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三)(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辽宁省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三)(原卷版+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三)
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C D D C C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7分)(1)果糖 (2)1:2
(3)化学
(4)20%
(5)蒸发结晶
(6)不正确;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所以在生活中要合理摄入糖类
12.(11分)(1)铝片失去金属光泽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锌能与稀硫酸的溶质反应,铜不能 红 Fe+CuSO4=FeSO4+Cu
(2) AC Fe3+ 复分解 铁/Fe
13.(10分)(1)试管
(2) AF/F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3)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沸点
(5)
(6)1:2
(7)
14.(12分)(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肯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 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物
(4) 与氧气接触 用小烧杯盖住白磷(合理即可)
(5) 铁、铜、银
(6)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三)
化学答题卡
缺考填涂标记

学校:
姓名:
班级:
贴条形码区
1、
主观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

2、
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3、不得在打分框内书写、涂抹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x O
选择题
1AB]CD
6A口BCD□
2ABCD
7A口BCD□
3A□B CD
8A B]C]D
ABCD□
9□B□CID□
5ADB CD□
10A□B CD□
二、
非选择题
11.(1)
(2)
(3)
(4)
(5)
(6)
12.(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2024LNZK·HX
第1页(共2页)
13.(1)
(2)
(3)
(4)
(5)
(6)
(7)
14.(1)
(2)
(3)
(4)
(5)
(6)
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揭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
探究MnO2在HO2分解中的作用
探究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物质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物质的性质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2024-LNZKHX
第2页(共2页)
保密★启用前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三)【解析版】
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1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N2 B.氯离子Cl-1 C.三个氧分子3O2 D.四个硫酸根离子:
【答案】C
【详解】A、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氯离子表示为Cl-,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氧分子表示为3O2,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四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本题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还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图示操作错误;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错误;
C、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本题1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和分类三者相符的是
A.CaCO3、生石灰、盐 B.CH4、沼气、有机物
C.Na2CO3、纯碱、碱 D.C2H5OH、酒精、碱
【答案】B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CaCO3属于盐,故A错误;
B、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C、Na2CO3的俗称是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误;
D、C2H5OH的俗称是酒精,不含有氢氧根离子,不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B。
4.(本题1分)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国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下列制作汉服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尼龙 B.涤纶 C.聚酯纤维 D.棉花
【答案】D
【详解】A、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C、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D、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D。
5.(本题1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铼。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图,关于铼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铼属于非金属 B.铼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D.三价铼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答案】C
【详解】A、铼是金字旁,铼属于金属元素,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铼原子序数为7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5,铼离子是铼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故铼离子核外电子数不为75,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D、氧元素显-2价,则三价铼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应该是,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本题1分)下列关于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制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是化学反应
B.水凝结成冰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C.二氧化碳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小了
D.二氧化碳汽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D
【详解】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是物质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凝结成冰后,分子仍在运动,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汽化时,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故分子间隔变大了,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汽化是物质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分子没有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本题1分)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查找漏源 B.油锅着火,加少量水灭火
C.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答案】D
【详解】A.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先关闭煤气阀门,开窗通风,切不可开灯检查,以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故A选项错误;
B.油锅着火,应该用锅盖盖灭,不能加入水,水会剧烈沸腾,引起液滴飞溅,飞溅的油滴燃烧,会使燃烧更剧烈,同时液滴飞溅也会造成烫伤事故,故B选项错误;
C.室内着火,应先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灭火,直接打开门窗,加速空气流通,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氧气,使火势更大,故C选项错误;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以确定氧气充足后才能进入,若直接进入可能会因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窒息,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8.(本题1分)维生素C(C6H8O6)可以预防坏血病。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构成维生素C的微粒中有水分子
C.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大的
【答案】C
【详解】A、维生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水分子,故B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维生素C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9.(本题1分)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3 g乙,则生成17 g丙 D.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答案】C
【分析】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分数减小,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质量比为:(14%-8%):(40%-6%)=3:17,则若消耗3 g乙,则生成17 g丙,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甲或乙可能过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本题1分)图为20℃时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与溶剂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数值为85.2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36g
C.n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m点相同
D.向m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加入20g水,则溶液所对应的状态由m点转变为n点
【答案】C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20 ℃时加入50g水,所得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为68g,则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68g-50g=18g,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2=36g,所以7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质量为:,a点值为70g+25.2g=95.2g,选项错误;
B、由分析A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选项错误;
C、温度一定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一定值,故n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m点相等,选项正确;
D、n点和m点对应的溶液均是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向m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加入20g水,溶液会由饱和变为不饱和,选项错误;
故选C。
11.(本题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日常食用的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C12H22O11),是重要的调味剂。
蔗糖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蔗糖被人食用后,在胃肠中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果糖。一部分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为脑组织功能、人体的肌肉活动等提供能量并维持体温,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力与蛋白质的合成。人类享受着蔗糖的甜美及利用蔗糖为添加剂生产出来的食品,还应用着以蔗糖为原料生产出的成百上千种的生活物质。
把甘蔗或甜菜经过一定的加工过程可以制成白砂糖。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在人体胃肠中能转化成葡萄糖和 。
(2)蔗糖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3)白砂糖能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并氧化释放能量,是将 能转化为热能。
(4)低血糖患者早晨喝一小杯葡萄糖口服液就能有效改善低血糖症状。将20g葡萄糖完全溶于80g水中,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5)我们在家里用甘蔗可以粗糙的制得食用的固体糖,加工过程:甘蔗清洗去皮、榨汁、 (写实验操作名称)。
(6)“为了预防肥胖症,应该不吃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答案】(1)果糖
(2)1:2
(3)化学
(4)20%
(5)蒸发结晶
(6)不正确;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所以在生活中要合理摄入糖类
【详解】(1)由题文可知,蔗糖被人食用后,在胃肠中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果糖;
(2)由葡萄糖(C6H12O6)可知,蔗糖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12=1:2;
(3)白砂糖能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并氧化释放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将20g葡萄糖完全溶于80g水中,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我们在家里用甘蔗可以粗糙的制得能食用的固体糖,简单的加工过程:将甘蔗进行去皮,榨汁,蒸发结晶;
(6)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所以在生活中要合理摄入糖类。
12.(本题11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酸、碱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
(1)验证金属的性质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分析)
实验1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用砂纸擦亮的铝片。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① 铝能与氧气反应
实验2 ②甲试管中: 。 ③乙试管中: ,放出热量。 ④得出结论: 。
实验3 ⑤铁丝表面生成 色固体,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验证酸、碱的性质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试管是 (填字母)。
②试管C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试管D中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④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⑤一种物质与如图物质类别均不同,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与其反应会伴随溶液颜色的改变,该物质为 。
【答案】(1) 铝片失去金属光泽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锌能与稀硫酸的溶质反应,铜不能 红 Fe+CuSO4=FeSO4+Cu
(2) AC Fe3+ 复分解 铁/Fe
【详解】(1)①实验1: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所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一小段用砂纸擦亮的铝片可以观察到铝片失去金属光泽,故填写:铝片失去金属光泽;
②实验2: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后,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甲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故填写:无明显现象;
③锌的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乙试管中可以观察到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放出热量,故填写:产生气泡;
④可得到实验结论:锌能与稀硫酸的溶质反应,铜不能,故填写:锌能与稀硫酸的溶质反应,铜不能;
⑤实验3: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将硫酸铜溶液加入装有铁丝的试管中,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可以观察到铁丝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填写:红;
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填写:Fe+CuSO4=FeSO4+Cu。
(2)①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故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溶液颜色不发生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故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E.硝酸银和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溶液颜色不变,故不符合题意,故填写:AC;
②试管C中氧化铁和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一定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铁,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Fe3+,故填写:Fe3+;
③试管D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写:复分解;
④试管E中发生反应为硝酸银和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⑤紫色石蕊溶液属于酸碱指示剂,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氧化铁是由Fe、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硝酸银是由银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一种物质与如图物质类别均不同,则该物质应是金属单质,该物质与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会伴随溶液颜色的变化,则该物质为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填写:铁或Fe。
13.(本题10分)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密切相关。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若收集较为纯净的可以选择装置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的方法: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可选B或C,C装置比B装置具有的主要优点是 。
(二)工业制取气体
(4)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 不同。
(三)太空制取气体
(5)电解水更适合在太空中侧氧气的原因之一是水可以循环使用,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6)如图,电解水过程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7)氢燃料电池使用后又生成水,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试管
(2) AF/F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3)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沸点
(5)
(6)1:2
(7)
【详解】(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 O2 ,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排空气法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若收集较为纯净的 O2 收集装置可选择F,故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F;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 O2 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 CO2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可选B或C,C装置中当打开弹簧夹时,长颈漏斗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试管,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塑料板以上,与固体试剂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管上半部分聚积,使试管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塑料板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故C装置的主要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5)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6)电解水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7)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14.(本题12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研究物质的组成
(1)分解法:如通过电解水研究水的组成(图1),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2)燃烧法:如某种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是 。
(3)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总结研究物质元素组成的一般思路: 、 。
探究反应的条件
(4)图2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水中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若要熄灭铜片上燃烧的白磷,采取的方法是 。
研究物质的性质
(5)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3两支试管内都有明显反应现象,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实验拓展】
(6)将化学实验与相应的实验目的进行连线。
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揭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
探究MnO2在H2O2分解中的作用 探究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物质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物质的性质
【答案】(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肯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 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物
(4) 与氧气接触 用小烧杯盖住白磷(合理即可)
(5) 铁、铜、银
(6)
【详解】(1)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a管中气体较少,故A管中生成气体为氧气,其检验方法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物中共有C、H、O三种元素,反应物中氧气能够提供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该物质中肯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总结出的一般思路为: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检验生成物,或者根据反应的生成物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物质的组成;
(4)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若要熄灭铜片上燃烧的白磷,可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比如用小烧杯盖住白磷(合理即可);
(5)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铁丝与硫酸铜反应有明显现象,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明显现象,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故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银;
(6)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揭示了催化剂的概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为了验证物质的性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成分,是为了探究空气的组成;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保密★启用前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三)
化 学 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g-24 S-32 Cl-35.5 Fe-56 Zn-65 Cu-64 Ba-137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1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两个氮原子N2 B.氯离子Cl-1 C.三个氧分子3O2 D.四个硫酸根离子:
2.(本题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还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3.(本题1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和分类三者相符的是( ▲ )
A.CaCO3、生石灰、盐 B.CH4、沼气、有机物
C.Na2CO3、纯碱、碱 D.C2H5OH、酒精、碱
4.(本题1分)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国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下列制作汉服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
A.尼龙 B.涤纶 C.聚酯纤维 D.棉花
5.(本题1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铼。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图,关于铼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铼属于非金属 B.铼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D.三价铼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6.(本题1分)下列关于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制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是化学反应
B.水凝结成冰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C.二氧化碳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小了
D.二氧化碳汽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7.(本题1分)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查找漏源 B.油锅着火,加少量水灭火
C.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8.(本题1分)维生素C(C6H8O6)可以预防坏血病。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构成维生素C的微粒中有水分子
C.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大的
9.(本题1分)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3 g乙,则生成17 g丙 D.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0.(本题1分)图为20℃时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与溶剂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的数值为85.2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36g
C.n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m点相同
D.向m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加入20g水,则溶液所对应的状态由m点转变为n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本题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日常食用的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C12H22O11),是重要的调味剂。
蔗糖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蔗糖被人食用后,在胃肠中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果糖。一部分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为脑组织功能、人体的肌肉活动等提供能量并维持体温,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力与蛋白质的合成。人类享受着蔗糖的甜美及利用蔗糖为添加剂生产出来的食品,还应用着以蔗糖为原料生产出的成百上千种的生活物质。
把甘蔗或甜菜经过一定的加工过程可以制成白砂糖。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在人体胃肠中能转化成葡萄糖和 ▲ 。
(2)蔗糖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
(3)白砂糖能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并氧化释放能量,是将 ▲ 能转化为热能。
(4)低血糖患者早晨喝一小杯葡萄糖口服液就能有效改善低血糖症状。将20g葡萄糖完全溶于80g水中,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
(5)我们在家里用甘蔗可以粗糙的制得食用的固体糖,加工过程:甘蔗清洗去皮、榨汁、 ▲ (写实验操作名称)。
(6)“为了预防肥胖症,应该不吃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
12.(本题11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酸、碱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
(1)验证金属的性质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分析)
实验1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用砂纸擦亮的铝片。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① 铝能与氧气反应
实验2 ②甲试管中: 。 ③乙试管中: ,放出热量。 ④得出结论: 。
实验3 ⑤铁丝表面生成 色固体,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验证酸、碱的性质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试管是 ▲ (填字母)。
②试管C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 (填离子符号)。
③试管D中该反应属于 ▲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④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⑤一种物质与如图物质类别均不同,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与其反应会伴随溶液颜色的改变,该物质为 ▲ 。
13.(本题10分)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密切相关。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若收集较为纯净的可以选择装置 ▲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检验的方法: ▲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可选B或C,C装置比B装置具有的主要优点是 ▲ 。
(二)工业制取气体
(4)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 ▲ 不同。
(三)太空制取气体
(5)电解水更适合在太空中侧氧气的原因之一是水可以循环使用,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
(6)如图,电解水过程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
(7)氢燃料电池使用后又生成水,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14.(本题12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研究物质的组成
(1)分解法:如通过电解水研究水的组成(图1),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
(2)燃烧法:如某种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是 ▲ 。
(3)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总结研究物质元素组成的一般思路: ▲ 、 ▲ 。
探究反应的条件
(4)图2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水中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若要熄灭铜片上燃烧的白磷,采取的方法是 ▲ 。
研究物质的性质
(5)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图3两支试管内都有明显反应现象,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实验拓展】
(6)将化学实验与相应的实验目的进行连线。
化学实验 ▲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揭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
探究MnO2在H2O2分解中的作用 探究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物质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物质的性质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