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州(张汝舟)

前人都说,人的一生要不先难后易,要不先易后难,你的前半生若过于艰难,几乎尝遍了世间酸甜苦辣咸,那么往后的岁月多半就会顺风顺水,优哉游哉;但若你的前半生过于舒坦,期间未曾有过半分身乏力疲、万念俱灰的经历,那么后世的光景则很可能会变得异常艰辛,甚至于穷困潦倒。这句话虽不能完全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但却是人类中已逝的、现存的以及未来千千万万即将诞生的部分人所不能摆脱的宿命法则。

古往今来,每朝每代都提倡用功读书,古代学子寒窗孤独数十载,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基于古代制度的苛刻,导致自太平天国以前,只有男子有权利参加科考,唐朝虽可以女子为官为皇,但也没有开放到可以让女子参加科举的程度,这种情况的持续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有了好转。因此,投生于古代的女子,哪怕你再才情卓著、学富五车,也不能像男子那般自抒己见,反倒被严严的禁锢在所谓的“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道德框架之中,进退两难。

>张汝州(张汝舟)

本文要介绍的这位才女,就是这样一位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但命运尤为多舛的女子,她的名字大家肯定早已耳熟能详,至于她多舛的一生,知道的可能会为之叹息,不甚清楚的可能会艳羡她绝世的才华以及千年傍身的名气,但无论你对她正处于何种认知,现在我都带你去重新认识一下,那位被褒贬了千年,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张汝州(张汝舟)

一、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灵动小清照,无忧故时

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最是俏皮灵动、无忧无虑的,但这个时期因处于年龄的尴尬期,也就是既不能再如同小孩般动玩西逛,也做不到像大人般持家有道,多数这个阶段的女孩子一般都要学着做针蔽,识礼仪,以备嫁人之需。可李清照不一样,她身为文学家的父亲不但没有对她大力管束,反倒让她养成了一种随性自然的性子,所以她可以自由玩耍于她想去的任何地方,甚至还能在外独享自己的心仪的美酒直至沉醉以至于忘却归路,也因得益于此,16岁的李清照归家后便做了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小词虽短,却将鲜活明媚的画面跃然纸上,不由得让人啧啧称赞,她也因此,正式开启了才女的升迁之路。

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娇羞小才女,初为人妇

赵明诚走入李清照世界的那一天,闲来无事的她正在庭院里慵懒的荡着秋千,直到身上被薄汗湿透,起身正想整理,可还没来的急穿上鞋子,就看见有客人来访,情急之下她只好穿着袜子抽身就走,甚至于头上金钗都掉落了下来。躲避期间,李清照愈加好奇了起来,加之对方又是个身形较好的公子,思忖片刻之后,半是羞涩又半是紧张的李清照还是借着青梅的掩映偷偷看了眼那位不明身份的来客。

李清照是18岁嫁给赵明诚的,那时赵明诚21岁,还是个未出师的太学生,专业为考古,爱好是收集金石书画,与李清照虽不同行,但因两者关联密切,所以结婚后她们也能找到许多共同话题,李清照的知识储备也能给赵明诚的工作带来很多实质上的帮助。初时,新婚夫妇的关系还是相当融洽的,李清照偶尔也会淘气一下,询问夫君是花好看还是她好看,也会在夫君外出上任时,一首一首的写着情词,相思之意溢于言表。

传说,有一次赵明诚收到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十分感动,同时也尤为倾佩妻子卓绝的才思,而后想到来往不往非理也,就将自己关在了书房三天三夜,想要硬气一把写出个几十首词来通通寄还给李清照,以驳回自己的在写词上被碾碎的面子。后来也果真让他憋出了50首词,欣喜之余,他将自己的词与李清照的《醉花阴》一同誊写好了送给自己的一位朋友鉴赏,可朋友认认真真琢磨了几遍后,却只对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给出了好评。赵明诚大受打击,只好无可奈何的撕毁了自己绞尽脑汁才写好的50首词。

三、欲将血汗祭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河山分裂之际,亦是她家园破碎之时

五代十国末期,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兵变,顺利夺取了政权,建立宋朝。再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匡胤小事上亲力亲为,大事上大刀阔斧,不多时就得到了不少臣民的拥护与爱戴,稳坐了皇帝位。也就是这一稳,致使他开始在中央集权上打起了主意,加之他深知五代乱世的由来与其重武轻文有关,同时也担心武将养多了难免重蹈五代十国灭国的覆辙,所以就戏剧性的上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戏码,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以此逼迫高级将领交出手中兵权。杯酒释兵权的发生,奠定了北宋过分尊崇文官,而忽略武将的政治基础,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也受其影响出现了多位性格软弱、不敢反抗强敌的皇帝。

尤其是南北宋交替之际,在位的宋徽宗大力任用蔡京、童贯等奸臣,致使政治进入了北宋建朝以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其儿子,也就是北宋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也在他的影响下成了位扶不起的阿斗,仅在位1年零2个月就被金兵侵入汴京时被俘虏北去,除此之外,金兵还收刮了城内所有的金银财宝、布帛及骡马等物,被俘虏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的发生也是李清照人生悲剧开始的转折点,也是在此期间,赵明诚染病身亡,独留李清照于这世间受尽余生悲苦。虽然李清照与赵明诚都是书香门第,高官子女,但后面因为王安石强力推行新政,导致朝廷官员为各自利益形成了两个党派,苏轼和李格非因被断为“元佑党派”,一个被贬黄州,一个被罢免官职。赵挺之虽选择了与亲家不同的另一党派,但最终没能斗得过蔡京等人,也在不多久之后郁郁而终。

父亲的结局可大致反映出李清照及赵明诚当时的处境,即便没有因为党派关系受到牵连,但山河愈碎,国家将亡,可以容纳生存的家园早已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跟着惊慌失措的民众开启逃难之旅,那些他们所珍爱的,花费几十年心血才搜集起来的金石文物、书画古籍也在每一次逃跑中或被抢夺,或被抛弃,进而使得他们的身心和精神大受摧残和打击。

建炎三年,也就是南渡的第三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离开江宁,在逃离至乌江时,她提笔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京东。”关于这首绝句内容,有人说是在讽刺当时软弱的当政者以及无所作为的高官,也有人在认为,其是在讽刺刚刚弃城逃跑的丈夫赵明诚,但无论她写下如此慷慨的句子是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可以看出李清照身上所展现出的当时宋朝男子都少有的铿锵志气以及由衷的爱国之心。

建炎三年五月,赵明诚接到朝廷旨意,被再次起用,分别之际,他嘱咐妻子保管好收藏品,说必要情况下,可以丢弃书画、古器,但最珍贵的宗器,必须与人同存亡。这段故事,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赵明诚确实拥有着考古学家令人敬重的职业精神,同时也遗憾的证实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后半生如野史所说关系并不十分融洽的事实。

同年七月,李清照收到关于赵明诚病危的急信,说是赵明诚因日夜兼程,导致途中中了暑,病情日久不见好转。李清照看信后随即快马加鞭,飞也似的到了赵明诚上任的地方,才发现赵明诚疟疾加上痢疾,已经病入膏肓,无计可施了。八月十八日,赵明诚病逝,永远的离开了陪伴他近三十年的妻子,据说还没有留下任何临别话语。彼时,李清照已经45岁,父亲举家返乡,与公公一家关系又不太和谐,和赵明诚生活近三十余载,亦无一儿半女,她所仅剩的也就只有埋存在心间的一腔才华和游走于天地间的一介孱弱身躯而已。

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病入膏肓后的下嫁,使她受尽屈辱

纵观历史千年,无论是皇亲国戚中的公主、小姐,还是有着平民百姓身份的姑娘、丫头,也无论她们是待嫁闺中,还是早已成为他妇,都无法真正避免“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严苛教条,即未出嫁时一切听从父亲,出嫁后一切听从丈夫,丈夫死后一切听从儿子,说白了,就是一辈子只听男人的话,不能有自己的主张。同时她们还被要求有端庄得体的打扮,不能花枝招展,浓妆艳抹;说话和行为也要轻声细语、温柔大方,诸如搬弄是非、说人长短等行为是万万做不得的。此外,她们还得学会纺织、刺绣和缝纫,出嫁后还要严格遵守妇德,对自己的夫君从一而终,哪怕丈夫去世了,也要坚持为丈夫守住节操,直到身死。

照理说,女性满足了这么条件,男性自然也相应的确立一些理应遵从的夫妻准则吧,但实际情况是当时的社会不但没有明确用来牵制男性在夫妻关系中行为的明文规定,而且社会背景好的男子还可以三妻四妾,甚至频繁出入烟花场所,若是妻妾无法生育或是三从四德有差,他们还能马上休掉并另娶。也就是长期受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导致步入老年时的李清照,受到了让人为之唏嘘的不公对待。

事情发生在1132年,即绍兴二年,当时李清照正在杭州,也是在那里,李清照认识了一个叫张汝州的男人。那时的张汝州虽是个小官吏,但与李清照相识后,对她照顾有加,事事顺应,而碰巧那个时期又正是李清照颠沛流离、对一切灰心绝望的特殊时期,张汝州的突然出现,就犹如漆黑夜晚中的一盏明灯,渐渐驱散了李清照心内的阴霾与不堪,面对张汝州的再三恳求,她终于还是下定决心不顾世俗眼光的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第二段婚姻。可没过多久,步入婚姻的李清照逐渐发现,张汝州并没有实际的真才实学,他的官也是通过“妄增举数”骗来的,也就是谎报了考试的次数。

同时,她还发现张汝舟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从追求到结婚,一切不过是骗财的幌子,他至始至终想要得到的,只是李清照身上的字画、金石等宝贝,可当其发现李清照经历漂泊后,身上所留的收藏品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野心后,就立马露出了本来面目,开始对李清照施加暴力、冷眼相对。可他还是小看了李清照,她虽然人老体衰,但是心还不老,在面对不堪忍受的事情时,她还是那个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风骨的不屈女子。经历不堪待遇后,李清照就暗暗思考起来了离婚的计划,但当时宋朝有一个很恶劣的法律,就是男人休妻很容易,但若是女人提出离婚,那么除了证据确凿外,她们还得去监狱待上2年,以此来作为她们这种“缺乏德行”行为的惩戒。

对此,李清照就聪明的来了个避重就轻,在要求离婚的同时,把着张汝舟“妄增举数”的罪证,告了他个欺君罔上,虽然还不至于将功抵过,但至少离成了婚,张汝舟也被削官,流放到了柳州地带。但事实上,李清照只被收押了9天就放了出来,原因是赵明诚生前的一位远房亲戚得知此事,为她在皇帝跟前说了情。李清照为此感激涕零,立马写了封《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表示答谢。信中一字一句诉说了她如何遇到张汝舟,如何受其欺骗,现在又如何后悔等等,字里行间夹杂着深沉的无奈、遇人不淑的懊悔以及对恩人的感激等多种情思,尤其是后面的那句“难逃万世之讥”更是将其此时极尽崩溃边缘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经过这件事后,宋词词坛再未出现关于李清照的好词,这样一位千古奇女子,终究还是在黑暗密布的个人世界中怀着无限的失望与惆怅苍凉的度过了余生,对其死亡时间,有专家推断应该是在1151年之后,但具体时日尚未明确。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