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校2023-2024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校2023-2024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脱水缩合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AMP与核酸分子的组成元素不同 B.cAMP中的A与ATP中的A含义相同
C.接收cAMP信号的受体为糖被 D.脱水缩合形成cAMP的场所在核糖体
2.下图表示某异养细菌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为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 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细胞 B.H 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C.黑暗条件下,乳酸的运输会受到影响 D.降低环境的pH值,将更有利于该细菌生存
3.人体血液中,O 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形式运输,大部分CO2以HCO3的形式运输,O2通过影响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来调节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达,EPO作用于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生成。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O2等物质能参与细胞代谢,红细胞呼吸产生CO2有利于O2释放
B.CO2进入红细胞后消耗水分子,同时Cl 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渗透压低于血浆
C.H 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引起氧合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O2释放
D.缺氧时,HIF-1α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红细胞数目增加
4.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大肠杆菌来说,A过程存在DNA与蛋白质的结合
B.对于酵母菌来说,C、D的过程就是个体的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C.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参与E、F的物质有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的光敏色素
D.对于人体来说,在A~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A和B
5.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A、B鼠挖的洞不一样:A鼠挖的洞一端有一条长长的入口通道,洞的另一端有一条几乎通到地面的逃生通道;B鼠的洞入口很短,没有逃生通道。现将A、B鼠杂交获得F1,再与B鼠回交,得到的F2有136只,挖的洞共有4种,其中有34只挖的洞是长入口,有68只挖的洞有逃生通道,上述过程如图4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挖掘逃生信道的基因对缺少逃生通道的基因为显性
B.推测A鼠最可能生活在森林草原地区,B鼠生活在沙丘地带
C.控制入口通道长度的基因可能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自由交配,则F3中会挖逃生通道的鼠占比为7/16
6.某植物的着丝粒组蛋白3(CENH3)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合子发育过程中产生单倍体,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单倍体胚胎的产生表示新物种的形成
B.CENH3突变可能不影响减数分裂但却影响有丝分裂
C.单倍体胚胎含有来自CENH3突变体母本的遗传物质
D.该单倍体胚胎产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7.血细胞比容(HCT)是指血液中细胞的体积分数,常用离心法测量,是观察临床输血、输液效果的指标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CT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平均体积和血浆量有关
B.若离心转速过低,测得的HCT值可能低于实际值
C.剧烈运动后的短时间内,正常人的HCT会减小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HCT会比正常人要少
8.褪黑素(MT)是一类调节睡眠质量和生殖系统发育等方面的激素。它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其部分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下丘脑连接松果体的传出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B.E2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该机制可缩小激素调节效应,有利于精细调控
C.儿童夜间长时间看手机,可能会导致性早熟
D.E2和GnRH都能调控垂体的功能,其靶细胞都只是垂体细胞
9.用高强度的X射线照射小鼠,制备出免疫完全缺陷的模型鼠。将正常小鼠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群分别输入模型鼠体内,然后用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T细胞参与,才能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如绵羊红细胞)致敏该小鼠,两周后观察抗体产生情况,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注射的细胞 无 胸腺细胞 骨髓细胞 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
给模型鼠注射绵羊红细胞
抗体产生情况 - - ? +++
注:“-”表示不产生抗体,“+”表示产生抗体。
A.注射的绵羊红细胞应与模型鼠的组织兼容性抗原几乎相同
B.第3组模型鼠能检测到一定量的抗体,只是比第四组量少
C.绵羊红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
D.若给模型鼠输入脾脏细胞,注射绵羊红细胞后能产生抗体
10.为研究桃树矮化的机理,研究人员对矮化品种F和正常株高品种Q分别施加赤霉素(GA3)后,测定枝条生长情况,并检测与生长相关蛋白Della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有资料显示,GA3与受体蛋白GID1结合后,GID1与Della形成复合物,进而通过特定途径影响Della的含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内源性GA3在植物的幼芽、幼根中均有合成 B.相较于品种Q,品种F对GA3不敏感
C.蛋白Della具有促进枝条生长的作用 D.可通过降低GID1基因的表达得到矮化品种
11.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同种或异种)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该现象在生态学中被称为“他感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措施属于生物防治
B.水稻连作减产可能是化感物质导致的结果
C.粘液瘤病毒引进澳大利亚后毒力逐渐减弱原因是他感作用
D.生产实践中可分离某些引起他感作用的物质用作除草剂
12.“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表达与否取决于它们所在染色体的来源(父系或母系)或等位基因的差异性表达。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最终创造出孤雌小鼠(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胚胎移植前,无需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基因组印记”的遗传现象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C.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和滋养层破裂
D.“孤雌小鼠”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不一定相同
13.噬菌体展示技术(如图所示)可将某些目标蛋白(如抗体、受体等)呈递至噬菌体表面,便于对目标蛋白进行筛选、鉴定。以下对该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建立噬菌体展示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
B.噬菌体展示库构建需将特定的基因片断拼接重组在噬菌体载体上并转染细菌
C.外源目的基因序列都能在噬菌体中获得有效的表达和展示
D.通过图中诱变处理及筛选最终可获得与抗原亲和力更强的抗体及其基因
14.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将粮食(如玉米、小麦等)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燃料乙醇;将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就形成了目前在我国多地广泛使用的乙醇汽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高效利用植物纤维,乙醇发酵时可以同时接种纤维素分解菌
B.能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C.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抑制环境中的杂菌,这属于生物消毒法
D.乙醇汽油产生和使用都更具环保性,应全力发展乙醇汽油的生产
15.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如图所示)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srA和CsrB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
B.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时,核糖体沿glgmRNA从3'端向5'端移动
C.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促进细菌糖原合成
D.CsrA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
二、非选择题
16.慢病毒载体可有效感染肝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目前已成为基因治疗领域最有前景的载体之一、如图为慢病毒包装及侵染过程,已知转移质粒携带目的基因,包装质粒携带慢病毒的结构基因和逆转录酶基因,包膜质粒携带糖蛋白基因。
(1)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培养慢病毒宿主细胞时通常需要加入 ;为防止有害代谢物的积累,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图中共转染肝细胞属于基因工程步骤中的 。
(3)电泳结果的差异主要 (填“是”或“不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的。
(4)包膜质粒上的糖蛋白基因不能作为标记基因,其原因是 。
(5)线粒体受损会引起肝细胞死亡和肝衰竭,主要与缺乏能量供应有关。科研人员将线粒体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A混合并纯化形成复合物,将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射,靶向递送至活体大鼠的肝脏。关于上述研究,下列推测合理的有_____。
A.蛋白质A可能与肝细胞特异性识别有关
B.该复合物可提高肝细胞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
C.口服该复合物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D.该复合物进入肝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7.高等动物的饥饿感和饱腹感分别受到胃饥饿素和瘦素调控。近期科研人员发现发生细菌感染的伤口在愈合时也受到这两种激素调控,调控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伤口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 道防线。
(2)胃饥饿素和瘦素的功能存在 关系,可通过抽血检测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其依据是 。
(3)正常小鼠体内,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胃饥饿素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脂肪细胞还是通过抑制血管上皮细胞来实现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培养血管上皮细胞,均分为两组,编号A、B,A组添加瘦素,B组添加 ,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管上皮细胞的数量。
②培养脂肪细胞,均分为两组,编号C、D,C组添加胃饥饿素,D组添加等量的 ,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 。
18.光照过强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强光下,光反应过程会产生活性氧(ROS),ROS会攻击光系统Ⅱ(即PSII,主要由D1蛋白和色素分子组成的复合体)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作用相关结构。科研人员以棉花植株为材料探究强光下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1)叶绿体中色素分子的作用是 ,PSⅡ将水光解形成O2和 。
(2)研究显示,CLH基因编码降解叶绿素的C酶。科研人员检测强光处理不同时长下野生型(WT)和CLH基因缺失突变型(clh)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CLH基因的植物类型、 。科研人员根据上述结果得出“CLH基因在强光条件下被激活,进而缓解强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且主要在幼叶中发挥作用”的推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 。若需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检测 ,可为上述推论提供证据。
(3)研究显示,FH酶是直接降解D1的酶。科研人员推测,强光时C酶通过降解结合在D1上的叶绿素,进而促进FH酶对D1的降解,再以新合成的D1替代原有D1,从而恢复PSⅡ的活性。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野生型(甲)、clh突变型(乙)、CLH基因高表达突变型(丙)在强光条件下幼苗的存活率,预期存活率由大到小依次顺序为 。
19.榕树生长期间枝叶繁茂,能够形成一个天然的遮阳伞,因此在重庆大街小巷种植普遍。科研人员就榕树及其树上昆虫进行了系列研究,蓟马是榕属植物的一种害虫,目前发现榕小蜂是榕树唯一的传粉昆虫,并以花序为其幼体专一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1)蓟马集群分布于叶片长成的瘤状物里,吸食幼芽的汁液生存,蓟马同化量去向有 ,根据蓟马的分布特点,现用样方法统计其种群密度,应如何改进相关操作可以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2)榕小蜂和榕树的种间关系是 。关于榕树和榕小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榕树可以向榕小蜂传递化学信息,促进种群繁衍
B.榕树与榕小蜂协同进化,使两者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高低错落的榕树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依据能量传递规律,榕小蜂可获得榕树同化量的10%~20%
(3)为研究蓟马对盆栽榕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人员使用下图甲所示Y形嗅觉仪开展实验。
①选取生理状态相似且健康的三种盆栽榕树,用保鲜膜将盆栽密封,分别放置于玻璃集气罐中,以收集三种榕树的挥发物。
②将上述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下,且正上方均放置40W日光灯,以避免光照不一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分别在Y形嗅觉仪AB两侧的样品瓶中放入收集到的待测气体,并将饥饿处理12h的蓟马释放入Y形管基部管入口,统计爬向不同管的蓟马数量。每组处理观察60只蓟马,每只蓟马在实验中只使用1次,每测试10只更换Y型管并调换味源方位一次,目的是 。
④图乙为实验结果,由此可知,蓟马对三种盆栽榕树挥发物的趋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 。
20.遗传学技术在突变检出领域中有着重要的贡献与作用。
(1)Muller-5技术常用于果蝇X染色体上突变的检出,已知果蝇棒眼对圆眼为显性,红眼对杏色眼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皆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为利用Muller-5品系雌果蝇检测基因突变的过程图。不考虑交叉互换。
为检测出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突变,F1代需进行 (填“自由交配”“自交”或“单对交配”)获得F2代。现有某纯合致死突变基因被检出,则在F2代中,最好选取性状为 果蝇进一步研究该突变基因的作用。
(2)PCR扩增法可用于基因点突变的检出,其基本原理是,如果引物的3'端碱基与模板碱基不互补,则用耐热DNA聚合酶无法延伸。已知某变异果蝇品种在Badh2基因的EXON7区出现了一个8bp的碱基对缺失和三个位置的碱基替换(其他序列与野生型一致),为了检测该变异,现设计以下四条引物进行PCR(如图所示)。
除了题干中提到的引物、耐热DNA聚合酶和DNA模板外,PCR反应体系中还需添加 。若在8bp缺失型的DNA样本中同时加入四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实验结束后应使用 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且理论上可以得到 种序列不同的DNA片段。
(3)在检出突变基因后,科学家往往利用基因工程的方式获得该基因对应的蛋白质并进行下一步研究。如图为构建重组质粒的流程示意图,在该过程中,应使用 对质粒S进行酶切。将重组质粒通过转化导入亮氨酸合成缺陷细菌后,应使用 (填“添加亮氨酸”或“不添加亮氨酸”)的选择培养基,同时挑取 (填“有绿色荧光”或“没有绿色荧光”)的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AMP的组成元素为C、H、O、N、P。
【详解】A、cAMP与核酸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P,A错误;
B、cAMP中A与ATP中的A含义均代表腺苷,B正确;
C、糖被在细胞表面,cAMP为胞内信号分子,C错误;
D、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为核糖体;cAMP作为ATP转化而来的胞内信号分子,其形成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D错误。
故选B。
2.D
【分析】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详解】A、多糖链一侧为细胞外侧,Na+通过其细胞膜顺浓度进入细胞,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易化扩散),A正确;
B、H+浓度通过光驱动逆浓度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B正确;
C、细菌在黑暗条件下,不利于两侧H+浓度差建立,葡萄糖的运输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呼吸供能,乳酸的运输也将受到影响,C正确;
D、细菌为异养生物,通过建立膜两侧H+浓度差吸收葡萄糖,降低环境的pH不利于利用葡萄糖的吸收,更不利于细菌生存,D错误。
故选D。
3.C
【分析】据图分析,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进入红细胞后与水形成H+和HCO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组织液中,另外Cl-进入红细胞。
【详解】A、CO2进入红细胞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分解形成H+和HCO3-;H+与血红蛋白结构促进O2释放并扩散进入血浆,当氧气充足时,O2进入细胞促进HIF-1α羟基化,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O2可参与细胞有氧呼吸,但是参与运输O2的红细胞已成熟,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法有氧呼吸产生CO2,A错误;
B、由图可知,CO2进入红细胞后,水分子被消耗和Cl-的进入,同时H2O也进入细胞,细胞渗透压变化不大,细胞内渗透压与血浆基本持平,B错误;
C、H+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氧合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C正确;
D、缺氧时,HIF-1α与ARNT结合到DNA上,调节基因表达生成EPO,而不是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C。
4.D
【分析】图示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比如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这些过程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
【详解】A、大肠杆菌中虽然是裸露的DNA,但是当DNA复制和转录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酶与之结合,A正确;
B、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和死亡,B正确;
C、绿色植物的光敏色素要参与E、F过程,且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C正确;
D、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仍然离不开细胞的衰老和死亡,D错误。
故选D。
5.B
【分析】亲本为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一代只有一种表型,则子一代的表型为显性性状。
【详解】A、由题图分析:F1表现为有逃生通道,可判断出挖掘逃生通道为显性性状,其相应基因对缺少逃生通道的基因为显性,A正确;
B、A、B鼠生活在不同区域,生活在草原森林地区的老鼠由于有良好遮蔽物,因而其挖洞比较简陋,即B鼠生活的区域;而生活在沙丘地区的老鼠由于没有遮蔽物因此需挖洞较深,即A鼠生活的区域,B错误;
C、F1与B鼠(隐性性状)回交得到的136只后代中有4种洞(如右图)∶34只挖的洞是长入口,即长入口∶短入口=34∶(136-34)=1∶3,故控制入口长度的基因可能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D、A鼠(有逃生通道)×B鼠(没有逃生通道),子一代为有逃生通道,则有逃生通道为显性性状,若控制挖逃生通道的基因用A、a表示,子一代基因型为Aa,子一代与B鼠(aa)回交,F2中是否会挖逃生通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则A配子∶a配子=1∶3,子二代自由交配,故F3中会挖逃生通道的鼠(A)占的比例为1-3/4×3/4=7/16,D正确。
故选B。
6.A
【分析】单倍体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
【详解】A、所得到的单倍体胚胎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正常联会产生正常配子,不能形成新物种,A错误;
B、该过程会导致合子发育过程中产生单倍体,这种突变可能不影响减数分裂但却影响有丝分裂,B正确;
C、据图可知,单倍体胚胎形成过程中,会清除来自突变体的染色体,但单倍体胚胎可含有来自CENH3突变体母本的细胞质遗传物质,C正确;
D、上述产生单倍体胚胎的方法利用合子发育过程中来自突变体染色体的丢失,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A。
7.C
【分析】血液中既有液体部分——血浆,也有大量血细胞,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白细胞个体较大而数量少,血小板个体最小。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血细胞比容=血细胞体积/血液体积。
【详解】A、血细胞比容(HCT)是指血液中细胞的体积分数,HCT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平均体积和血浆量有关,A正确;
B、离心时转速过低,细胞沉降较少,导致测得的HCT值偏低,B正确;
C、剧烈运动是会大量出汗,导致短时间内HCT会上升,C错误;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易裂解,导致HCT低于正常人,D正确。
故选C。
8.C
【分析】1、光照信息刺激视网膜通过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交感神经系统传输到松果体影响褪黑素分泌进而对人体的睡眠进行调控,此调节过程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所以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儿童夜间开灯睡觉或夜间长时间受到过强光照刺激,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性腺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则儿童夜间开灯睡觉或夜间长时间受到过强光照刺激(如电视、手机屏幕灯光等)可能导致出现性早熟的现象。
【详解】A、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不受意识支配,所以下丘脑连接松果体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即内脏运动神经,A错误;
B、分级调节可放大激素调节效应,B错误;
C、女童夜间长时间看手机可使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性腺的抑制作用减弱,E2分泌增加,可能促进女童性早熟,C正确;
D、E2的靶细胞还有性腺细胞等,D错误。
故选C。
9.D
【分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迁移至胸腺成熟。
【详解】A、注射的绵羊红细胞实际上是注射抗原来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则绵羊红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与模型鼠的几乎不同,A错误;
B、骨髓细胞中没有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导致第3组不能产生抗体,B错误;
C、绵羊红细胞属于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辅助性T细胞参与,C错误;
D、脾脏既含有成熟的B淋巴细胞,又含有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注射绵羊红细胞后能产生抗体,D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赤霉素作用: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③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详解】A、内源性GA3的主要合成部位有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A正确;
B、观察图甲可得,品种Q施加GA3组枝条生长高度明显对照组,品种F施加GA3组枝条生长高度与对照组无差异,说明品种F对GA3不敏感,B正确;
C、品种Q施加GA3后和对照组相比,蛋白Della显著减少,但生长高度更高,即蛋白Della对枝条生长有抑制作用,C错误;
D、降低GID1基因的表达可使GA3不能与其表达的蛋白GID1正常结合,从而导致GA3促进生长的效果变弱,因此可出现矮化品种,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他感作用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同种或异种)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他感作用是一种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的体现。
【详解】A、利用生物体内产生的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
B、水稻连作(同一土地同一植物连续种植)会造成减产,是因为化感物质导致的结果,B正确;
C、人们为了减少野兔的数量而从南美洲引入粘液瘤病毒,若干年后粘液瘤病毒毒力减小是因为病毒和野兔协同进化,而且他感作用的概念提出是针对植物,C错误;
D、依据他感作用现象可利用化感物质杀死某些杂草,因此可作为除草剂,D正确。
故选C。
12.D
【分析】题图分析,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小鼠。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个体的技术;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同种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为了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率需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再进行胚胎移植,A错误;
B、“基因组印记”的遗传现象属于表观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
C、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C错误;
D、“孤雌小鼠”是由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结合后发育形成的,同时由于配子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历减数分裂的基因重组,或发生基因突变,将导致“孤雌小鼠”的基因型不一定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D正确。
故选D。
13.C
【分析】噬菌体属于DNA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题中技术的原理是将目标基因与噬菌体DNA重组,并使目标蛋白表达于外壳上,进行筛选和鉴定。
【详解】A、建立噬菌体展示库需要切割目的基因和病毒载体,然后将二者连接起来,需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A正确;
B、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等细菌细胞内,因此可用细菌作为宿主细胞培养噬菌体,B正确;
C、有些真核细胞蛋白质功能的实现需要复杂的生物膜系统进行折叠、组装、加工等,而噬菌体及其宿主细胞细菌结构简单,很难进行有效表达和展示,C错误;
D、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通过图中诱变处理及筛选最终可获得与抗原亲和力更强的抗体及其基因,D正确。
故选C。
14.C
【分析】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等大范围的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地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应该大力植物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有害有毒气体的排放。
【详解】A、发酵工程发酵通常接种的是单一菌种,酵母菌发酵与纤维素分解菌生活条件不同,A错误;
B、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也可能是能利用纤维素分解菌代谢产物获得碳源的菌落或者自养型微生物菌落,B错误;
C、生物消毒法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代谢物除去环境中的部分微生物的方法,乙醇为酵母菌的代谢产物,C正确;
D、乙醇生产燃料乙醇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可能会增加粮食短缺的风险,需要合理规划,D错误。
故选C。
15.D
【分析】由图可知,CsrA与glgmRNA结合,从而使glgmRNA被降解,抑制翻译的正常进行。
【详解】A、CsrA是一种蛋白质,CsrB是一种RNA,二者无法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
B、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的肽链,即翻译过程,基因表达中的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核糖体会沿着mRNA的5'端向3'端移动,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抑制CsrB基因转录会使CsrB的RNA减少,使CsrA更多地与glgmRNA结合形成不稳定构象,最终核糖核酸酶会降解glgmRNA,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故抑制Cx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C错误;
D、若CsrA都结合到CsrB上,则CsrA没有与glgmRNA结合,从而使glgmRNA不被降解而正常进行,有利于细菌糖原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16.(1) 血清 定期更换培养液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不是
(4)包膜质粒上的糖蛋白基因与信息识别有关,转移质粒携带目的基因,因此糖蛋白基因不能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不属于标记基因
(5)ABD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详解】(1)使用合成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血清,为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图中共转染肝细胞属于基因工程步骤中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电泳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含基因不同导致的,不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的。
(4)包膜质粒上的糖蛋白基因与信息识别有关,转移质粒携带目的基因,因此糖蛋白基因不能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不属于标记基因。
(5)A、蛋白质A可能与肝细胞特异性识别有关,所以能靶向递送至活体大鼠的肝脏,A正确;
B、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该复合物的有效成分是线粒体,因此可提高肝细胞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B正确;
C、由题意,科研人员将线粒体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A混合并纯化形成复合物可知,该药物不能进行口服,否则会导致其中蛋白质被消化,C错误;
D、该复合物属于大分子,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胞吞,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BD。
17.(1)二
(2) 相抗衡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
(3) 等量的瘦素、胃饥饿素 生理盐水 瘦素含量
【分析】据图可知,脂肪细胞可产生瘦素,血管壁细胞上有瘦素的受体,单核细胞可产生胃饥饿素,中性粒细胞膜上有胃饥饿素的受体,中性粒细胞可吞噬有害细菌。
【详解】(1)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吞噬细胞可以汇聚到伤口处吞噬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故在伤口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2)人的饥饿感和饱腹感受到胃饥饿素和瘦素调控,二者作用相反,因此胃饥饿素和瘦素的功能可能存在相互抗衡的关系,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因此可通过抽血检测这两种激素的含量。
(3)本实验为探究胃饥饿素调控瘦素的抑制作用发生在脂肪细胞还是血管上皮细胞,实验的自变量应为有无胃饥饿素,实验A组为添加瘦素,故B组应添加等量的胃饥饿素和瘦素,瘦素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管上皮细胞的数量,若A组血管上皮细胞的数量明显大于B组,说明胃饥饿素可直接抑制血管上皮细胞增殖。实验C组为在脂肪细胞处添加胃饥饿素,则D组应为空白对照,可添加等量的生理盐水,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瘦素含量,若C组的瘦素含量小于D组,说明胃饥饿素可直接抑制脂肪细胞产生瘦素。
18.(1)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H+、e-
(2) 是否有强光处理、叶龄 A、C 组光合强度无显著差异,但 D 组光合强度低于 B 组,且幼叶的差距比老叶更大 强光条件下,幼叶中 CLH 基因的表达量(或C 酶的含量)
(3)丙>甲>乙
【分析】分析题图:自变量是叶龄,是否有强光处理和有无CLH基因的植物类型,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
【详解】(1)叶绿体中色素分子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PSⅡ将水光解形成O2和H+、e-。
(2)分析题图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CLH基因的植物类型、叶龄和是否有强光处理。
科研人员根据上述结果得出“CLH基因在强光条件下被激活,进而缓解强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且主要在幼叶中发挥作用”的推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图中A、C组的自变量为有无CLH基因,在无强光处理下,光合作用强度基本相同,说明CLH基因在无强光处理下未被激活;B、D组在强光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均下降,说明强光会导致光合作用下降,但在幼叶阶段,D组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更大,而D组相较于B组无CLH基因,说明B组的CLH基因在强光条件下被激活,进而缓解强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故B组在强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下降幅度更小。若需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检测强光条件下,幼叶中CLH 基因的表达量(或C 酶的含量),可为上述推论提供证据。
(3)clh突变型(乙)缺乏C酶,不利于D1上的叶绿素的降解,从而影响FH酶对D1的降解,对PSII系统的修复能力最弱;CLH基因过量表达突变型(丙)C酶表达量高,对PSII系统的修复能力最强;因此预期存活率由大到小依次顺序为丙>甲>乙。
19.(1) 呼吸消耗、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被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 适当增加样方面积或样方数量
(2) 互利共生 B
(3) 消除两臂的几何误差对蓟马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 垂叶榕>人参榕>印度榕
【分析】同化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详解】(1)蓟马同化的能量去向有呼吸消耗、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被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蓟马是榕属植物上的一种害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对蓟马研究时,通常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为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适当扩大样方面积或增加样方数量。
(2)榕树依靠传粉榕小蜂为之传粉,榕小蜂在榕树花序中产卵,以榕树花序作为其幼体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两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A、榕树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吸引小体积的榕小蜂进入隐头花序内部完成传粉,即榕树向榕小蜂传递化学信息,利于促进个体的繁殖,A错误;
B、榕树与榕小蜂之间互利共生,两者协同进化,而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可见协同进化时两者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B正确;
C、垂直结构指同一地段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种群,高低错落的榕树是同一个种群,不属于垂直结构,C错误;
D、能量流动发生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且榕树与榕小蜂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不是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B。
(3)为研究蓟马对盆栽榕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选取树龄、株高等条件相同且生长状态良好的三种盆栽榕树,用保鲜膜将育苗盆和泥炭土密封,分别放置于玻璃集气罐中,以收集三种榕树的挥发物。实验中将Y型管置于黑暗环境下,且正上方放置40W日光灯,以避免光照等无关变量不一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别在两臂的样品瓶中放入待测气体,并将饥饿处理12h的蓟马释放入Y形管基部管入口,统计爬向不同管的蓟马数量。每组处理观察60只蓟马,每只蓟马在实验中只使用1次。每测试10只更换Y型管并调换味源方位一次,目的是消除两臂的几何误差对蓟马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图2为实验结果,由图可知,三种榕树与空气比较时,蓟马数量关系是垂叶榕>人参榕>印度榕,印度榕vs垂叶榕时,垂叶榕一侧蓟马数量更多,人参榕vs印度榕时,人参榕一侧蓟马数量更多,垂叶榕vs人参榕时,垂叶榕一侧蓟马数量更多,故对三种盆栽榕树挥发物的趋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垂叶榕>人参榕>印度榕。
20.(1) 单对交配 棒眼红眼雌
(2)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缓冲溶液 琼脂糖凝胶电泳 2 /两
(3) BamH Ⅰ和Hind Ⅲ 不添加亮氨酸 没有绿色荧光
【分析】1、根据题意,Muller-5技术常用于果蝇X染色体上突变的检出,由于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为了准确判断X染色体是否发生突变,宜用子代单对交配。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使用两种酶切出不同黏性末端有利于目的基因正向插入。
【详解】(1)根据题意,Muller-5技术常用于果蝇X染色体上突变的检出,由于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为了准确判断X染色体是否发生突变,F1代需进行单对交配获得F2代。假设控制棒眼/圆眼和红色眼/杏色眼的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则图中亲本基因组合为XAbXAb×XaBY,F1基因型为XAbXaB、XAbY,F1雌雄交配,F2基因型为XAbXAb、XAbXaB、XAbY、XaBY,已知有某纯合致死突变基因被检出,则XaBY个体死亡,则在F2代中,最好选取性状为棒眼红眼雌(XAbXaB)果蝇进一步研究该突变基因的作用。
(2)在进行PCR扩增时,PCR反应体系中需添加引物、耐热DNA聚合酶、DNA模板、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和缓冲溶液。若在8bp缺失型的DNA样本中同时加入四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实验结束后应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根据题意如果引物的3'端碱基与模板碱基不互补,则用耐热DNA聚合酶无法延伸,引物3的碱基能够与8bp缺失型右端序列完全互补配对,即引物1和引物3组合能成功扩增,而引物2的3'端碱基不能与8bp缺失型另一条链互补配对,无法延伸,无论EXON7区是否缺失或者替换,引物1和引物4都能够成功扩增,所以理论上可以得到2种序列不同的DNA片段。
(3)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粘性末端可知,初步可以选出BamH Ⅰ、Hind Ⅲ和Bgl Ⅱ,当选择Hind Ⅲ和Bgl Ⅱ时,无法判断受体细胞中的质粒是否插入目的基因,而选择BamH Ⅰ和Hind Ⅲ时,GFP基因被破坏,无法发出绿色荧光,可以通过荧光有无判断受体细胞中的质粒是否插入目的基因,故应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对质粒S进行酶切。将重组质粒通过转化导入亮氨酸合成缺陷细菌后,由于重组质粒含有亮氨酸合成基因,应使用不添加亮氨酸的选择培养基,又因为GFP基因被破坏,无法发出绿色荧光,应挑取没有绿色荧光的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