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池简介(司马池石鼓故事真的吗)

本以为在光山早已没什么真正的“世外桃源”了,可就在光山县城北,却藏了这样一处秘密花园:她离城市不远,却远远躲开喧嚣。她就是寨河镇东湾,东湾距县城30公里,这里有个千年板栗园,占地面积800余亩,连片成林的有500多亩。经当地村民清点,千年以上古板栗树26棵,400年以上156棵。最古老的一棵胸径约为3米,需5人手拉手才能合围,高约20米,树冠面积达700平方米,被人称为树王。周边大小200余棵古板栗树,干粗都在2米左右。大面积的古树连片成林,蔚为壮观,且保存完整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司马池简介(司马池石鼓故事真的吗)

千年的板栗古树沿着村旁蜿蜒的小河密集分布。它像一个藏于深闺的美女不被外界所知,所以板栗园及园中的村民,原始、沧桑、古典、淳朴、厚道……

寨河千年板栗园就是藏在偏僻角落深处的自然瑰宝。千百年来,她藏在偏僻角落无人知晓。在普通人眼睛里她仅是滋养一方众生的耕地而已,对她的美视而不见。自古以来,这里既偏僻又贫穷,当地村民凭着传统的农耕模式在这块板栗园里劳碌耕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走进板栗园,就看到一棵棵历经千年风风雨雨而不倒,穿越千年依然生命传承的古板栗树,几百棵古树连片成林,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一棵棵古树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皮皲腹空,有的老干虬枝,有的干枯枝新。虽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生命旺盛。一棵棵风骨独特的古板栗树,恰似一组鲜活的远古化石,记载着千百年世事变迁,也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极具观赏价值。站在树下,一种对岁月深悠,对生命顽强传承的敬重感油然而生。

吃栗叶长大的羊,营养极丰富

历史上倡导消费扶贫第一人——司马池与东湾也有不解之缘。宋真宗天禧年司马池任光山县令,当年司马府看门的是张老汉系现在的寨河镇大塘寨村东湾人,张老汉的媳妇在司马府当佣人,并负责照看小司马光,一来二去两家人有了极好的交情。

每逢假期门张老汉夫妇就带小司马光回老家乡下,即现在的寨河镇大塘寨村东湾组,这里有许多的小朋友与小司马光玩耍,夏天他们经常一起下田抓鱼虾,上树捉知了、掏鸟巢,骑牛打水仗。秋天一起上树打板栗,冬天一起打雪仗。与城里不同,乡下的生活似乎更有意思,久而久之小司马光竟不想回县城了。

司马池也喜好这一番乡村景色,时常带着家人随张老汉夫妇回到寨河东湾度假,赏美景、打板栗、食板栗焖仔鸡、品板栗酒、尝板栗糍粑。说到美食,司马池和小司马光最爱吃的要数东湾农家的“甲鱼炒饭”和“腊羊头炖狗肉”。当时东湾农户都比较穷,县令司马池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想物质上接济一下他们,可农户们人穷志不穷都不肯接受。司马池念头一转,既然不肯接受赠与,那我可以买啊。于是萌生了消费扶贫的念头。村里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食材,为了接济农户,“甲鱼炒饭”、“腊羊头炖狗肉”成了司马池每次去东湾必须消费的菜肴。宋朝时甲鱼还没有被当做菜肴,但周围的水塘、河流里的甲鱼繁多成灾,见此情况,司马池建议东湾农户可以将甲鱼当做食材,不仅能卤、炖、焖,还能用来炒饭。其制作程序是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后入沸水中飞水1分钟后去骨,再将甲鱼肉切细后用大料焖熟后,倒入米饭中翻炒即可。

为方便保存,东湾人会将羊肉用盐腌制,腌好后挂起来晒干水份,食用时就砍下一块,吃到最后只剩羊头便扔了。司马池见农户趁炖狗肉空闲时间拿出剩下的腊羊头准备扔掉,觉得可惜,就建议他别扔尝试与狗肉一起炖。本只是随口一说,哪知起锅后发现这道佳肴意外的鲜美,一锅之中既有狗肉的香味又有羊肉的腊味,司马池一尝拍手称好。后来便有了“腊羊头炖狗肉”这道菜。司马池每到回城时还会收购一些甲鱼、狗肉带回县衙,既能接济了农户,又能品尝到城里享用不到的美味,一举两得。同时司马池如法炮制鼓励城里富商来东湾消费。见农户们靠着自己的劳动解决了大难题,百姓对司马池这一举措交口称赞,这就有了司马池倡导消费扶贫的传说。为纪念司马池,东湾农家至今还保留着甲鱼炒饭、腊羊头炖狗肉的习俗。

据当地村民讲,千年板栗树结的不是板栗而是人生果,吃了长生不老。据传当年刘邓大军第一师与敌军二十师激战时,当地的村民冒着战火将板栗支援前线,送给红军充饥。胜利后,刘邓大军从这儿到光山县砖桥镇王大湾召开作战会议,在这歇过脚。邓小平政委在树下拾起几颗板栗品尝后赞不绝口。乡亲们从这棵树上打下了几百斤板栗送给邓小平,邓小平为此还打了张收条。

目前千年古板栗园的板栗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古板栗林正在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

非遗项目—做蓑衣

非遗项目——打草鞋

司马池简介(司马池石鼓故事真的吗)

捡板栗(可不是捡粪),这里古树上的板栗是不准用杆子打的

与狗主握握手

打板栗糍粑

看皮影

看电影

栗园棋手

瑜珈

写生

让你拍(只拍老牛,小牛不高兴了)

稻鱼共生的水稻喜获丰收

板栗豆腐

村里来了无人机

送文化进村

如今,这片古板栗树像一道天然绿色屏障,覆盖着东湾的沿河北岸,壮观、秀丽。为了进一步开发这片“千年古板栗林”资源,该村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休闲养生胜地”、“山居民宿胜地”、“艺术创作胜地”、“运动健身胜地”,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栗旅融合”奔小康的新路子。

来源:光山县文化馆图文:苏平#信阳头条##头号周刊##光山身边事#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