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初一下学期
生物学科期中学业述评教学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物质分别是(  )
A. 水和无机盐 B. 蛋白质和糖类
C. 蛋白质和脂肪 D. 水和蛋白质
2.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酶
C. 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 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3. 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 )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胃液、胆汁、唾液
C. 胰液、肠液、胆汁 D. 肠液、胰液、胃液
4.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小,却起着“人体动作润滑剂和健康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一组是( )
A. 缺铁——贫血 B. 缺维生素C——坏血病
C. 小儿缺钙——佝偻病 D. 缺维生素A——神经炎
5.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B. 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④的内壁结构
C.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6. 将四种蔬菜榨取的汁液分别逐滴滴入2mL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用汁液滴数如下,则维生素C含量最高、最低的蔬菜分别是(  )
果蔬 黄瓜 青椒 芹菜 白菜
果蔬滴数 14 8 15 11
A. 芹菜、黄瓜 B. 芹菜、青椒 C. 青椒、白菜 D. 青椒、芹菜
7.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将下列3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探究的变量有2个。
B.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
C. 实验结果是2、3号试管遇到碘液不变蓝色,1号变蓝色。
D. 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
8. 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典型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状,个别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 B. 呼吸道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C.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D. 不要边进食边大声说笑是为了避免吞咽时食物进入气管
9. 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A.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10. 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呼吸时,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气体是二氧化碳,B气体是氧气
B. 每个肺泡的壁有两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 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
D. 此过程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11. 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B. 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C. 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D. 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12. 现有甲、乙两瓶气体,各代表人体吸入或呼出的气体,其成分含量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
B. 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 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13.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期酗酒或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
B. 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C. 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60次
D. 给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片,并迅速拨打“120”
14.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图像和小明的血常规化验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正常值
红细胞 3.4×1012/L (4.0~5.5)×1012/L
血红蛋白 80g/L 120~160g/L
白细胞 9×109/L 4~10×109/L
血小板 180×109/L (100~300)×109/L
A. 根据化验结果,医生建议小明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上图中的①②③三种血细胞组成
C. 上图中的①能释放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
D. 上图中的③没有细胞核,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15. 如图是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管Ⅰ为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
B. 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Ⅰ→Ⅱ→Ⅲ
C. 手背上的“青筋”是血管Ⅰ,测量血压的血管是血管Ⅲ
D. 受外伤时,若血管Ⅲ破裂出血,需按压近心端止血
16. 异氟烷是一种常用麻醉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后进入血液,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病人手术时若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流经下图所示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17. 《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肺泡处
B. 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C. ②中含氧量低于①
D. 若乙位于小肠处,则③中营养物质高于④
18.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加
B. 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连通左心室
C. 若②表示肝脏,则③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会减少
D. 若②表示下肢的骨骼肌,则③表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19.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应以酒精的不同浓度为变量
B. 没有必要设置清水组
C. 一只水蚤只能进行2次实验,每次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酒精溶液中观察
D. 不同酒精浓度下,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20. 某人因酒驾发生车祸,导致失血过多,需输血急救。已知其血型为AB型,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 )
A B型血 B. AB型血 C. O型血 D. 都可以
21. 下列关于皮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
B.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真皮富含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C. 人在剧烈活动后,会大量出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D. 皮肤在受伤后能自愈,因为真皮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22. 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4和5构成肾小体
B. 2与1中液体相比,尿素含量明显增加
C. 1中血液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D. 肾单位中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4
23. 下表表示某健康成年人血浆、肾小囊内液体和输尿管中液体三个样本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单位:g/100mL),根据数据判断,样品甲、乙、丙依次是(  )
部分成分 甲 乙 丙
蛋白质 8 0 0.03
葡萄糖 0.1 0 0.1
尿素 0.03 1.8 0.03
无机盐 0.72 1.1 0.72
A. 血浆、尿液、原尿 B. 原尿、尿液、血浆
C. 原尿、血浆、尿液 D. 血浆、原尿、尿液
24. 如表所列实验相关操作与实验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A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减小实验误差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用滴管往纱布上滴水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伸入点燃的细木条 检验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D 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滴入柠檬酸钠溶液 防止血液凝固
A. A B. B C. C D. D
25. 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B. 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 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D. 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非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 夏津是我国著名的桑葚之乡,这里的葚树经过改良,状似草莓,味甘如蜜。每年5月是椹果的成熟期,这时树枝头会挂满乳白色、散发着清香的累累椹果,果实采摘自然也称为夏津的一大特色。周末,小明一家来到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采摘、品尝椹果。
(1)桑葚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_____,这属于______消化。
(2)经过一上午的采摘,小明又累又饿,来到一家饭馆,饭馆里有红烧肉,妈妈告诉他红烧肉含有较多脂肪,少吃一些,图二中表示脂肪的消化曲线是______,脂肪被彻底分解的产物是______。人每天吃进的脂肪主要在图二中的[ ]______内被消化。
(3)小明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除了强调合理营养外,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平衡膳食宝塔”中_______层的食物。
(4)图一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______(填数字)。
(5)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日三餐摄入的热量之比约为_____(填字母序号)。不吃早餐,或不定时就餐的习惯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A. 30%、30%、40% B. 40%、30%、30%
C. 30%、40%、30% D. 40%、40%、20%
27.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图一为人体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图三是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可知,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 ]_______两部分组成;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和_______处理。
(2)图一中从A到B处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与图二[ ]_______所示过程一致。
(3)当人体吸气时,图一所示结构3扩张,膈肌处于图三所示的______状态(用字母表示),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_______。
(4)氧气经①过程进入肺泡是通过_____实现的;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图二细胞中的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8. 下图甲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心脏分为四个腔,图甲A、B、C、D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_______,甲图中与D相连的血管是[ ]_____,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结构e叫做______。
(2)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②③⑤⑥表示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用序号表示)。
(3)若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肺炎,药物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流入心脏的[ ]_____,通过心脏各腔的途径依次是_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4)若④表示肾脏处的毛细血管,则血液经过④后,_____会明显减少(至少填2种)。
(5)图丙是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箭头表示血管内的血流方向,请判断血管2是_____。
29. 肾脏是个令人惊奇的脏器,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一个成年人的肾脏每天需要过滤大约2000升血液,产生约1.5升尿液。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身体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严重的话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目前,肾脏移植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对器官的需要量远远大于供应量。在无法进行肾脏移植的情况下,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其原理如右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有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特殊药液——透极液,其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导管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血液透析的设备相对复杂,需要患者定期去医院进行。目前,美国某研究机构正在研制一种生物混合设备,制造一种可植入的人工肾脏,这一技术也许能使肾病患者彻底摆脱透析。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某人双肾功能均衰竭,那么他将不能进行(  )
A. 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 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排出代谢废物
C. 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D. 体内有机物的分解
(2)目前对于肾功能衰竭能够实施的有效医治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血液透析。
(3)血液透析相当于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___作用。其中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的_______相似,半透膜相当于如下图肾单位中[ ]_______和[④]肾小囊腔内壁。在④中提取的液体是________。
(4)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_______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而血液透析并没有这个重吸收的过程。
(5)每年三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病日,为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节日和关注肾脏健康,请你为这个节日撰写一条宣传语:_________。
30.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体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
(2)某人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炎症部位需要经过心脏_____次。
(3)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1-4四条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有_____。
(4)图中a过程叫做______,蛋白质被分解成_____才能经a过程进入血液循环,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答全)
(5)人体完成bc过程是通过_____实现的。
(6)在①-④四条血管中,尿素含量始终最低的是______(填序号)。
3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正确设计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以及分析生物图表等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素养。下面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本学期进行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大小相当的6条草金鱼,分别放入盛有400毫升清水的6个大烧杯中,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烧杯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烟草浸出液的量 0 5mL 20ml 35mL 50mL 65mL
呼吸次数/15秒 28 36 45 38 20 呼吸缓慢出现浮头现象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设置1号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
(2)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低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呼吸起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正常呼吸有影响,是有害的。
实验二:为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馒头状态 唾液有无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1 碎屑适量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2 碎屑适量 A 充分搅拌
3 馒头块适量 2mL唾液 不搅拌
(3)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与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2号试管的现象是滴加碘液后________。
(4)1号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可以证明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要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的作用是否产生影响,应该再设计一个以______为变量的5号试管,除该变量外,其余实验条件都跟_____号试管一样。2023-2024学年度初一下学期
生物学科期中学业述评教学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物质分别是(  )
A. 水和无机盐 B. 蛋白质和糖类
C. 蛋白质和脂肪 D. 水和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物质的认识。水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详解】A、水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A错误。
B、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B错误。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C错误。
D、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D正确。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水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酶
C. 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 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而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组成;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
(2)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A.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A正确。
B.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但胆汁中虽不含消化酶,但胆汁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B错误。
C.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肠液中的肠肽酶把蛋白质进行彻底消化成氨基酸,C正确。
D.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D正确。
故选B。
3. 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 )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胃液、胆汁、唾液
C. 胰液、肠液、胆汁 D. 肠液、胰液、胃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1)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分别通过胰管和胆管流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肠腺位于小肠壁上,其分泌的肠液直接进入小肠,小肠内的消化液包括胰液、胆汁和小肠液。
(2)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
【详解】植物油消化的过程: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只能进行乳化,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变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接着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C符合题意。
故选C。
4.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小,却起着“人体动作润滑剂和健康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一组是( )
A. 缺铁——贫血 B. 缺维生素C——坏血病
C. 小儿缺钙——佝偻病 D. 缺维生素A——神经炎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等。
【详解】A.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A正确。
B.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B正确。
C.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成人患骨质疏松症,C正确。
D.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和神经炎,D错误。
故选D。
5.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B. 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④的内壁结构
C.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详解】A.②是胃,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A正确。
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不需要借助显微镜即可观察到,B错误。
C.③胰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糖类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D.胆汁是肝脏所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脂肪微粒再在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患肝炎的病人,其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此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D正确。
故选B。
6. 将四种蔬菜榨取的汁液分别逐滴滴入2mL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用汁液滴数如下,则维生素C含量最高、最低的蔬菜分别是(  )
果蔬 黄瓜 青椒 芹菜 白菜
果蔬滴数 14 8 15 11
A. 芹菜、黄瓜 B. 芹菜、青椒 C. 青椒、白菜 D. 青椒、芹菜
【答案】D
【解析】
【分析】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越少,表明维生素C含量越高,滴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含量越低。
【详解】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据此判断:青椒只用了8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所以说青椒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芹菜用了15滴才使高锰酸钾褪色,为最多的,所以说芹菜维生素C的含量最少,D符合题意。
故选D。
7.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将下列3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探究的变量有2个。
B.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
C. 实验结果是2、3号试管遇到碘液不变蓝色,1号变蓝色。
D. 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
【详解】A.1号和2号的变量是唾液,1号和3号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此实验探究的变量有2个,A正确。
B.1号和3号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因此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B正确。
C.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为麦芽糖,故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淀粉不能被清水分解,滴加碘液后变蓝;3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不能很好的发挥消化作用,仍有淀粉存在,故滴加碘液后变蓝。C错误。
D.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分解作用,所以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D正确。
故选C。
8. 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典型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状,个别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 B. 呼吸道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C.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D. 不要边进食边大声说笑是为了避免吞咽时食物进入气管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详解】AB.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A正确,B错误。
C.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中的肺来完成的,C正确。
D. 进食边大声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D正确。
故选B。
9. 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A.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厢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详解】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运动。
10. 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呼吸时,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气体是二氧化碳,B气体是氧气
B. 每个肺泡的壁有两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 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
D. 此过程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示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
【详解】AD.此过程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扩散,肺泡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AD错误。
B.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错误。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细胞构成,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C正确。
故选C。
11. 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B. 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C. 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D. 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如图中乙;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据此解答。
【详解】图示中,当膈肌由状态甲向状态乙转换时,胸腔容积缩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完成吸气,A错误;
膈肌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B错误;
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错误;
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而后下降,由甲到乙,完成吸气,D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的呼气过程:呼吸肌舒张,气体从肺内排出;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
12. 现有甲、乙两瓶气体,各代表人体吸入或呼出的气体,其成分含量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
B. 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 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
【详解】据分析和表中数据可知,甲的气体含氧气较多,乙中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较多,因此甲是吸入的气体,乙是呼出的气体。判断的依据就是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乙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水分增加,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期酗酒或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
B. 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C. 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60次
D. 给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片,并迅速拨打“120”
【答案】C
【解析】
【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
【详解】A.长期酗酒和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不吸烟、不喝酒就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A正确。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净化空气,防治空气污染,B正确。
C.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C错误。
D.硝酸甘油溶液、硝酸甘油片: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可以给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片。“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在遇到意外时,我们可以打此电话寻求救助。拨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重点要讲清楚地点、姓名和伤情,D正确。
故选C。
14.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图像和小明的血常规化验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正常值
红细胞 3.4×1012/L (4.0~5.5)×1012/L
血红蛋白 80g/L 120~160g/L
白细胞 9×109/L 4~10×109/L
血小板 180×109/L (100~300)×109/L
A. 根据化验结果,医生建议小明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上图中的①②③三种血细胞组成
C. 上图中的①能释放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
D. 上图中的③没有细胞核,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血小板,②白细胞,③是红细胞。化验单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偏低,说明小明患有贫血。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详解】A.根据化验结果,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偏低,说明小明患有贫血,可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故A正确。
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应由上图中的①②③三种血细胞和血浆组成,故B错误。
C.①是血小板,能释放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物质,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C正确。
D.③是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故D正确。
故选B。
15. 如图是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管Ⅰ为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
B. 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Ⅰ→Ⅱ→Ⅲ
C. 手背上的“青筋”是血管Ⅰ,测量血压的血管是血管Ⅲ
D. 受外伤时,若血管Ⅲ破裂出血,需按压近心端止血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内血流速度由快到慢的序是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故图中的Ⅰ是动脉血管,Ⅱ是毛细血管,Ⅲ是静脉血管。
【详解】A.血管Ⅰ流速最快,为动脉血管,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A错误。
B.把心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因此,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Ⅰ动脉→Ⅱ毛细血管→Ⅲ静脉,B正确。
C.手背上的“青筋”是血管Ⅲ静脉血管,测量血压的血管是血管Ⅰ动脉血管,C错误。
D.Ⅲ是静脉血管,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静脉出血的特点,颜色暗红,血流较慢,在远心端止血,D错误。
故选B。
16. 异氟烷是一种常用麻醉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后进入血液,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病人手术时若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流经下图所示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看图可知:②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①是右心房,③是右心室。
【详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
异氟烷气体通过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肺静脉→②左心房→④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③右心室……异氟烷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流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
故选B。
17. 《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肺泡处
B. 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C. ②中含氧量低于①
D. 若乙位于小肠处,则③中营养物质高于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肺静脉、②是肺动脉、③是上、下腔静脉、④是主动脉。
【详解】A.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②肺动脉→[甲]肺部毛细血管(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①肺静脉→左心房,A正确。
B.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在时间上不存在先后顺序,即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协调工作的,B错误。
C.心脏左侧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心脏右侧为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都流含氧较少的静脉血。所以,②肺动脉中含氧量低于①肺静脉,C正确。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所以若乙位于小肠处,则③肠静脉中营养物质高于④肠动脉,D正确。
故选B。
18.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加
B. 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连通左心室
C. 若②表示肝脏,则③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会减少
D. 若②表示下肢的骨骼肌,则③表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变化是:
(1)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
(2)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
(3)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
【详解】A.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故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因此,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加、氧气减少,A错误。
B.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血管相连通,心房与静脉血管相连通。结合题图可知,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肺静脉连通左心房,B错误。
C.流经肝脏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故血液流经肝脏后,二氧化碳等废物会增多,C错误。
D.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若②表示下肢的骨骼肌,则③表示静脉血管,血管内流含氧量低的静脉血,D正确。
故选D。
19.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应以酒精的不同浓度为变量
B. 没有必要设置清水组
C. 一只水蚤只能进行2次实验,每次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酒精溶液中观察
D. 不同酒精浓度下,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说明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说明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详解】A.“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各组不同的条件是酒精浓度,因此该实验应以酒精的不同浓度为变量,故A正确。
B.对照实验必须设置对照组,本实验需设置清水组作对照,故B错误。
C.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故C正确。
D.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不同酒精浓度下,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故D正确。
故选B。
20. 某人因酒驾发生车祸,导致失血过多,需输血急救。已知其血型为AB型,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 )
A. B型血 B. AB型血 C. O型血 D. 都可以
【答案】B
【解析】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安全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所以患者急需输血,他的血型为AB型,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AB型。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21. 下列关于皮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
B.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真皮富含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C. 人在剧烈活动后,会大量出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D. 皮肤在受伤后能自愈,因为真皮的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详解】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故A正确。
B.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表皮,有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故B正确。
C.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如水、无机盐、尿素,有一部分由皮肤形成汗液排出,故皮肤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故C正确。
D.皮肤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是因为生发层细胞的特点是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故D错误。
故选D。
22. 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4和5构成肾小体
B. 2与1中的液体相比,尿素含量明显增加
C. 1中血液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D. 肾单位中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4
【答案】B
【解析】
【分析】(1)图中,1入球小动脉、2肾静脉、3收集管、4肾小球、5肾小囊,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肾小体包括4肾小球和5肾小囊,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2)可知,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2肾静脉与1入球小动脉中的液体相比,尿素含量明显降低,B符合题意。
C.1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氧气含量高,颜色鲜红,C不符合题意。
D.肾单位包括4肾小球、5肾小囊、肾小管三部分,4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属于循环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 下表表示某健康成年人血浆、肾小囊内液体和输尿管中液体三个样本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单位:g/100mL),根据数据判断,样品甲、乙、丙依次是(  )
部分成分 甲 乙 丙
蛋白质 8 0 0.03
葡萄糖 0.1 0 0.1
尿素 0.03 1.8 0.03
无机盐 0.72 1.1 0.72
A. 血浆、尿液、原尿 B. 原尿、尿液、血浆
C. 原尿、血浆、尿液 D. 血浆、原尿、尿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经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样品甲中含有葡萄糖和大量的蛋白质,因此样品是血浆;样品乙中不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而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和大量的尿素,因此样品是尿液;样品丙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因此样品是原尿。
故选A。
24. 如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实验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A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减小实验误差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用滴管往纱布上滴水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伸入点燃的细木条 检验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D 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滴入柠檬酸钠溶液 防止血液凝固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1)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记录水蚤心率时重复三次,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2)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的差别是呼出的气体比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如天然抗凝剂(肝素,水 蛭素等)、柠檬酸钠,氟化钾。
【详解】A.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准确,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A正确。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正确。
C.二氧化碳具有遇见澄清石灰水浑浊的特性。人体吸入的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是0.03%,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4%,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无法判断两瓶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因此不能达到所要的目的,检测二氧化碳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错误。
D.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所以,在“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中,在装有新鲜血液的试管内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可以防止血液凝固,D正确。
故选C。
25. 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B. 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 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D. 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保持良好的状态,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科学合理用药,不吸烟、不喝酒和拒绝吸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详解】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与生活方式也有影响,选项A正确;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而不是红细胞增多导致的脸红,选项B不正确;心肌梗塞的患者,需要及时打120电话,并现场采取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及时送上车到医院,选项C不正确;合理膳食是指满足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多样搭配,食物多样化,由于心脏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合理膳食就不能发生心脏病,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选项D不正确。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非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 夏津是我国著名的桑葚之乡,这里的葚树经过改良,状似草莓,味甘如蜜。每年5月是椹果的成熟期,这时树枝头会挂满乳白色、散发着清香的累累椹果,果实采摘自然也称为夏津的一大特色。周末,小明一家来到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采摘、品尝椹果。
(1)桑葚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_____,这属于______消化。
(2)经过一上午的采摘,小明又累又饿,来到一家饭馆,饭馆里有红烧肉,妈妈告诉他红烧肉含有较多脂肪,少吃一些,图二中表示脂肪的消化曲线是______,脂肪被彻底分解的产物是______。人每天吃进的脂肪主要在图二中的[ ]______内被消化。
(3)小明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除了强调合理营养外,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平衡膳食宝塔”中_______层的食物。
(4)图一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______(填数字)。
(5)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日三餐摄入的热量之比约为_____(填字母序号)。不吃早餐,或不定时就餐的习惯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A. 30%、30%、40% B. 40%、30%、30%
C. 30%、40%、30% D. 40%、40%、20%
【答案】(1) ①. 麦芽糖 ②. 化学##化学性
(2) ①. Z ②. 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 、脂肪酸(可颠倒顺序) ③. D 小肠
(3)C、D(可颠倒顺序)
(4)⑦⑤ (5)C
【解析】
【分析】(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2)图一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
图二中A口腔,B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X代表淀粉的消化,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消化;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在胃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消化;Z代表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消化。
图三中A是谷物类,B是蔬果类,C是鱼、肉类,D是豆制品类,E是脂类。
【小问1详解】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即物理性消化;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即化学性消化。故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
【小问2详解】
Z代表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消化。脂肪首先在小肠内,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被D小肠中的消化液:肠液、胰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人每天吃进的脂肪主要在图二中的D小肠内被消化。
【小问3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所以小明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除了强调合理营养外,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平衡膳食宝塔”中C、D层的食物,原因是该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小问4详解】
人体的消化道包括②口腔、咽、③食道、⑤胃、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
口腔可以消化淀粉,但不具有吸收功能;胃能够消化蛋白质,但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但不具有消化功能。
因此,图一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⑤胃和⑦小肠。
【小问5详解】
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所以,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7.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图一为人体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图三是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可知,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 ]_______两部分组成;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和_______处理。
(2)图一中从A到B处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与图二[ ]_______所示过程一致。
(3)当人体吸气时,图一所示结构3扩张,膈肌处于图三所示的______状态(用字母表示),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_______。
(4)氧气经①过程进入肺泡是通过_____实现的;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图二细胞中的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1) ①. 3肺 ②. 清洁
(2) ①.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②.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 ①. B ②. 增大
(4) ①. 呼吸运动 ②. 线粒体
【解析】
【分析】图一中:1 喉、2是气管、3是肺、4是肺泡、5是肺泡壁、6是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图二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换气,图三是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3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通道。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所以呼吸道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小问2详解】
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A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再由B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此过程与了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一致。
【小问3详解】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即图三中由A→B状态,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小问4详解】
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①过程进入肺泡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经②、④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最终进入图二中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8. 下图甲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心脏分为四个腔,图甲A、B、C、D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_______,甲图中与D相连的血管是[ ]_____,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结构e叫做______。
(2)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②③⑤⑥表示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用序号表示)。
(3)若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肺炎,药物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流入心脏的[ ]_____,通过心脏各腔的途径依次是_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4)若④表示肾脏处的毛细血管,则血液经过④后,_____会明显减少(至少填2种)。
(5)图丙是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箭头表示血管内的血流方向,请判断血管2是_____。
【答案】(1) ①. B左心室 ②. b肺动脉 ③. 动脉瓣
(2)②⑤ (3) ①. C右心房 ②. C→D→A→B (4)尿素、氧气
(5)毛细血管
【解析】
【分析】甲图: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下腔静脉。乙图: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①肺部毛细血管、②肺静脉、③上、下腔静脉、④全身组织处毛细血管、⑤主动脉、⑥肺动脉。图丙:1动脉、2毛血细管、3静脉。
【小问1详解】
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心壁最厚的是B左心室。与D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b肺动脉,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e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小问2详解】
血液循环路线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循环途径如下图:
由此可见,乙图中②肺静脉和⑤主动脉内流动脉血。
【小问3详解】
若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肺炎,药物随血液经小静脉→上、下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患病部位,故药物随着血液流动最先流入心脏的C右心房,通过心脏各腔的途径依次是C→D→A→B。
【小问4详解】
肾脏的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废物,包括多余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尿素。血液流经肾脏时,由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变成氧气含量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经过④肾脏处的毛细血管后,尿素和氧气会明显减少。
【小问5详解】
图丙中:血管3内血液由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为动脉血管;血管1内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为静脉;血管2中红细胞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
29. 肾脏是个令人惊奇的脏器,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一个成年人的肾脏每天需要过滤大约2000升血液,产生约1.5升尿液。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身体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严重的话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目前,肾脏移植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对器官的需要量远远大于供应量。在无法进行肾脏移植的情况下,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其原理如右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有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特殊药液——透极液,其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导管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血液透析的设备相对复杂,需要患者定期去医院进行。目前,美国某研究机构正在研制一种生物混合设备,制造一种可植入的人工肾脏,这一技术也许能使肾病患者彻底摆脱透析。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某人双肾功能均衰竭,那么他将不能进行(  )
A. 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 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排出代谢废物
C. 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D. 体内有机物的分解
(2)目前对于肾功能衰竭能够实施的有效医治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血液透析。
(3)血液透析相当于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___作用。其中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的_______相似,半透膜相当于如下图肾单位中[ ]_______和[④]肾小囊腔内壁。在④中提取的液体是________。
(4)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_______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而血液透析并没有这个重吸收的过程。
(5)每年三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病日,为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节日和关注肾脏健康,请你为这个节日撰写一条宣传语:_________。
【答案】(1)B (2)肾脏移植
(3) ①. 过滤 ②. 血浆 ③. ③肾小球 ④. 原尿
(4) ①. ⑤肾小管 ②. 葡萄糖
(5)保护肾脏,挽救心脏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图中的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⑥是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小问1详解】
双肾功能衰竭,人体不能排尿,就不能使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保持平衡,也不能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健康会受到危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目前对于肾功能衰竭能够实施的有效医治方法主要有肾脏移植和血液透析。
【小问3详解】
血液透析的目的是除去血液中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同尿的形成过程,其中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的血浆相似,因此血液透析过程实际上模拟了尿液形成过程中的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透析废液中尿素等废物增多,新鲜透析液中葡萄糖和无机盐的浓度应与人体内的浓度一样,这样才能保证血液中的这些物质不向透析液中扩散,同时,透析液的温度要与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致,过凉或过热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④肾小囊中提取的液体是原尿。
【小问4详解】
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小问5详解】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节日和关注肾脏健康,撰写一条宣传语:“保护肾脏,挽救心脏”(合理即可)。
30.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体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
(2)某人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炎症部位需要经过心脏_____次。
(3)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1-4四条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有_____。
(4)图中a过程叫做______,蛋白质被分解成_____才能经a过程进入血液循环,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答全)
(5)人体完成bc过程是通过_____实现的。
(6)在①-④四条血管中,尿素含量始终最低的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1)D左心室
(2)2##两 (3)1、2、3
(4) ①. 吸收 ②. 氨基酸 ③. 胃液、肠液、胰液 (5)气体扩散作用
(6)②
【解析】
【分析】如图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①肾动脉、②肾静脉、③肺动脉、④下腔静脉、1呼气、2排尿、3排汗、4排遗、a吸收、b二氧化碳、c氧气。
【小问1详解】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体循环的起点是D左心室。
【小问2详解】
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病灶周围的毛细血管→病灶;所以,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炎症部位需要经过心脏2次。
【小问3详解】
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而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1-4四条途径中,1表示呼气、2表示排尿、3排汗、4表示排遗;其中属于排泄的是 1、2、3。
【小问4详解】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处;由题图可以看出,通过a过程,小肠内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故图中a过程叫做吸收。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小问5详解】
气体扩散的原理: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所以,b、c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该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
【小问6详解】
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的场所。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时,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同时产生尿液排出体外;血液经过肾脏后,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因此,尿素含量始终最低的是②肾静脉。
3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正确设计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以及分析生物图表等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素养。下面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本学期进行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大小相当的6条草金鱼,分别放入盛有400毫升清水的6个大烧杯中,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烧杯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烟草浸出液的量 0 5mL 20ml 35mL 50mL 65mL
呼吸次数/15秒 28 36 45 38 20 呼吸缓慢出现浮头现象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设置1号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
(2)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低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呼吸起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正常呼吸有影响,是有害的。
实验二:为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馒头状态 唾液有无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1 碎屑适量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2 碎屑适量 A 充分搅拌
3 馒头块适量 2mL唾液 不搅拌
(3)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与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2号试管的现象是滴加碘液后________。
(4)1号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可以证明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要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的作用是否产生影响,应该再设计一个以______为变量的5号试管,除该变量外,其余实验条件都跟_____号试管一样。
【答案】(1) ①. 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 ②. 对照
(2)促进 (3) ①. 2ml清水 ②. 1 ③. 变蓝##变成蓝色
(4)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5) ①. 温度 ②. 1
【解析】
【分析】(1)实验一:以“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一组是实验组,正常状态下、没有处理的一组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从表格中看出,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1号起对照作用。
【小问2详解】
依据实验中表格可以看出,烟草浸出液浓度分别为:0mL、5mL、20mL、35mL、50mL、65mL时,呼吸次数分别为:28、36、45、38、20、呼吸缓慢出现浮头现象。因此, 在一定的范围内,低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呼吸起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呼吸起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正常呼吸有影响,且是有害的。
【小问3详解】
实验二: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1号试管加入了2mL唾液、2号试管加入了2ml清水,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这两个试管能够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淀粉遇碘液变蓝;因为2号试管中加入的2mL清水不消化淀粉,所以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
【小问4详解】
1号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可以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小问5详解】
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若再增加一只5号试管,前面的处理都和1号试管一样,只有温度不同,则实验变量是温度。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