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题B卷(文字版含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题B卷(文字版含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题B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 )
A.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3.人工控制某饱满豆荚豌豆与不饱满豆荚豌豆杂交,将所结子粒全部种植,发现有68株结出饱满豆荚,66株结出不饱满豆荚。对此结果作出的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双亲之一产生了两种类型且数量相等的配子
B.双亲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为隐性纯合子
C.双亲产生的每个配子受精结合的机会相等
D.豆荚不饱满是显性性状,饱满是隐性性状
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
A.25% B.50% C.75% D.100%
5.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B.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6.牵牛花的红色(D)对白色(d)为显性,阔叶(E)对窄叶(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使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与个体X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3:1:3: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DdEe B.Ddee C.ddEe D.ddee
7.正常男性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是( )
A.神经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8.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
A.DNA和蛋白质 B.DNA和RNA C.DNA和脂质 D.RNA和蛋白质
9.下图为玉米(2n=20)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显微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d→c→a→b
B.图a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图d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图c所示细胞中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
10.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11.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偶尔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C.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一定发育成雄性
D.例外子代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12.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  )
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III-1和III-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C.II-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II-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
1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含义是( )
A.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所有的DNA都以染色体形式储存在细胞核中
D.人体内既有DNA又有RNA,DNA是人的遗传物质
14.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15.下图为果蝇核DNA复制的电镜照片,箭头所指的部位形成一个“气泡”结构叫做DNA复制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果蝇的一个DNA上有多个复制起点
B.复制泡越大说明复制起始时间较晚
C.复制泡出现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D.出现复制泡说明复制过程出现错误
16.决定自然界中真核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 )
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7.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差异的直接原因( )
A.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B.使用的遗传密码不同
C.所含的基因不同 D.所含核糖体的种类不同
18.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以及翻译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是指(  )
A.基因上 3 个相邻的碱基
B.D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
C.t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
D.m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
19.下列有关密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GTA肯定不是密码子
B.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C.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
D.mRNA上的GGC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种氨基酸
20.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DNA片段示意图(其中○表示磷酸基团),其他同学的评价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B.图中碱基U应改为碱基T
C.单链上核苷酸由磷酸基团直接连接
D.图中两条核苷酸链的方向没有错误
21.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22.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22,X B.22,Y C.44,XX D.44,XY
23.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24.四分体是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A.能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B.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C.任意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25.同源染色体是(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26.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27.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
A.84、42、84 B.42、84、84
C.84、42、42 D.42、42、84
28.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9.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荚膜 B.蛋白质
C.R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DNA
30.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共同点是 ( )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1.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
A.是DNA母链的片段
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与DNA母链互补链相同,但U取代T
D.与DNA两条母链都不相同
32.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子代数目多,能获得大量实验数据
33.下列物质由大到小的层次关系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34.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35.科学研究发现,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薯根部膨大可食用,因此番薯被人类选育种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来自农杆菌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
B.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自然条件下农杆菌的特定基因可能转入番薯细胞
二、非选择题
36.实验一、实验二是紫茉莉的花色遗传实验,实验三、实验四是豌豆的花色遗传实验。请回答问题:
(1)有人提出 “双亲的遗传物质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就像两种不同颜色的墨水混合在一起”。此假说 (能、不能)解释实验一的结果。
(2)如果把融合后的遗传物质比作“混合的墨水”,它 (可以、不可以)再分成原来的两种“墨水”。实验二、实验四的实验结果 (支持、不支持)上述假说。
(3)有人提出“来自一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可以掩盖来自另一个亲本的遗传物质,两者可以像颗粒一样分开独立地传给子代”。实验 和实验 的结果支持这个假说。
37.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研究者发现一名男性患者,该患者的家族系谱如图所示,相关基因用D、d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和Ⅰ2均不患病,但所生的孩子中既有患病个体也有正常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图中Ⅱ3为患病男子,基因检测发现其父(I1)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判断,该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基因。
(3)Ⅱ5的基因型为 ,Ⅱ7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
38.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科研工作者用豌豆进行系列杂交实验。
(1)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说明显性性状是 。F1自交产生的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的数量比接近 9:3:3:1。结果表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2)纯种白花豌豆与纯种紫花豌豆杂交, F1均开紫花。F1自交产生的 F2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约为9:7。说明豌豆花瓣的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可用下图解释。
①请在I处写出基因型,在Ⅱ、Ⅲ处写出表型。
I、 Ⅱ、 Ⅲ、
②下列选项中能解释豌豆花瓣颜色形成的分子机制的是 。
39.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中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生出一只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写中细胞A和细胞E的名称: A. ;E. 。
(2)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 。
(3)画出细胞D和细胞G的全部染色体示意图,将眼色相关基因标注在正确位置 。
(4)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 ,子代雌果蝇中出现性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
40.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以研究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前,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培养 ,再用其培养噬菌体,分别得到蛋白质被 标记的噬菌体和DNA被 标记的噬菌体。
(2)然后,用两组噬菌体分别侵染 。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在2~5 min时,上清液中的35S、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90%和20%左右,由此可以推断出 进入细菌, 没有进入细菌。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
(4)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发现,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大小、形状等都与原来噬菌体一致,实验证明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传递给后代的。
41.下图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示意图。字母A~D表示化学物质,数字①、②表示过程。
请回答问题:
(1)①所示过程以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 作为原料合成B,催化此过程的酶是 。
(2)②所示过程由[C] 识别B的序列,并按B携带的信息控制合成具有一定 序列的D。
42.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为探究哪种假说是正确的,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
(1)DNA复制时需要 等酶(至少两种)。
(2)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两代,先后提取每代的DNA并离心,第一代的DNA离心后出现1条密度带,说明DNA的复制方式可能是 ,第二代的离心后得到2条密度带,可进一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
(3)若复制方式如(2)最终所述,将上述大肠杆菌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至n代,第n代的DNA离心得到 条密度带,与第二代的离心结果相比,密度带的位置 (改变/不改变)。
(4)将第一代的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会得到 条密度带,此结果 (能/不能)说明DNA的复制方式。
43.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猫的毛色奥秘
猫的毛色多样迷人,这些颜色的形成与基因密切相关。
第一类基因决定猫的基础颜色。有色猫可以简单地分为黑色系或红色系(即橘色系)。让猫呈现为黑色的物质叫做“真黑素”。真黑素的合成由三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b')控制。其中B基因决定纯黑色、b基因决定巧克力色,b'基因决定肉桂色。B相对与b、b'是显性,b相对于b'是显性。此外,因为酪氨酸是制造真黑素的必需物质,如果一只纯黑猫的饮食中没有摄入足够的酪氨酸,黑色皮毛可能会变成棕红色。
橘色系是通过棕黑素表现出来的,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合成。XRY、XRXR 抑制真黑素的合成,合成褐黑素,表现为橘色;XrY、XrXr不抑制真黑素的合成。雌猫早期胚胎发育时每个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一条,另一条X染色体能表达。因此XRXr的猫部分细胞能合成褐黑素,部分细胞能合成真黑素,身上有橘色区域有黑色系颜色区域,表现为有斑块。
第二类基因的作用会影响色素的分布和形式,将基础颜色变为更浅的色调,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稀释”,故得名毛色稀释基因。具体而言,当猫携带两个隐性的稀释基因(dd)时,原本的基础颜色(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橘色)会变成它们的浅色版本(蓝色、浅紫色、浅黄褐色、奶油色)。
能够让猫表现出白色的基因有两对,我们将第一对称为强力白(W和w),强力白属于突变基因,一旦出现显性突变(w→W),会阻止色素到达皮肤,整只猫为纯白色。第二对称为斑点白(S和s)。当猫的基因型是 ss 时,不会影响猫咪本身的颜色;Ss 会让猫咪全身的50%以下出现白色;SS 会让猫咪全身出现50%以上的白色。在这种基因的作用下,猫会出现各种不同白色块。
猫的毛色还受到其他一些基因控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猫的毛色多种多样。
(1)巧克力色与肉桂色等是猫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
(2)请写出纯合浅黄褐色雌猫的基因型 (不考虑白色相关基因),纯黑猫有时会褪色,说明性状是基因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一些猫会有很雅致的名字“雪里拖枪”、“乌云盖雪”等,他们的白色相关基因分别是 。(不考虑其他基因)
(4)三色猫(由白色、黑色和橘色组成)通常是母猫。请解释该现象。 。
(5)现有两只纯黑色猫杂交得到浅紫色猫。这两只黑猫再次繁育,出现浅紫色猫的概率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豌豆杂交时首先需要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自花授粉;然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详解】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在花蕾期去掉雄蕊,而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将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是为了完成异花授粉的过程,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杂合子测交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详解】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分离定律,A错误;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间接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但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可间接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故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C。
3.D
【分析】本题中子代饱满:不饱满的比例约为1:1,说明亲代基因型为Aa、aa,但无法区分哪种性状是隐性。
【详解】A、亲代中有Aa的杂合子 ,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正确;
B、双亲之一必是杂合子,这样子代才能产生两种表现型,B正确;
C、每个配子受精结合的机会是相等的,才会出现1∶1的分离比,C正确;
D、由于1∶1的数量比,无法确定哪种性状是隐性,D错误。
故选D。
4.B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亲代为AaBb×aabb,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A错误;
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亲代为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B正确;
C、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C错误;
D、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50%,D错误。
故选B。
5.D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复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A正确;
B、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正确;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C正确;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6.C
【分析】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可以把多对相对性状,拆分为每一对相对性状来分析,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再把它们组合起来,从而简化问题,快速求解多对基因遗传的问题。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牵牛花的红色(D)对白色(d)为显性,阔叶(E)对窄叶(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使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与个体X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3:1:3:1”,因为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可以把多对相对性状,拆分为每一对相对性状来分析,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所以可将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拆分为:红色:白色=1:1,阔叶:窄叶=3:1,即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d×dd,Ee×Ee,组合起来亲本的基因型即为:DdEe×ddEe,即X为ddEe,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D
【分析】1、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
2、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 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 次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后期为XX或YY) 精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 精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
【详解】A、男性神经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肯定含有Y染色体,A错误;
B、精原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肯定含有Y染色体,B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肯定含有Y染色体,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
8.A
【分析】细胞核中有DNA。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详解】染色体(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故选A。
9.D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能观察到两个细胞,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能观察到4个细胞);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观察到2个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分别在细胞的两极)。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依次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A错误;
B、图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d细胞能观察到2个细胞,且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分别在细胞的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
D、图c所示细胞中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详解】A、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则精子中含有24条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将发生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B不符合题意;
C、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到两极,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观察到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不符合题意;
D、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观察到含有24个四分体的细胞,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分析】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
【详解】A、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这说明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A正确;
B、白眼为隐性,根据子代性染色体组成和表型可知亲代白眼雌蝇产生了3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即X、XX,O),B错误;
C、由图可知,XXY的个体为雌性,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一定发育成雄性,C正确;
D、例外子代的出现是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出现了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或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D正确。
故选B。
12.D
【分析】据图分析,II-1正常,II-2患病,且有患病的女儿III-3,且已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该病应为显性遗传病(若为隐性遗传病,则II-1正常,后代女儿不可能患病),设相关基因为A、a,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A错误;
B、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III-1和III-4正常,故III-1和III-4基因型为XaXa,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B错误;
C、II-3患病,但有正常女儿III-4(XaXa),故II-3基因型为XAXa,II-3与II-4(XaY)再生儿子为患者XAY的概率为1/2,C错误;
D、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II-7正常,基因型为XaY,不携带致病基因,故II-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D。
13.A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A、DNA之所以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绝对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是基因的实质,不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B错误;
C、DNA大多以染色体形式储存在细胞核中,少部分储存在细胞质中,这说明了DNA的主要分布情况,C错误;
D、人体内既有DNA又有RNA,DNA是人的遗传物质,不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14.D
【分析】一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结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详解】A、该种病毒的核酸未知,若该病毒是RNA病毒,则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该种病毒的核酸未知,若该病毒是DNA病毒,则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一种病毒只有一种遗传物质,C错误;
D、该种病毒的核酸未知,所以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D正确。
故选D。
15.A
【分析】图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而且复制泡大小不同,可能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为多起点复制。
【详解】A、图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果蝇的一个DNA上有多个复制起点,A正确;
B、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而且复制泡大小不同,较小的复制泡复制起始时间较晚,B错误;
C、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复制泡出现的时期为间期,C错误;
D、复制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说明DNA分子的复制为多起点复制,并不是复制过程出现了错误,D错误。
故选A。
16.B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A
【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详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差异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直接原因是合成的蛋白质不同。A符合题意。
故选A。
18.D
【分析】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密码子有64种。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m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叫做1个密码子,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B
【分析】密码子是指位于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
【详解】A、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而mRNA上没有碱基T,A正确;
B、由于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所以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B错误;
C、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C正确;
D、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mRNA上的GCA在高等动、植物细胞内决定着同一种氨基酸,D正确。
故选B。
20.C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①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AB、DNA分子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不含碱基U,所以图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图中碱基U应改为碱基T,AB正确;
C、单链上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一个核苷酸中的五碳糖与另一个核苷酸中的磷酸的化学键)连接,C错误;
D、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因此图中两条核苷酸链的方向没有错误,D正确。
故选C。
21.B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22.C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
【详解】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A
【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ABC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4.D
【分析】在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缩短变粗并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称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详解】A、一个四分体只含有一对两条配对的染色体,A错误;
B、四分体含有两条配对的染色体,且这两条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般相同,B错误;
C、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C错误;
D、四分体是指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含有的四个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25.B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详解】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姐妹染色体单体,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形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正确;
C、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相同,但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C错误;
D、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条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条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26.C
【分析】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2种类型;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1种类型。
【详解】一个精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形成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一般情况下,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是一样的,因此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2种四个精细胞,题干信息中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ab、AB、AB。
故选C。
27.A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会有21个四分体,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染色体数目为依然为42个,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个,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8.C
【分析】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牵引之下移向细胞两极。
【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示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B错误;
C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C正确,D错误。
故选C。
29.D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30.B
【分析】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详解】A、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的过程,B正确;
C、有丝分裂结果子代与亲代染色体数目相同没有减半,C错误;
D、有丝分裂没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31.B
【分析】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详解】AB、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另一条母链相同,并不是母链的片段,A错误,B正确;
CD、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DNA母链互补链相同,DNA中不含碱基U,CD错误。
故选B。
32.A
【分析】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果蝇体型小,体长不到半厘米一个牛奶瓶里可以养上成百只,饲养管理容易,既可喂以腐烂的水果,又可配培养基饲料;一个牛奶瓶里可以养上成百只。(2)果蝇繁殖系数高,孵化快,只要1天时间其卵即可孵化成幼虫,2-3天后变成蛹,再过5天就羽化为成虫。从卵到成虫只要10天左右,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3)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便于分析。作遗传分析时,研究者只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一个个地观察、计数就行了,从而使得劳动量大为减轻。(4)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详解】A、果蝇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不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之一,A错误;
B、果蝇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之一,B正确;
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之一,C正确;
D、果蝇子代数目多,能获得大量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更加科学,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之一,D正确。
故选A。
33.A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4.D
【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35.B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详解】A、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导致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薯根部发生膨大产生了可食用部分,A正确;
B、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B错误;
C、农杆菌和番薯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即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
D、自然条件下农杆菌的特定基因可能转入番薯细胞,导致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D正确。
故选B。
36.(1)能
(2) 不可以 不支持
(3) 实验三 实验四
【分析】分析:分析图形:
实验一:红色与白色杂交,子一代表现为中间色粉色;说明亲本都是纯合子;
实验二:杂合子粉色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红色、粉色、白色;
实验三: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都表现为红色,说明红色是显性性状;
实验四:红色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是显性性状,对白色为完全显性。
【详解】(1)有人提出 “双亲的遗传物质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就像两种不同颜色的墨水混合在一起”,实验一中红色与白色杂交,子一代表现为中间色粉色,此假说能解释实验一的结果。
(2)两种不同颜色的墨水混合在一起是没有办法再分离的,而控制红色与白色的基因杂合后还可以分离。实验二、实验四中子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这样的实验结果与上述假说不符合。
(3)实验三: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都表现为红色,说明红色是显性性状;实验四:红色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是显性性状,对白色为完全显性.符合“来自一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可以掩盖来自另一个亲本的遗传物质,两者可以像颗粒一样分开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假说。
37.(1)性状分离
(2) X 隐性
(3) XDY 1/2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II3为该患病男子,其双亲均正常,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Ⅰ1和Ⅰ2表现正常,但所生的孩子中有患病个体,也有正常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2)图中II3为患病男子,而其双亲表现正常,所以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基因检测发现其父(I1)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由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Ⅱ5为正常男性,其基因型为XDY。Ⅰ1和Ⅰ2表现正常,则二者的基因型分别为XDY、XDXd,II7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DXd或XDXD,二者的比例为1∶1,其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2。
38.(1) 黄色和圆粒 自由组合
(2) AaBb 紫花 白花 a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是显性性状,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说明显性性状是黄色和圆粒;
(2)①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则I处F1基因型是AaBb;F2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约为9:7,说明紫花基因型是A-B-,白花包括A-bb、aaB-和aabb,II基因型是AABB,表现为紫花;III基因型是AAbb表现为白花。
②紫花基因型是A-B-,白花包括A-bb、aaB-和aabb,说明紫花同时有A和B基因,而A为中间物质控制白色,其分子机制符合图a。
39.(1)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2)XAXa
(3)
(4) 1/4/25% 1/2/50%
【分析】根据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并结合图示可知:雄果蝇的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A;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包括B);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成为精子(包括C)。雌果蝇卵原细胞的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次级卵母细胞E和一个小的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一个大的卵细胞F和一个小的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包括G)。
【详解】(1)由图及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可知,雄果蝇的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A;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包括B);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成为精子(包括C)。雌果蝇卵原细胞的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卵原细胞D进行DNA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次级卵母细胞E和一个小的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一个大的卵细胞F和一个小的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包括G)。故图中A为初级精母细胞,E为次级卵母细胞。
(2)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交配生出一只白眼雄果蝇,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Y×XAXa,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子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则B的基因组成为Xa,C的基因组成为XA,F的基因组成为Xa,因此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表现型为红眼雌果蝇。
(3)细胞D的基因型为XAXa,F(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a,细胞G(极体)的基因型为XA。细胞D和细胞G的全部染色体示意图如图所示: 、 。
(4)亲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与一白眼雄果蝇(XaY)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XAY)的概率为1/4,子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1:1,子代雌果蝇中出现性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2。
40.(1) 大肠杆菌 35S 32P
(2)不带标记的大肠杆菌
(3) DNA 蛋白质 细菌没有裂解,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
(4)DNA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图中可以看出,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为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死亡。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90%和20%。
【详解】(1)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并且专一性的侵染大肠杆菌。因此要获得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首先用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其培养噬菌体,得到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2)用两组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不带标记的大肠杆菌。
(3)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在2~5min时,上清液中的35S、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90%和20%,由此可以推断出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可以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4)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在大小、形状等都与原来噬菌体一致,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41. DNA (A) 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转移RNA (tRNA) 氨基酸
【分析】据图示可知,①所示过程为转录过程,②所示过程为翻译过程,A为DNA,B为mRNA,C为tRNA,D为蛋白质。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1)①所示过程为转录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此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四种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B(RNA),催化此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2)②所示过程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的原料是细胞质中20种游离的氨基酸,由转移RNA(tRNA)识别mRNA的序列,并按mRNA携带的信息控制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D(蛋白质)
【点睛】本题结合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学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过程、条件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2.(1)解旋酶 DNA聚合酶
(2) 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 半保留复制
(3) 2 不改变
(4) 2 不能
【分析】1、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个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2、相关计算:DNA的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1)DNA分子数:①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个。③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为2n+1条。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为2条。③新合成脱氧核苷酸链为(2n+1-2)条。(3)如一个DNA分子中含有A为m个,复制n次后,需要游离的A为(2n-1)m个。
【详解】(1)DNA复制时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两代(Ⅰ和Ⅱ),先后提取每代的DNA并离心.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则子Ⅰ代DNA离心后出现1条密度带(中带);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子Ⅱ代DNA离心后得到2条密度带(轻带和中带)。
(3)若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将上述大肠杆菌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至n代,子n代DNA离心得到2条密度带(亲代和中带),与子Ⅱ代的离心结果相比,密度带的位置不改变。
(4)若将第一代DNA双链分开后离心,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都会得到2条密度带,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结果完全相同,因此若将子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不能说明DNA的复制方式。
43.(1)相对性状
(2) b’b’ddXrXr 环境
(3)wwSS、wwSs
(4)三花猫部分毛色黑色,说明含有能抑制真黑色素合成的XR;部分毛色橘色,说明含有不抑制真黑色素合成的Xr;故此猫基因型为XRXr,是母猫
(5)1/16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详解】(1)在遗传学中,黑色系中的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被称为相对性状,控制它们的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
(2)纯合浅黄褐色雌猫是由纯合肉桂色雌猫稀释而来的,因此纯合浅黄褐色雌猫含有dd,b'基因决定肉桂色,因此纯合浅黄褐色雌猫含有b'b',当猫呈现为黑色的物质叫做“真黑素”,XrY、XrXr不抑制真黑素的合成,若要显浅黄褐色,必须含有XrXr,因此纯合浅黄褐色雌猫的基因型为b’b’ddXrXr。纯黑猫有时会褪色,说明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雪里拖枪”说明猫身上大部分为白色,只有尾巴为黑色,因此“雪里拖枪”白色相关基因是wwSS;“乌云盖雪”说明猫身上有部分为白色,因此“乌云盖雪”白色相关基因是wwSs。
(4)三色猫(由白色、黑色和橘色组成)部分毛色黑色,说明含有能抑制真黑色素合成的XR;部分毛色橘色,说明含有不抑制真黑色素合成的Xr,故三色猫的基因型为XRXr,是母猫。
(5)现有两只纯黑色猫杂交得到浅紫色猫(bbddXr_),说明两只纯黑色猫的基因型BbDdXrXr,BbDdXrY,这两只黑猫再次繁育,出现浅紫色猫的概率(bbddXr_)是1/4×1/4=1/1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