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复习周练 5月第2周 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复习周练 5月第2周 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2024年5月份第2周
生物
一、单选题
1.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都只在糖酵解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B.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基质参与柠檬酸循环,释放CO2
C.图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H]生成
D.氧化磷酸化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贮存在ATP中
2.某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有紫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A、a1、a2、a3控制,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 a1> a2> a3,其中a a 个体有50%的死亡,将紫花(Aa3)自交得F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花色的基因A、a1、a2、a3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将F1中的紫花与白花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和花色均最多有4种
C.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3:a3a3=2:4:1
D.若含A的花粉50%不育,则Aa1自交后代紫花中稳定遗传的占1/4
3.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土壤环境中常以无毒的含铝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抑制植物的根系生长发育。生长素参与调控植物铝胁迫响应过程,生长素在不同的植物中发挥不同的调控功能。铝胁迫处理导致玉米根尖生长素的积累减少,根的伸长生长受到抑制,外源施加NAA后根的生长得到显著缓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B.铝胁迫下,玉米中生长素向根尖的极性运输受到抑制
C.铝胁迫处理,根的伸长生长受抑制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D.外源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可改善根系生长,效果稳定
4.如图所示,辅助性T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APC呈递抗原;二是APC表面的一个蛋白质分子(B7)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CD28)结合。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可作APC
B.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C.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
D.激活后的辅助性T细胞内会发生多种基因表达
5.新合成的肽链易被氧化,从而影响后续折叠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Hsp60伴侣蛋白GroEL及其辅因子GroES能帮助细胞内已被氧化的多肽链进行折叠,CnoX是一种在此过程中与GroEL结合的蛋白质。如图为大肠杆菌中某多肽链的折叠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链的折叠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GroES与GroEL的结合引发CnoX的释放和多肽链的折叠
C.多肽链折叠后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序列有关
D.CnoX与多肽链形成二硫键,能修正多肽链的氧化
6.如图是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为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则①处应为“演绎推理”
B.若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则②处应为“无关变量——氧气的有无”
C.图中③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就是此变量
D.图中④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需要用生长旺盛的同种植物枝条
7.人类复杂的基因组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身体机能,还与健康和疾病紧密相连。基因组中的“暗物质”——非编码序列占据了惊人的98%,其中有约8%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它是数百万年前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残留物,通常情况下处于沉默状态。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因素会导致原本沉寂的古病毒元件在人体细胞内被重新激活,驱动细胞衰老的“程序化”和“传染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的过程本质上也受到遗传物质的调控
B.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之前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尿嘧啶
C.沉寂的古病毒元件被重新激活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D.该项研究可以为揭示细胞衰老的内在机制提供新依据
8.K1荚膜大肠杆菌可引发脑膜炎。某研究小组用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DNA病毒)分别对K1荚膜大肠杆菌、若干种非K1荚膜大肠杆菌、若干种非大肠杆菌细菌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菌种时间 K1荚膜大肠杆菌 非K1荚膜大肠杆菌 非大肠杆菌细菌
5min 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 无荧光 无荧光
10min 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 无荧光 无荧光
15min 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 无荧光 无荧光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PNJ1809-36噬菌体能特异性识别K1荚膜大肠杆菌
B.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的是PNJ1809-36噬菌体的DNA
C.子代PNJ1809-36噬菌体中均会出现荧光染料SYBR Gold
D.用P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进行实验会出现相似现象
9.在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的西北地区,苹果树腐烂病在各苹果产区经常发生,已成为苹果产量和安全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筛选苹果腐烂病的拮抗放线菌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工作者利用PDA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和苹果树腐烂病菌,在PDA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将培养皿置于28℃培养箱培养,待甲图培养皿的菌体长满培养皿时,测量乙图中放线菌周围抑菌圈的直径,进行筛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菌饼是将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与琼脂混合后,制成薄片,用以接种微生物。
A.甲图的培养皿为对照组,乙图的培养皿为实验组
B.应从发病的土壤取样,分离得到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放线菌
C.为防止杂菌污染,配置PDA培养基应在灭菌前调节培养基的pH
D.乙图中显示抑菌圈直径越小的放线菌,其拮抗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能力越强
10.某同学将浸过肝脏研磨液的相同大小的3个滤纸片贴在反应小室的一侧内壁上,再加入10mL3%的H2O2溶液,将小室塞紧(图甲)。实验时,将反应小室置于水槽中并旋转180°,使H2O2溶液接触滤纸片,同时用量筒收集产生的气体(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该装置可以用于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可增加肝脏研磨液的浓度和体积使收集的气体量增多
D.滤纸片数量改为6片可以探究酶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11.小鼠的毛色野生型(A)对突变型(a)为完全显性,在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原有的甲基化均会被清除,再生成的所有雌配子中控制毛色的基因均不会被甲基化,所有雄配子中控制毛色的基因均会被甲基化修饰而使该基因在后代中不能表达。两只突变型小鼠杂交得到F1,F1中小鼠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鼠的毛色遗传现象属于表观遗传
B.若F1只有一种表型,则亲本基因型均为aa
C.推测F2中野生型最多占比为1/2
D.若F2逐代自由交配,后代表型比例不变
12.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IR)。IR是指正常剂量的胰岛素在机体内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即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下图表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胰岛素受体介导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浓度升高会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同时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肝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数量的增加,从而降低血糖
C.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IR的原因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D.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并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
13.普通的肿瘤治疗——单克隆抗体(单抗)只能结合单一的抗原,无法有效地聚集于肿瘤组织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双抗)可以将抗肿瘤的药物直接导致靶细胞,通过靶向多个抗原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基因工程制备双抗的原理是对传统单抗进行基因工程方面的改造,从而形成双特异性抗体。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也可以制备双抗,先将每个杂交瘤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单克隆抗体,然后将这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在一起,此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能够重新随机组合“双亲”单抗肽段,从而产生双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导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一定会产生双抗
B.基因工程改造传统单抗,操作对象是肽链
C.制备杂交瘤过程中需要将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D.相比于普通化疗,双抗治疗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并降低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
二、多选题
14.如图所示,光敏色素有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两种形式。其中Pfr能进入细胞核中,阻碍CepI的E3泛素连接酶活性,使光形态建成的促进因子(如转录因子Hy5)快速积累,最终使植物对光信号做出生理响应。科学家用红光(R)和远红光(FR)交替照射的方法,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光处理 萌发率/% 光处理 萌发率/%
R 70 R-FR-R-FR 6
R-FR 6 R-FR-R-FR-R 76
R-FR-R 74 R-FR-R-FR-R-FR 7
A.光敏色素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B.黑暗条件或最后用远红光照射会抑制莴苣种子的萌发
C.Pr吸收红光后,会转变为无生理活性的Pfr
D.光敏色素可引发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
15.醛固酮(ALD)是重要的盐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及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的作用。其保钠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醛固酮对血钠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_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2)醛固酮一般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原因是_________。结合上图,推测醛固酮保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
(3)醛固酮会引起心肌纤维化(MF)。为探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醛固酮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某研究小组选取40只生理状态一致的健康雄鼠并将其均分为4组,每天进行相关处理,连续4周。相关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对照组 模型组 低剂量(25mg/kg)OMT组 高剂量(50mg/kg)OMT组
处理方案 不作处理 皮下注射含适量ALD的生理盐水,高钠盐饮水 a b
实验结果 心肌纤维正常 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溶解坏死 症状减轻 症状略微减轻
处理方案b是指_________。
(4)该研究小组对4周时大鼠心肌细胞中的信号蛋白(Jagged-1和Notch-1)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

据图推测,OMT缓解心肌纤维化的机理是_________。
16.为探究连续红、蓝光照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生理状态一致的辣椒幼苗进行了15d(天)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C:光照时间为14h/d,即正常光照时间;T:光照时间为24h/d,即连续光照;W:白光;B:蓝光;R:红光。如:CW表示每天用白光处理14小时、TB表示每天用蓝光连续照射24小时)。回答下列问题:

(1)光质直接影响辣椒光合作用的_______阶段,该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通过该阶段,光能转化为_______中的化学能。
(2)依据图所示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答出1点)。
(3)为探究出现图所示结果的原因,该小组对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表:
指标(相对值) 处理组 净光合速率/(m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mmol·mol-1)
CW 380 7.1 4.4
CB 300 3.7 2.9
CR 400 4.2 2.8
TW 420 2.5 0.5
TB 280 2.3 1.5
TR 402 2.4 0.8
不同光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连续红光处理期间,若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会_______(填“增加”、“下降”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
结合表,请推测TW组辣椒幼苗出现图所示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
(4)若要为辣椒栽培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可在该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实验。例如:_______(答出1点)。
17.研究小组采用2种取样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样方间距均为10m,样方为1m×1m)。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样线长(m)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样地面积(m2)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500 51 11.57 3600 49 11.80
1000 101 10.35 4900 64 11.77
1500 151 9.29 6400 81 11.77
2000 201 9.23 8100 100 11.85
2500 251 9.46 10000 121 11.96
3000 301 9.57 -
表1 调查方法和结果
(1)对短花针茅样落进行研究时,除物种组成、丰富度、生态位外,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还有 _______(答出2项即可)。
(2)两种取样方法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答出2点)。分析方法一可知,当样方间距为10m时,最佳样线长及其对应的样方数分别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的调查方法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
(4)该研究小组还调查发现放牧强度会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结果如表2所示。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优势种
无放牧区 1.0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冷蒿、木地肤
轻度放牧区 1.23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
中度放牧区 1.15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 0.78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表2 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的影响
据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①随放牧强度增大,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②随放牧强度增大,有些优势种的优势不在
③随放牧强度增大,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始终是优势种
④适当放牧有利于提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
⑤放养的牲畜喜食冷蒿和木地肤等,使其生长发育受限
四、读图填空题
18.CO2浓度变化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选用2个番茄材料,进行CO2浓度对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研究(一个栽培品种,另一个是适应高光强、低温等逆境的野生种)。在光照强度设定为800μmol.m-2s-1条件下,CO2浓度分别为设定为300、800、1300μl/L三个浓度,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速率影响结果如图1A和图1B所示,对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影响结果如图2A和图2B所示(PAR: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本实验用PAR测定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分析光合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在暗反应阶段CO2被固定形成C3后,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接受_________释放的能量,随后会被还原。
(2)图1A可知,提高CO2的浓度,2个番茄材料中,_________用速率对CO2的响应基本一致,均体现出随CO2浓度升高而_________的现象。
(3)结合图2分析,CO2浓度从300μl/L增至800μl/L时,2个番茄材料光合速率随之提高,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在上述CO2浓度增加超过一倍的情况下,光合速率没有倍增的限制因素可能是 _________。
19.研究证明,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高低决定体温高低。正常情况下,恒温动物的体温调定点相对恒定,如人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下图为小鼠在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维持体温调定点稳定的部分过程,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

(1)据图分析,持续寒冷刺激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该调节方式除了能增加产热外,还能减少散热,试写出一条减少散热的反射弧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图中影响UCP-1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_。结合图中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过程,推测甲亢患者出现四肢无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来进行的,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
(4)病原体感染人体,其体温升高过程中会感觉到冷,从体温调定点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20.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2n=8)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图乙代表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2n=24)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不考虑互换),图中只体现部分染色体,其中Ⅰ~Ⅷ代表不同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X和Y分别代表______。①~⑤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细胞是______。若图甲代表精原细胞先增殖后产生配子的连续过程中细胞中相应物质的变化情况,则细胞①~⑤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_(用数字和“→”表示)。
(2)图乙中细胞Ⅳ的名称为______,Ⅱ细胞中可形成______个四分体。细胞V的基因型为______,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3)图乙中细胞Ⅷ的基因型为ABb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若卵细胞Ⅷ与基因型为ab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个体,且该雄性个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另一条随机移动,则其产生基因型为ABb的配子的概率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无氧呼吸都只在糖酵解阶段(即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A正确;
B、葡萄糖不进入线粒体基质,B错误;
C、图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糖酵解)、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产生[H],第三阶段(氧化磷酸化)阶段需消耗[H],C错误;
D、氧化磷酸化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A、控制花色的复等位基因A、a1、a2、a3之间互为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
B、a3a3个体有50%的死亡,Aa3自交后代中,AA(紫色):Aa3:(紫色)a3 a3(白色)=1:2:(1×50%)=2:4:1,将F1中的紫花与白花个体杂交,即AA与a3a3杂交或Aa3与a3 a3杂交,子代基因型和花色均最多有2种,B错误;
C、a3a3个体有50%的死亡,Aa3自交后代中,AA(紫色):Aa3:(紫色)a3a3(白色)=1:2:(1×50%)=2:4:1,C正确;
D、若含A的花粉50%不育,Aa1产生的雌配子中A:a1=1:1,Aa1产生的雌配子中A:a1=1:2,Aa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紫色):Aa1(紫色):a1a1(红色)=1:3:2,Aa1自交后代紫花中稳定遗传的AA占1/4,D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A错误;
B、铝胁迫处理,可能促进生长素在根尖的极性运输,导致玉米根尖生长素的积累减少,B错误;
C、铝胁迫处理导致玉米根尖生长素的积累减少,根的伸长生长受到抑制,不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C错误;
D、外源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可改善根系生长,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APC是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均可作为APC,辅助性T细胞不是APC,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后能产生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可以发挥作用,B正确;
C、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
D、由图可知,被呈递的抗原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受体以及APC表面的一个蛋白质分子(B7)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CD28)结合,从而导致辅助性T细胞激活,使该细胞增殖和分化,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激活后的辅助性T细胞内会发生多种基因表达,D正确。
故选A。
5.答案:A
解析: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多肽链的折叠发生在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A错误;
B、图中3—4步显示的是GroES与GroEL的结合引发CnoX的释放和多肽链的折叠,B正确;
C、多肽链折叠后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种类、数目、特定的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有关,C正确;
D、CnoX与已被氧化的多肽链之间形成二硫键后,通过再断裂二硫键,将已被氧化的多肽链去氧化,D正确。
故选A。
6.答案:D
解析: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故图中①处应为“作出假设”,A错误;
B、若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有无氧气就是自变量,B错误;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为因变量,是图中的②,而图中的③为无关变量,C错误;
D、在“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根的数目(或平均长度),生长旺盛的同种植物枝条为无关变量(干扰因素),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过程,细胞衰老的过程本质上也受到遗传物质的调控,A正确;
B、分析题意,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有约8%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而逆转录是RNA→DNA的过程,RNA的碱基组成中有尿嘧啶U,据此推测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之前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尿嘧啶,B正确;
C、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因素会导致原本沉寂的古病毒元件在人体细胞内被重新激活,人体内无逆转录酶,故沉寂的古病毒元件被重新激活不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C错误;
D、某些因素会导致原本沉寂的古病毒元件在人体细胞内被重新激活,驱动细胞衰老的“程序化”和“传染性”,故该项研究可以为揭示细胞衰老的内在机制提供新依据,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A、PNJ1809-36噬菌体不能侵染非K1荚膜大肠杆菌和非大肠杆菌细菌,这说明其可特异性识别K1荚膜大肠杆菌,A正确;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细胞内。由细菌内部出现荧光可知,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的是PNJ1809-36噬菌体的DNA,B正确;
C、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多代,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的DNA只在部分子代PNJ1809-36噬菌体中出现,C错误;
D、DNA含P元素,若用P(如32P)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进行上述实验,也可出现相似的实验现象:先在细菌表面有大量放射性,再在细菌内部出现放射性,最后细菌被裂解,D正确。
9.答案:D
解析:A、据题意可知,本实验要筛选苹果腐烂病的拮抗放线菌,是否含有放线菌是本实验自变量,甲图的培养皿不含放线菌,为对照组,乙图的培养皿含放线菌,为实验组,A正确;
B、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在发病的土壤取样,才能分离得到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放线菌,B正确;
C、微生物接种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为防止杂菌污染,配置PDA培养基应在灭菌前调节培养基的pH,C正确;
D、放线菌的抑菌圈直径越大,表明其拮抗苹果树腐烂病的能力越强,D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该实验只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若想证明酶具有高效性,需要无机催化剂作对照,A错误;
B、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能选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材料,B错误;
C、肝脏研磨液中存在过氧化氢酶,酶只改变到达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产物的量跟反应物的量有关,因此增加肝脏研磨液的浓度和体积不改变收集的气体量,C错误;
D、滤纸片数量改为6片相当于增加了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可以探究酶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比如基因甲基化修饰,小鼠的毛色遗传现象属于表观遗传,A正确;
B、如果子一代只有一种表型,亲本中可以都是aa,也可以雌性是aa,雄性为Aa,只是A被甲基化不能表达,B错误;
C、若F1只有一种表型,则亲本基因型均为aa,F1基因型为Aa,F2中野生型占比为1/2,若F1有两种表型,则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F1基因型为Aa、aa,F2中野生型占比为1/4,综上F2中野生型最多占比为1/2,C正确;
D、自由交配基因型不变,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也不会变,生殖细胞形成时雄配子的A依然都会被甲基化,所以带有甲基化的雄配子比例也不会变。后代的表型也就不会变了,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血糖浓度升高会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同时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A错误;
B.由图可知,胰岛素可通过促进肝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数量的增加,促进转动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B正确;
C.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IR的原因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胰岛素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血糖升高,C正确;
D.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D正确。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解析:A、诱导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结果有不融合的单个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功的双杂交瘤细胞,不一定会产生双抗,即使融合成功的细胞,单抗肽段随机组合,也不一定能产生双抗,A错误;
B、基因工程改造传统单抗,应在基因水平操作,操作对象是DNA分子(或基因),B错误;
C、制备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是免疫后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但是此时的B淋巴细胞还没有分化成为浆细胞,C错误;
D、将抗肿瘤的药物直接导致靶细胞,能减少药物的用量,避免了药物作用于正常组织细胞,降低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D正确。
故选D。
14.答案:AC
解析: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其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仅作为光信号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用于光合作用,A错误;
BC、据图1可知,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可以相互转化,且Pfr可在黑暗中缓慢转化为Pr;结合表格可知,最后用红光照射的组,其莴苣种子萌发率较高,而最后用远红光照射的组,其种子的萌发率很低。据此推测,Pr吸收红光后,会转变为有生理活性的Pfr,而Pfr吸收远红光后,则会转变为无生理活性的Pr,因此在黑暗中或用远红光照射后,光敏色素主要以Pr的形式存在,故其可抑制莴苣种子的萌发,B正确、C错误;
D、Pfr进入细胞核中,会阻碍CopI的E3泛素连接酶活性,使光形态建成的促进因子(如转录因子Hy5)快速积累,最终使植物对光信号做出生理响应。由此可见,Pfr具有生理活性,光信号被光敏色素吸收后引发了细胞内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D正确。
故选AC。
15.答案:(1)增加;负
(2)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中有醛固酮的特异性受体;a.与相关受体结合后,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Na+通道蛋白数量增多、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大,从而促进它从原尿中重吸收Na+;b.促进细胞呼吸,为钠钾泵提供更多能量,进而促进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到达细胞外液
(3)皮下注射含适量ALD和50mg/kgOMT的生理盐水,高钠盐饮水
(4)降低了心肌细胞中Jagged-1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
解析:(1)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对钾离子的排放。当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当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减少,故醛固酮对血钠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2)醛固酮一般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这是因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中有醛固酮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图1可知,醛固酮与相关受体结合后,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促使Na+通道蛋白数量增多、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大,从而促进它从原尿中重吸收Na+;同时促进其细胞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提高其膜上钠钾泵的活性,进而促进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到达细胞外液。
(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醛固酮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处理实验鼠,因此,与模型组相比,a是指皮下注射含适量ALD和25mg/kgOMT的生理盐水,高钠盐饮水,b是指皮下注射含适量 ALD 和 50mg/kgOMT 的生理盐水,高钠盐饮水。
(4)结合表1和图2可知,模型组心肌细胞纤维化严重,且Jagged-1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而OMT低剂量组症状缓解,Jagged-1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由此可见,OMT缓解心肌纤维化的机理是降低了心肌细胞中Jagged-1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
16.答案:(1)光反应;类囊体薄膜(基粒;NADPH和ATP)
(2)a.不同的光环境(光照时间和光质)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b.红光处理能促进辣椒幼苗生长,而连续的蓝光照射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答出1点即可,其他类似合理答案均可)
(3)增加;降低CO2浓度,CO2的固定减慢,C5的消耗减少,C3还原生成C5的反应仍在进行;在TW组辣椒幼苗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转移到根系的有机物的比例高
(4)a.改变光质(红光和蓝光)的配比进行连续光照;b.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c.连续红光(蓝光)处理时,适当补充蓝光(红光)(答出1点,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照强度、光质等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为NADPH和ATP中的化学能。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连续红、蓝光照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用红光处理后辣椒幼苗生长显著,而连续的蓝光照射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即:不同的光环境(光照时间和光质)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3)若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短时间内CO2的固定减慢,C5的消耗减少,由于C3还原生成C5的反应仍在进行,故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会增加。TW组辣椒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但其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情况一般,这说明在TW组辣椒幼苗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转移到根系的有机物的比例高。
(4)若要为辣椒栽培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可在该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实验,例如:改变光质(红光和蓝光)的配比进行连续光照;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连续红光(蓝光)处理时,适当补充蓝光(红光)等。
17.答案:(1)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范围和边界(答出2项即可)
(2)随机取样,样方大小相同;1500米、151个;a.样方数越多,调查难度越大,但样方数越少,误差越大;b.样线越长,精度和可信度越高,但同样调查难度越大;c.表中1500m样线长,151样方数时,样线长及样方数均合适,且平均物种数趋于稳定,即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大约在9~10种/m
(3)方法二;方法一只能沿一条线路取样,方法二可以向多个方向同时取样
(4)②③④⑤
解析:(1)对短花针茅群落进行研究时,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物种组成、丰富度、生态位、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范围和边界等。
(2)两种取样方法均为样方法,共同特点有随机取样,样方大小相同(均为1m×1m)。分析方法一可知,当样方间距为10m,样线长及其对应的样方数分别是1500米、151个时,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大约在9~10种/m ,即平均物种数趋于稳定。
(3)方法一只能沿一条线路取样,方法二可以向多个方向同时取样,故方法二的调查方法更准确。
(4)分析表2可知,随放牧强度增大,群落的丰富度先增大后减小,故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可能先升高再下降,适当放牧有利于提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随放牧强度增大,有些优势种的优势不在,但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始终是优势种,放养的牲畜喜食冷蒿和木地肤等,使其生长发育受限,②③④⑤正确。
故选②③④⑤。
18.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TP 和 NADPH
(2)栽培种;先上升后下降
(3)在光照一定的情况下,CO2浓度增加,其单位时间内与 C5结合形成 C3也会增加, 形成的葡萄糖也增加,故光合作用速率增加;NADPH 和 ATP 供应限制;固定的酶活性不 够高、C5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
解析:(1)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暗反应阶段,CO2被固定后形成C3分子,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被还原为糖类。
(2)图1A可知,提高CO2的浓度,栽培种番茄和野生种番茄的呼吸速率均下降,但栽培种下降趋势更显著。图1B显示,随着CO2浓度升高,栽培种番茄和野生种番茄的光合速率均是先上升再下降。
(3)CO2是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在光照充足且一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越高,其单位时间内与 C5结合形成 C3也会增加, 形成的葡萄糖也增加,暗反应速度加快,光合作用速率也增加。当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不足,或者暗反应中固定CO2的酶活性低(或数量不足),从而影响CO2的固定;或者C3的还原酶活性低,导致C3还原速率慢,生成C5数量少,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也可能是有机物积累导致了光合速率不能倍增。
19.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持续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减少
(2)甲状腺激素;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促进UCP-1基因表达UCP-1,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机体缺少直接的能源物质,因此甲亢患者出现四肢无力。
(3)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4)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高低决定体温高低,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会高于37℃,机体就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体温,比如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因此体温升高过程中会感觉到冷。
解析:(1)据图分析,持续寒冷刺激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激素参与,因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减少散热的反射弧:持续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减少。
(2)图中影响UCP-1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是甲状腺激素,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促进UCP-1基因表达UCP-1,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机体缺少直接的能源物质,因此甲亢患者出现四肢无力。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来进行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4)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高低决定体温高低,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会高于37℃,机体就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体温,比如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因此体温升高过程中会感觉到冷。
20.答案:(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②;①→②→⑤→①→②→③→④
(2)次级卵母细胞;12;a;11
(3)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含有基因B和b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均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
(4)
解析:(1)图甲中的Y可为0,因此Y代表染色单体,Z的数量可以是X的2倍,因此X代表染色体。图甲中的①代表精原细胞(体细胞),②代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分裂Ⅰ的细胞,③代表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的细胞,④代表精细胞,⑤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因此①~⑤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细胞是②。若图甲代表精原细胞先增殖后产生配子的连续过程中细胞中相应物质的变化情况,则细胞①~⑤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⑤→①→②→③→④。
(2)图乙中细胞Ⅳ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由于卵原细胞中2n=24,因此Ⅱ细胞中可形成12个四分体。细胞V的基因型为a,细胞中含有11条染色体。
(3)若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含有基因B和b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均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则可能产生图乙所示的基因型为ABb的卵细胞。
(4)若卵细胞Ⅷ与基因型为ab的精子受精,受精卵的基因型为AaBbb。该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个体,若该雄性个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另一条随机移动,则其产生基因型为ABb配子的概率为。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