中性偏_____。
(2)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刺激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上升;剪断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下降。基于上述结果,迷走神经具有______的作用。静脉注射阿托品后,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说明T细胞膜存在______受体。
(3)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后,立即分别刺激外周端(远离延髓一端)和中枢端(靠近延髓一端)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上升,说明迷走神经含有______纤维
(4)用结核菌素接种家兔,免疫细胞分泌的______作用于迷走神经末梢的受体,将______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迷走神经传入冲动显著增加,而______传递免疫反应的信息,调节免疫反应。
(5)雌激素能调节体液免疫。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受垂体分泌的______调节,通过检测血液B细胞百分率和______(答出两点)等指标来反映外源雌激素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
【答案】(1) ①. 血浆 ②. 染色 ③. 碱
(2) ①. 增强和维持免疫力 ②. 乙酰胆碱
(3)传入和传出/双向/混合
(4) ①. 免疫活性物质 ②. 化学 ③. 神经中枢/延髓等
(5) ①. 促性腺激素 ②. 抗体和B细胞的增殖能力
【解析】
【分析】加入抗凝剂的家兔血液在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现象。
上层:主要为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
中层:主要为血小板和白细胞;
下层:主要为红细胞,颜色呈红色。
【小问1详解】
因加入了抗凝剂,家兔血液在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上层是淡黄色的血浆;红细胞有颜色,T细胞没有颜色,与红细胞观察和技术不同,T细胞需要先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培养动物细胞适宜的pH为7.2-7.4,所以培养T细胞时培养pH维持在中性偏碱性。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刺激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上升;剪断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下降,而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所以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和维持免疫力的作用。阿托品为乙酰胆碱阻断剂,静脉注射阿托品后,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说明T细胞膜存在乙酰胆碱受体。
【小问3详解】
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后,刺激外周端(远离延髓一端)引起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升,说明迷走神经含有传出纤维,刺激中枢端(靠近延髓一端)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升,说明迷走神经含有传入纤维。
【小问4详解】
用结核菌素接种家兔,免疫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等作用于迷走神经末梢的受体,将化学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迷走神经传入冲动显著增加,而神经中枢(延髓)传递免疫反应的信息,调节免疫反应。
【小问5详解】
雌激素能调节体液免疫。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受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调节,前面提到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所以通过检测血液B细胞百分率、抗体和B细胞的增殖能力等指标可以来反映外源雌激素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
29. 回答与“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有关的问题:
(1)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培养基冷却至60℃后,加入经G6玻璃砂漏斗通过__________方式快速灭菌得到的尿素溶液,用该灭菌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土样配置成细菌悬液后,将菌液分别涂布到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涂布接种后需要对玻璃刮刀进行灼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有的菌落周围会有红色环带出现,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分解尿素的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乳酸菌可作为药物应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为筛选出抗幽门螺杆菌最强的乳酸菌,进行如下实验:将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后待时灭菌锅盖才能被打开。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待冷凝后再将含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基加到其上层。在培养基表面直接垂直放上已__________的牛津杯(圆形小管)后,再将3种乳酸菌的发酵液分别加入杯中,为防止液体渗漏牛津杯不能再移动,故培养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可见__________(编号)中的乳酸菌抑制作用最强。
【答案】(1) ①. 过滤 ②. 尿素高温易分解
(2) ①. 杀死玻璃刮刀上残留的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 有的细菌会产生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从而使培养基中的酚红由黄色变成红色
(3) ①. 灭菌 ②. 轻轻加压,使牛津杯与培养基接触无空隙 ③. ③
【解析】
【分析】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小问1详解】
因为尿素高温易分解,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G6玻璃砂漏斗孔径小,细菌不能滤过,故尿素溶液用灭菌过的G6玻璃砂漏斗进行过滤灭菌。
【小问2详解】
在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时,涂布接种后需要对玻璃刮刀进行灼烧,其目的是灼烧能及时杀死玻璃刮刀上残留的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有的细菌会产生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从而使培养基中的酚红由黄色变成红色,因此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有的菌落周围会有红色环带出现。
【小问3详解】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在培养基表面直接垂直放上已灭菌的牛津杯(圆形小管)。再将3种乳酸菌的发酵液分别加入杯中,为防止液体渗漏牛津杯不能再移动,应轻轻加压,使牛津杯与培养基接触无空隙。乳酸菌可应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②③乳酸菌都能形成抑菌圈,且乳酸菌③的抑菌圈更大,可见③中的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30. 甲植物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乙植物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相关研究,基本过程包括获取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和鉴定,最终获得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研究目标,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前,应检验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是否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融合的状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若甲植物原生质体采用幼苗的根为外植体,则乙植物可用幼苗的_________为外植体。
(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果胶,在获取原生质体时,常采用相应的酶进行去壁处理。在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甲原生质体和乙原生质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失活。对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用计数,确定原生质体密度。两种原生质体1:1混合后,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PEG进行融合;一定时间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融合原生质体悬浮液和液态的琼脂糖混合,在凝固前倒入培养皿,融合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平板中,并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同一块愈伤组织所有细胞源于_________。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的理由是哪几项 _________ (A.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B.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C.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D.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
(4)愈伤组织经___________________可形成胚状体或芽。胚状体能长出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发育形成再生植株。
【答案】(1) ①. 再生植株 ②. 叶片
(2) ①. 纤维素 ②. 细胞质、细胞核 ③. 终止原生质体融合
(3) ①. 一个融合原生质体 ②. ABD
(4) ①. 再分化 ②. 根和芽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
①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②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
③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
④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小问1详解】
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前,应检验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是否具备再生的能力。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融合的状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若甲植物原生质体采用幼苗的根为外植体,则乙植物可用绿色幼苗的叶片为外植体;
【小问2详解】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为使获得的杂种细胞具有耐盐碱效应(甲植物的细胞核基因)和高产效应(乙植物的细胞质基因),在原生质体融合前要分别使甲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和乙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失活;用适宜浓度的PEG促进融合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降低浓度,终止原生质体融合;
小问3详解】
由于甲、乙原生质体分别破坏了细胞质和细胞核,未融合的原生质体和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都不能正常生长、分裂,只有杂种细胞具有完整的核质结构,可以正常生长、分裂,因此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故选ABD;
【小问4详解】
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可形成胚状体或芽。胚状体能长出根和芽,直接发育形成再生植株。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个,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哪项不是由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
A. 人均占有的水、能源等资源减少 B. 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减少
C. 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D. 火山爆发
2. 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 )
A. 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
B. 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
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
D. 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
3. 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 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
C.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 D. 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
4. 疫苗的使用是免疫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例证。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疫苗都是灭活的微生物
B 疫苗都通过注射方式接种
C. 流感病毒可直接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上培养
D. 疫苗都能引起体液免疫
5. 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是( )
A.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时间应相同
B. 本实验需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 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 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6.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下列有关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可完全消除人类的干扰
B. 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可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 退耕还林,通过自然的次生演替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给稻—蟹共生农田投入的物质、能量越多,生态的稳定性就越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稻田中常会伴生许多昆虫,如在水稻的叶层会伴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食叶性害虫,在茎秆层常有稻飞虱、叶蝉等害虫,而地下层有稻叶甲虫等食根性害虫,水稻与这些害虫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种间关系。
7. 稻苞虫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幼虫主要啃食水稻等植物叶片,成虫主要舔食植物花粉。某稻田发现了稻苞虫的虫情,下列措施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 引入食虫鸟类捕杀 B. 使用杀虫剂消杀
C.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 D. 使用防虫网隔离
8. 水稻、昆虫和杂草等共同构成稻田群落,也形成了其特有的群落结构。下列关于该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昆虫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B. 昆虫在地上层或地下层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置有关
C. 因水稻较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简单化
D. 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表现特征是物种之间不存在镶嵌性
9. 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 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 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 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 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10. 情绪的稳定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大的影响。当遇到精神压力、疾病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情绪。若消极情绪持续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形成抑郁症。某种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回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情绪是人对环境的反应,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
B. 突触前膜上存在与5-羟色胺运输有关的蛋白质
C. 降低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含量利于缓解抑郁
D. 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均有助于应对情绪的波动
11.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四个环节。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W1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
C.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100%
D. 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1
12. 下图为甲、乙两个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量关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2时刻,甲和乙的种群密度一定相同
B. 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定相同
C. t1→t4时刻,乙种群呈“J”形增长
D. t1→t4时刻,甲种群的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13.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D.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14. 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敏色素主要是蓝光和红光的受体
B. 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 黑暗条件下HY5被降解,导致特定基因转录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叶绿素合成
D. 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
15. 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 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 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 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16. 环境可以通过激素影响个体的基因表达或者蛋白质的活性,进而适应环境,甲基是疏水基团,会使染色体紧缩,乙酰基是带负电的基团,会使染色体松散。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激素A可以通过与胞内受体结合,使染色体乙酰化进而促进基因表达
B. 激素B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蛋白质激酶使蛋白质磷酸化,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活性
D. 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调节过程跟激素A类似
17. 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
B.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
C. 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
D. 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
18. 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验。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需将培养皿置于只含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B. 需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再进行胚胎移植
C. “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D. 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19. 细菌代谢产生的脂肽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分解环境中的石油等谢产物对自然环境无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筛选出高产脂肽的菌株可在校园内随机采取土样
B.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可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C. 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所得的结果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
D. 可用干热灭菌法对配置好的培养基和接种环进行灭菌
20. 在家畜优良品种培育过程中常涉及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经获能处理的精子才能用于体外受精 B. 受精卵经体外培养可获得早期胚胎
C. 胚胎分割技术提高了移植胚胎的成活率 D. 胚胎移植前需对受体进行选择和处理
21.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X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B. X培养基含有淀粉和抗生素,Y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C. 菌落①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
D.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过程中为打散土壤,分散菌体,可适当添加玻璃珠
22. 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下。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
A. 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
B. 为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培养期间需要适当光照刺激
C. 将丛生芽切割后进行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
D. 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
23. 如图为甲(2n=14)、乙(2n=16)两种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新个体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时,需将细胞置于无菌水中
B.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化学、物理和灭活病毒三种方法
C. B能够发育成D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D植株体细胞含有30条染色体,异源二倍体
24.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 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 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 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25.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限制性内切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七子花为落叶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其主要分布区生境条件的不断恶化,使原本分布范围狭小的七子花更为稀少。回答下列问题:
(1)七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午休”现象,午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蒸腾旺盛造成__________下降,也可能是午间气温升高导致__________增加。七子花喜光但又不耐强光,对光的竞争能力较弱。人类活动也会对七子花的生存产生影响,下列哪些活动可能会加剧七子花的濒危状态__________。
A. 过度砍伐 B. 加强宣传教育
C. 人工繁育 D. 旅游开发
(2)土壤动物的类群特征常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往往与植被群落形成特异性的相互关系。调查某地不同区域的七子花林中土壤动物丰富度等特征,结果如下表。
样地 甲 乙 丙
优势种 七子花 七子花、苦枥木、青钱柳 七子花
士壤动物数量(只/m2) 春季 3892 11034 4437
夏季 2265 6427 3805
土壤动物丰富度(种) 春季 23 26 27
夏季 18 21 22
①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时,通常使用__________分离土壤样品中的小型土壤动物,然后用放大镜或__________观察并识别小型土壤动物。
②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三个样地从春季到夏季,不论是土壤动物数量还是丰富度,都有明显的减少,说明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对土壤动物丰富度有明显的影响。据表分析,样地乙相较于其他两个样地,土壤动物丰富度并无优势,但是土壤动物数量优势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较多。
③以枯枝落叶为食的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发挥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未被取食的枯枝落叶中的能量__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
(3)七子花具有独特的园林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__________使用价值。人们应加强对野生七子花的保护,__________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7. 赤霉素(GA)在拟南芥下胚轴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过程受到水杨酸(SA)的影响。
(1)GA与SA都是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生长发育起_______作用的有机物。
(2)GA促进下胚轴生长的主要机理是:GA与GA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抑制生长的D蛋白降解。为研究SA对GA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①用GA与S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下胚轴的长度(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影响下胚轴生长方面,两种激素的作用效果_______。结合前人研究,推测SA可能抑制GA介导的拟南芥下胚轴生长。
②用SA处理野生型和npr1突变体拟南芥(见图2),可知突变体对SA处理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研究发现当SA存在时,NPR1与某物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促进GA受体降解。推测经SA处理后,与野生型相比,npr1突变体中的GA受体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SA能抑制D蛋白的降解,且该过程依赖NPR1。请在图3中补充另外2个组中使用的实验材料及对应的实验处理_______。
(3)结合上述研究,请写出SA抑制GA介导拟南芥下胚轴生长的作用机制_______。
28. 科学研究揭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享某些信息分子和受体,共同调节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即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注:迷走神经的中枢位于延髓,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阿托品为乙酰胆碱阻断剂)回答以下问题:
(1)加入抗凝剂的家兔血液在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不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淡黄色的_____,T细胞集中于中层。与红细胞观察和技术不同,T细胞需要先______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培养T细胞时提供恒定浓度的CO2,使培养pH维持在中性偏_____。
(2)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刺激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上升;剪断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下降。基于上述结果,迷走神经具有______的作用。静脉注射阿托品后,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说明T细胞膜存在______受体。
(3)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后,立即分别刺激外周端(远离延髓一端)和中枢端(靠近延髓一端)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上升,说明迷走神经含有______纤维。
(4)用结核菌素接种家兔,免疫细胞分泌的______作用于迷走神经末梢的受体,将______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迷走神经传入冲动显著增加,而______传递免疫反应的信息,调节免疫反应。
(5)雌激素能调节体液免疫。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受垂体分泌的______调节,通过检测血液B细胞百分率和______(答出两点)等指标来反映外源雌激素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
29. 回答与“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有关的问题:
(1)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培养基冷却至60℃后,加入经G6玻璃砂漏斗通过__________方式快速灭菌得到的尿素溶液,用该灭菌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土样配置成细菌悬液后,将菌液分别涂布到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涂布接种后需要对玻璃刮刀进行灼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有的菌落周围会有红色环带出现,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分解尿素的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乳酸菌可作为药物应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为筛选出抗幽门螺杆菌最强的乳酸菌,进行如下实验:将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后待时灭菌锅盖才能被打开。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待冷凝后再将含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基加到其上层。在培养基表面直接垂直放上已__________的牛津杯(圆形小管)后,再将3种乳酸菌的发酵液分别加入杯中,为防止液体渗漏牛津杯不能再移动,故培养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可见__________(编号)中的乳酸菌抑制作用最强。
30. 甲植物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乙植物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相关研究,基本过程包括获取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和鉴定,最终获得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研究目标,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前,应检验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是否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融合的状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若甲植物原生质体采用幼苗的根为外植体,则乙植物可用幼苗的_________为外植体。
(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果胶,在获取原生质体时,常采用相应的酶进行去壁处理。在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甲原生质体和乙原生质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失活。对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用计数,确定原生质体密度。两种原生质体1:1混合后,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PEG进行融合;一定时间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融合原生质体悬浮液和液态的琼脂糖混合,在凝固前倒入培养皿,融合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平板中,并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同一块愈伤组织所有细胞源于_________。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的理由是哪几项 _________ (A.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B.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C.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D.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
(4)愈伤组织经___________________可形成胚状体或芽。胚状体能长出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发育形成再生植株。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