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重难点09---健康的生活---中考生物(一)(含解析)

【二轮专题】重难点09---健康的生活---中考生物(一)(含解析)

重难点09---健康的生活---中考生物(一)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
一、选择题(共25分)
1.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拟训练中,李明同学采取了以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病人仰卧在空气流通、地面坚实的场所
B.保持病人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
C.清除被救者口鼻内异物、污物和液体
D.捏紧被救者的鼻孔,口对口吹气和吸气
2.下面属于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的是()
A.为了预防传染病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从2岁开始定期到指定医院接受预防接种
C.每天大量食用高蛋白食品以促进身体长高
D.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不迷恋上网
3.下列应用实例与相应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给移栽植物打针输液——为植物补充水和无机盐
B.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避免红细胞凝集
C.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D.注射蛇毒血清——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4.家长不让儿童进入传染室,这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阻截病原体 D.控制传染病
5.某种链球菌表面的物质甲和心脏瓣膜上的某物质相似。该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物质乙在抵御该菌时,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某种心脏病。物质甲和物质乙分别是( )
A.抗体和抗原 B.抗原和溶菌酶 C.溶菌酶和抗体 D.抗原和抗体
6.曾经有人食用了一种不洁净的毛蚶(一种软体动物)而被感染了甲肝病。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毛蚶及食用毛蚶分别属于( )
A.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B.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C.传播途径、传染源 D.A和B两项说法均可以
7.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正常情况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一次和卡介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所有疾病
B.肺结核是传染病而乙肝不是
C.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接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抗原
8.前不久,眉山一孕妇被自家喂养的宠物狗咬伤,最后感染狂犬病而死,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下列相关狂犬病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为寄生,它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
B.狂犬病病毒有细胞结构线粒体
C.注射狂犬病疫苗预防感染的免疫方式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D.发生狂犬病事件后,政府组织捕杀了当地的所有犬只,其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9.下列选择中,不属于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 )
A.皮肤有助于防止病菌侵入人体
B.消化道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D.呼吸道黏膜可以黏附细菌形成痰液排出体外
10.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建立一本“健康存折”。以下生活方式可以作为“健康存款”的是( )
A.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 B.酒精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健康
C.均衡饮食,营养全面,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 D.用药越多,用药时间越长,疗效就越好
11.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课一小时,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
B.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容易造成近视,因此要限制上网时间
C.为了避免噪音影响他人,应经常戴耳机听音乐
D.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应更好地服务于人,而不是成为人们的“精神鸦片”
12.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有力的武器,目前全国正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分阶段开展各类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
B.抗生素对冠状病毒都没有杀伤作用
C.注射新冠疫苗的人会获得对流行性感冒的免疫力
D.注射新冠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13.如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免疫角度看,狂犬病毒和狂犬疫苗都属于抗原
B.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C.狂犬疫苗全部注射完毕后可阻止狂犬病毒再次进入人体
D.给未被狗咬的人注射狂犬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4.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急,治疗困难。为了控制此传染病的传播,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病人进行严格隔离,这种措施属于(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增强免疫力
15.人类是在同自身的疾病和有害环境的抗争中生存与发展的。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艾滋病 B.巨人症 C.贫血 D.色盲
16.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
A.骨髓移植后的人,需要长期用药,以增强免疫功能
B.有网瘾的人毫无节制的上网,会导致机体免疫下降
C.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
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C.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生活方式病”的发生和发展
D.许多与慢性病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大多是在成年时期形成的
18.下列是王晶同学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其中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是
A.为保持苗条身材而节食 B.为了网上聊天熬通宵
C.为补营养把奶茶当水喝 D.为了身体好经常锻炼
19.国家、学校、社会都悉心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下列健康知识错误的是( )
A.新冠疫情时期,各校线上教学之际不忘“打卡”室内健身操,旨在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此举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艾滋病主要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我们应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关怀和尊重艾滋病患者
C.心肺复苏时,先做2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30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先判断其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求救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0.“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健康生活”。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使用公筷”属于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杀灭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
21.“关爱生命,注重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下列认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
A.吸烟能引起肺癌,香烟是病原体
B.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细菌
C.病毒能引起动植物及人类患病,对生物有百害而无一利
D.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抵制艾滋病,关心零距离
22.“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珍惜盘中餐”是指“光盘行动”,但有同学认为这样很没面子
B.“粒粒助健康”是指合理营养,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C.学习任务繁重就可以熬夜早起,不进行体育运动
D.“笑口常开,心情愉快”表示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23.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的原因是( )
A.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B.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原
C.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D.水痘病毒已不能再侵袭该人体体内
2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25.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被艾滋病毒(HIV)感染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带来各种严重感染和患肿瘤风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V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与艾滋病人握手会被传染
C.HIV可通过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传播
D.艾滋病人被乙肝病毒感染后,不能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共35分)
26.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易变种等特点,它引发的新冠肺炎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是引发新冠肺炎的 ,与其他生物体相比,它没有 结构。
(2)通过咽拭子病毒检测筛查出的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但新型冠状病毒 检测呈阳性,需要及时隔离,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3)新冠肺炎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可用高流量吸氧辅助治疗。患者吸入的氧气首先在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处发生 ,这时流经此处的血液变化是 。吸入的氧气经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新冠肺炎病人在康复期,应增加富含益生菌的奶制品等食物的摄入,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人体消化吸收奶制品中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
(4)经历新冠疫情防疫,你掌握了哪些预防新冠肺炎传染病的方法呢,至少写出两条具体措施: 。
27.据威海市卫生计生委通报,2017年4月11日,威海市经区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4月18日,文登区发现一例H7N9流感病例,两位患者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卫生计生部门正在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流行病学检查、标本采集和检测、密切接触者追踪,专家提醒,近期威海市已关闭了活禽市场并对市场环境进行消毒,市民应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毒传播:如果发现携带H7N9病毒禽类要进行深埋,杜绝流感的发生,请分析回答:
(1)H7N9病毒具有的生物特征是 ,与人体细胞相比,H7N9病毒的结构特点是 。
(2)H7N9病毒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 。
(3)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发现H7N9感染者或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治疗,属于 ;对发现携带H7N9病毒禽类进行深埋处理属于 ;关闭活禽市场并对市场环境进行消毒,属于 。
(4)对H7N9禽流感患者治疗的方法,可以尝试将治愈者的血清注射到患者体内,如果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 免疫。
(5)H7N9病毒虽然能使禽类和人患病,但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H7N9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
28.如图是某同学外出旅游时,所携带的药品使用说明书。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说明书有“OTC”标志,说明该药为 药。该药是否可自行购买 (填“是”或“否”)。
(2)你认为此药应在 (日期)之前使用。
(3)你在购买此类药品时应仔细阅读的内容有:药品名称、功能主治、 等。
(4)如果是外出旅游,下列哪项不是家庭小药箱必备的常用药 。
A.碘伏   B.螺旋藻   C.创可贴   D.感冒冲剂
29.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图一)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无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 在人体细胞中。
(2)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测序,检测的结构应是图一中的[ ] 。
(3)所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是指新冠病毒穿过图二中的[ ] 进入细胞内部
(4)新冠病毒能破坏人体细胞,其中一个原因是它靠自己遗传物质上携带的 利用人体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大量新的病毒,导致人体细胞裂解死亡。
(5)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该疫苗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的原因是 。
30.小明在清理杂物时不小心被钉子刺伤, 请结合如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的手被钉子刺到后迅速缩回,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假如某人的手被钉子刺入皮肤后, 手能缩回但没有感觉,说明图中 (填数字)位点可能被阻断。
(2)免疫系统对维持人体身体内部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钉子刺入皮肤后,免疫系统迅速被触发,图中白细胞的作用是 ,从获得途径看, 这属于人体的 性免疫。
(3)医生给小明清理了伤口,并注射了破伤风针, 请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资料一: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细菌,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含铁锈的伤口、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等易受到破伤风杆菌的污染。如果不小心发生创伤,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伤口。对所有伤口, 无论肉眼是否可见出血,都应及时彻底清创。如果伤口清理不干净,不要贴创可贴,因为那样会有利于厌氧菌滋生,加重伤口感染。
资料二:“百白破疫苗”中含有破伤风类毒素(灭活的破伤风杆菌)成分,注射后人体会主动产生抗体,免疫效果好,可维持免疫力5到10年,成人每5到10年应接受破伤风疫苗加强注射。破伤风针含有破伤风抗毒素(抗体),受伤之后才需要注射,优点是起效比较快,缺点是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破伤风是由 感染引起的疾病,这种生物在结构上与酵母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 “百白破疫苗”中含有的灭活的破伤风杆菌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能够刺激 细胞产生抗体。有的人认为破伤风针能快速起效,完全可以代替破伤风疫苗,对此说法,你的观点是什么? 并解释。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人工呼吸是指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
【详解】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而不是口对口吹气和呼气。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了解其注意事项.
2.D
【分析】1、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环保的生活方式也指“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详解】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不是环保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情况下,婴儿从出生到成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特别是1周岁内的婴儿,接种疫苗的频率比较频繁,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我们每个人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要均衡,要合理膳食,不能偏食某种或者某些营养物质过多,根据身体发育的需要均衡的摄取营养物质,可见C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可见D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D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在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应尽量保护植物的根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带土移栽。移栽植物时,要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②去掉部分枝条和叶片。由于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和叶,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③在傍晚或阴天移栽。因为傍晚或阴天的光照不强,植物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的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移栽的幼苗还需进行遮荫也是同样的道理。
【详解】A.植物的生物需要水和无机盐。因此给移栽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A正确。
B.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的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C错误。
D.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将灭活的蛇毒注入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抗蛇毒毒素血清则含有特异性的抗体,D正确。
故选C。
4.B
【详解】儿童缺乏抵抗力而容易感染,是易感人群,所以家长不让儿童进入传染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5.D
【分析】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详解】该链球菌侵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乙抗体,抗体在抵御该菌时,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某种心脏病。因此物质甲和物质乙分别是抗原和抗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指该病的人群。
【详解】由资料的内容可以知道,毛蚶是传播甲肝的生物媒介,而食用毛蚶则是使甲肝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所以二者都属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7.C
【分析】(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在免疫学上,病原体或异物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或异物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详解】A.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专一性,只是针对特点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不起作用,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并非能够预防所有疾病,如夜盲症、贫血病等非传染病一般不能预防,故A错误。
B.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而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故B错误。
C.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能够增强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抵抗病原体的侵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C正确。
D.接种疫苗后能够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狂犬病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 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A正确;狂犬病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狂犬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狂犬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C错误;发生狂犬病事件后,政府组织捕杀了当地的所有犬只,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考点定位】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名师点睛】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9.C
【分析】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详解】A.皮肤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A正确。
B.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B正确。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是第二道防线,C错误。
D.呼吸道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黏膜的分泌物可以黏附细菌成痰液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C。
10.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健康的生活习惯。解答时可以从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详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A、多喝水,常憋尿,这样不利于肾脏的健康;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这些能促进身体的健康。A错误
B、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B错误
C、每日均衡的吃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日早中晚能量比例为:30%.40%.30%,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C正确
D、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11.C
【分析】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详解】A.网课一小时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利于保护眼睛,正确。
B.长时间看手机容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大而不易恢复造成近视,因此要限制上网时间,正确。
C.经常戴耳机听手机音乐,长时间会影响耳的听力,错误。
D.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应更好地服务于人,而不要成为人们的“精神鸦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正确。
故选C。
12.C
【分析】(1)抗体就是病原体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抗体就是病原体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故A正确。
B.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有治疗作用,而对于病毒性传染病没有治疗作用,所以抗生素对冠状病毒都没有杀伤作用,故B正确。
C.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注射新冠疫苗的人只会获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免疫力,故C错误。
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射新冠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类型、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等。
13.C
【解析】1.抗原: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详解】A.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疫苗等。故从免疫角度看,狂犬病毒和狂犬疫苗都属于抗原,A正确。
B.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
C.狂犬疫苗全部注射完毕后,人体能够产生抵抗狂犬病病毒的抗体,但不能阻止狂犬病毒再次进入人体,C错误。
D.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故给未被狗咬的人注射狂犬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能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准确答题,难度适中。
14.B
【详解】【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为了控制此传染病的传播,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病人进行严格隔离,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5.A
【分析】本题考查相关疾病的判断,难度适中。
【详解】A.艾滋病属于遗传病,一般由性传播方式进行传播,A正确。
B. 巨人症不属于传染病,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错误。
C.贫血不属于传染病,贫血是因为体内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缺铁引起的疾病,C错误。
D.色盲不属于传染病,是隐性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A。
16.A
【分析】解答此题时从免疫的功能、健康生活方式、人工呼吸的方法等方面切入。
【详解】A.骨髓移植后要抑制病人的免疫排斥反应,应设法降低其免疫系统的功能,A错误。
B.有网瘾的人毫无节制的上网,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患,B正确。
C.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C正确。
D.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15至20次/分,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17.D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详解】A.D.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例如,有的青少年经常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食品;有的青少年染上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都是由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熟知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A.为了保持苗条身材而节食,体内无法供应足够的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故A不符合题意。
B.为了网上聊天熬通宵,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故B不符合题意。
C.奶茶不能代替水,把奶茶当水喝不利于身体健康,故C不符合题意。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健康,属于健康生活习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C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艾滋病主要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3)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详解】A.要求做室内课间操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是对健康的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所以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此举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正确。
B.艾滋病主要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同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教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被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对艾滋病患者不要有惧怕心理,要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B正确。
C.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C错误。
D.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当你遇到某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应首先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人工呼吸等科学有效的措施实施抢救,以挽救患者的生命,D正确。
故选C。
20.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的“讲究个人卫生、环境消毒、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所以,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使用公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D。
21.D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注意健康的知识,病原体是能够使人或者动植物患传染病的微生物或者寄生虫,香烟不是微生物或者寄生虫,不属于病原体,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害的,比如可用病毒制疫苗,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除此以外,其他的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与艾滋病患者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接触不会被感染,因此我们不应歧视、孤立艾滋病患者,要与他们和谐相处。
22.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1)营养配餐: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2)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3)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等。(4)不吸烟、不喝酒。(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A.“珍惜盘中餐”是指“光盘行动”,但有同学认为这样很没面子,这样的观点是有无的,珍惜粮食,人人有责,无关面子,A错误。
B.“粒粒助健康”是指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全面和均衡的营养,而不是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B错误。
C.学习任务繁重,也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才有利于身心健康,C错误。
D.“笑口常开,心情愉快”能够体现出青少年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D正确。
故选D。
23.A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所以,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因此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故选A。
24.D
【分析】1.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溶解,吞噬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除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A.皮肤和黏膜组成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还有杀菌作用,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A正确。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有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B正确。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C正确。
D.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D。
25.C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A.HIV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即HIV没有细胞核,故A错误。
B.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不过,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等),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因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故B错误。
C.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而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因此,HIV可通过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传播,故C正确。
D.艾滋病人被乙肝病毒感染后能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对艾滋病没有抵抗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6.(1) 病原体 细胞
(2) 核酸 控制传染源
(3) 气体交换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肺循环 小肠
(4)出门佩戴口罩,居室通风、消毒(合理即可)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详解】(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新冠肺炎病毒是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2)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仍然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对他们的隔离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传染源。
(3)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患者吸入的氧气首先在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氧气进入了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这属于肺循环,吸入的氧气最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人体消化吸收奶制品中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预防新冠肺炎的具体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居室通风、消毒、打疫苗、多吃蔬菜水果等。
27. 能生长和繁殖 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抗原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 遗传(基因)
【分析】(1)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也有三个,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1)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H7N9病毒具有的生物特征是能生长和繁殖;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若H7N9的疫苗研发成功,那么这种疫苗进入人体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它属于抗原。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因此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发现H7N9感染者或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治疗和对发现携带H7N9病毒禽类进行深埋处理,均属于控制传染源。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对关闭活禽市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对H7N9禽流感患者治疗的方法,可以尝试将治愈者的血清注射到患者体内,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5)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H7N9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遗传(基因)多样性。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的类型及概念。
28. 非处方 是 2020年2月15日 用法用量、有效期 B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1)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此说明书有“OTC”标志,说明该药为非处方药,该药是可自行购买。
(2)此药的保质期是24个月,生产日期是2018年2月15日,此药应在2020年2月15日之前使用。
(3)在购买此类药品时,应仔细阅读的内容有:药品名称、功能主治、生产日期、保质期、用法和用量、有效期等。
(4)碘伏是消毒防腐剂,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起杀菌作用;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创可贴具有止血,护创作用;感冒冲剂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物,属于非处方药;螺旋藻有促进钙吸收、提高免疫力、防止代谢紊乱和防止衰老的功能,对生殖,心血管、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均有作用,不是家庭小药箱必备的常用药。故选B。
【点睛】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29. 细胞 寄生 [2]遗传物质 [3]细胞膜 遗传信息 保护易感人群 该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只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对新冠病毒起作用;但该抗体不能与流感病毒结合,故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
【分析】(1)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图二中:3是细胞膜,4是细胞核,5是细胞质。
【详解】(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表现出生命活动,就会变成结晶体。
(2)新型冠状病毒是靠的内部的2遗传物质(核酸)是进行繁殖的,因此进行基因测序,检测的结构应是图一中的2遗传物质。
(3)细胞膜位于动物细胞外层,有起保护的作用。图二中可见新冠病毒穿过细胞的[3]细胞膜从而进入细胞内部。
(4)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新型冠状病毒的是R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所以,新冠病毒能破坏人体细胞,其中一个原因是它靠自己遗传物质上携带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大量新的病毒,导致人体细胞裂解死亡。
(5)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故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所以,该疫苗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的原因是:该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只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对新冠病毒起作用;但该抗体不能与流感病毒结合,故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病毒的结构繁殖特点、抗原与抗体。
30.(1) ①→②→③→④→⑤ ⑥
(2) 吞噬病菌 非特异
(3) 破伤风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抗原 淋巴/免疫 不可以。破伤风针维持时间较短,注射疫苗机体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更持久。
【分析】题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上行传导束,⑦下行传导束。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的反射途径是: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②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③神经中枢,通过④传出神经传到⑤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可表示为 ①→②→③→④→⑤,这也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再经过脊髓的⑥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这也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现在,手能缩回但没有感觉,说明图中⑥上行传导束可能被阻断。
(2)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能吞噬病菌。因此当钉子刺入皮肤后,免疫系统迅速被触发,血液内白细胞会渗出毛细血管,集中到伤口处,吞噬病菌。该作用是先天的,针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的,故属于先天性免疫,又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3)根据题干资料一的信息,可知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破伤风杆菌属于细菌,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因此,其结构上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弱或失去了活性,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是抗原。“给人体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该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抗原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给人体注射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一般说的破伤风针就是破伤风抗毒素,它主要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所得到的血清制成的,起作用时间一般是一周左右;而破伤风疫苗主要是破伤风类毒素制作而成的,注射后起作用的时间一般是五年左右。因此破伤风针不能完全代替破伤风疫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