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06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25题(原卷版+解析版)

专项06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25题(原卷版+解析版)

【全国版】2024年中考化学压轴必刷题
专项06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25题)
1.溶液溶质为气体的是
A.食盐水 B.硝酸钾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答案】C
【详解】A. 食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固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钾溶液溶质是硝酸钾固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此选项符合题意;
D. 澄清石灰水溶质是氢氧化钙固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医用酒精 C.葡萄糖水 D.硫酸铜溶液
【答案】A
【详解】A、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A正确;
B、医用酒精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
C、葡萄糖水是葡萄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
D、硫酸铜溶液是硫酸铜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3.《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南风通常指暖风,“南风急”有利于粗盐提纯操作中的
A.溶解 B.沉淀 C.过滤 D.蒸发
【答案】D
【详解】南风通常指暖风,暖风吹会加快水分蒸发,溶剂减少,有利于析出氯化钠晶体。
故选:D。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硬水软化可加热煮沸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用食醋去除水垢 D.用汽油乳化油污
【答案】D
【详解】A、在加热硬水的过程中,硬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会沉淀,形成水垢,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和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可用食醋除去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汽油溶解油污,不是乳化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D.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答案】D
【详解】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说法错误;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乙醇等纯净物,说法错误;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浓度仍为20%,说法正确。
故选D。
6.鱼类腥味源于鱼身上的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煮鱼时加些酒,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着加热挥发逸去。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A.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涤剂洗碗
【答案】D
【详解】A、酒精能除去碘,是因为碘能溶于酒精中,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能除汗渍,是因为汗渍能溶于水,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则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与上面所述原理不同,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基本操作都正确的为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⑥⑦ D.⑤⑥⑦
【答案】A
【详解】①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用药匙取用,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②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③图中所示转移固体药品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④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⑤向烧杯中倾倒液体,需要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故符合题意;
⑥搅拌加速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不能用胶头滴管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⑦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不规范,故不符合题意,因此,基本操作都正确的为:①③⑤,故选A。
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C.洗洁精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答案】B
【详解】A、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符合题意;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操作,故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刻度
③将水注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详解】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溶质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刻度,读数偏小,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③将水注入烧杯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
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故选:A。
10.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有同学抽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选用10mL量筒量取水
B.量水时仰视读数,质量分数变大
C.水倒入烧杯时洒出,质量分数变大
D.配制的氯化钠溶液可做生理盐水
【答案】C
【详解】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则需要水的体积为,故实验中应选用50ml量筒量取水,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量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实际取水体积偏大,则溶剂质量偏大,由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水倒入烧杯时洒出,会造成实际取水体积偏小,则溶剂质量偏小,由可得,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是0.9%的NaCl溶液,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不可做生理盐水,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在温度一定时,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答案】D
【详解】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一定温度下的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属于稀溶液,故说法不正确;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说法不正确;
C、没有指明溶质的种类、温度,则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说法不正确;
D、在温度一定时,有晶体析出的溶液,说明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了,所以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2.生理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0.9%。实验室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称取氯化钠4.5g
B.需使用500mL量筒量取水
C.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率
D.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详解】A、需称取氯化钠为500g×0.9%=4.5g,故选项说法正确;
B、需量取水的体积,所以需使用500mL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为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实际量取的水偏多,所以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振荡前后图示中的无色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答案】B
【详解】A、碘微溶水,易溶于汽油,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振荡前的无色物质是汽油,振荡后的无色物质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水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汽油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碘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在汽油中呈紫红色,所以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实验室中,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可知需要水的质量为25g
B.配制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答案】D
【详解】A、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不变,6%x=50g×3%,x=25g,加水质量=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50g-25g=25g,选项正确;
B、配制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选项正确;
C、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量取出水的体积偏大,造成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选项正确;
D、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不需天平称量固体),选项错误;
故选D。
15.常温下,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KCl后,发现溶液质量增加,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溶液浓度变大 B.KCl溶解度升高
C.溶液质量变为105g D.溶剂质量增加
【答案】A
【详解】A、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KCl后,发现溶液质量增加,说明5gKCl在溶解,则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溶液浓度变大,故A正确;
B、影响固体溶解度外界因素只有温度,现温度未变,KCl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KCl后,发现溶液质量增加,但不一定5gKCl完全溶解,所以溶液质量变为≤105g,故C错误;
D、向100g未知浓度KCI溶液中加入5gKCl,加入的是溶质,溶剂是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A。
16.现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现取10g混合物投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17.65% B.18.5% C.6% D.16.65%
【答案】D
【详解】10g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0g×60%=6g,又由于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最终溶液中的溶质均为氯化钙,根据钙元素守恒,可知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6g,则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最终得到100g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D。
17.t2℃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分别加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结合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烧杯①、②中均形成对应溶质的饱和溶液
B.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大于氯化铵饱和溶液
C.烧杯①中加入的是氯化铵,烧杯②中加入的是硝酸钾
D.升高温度可使烧杯②中的固体继续溶解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烧杯①中的固体完全溶解,烧杯②中的固体部分溶解,则烧杯①中的溶液不一定为饱和溶液,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但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大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烧杯①中的固体完全溶解,烧杯②中的固体部分溶解,则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烧杯②中加入的是氯化铵,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升高温度可使烧杯②中的固体继续溶解,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8.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t℃时, 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 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答案】A
【详解】A、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正确;
B、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 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最多溶解35g氯化镁, 所得溶液质量=50g+35g=85g,错误;
C、由图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错误;
D、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故选A。
1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B中混有少量A,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B.t1℃时,A的溶解度为50
C.t1℃时,A、B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D.t2℃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
【答案】C
【详解】A、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B物质中含有少量A时,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说法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说法错误;
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故t1℃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故说法正确;
D、t2℃时,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知道A溶液的状态,无法比较,故说法错误。
故选C。
20.食盐中可以加入适量KIO3预防碘缺乏症。NaCl和KIO3的溶解应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IO3 4.6 8.1 12.6 18.3 24.8 32.3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将20gNaCl溶于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B.40℃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6%的KIO3溶液
C.当KI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IO3
D.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从100℃降温至20℃,KIO3析出晶体质量更大
【答案】C
【详解】A、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则将20gNaCl溶于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8g氯化钠,则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18g=68g,故A说法错误;
B、40℃时,KIO3的溶解度为12.6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2.6gKIO3,达到饱和状态,则该温度下,KI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该温度下,不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6%的KIO3溶液,故B说法错误;
C、由表格数据可知,氯化钠和KIO3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KI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则当KI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IO3,故C说法正确;
D、选项中没有指明溶液的状态,因此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21.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中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B.A物质为易溶物质
C.t1℃时,将等质量的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A、B、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C
【详解】A、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当A中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故A说法正确;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0℃时,A的溶解度为10g,所以20℃时,A的溶解度大于10g,故A物质为易溶物质,故C说法正确;
C、等质量的A、C不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浓度不确定是否相等,因此t1℃时,将等质量的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说法错误;
D、因为t1℃时,A、B、C溶解度大小是:B>A═C,所以t1℃时,A、B、C饱和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B>A═C,将A、B、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A和B得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B>A;C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将A、B、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2.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苦卤,苦卤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Na2SO4等物质。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B.4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D.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答案】D
【详解】A、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错误;
B、4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50g,因此4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3%,错误;
C、根据溶解度曲线,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错误;
D、从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正确。
故选D。
2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6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3)将t2℃时的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字母)。
【答案】(1)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75
(3)b
【详解】(1)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6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25g=75g;
(3)将 t2℃ 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降温后,a、b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均是t1℃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后,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c的溶液组成不变,则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 ,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序号)。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停止加热。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很浑浊,请你列举一种可能 。
(4)一定温度下,氯化钠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原氯化钠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6g
C.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a点大
D.a→b和b→c析出的固体质量不相等
【答案】(1) 漏斗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①⑤②③⑥④
(2) 搅拌,使固液受热均匀,防止飞溅 有较多晶体析出时
(3)滤纸破损/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B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漏斗;操作⑥是过滤,过滤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为取药品、称量药品、把药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故填:漏斗;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①⑤②③⑥④;
(2)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使固液受热均匀,防止飞溅,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故填:搅拌,使固液受热均匀,防止飞溅;有较多晶体析出时;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很浑浊,可能得原因有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边缘等,故填:滤纸破损(或者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A、由图像可知,在蒸发掉25g水和50g水的过程中,溶液质量是均匀减少的,斜率是一致的,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
B、饱和溶液质量为68g,溶剂质量为50g,故溶质质量为68g-50g=18g,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固体,即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6g,故B正确;
C、温度不变,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定值,故C错误;
D、温度不变,a→b和b→c蒸发水的质量相同,即析出固体的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25.向盛有少量碘的试管中加入5mL水,振荡,再加入2mL无色汽油(汽油不与碘反应),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B中的固液混合物是否属于溶液? (填“是”或“否”)。
(2)根据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汽油不溶于水
B.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弱
C.汽油的密度比水小
D.用酒精代替汽油有相似的实验现象
(3)从微观角度解释,C→D变化的原因 。
(4)同学配制400g2%的碘酒消毒液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①称量:游码应调节至 g处,称量时若发现指针右偏,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标号)。
A.增加固体药品
B.减少固体药品
C.减少砝码
D.调节平衡螺母
②溶解。
③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存放,选择的试剂瓶是 (填标号),并贴上标签。请填写好标签 。
④碘酒不宜与双氧水共用,因为碘(I2)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否
(2)AC
(3)碘分子从水中运动到汽油中
(4) 3 A B
【详解】(1)固液混合物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2)A、由分层的现象可知,汽油不溶于水,说法正确;
B、由D的现象可知,碘全部溶解在汽油中,但不能全部溶解在水中,故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说法错误;
C、由C的现象可知,分层后,汽油在水层上方,故汽油的密度比水小,说法正确;
D、酒精和水可以互溶,不会产生分层的现象,说法错误。
故选AC。
(3)由C→D的现象可知,碘单质从水中溶解进了汽油层,可以证明碘分子从水中运动到汽油中。
(4)①需要碘的质量=400g×2%=8g,故游码应调节至8g-5g=3g,称量时若发现指针右偏,说明此时固体质量不足8g,故应增加固体药品至天平平衡,故选A;
③溶液应存放在细口瓶中,故选B,标签应写明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故应填写的内容为:;
④碘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第14页,共14页
()
【全国版】2024年中考化学压轴必刷题
专项06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25题)
1.溶液溶质为气体的是( )
A.食盐水 B.硝酸钾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2.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医用酒精 C.葡萄糖水 D.硫酸铜溶液
3.《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南风通常指暖风,“南风急”有利于粗盐提纯操作中的( )
A.溶解 B.沉淀 C.过滤 D.蒸发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中硬水软化可加热煮沸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用食醋去除水垢 D.用汽油乳化油污
5.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D.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6.鱼类腥味源于鱼身上的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煮鱼时加些酒,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着加热挥发逸去。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
A.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涤剂洗碗
7.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基本操作都正确的为(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⑥⑦ D.⑤⑥⑦
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C.洗洁精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9.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刻度
③将水注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0.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有同学抽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选用10mL量筒量取水
B.量水时仰视读数,质量分数变大
C.水倒入烧杯时洒出,质量分数变大
D.配制的氯化钠溶液可做生理盐水
11.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在温度一定时,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12.生理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0.9%。实验室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需称取氯化钠4.5g
B.需使用500mL量筒量取水
C.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率
D.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3.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振荡前后图示中的无色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14.实验室中,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计算可知需要水的质量为25g
B.配制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15.常温下,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KCl后,发现溶液质量增加,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溶液浓度变大 B.KCl溶解度升高
C.溶液质量变为105g D.溶剂质量增加
16.现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现取10g混合物投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7.65% B.18.5% C.6% D.16.65%
17.t2℃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分别加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结合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烧杯①、②中均形成对应溶质的饱和溶液
B.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大于氯化铵饱和溶液
C.烧杯①中加入的是氯化铵,烧杯②中加入的是硝酸钾
D.升高温度可使烧杯②中的固体继续溶解
18.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t℃时, 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 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B中混有少量A,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B.t1℃时,A的溶解度为50
C.t1℃时,A、B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D.t2℃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
20.食盐中可以加入适量KIO3预防碘缺乏症。NaCl和KIO3的溶解应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IO3 4.6 8.1 12.6 18.3 24.8 32.3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将20gNaCl溶于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B.40℃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6%的KIO3溶液
C.当KI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IO3
D.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从100℃降温至20℃,KIO3析出晶体质量更大
21.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中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B.A物质为易溶物质
C.t1℃时,将等质量的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A、B、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苦卤,苦卤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Na2SO4等物质。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B.4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D.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2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6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3)将t2℃时的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字母)。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 ,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序号)。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停止加热。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很浑浊,请你列举一种可能 。
(4)一定温度下,氯化钠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原氯化钠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6g
C.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a点大
D.a→b和b→c析出的固体质量不相等
25.向盛有少量碘的试管中加入5mL水,振荡,再加入2mL无色汽油(汽油不与碘反应),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B中的固液混合物是否属于溶液? (填“是”或“否”)。
(2)根据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汽油不溶于水
B.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弱
C.汽油的密度比水小
D.用酒精代替汽油有相似的实验现象
(3)从微观角度解释,C→D变化的原因 。
(4)同学配制400g2%的碘酒消毒液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①称量:游码应调节至 g处,称量时若发现指针右偏,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标号)。
A.增加固体药品
B.减少固体药品
C.减少砝码
D.调节平衡螺母
②溶解。
③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存放,选择的试剂瓶是 (填标号),并贴上标签。请填写好标签 。
④碘酒不宜与双氧水共用,因为碘(I2)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第6页,共7页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