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中考生物学复习-生物和生物圈二轮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中考生物学复习-生物和生物圈二轮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学复习-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目标:
一、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影响鼠妇(或黄粉虫、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四、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五、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六、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七、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八、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脉图·建体系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熟记生物的7大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①遗传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②变异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注意:珊瑚和珊瑚礁不是生物(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注意:细菌、蘑菇、金针菇、灵芝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 、互利共生关系
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例子: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
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例子: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大树底下好乘凉)
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
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5.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7.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中考真题演练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钟乳石 C.小麦 D.汽车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D.机器人、 钟乳石和汽车都没有生物的基本特征,都不属于生物,错误。
C.小麦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正确。
故选C。
2.(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作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鼠→蛇→鹰 B.草→鼠→蛇→鹰
C.草←鼠←蛇←鹰 D.阳光→草→鼠→蛇→鹰
【答案】B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鼠→蛇→鹰,缺少生产者,A错误。
B.草→鼠→蛇→鹰,书写正确,B正确。
C.草←鼠←蛇←鹰,箭头方向应指向捕食者,C错误。
D.阳光→草→鼠→蛇→鹰,阳光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食物链的书写规范,考生能明确书写食物链的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3.(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B.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D.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答案】D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详解】A.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的身
体与竹枝很相似,这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A错误。
B.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能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其他生物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B错误。
C.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C错误。
D.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同时,蚯蚓的粪便可使土壤肥沃,有利于根的生长,体现了生物对环境土壤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4.(2021·内蒙古包头·一模)莲花的根状茎中有很多通气的孔道,这说明莲花适宜生活在( )
A.缺乏有机物的水环境 B.缺乏无机盐的水环境
C.缺乏氧气的水环境 D.缺乏阳光的水环境
【答案】C
【解析】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详解】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莲花的根状茎中有很多通气的孔道,说明茎的通气组织发达,这是对氧少的适应,适应于水多氧少的环境。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5.(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一共有九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中共有五个营养级
C.食物网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蛇 D.该食物网中还缺少非生物成分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详解】A.图中食物链有∶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草→鼠→鹰、草→兔→鹰,共3条,A错误。
B.该图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在此食物链中一共5个营养级,B正确。
C.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因此这个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数量最少,也就是鹰数量最少,C错误。
D.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而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了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熟悉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6.(2021·四川广元·中考真题)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D.“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
B.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
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C正确。
D.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D正确。
故选B。
7.(2017·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生物圈中能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是(  )
A.植物 B.动物 C.所有生物 D.细菌和真菌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据此解答。
【详解】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生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0·甘肃天水·中考真题)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答案】B
【分析】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
【详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甲、乙、丁,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丁因食物增加而增加,甲因捕食者乙增加而减少,丙因捕食者甲减少而增加,因此会引起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而不是引起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食物链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9.(201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成诗中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土壤 C.空气 D.温度
【答案】D
【详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D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0.(2018·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达到60毫米
C.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D.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答案】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详解】“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变色龙”的体色变化的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称为保护色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属于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寒冷海域中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60毫米,有利于保温,与寒冷环境相适应,因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不符合题意;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是生物地衣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1.(2017·四川成都·中考真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互助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答案】A
【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2)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详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A正确。
故选A。
12.(2013·广东湛江·中考真题)请你数一数如图食物网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答案】A
【分析】生态系统中,由于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详解】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消费者结束,中间用箭头连接,且箭头指向捕食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3条:绿色植物→兔→鹰;绿色植物→食草鸟→鹰;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草→蛇→鹰,A正确。
故选A。
13.(2019·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人体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的现象,属于生物哪个特征?( )
A.生长 B.繁殖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答案】D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由分析可知,人体排出汗液和尿液,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即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4.(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解: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
故选D。
【点睛】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题解题关键。
15.(2023·河南·中考真题)风吹麦浪,稻花飘香,夏蝉低吟,鸟儿浅唱……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诠释了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 )
A.春日和煦 B.夏荷绽放 C.秋风送爽 D.冬雪飞舞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这个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特点。
【详解】A.春日和煦是自然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夏荷绽放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B符合题意。
C.秋风送爽是自然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冬雪飞舞是自然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答案】A
【分析】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丁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甲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乙属于第三级消费者。
【详解】A.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A正确。
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错误。
C.图中丙是生产者,丁、甲、乙均是消费者,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丙→丁→甲→乙”食物链中,乙的级别最高,有害物质含量最多,D错误。
故选A。
17.(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
A.调查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
【详解】A.调查法是指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的方法,实地调查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调查方法。故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调查法,A正确。
B.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B错误。
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错误。
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D错误。
故选A。
18.(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地球之肾”美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A不符合题意。
B.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B不符合题意。
C.淡水生态系统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9.(2021·湖北咸宁·中考真题)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
【详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要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B。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比较的概念,只有理解了概念,才可能应用该方法学习、研究生物学。
20.(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草盛豆苗稀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葵花朵朵向太阳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A.“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
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
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太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有害物质DDT污染了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草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
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D.该食物网共含有3条食物链
【答案】C
【分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着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中,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
【详解】A.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猫头鹰体内含DDT最高,故A错误。
B.D.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故BD错误。
C.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故C正确。
故选C。
22.(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答案】C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详解】A.荒漠地区缺水,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是环境影响生物,B错误。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是对阴暗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生物影响环境知识的理解。
23.(201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含羞草的叶子被碰触时,展开的叶子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变异现象 B.生长现象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 D.繁殖现象
【答案】C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
应。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特征。
24.(2017·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草→兔→鹰→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C.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答案】C
【详解】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A错误;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只能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植物→蝉→螳螂→黄雀”这样一条食物链,黄雀的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最多,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
25.(2019·四川巴中·中考真题)种植水稻后要经常消除田间的杂草,这是因为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合作 D.竞争
【答案】D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有:阳光、空气、水分、一定的生存空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水分等。杂草直接影响水稻的长势。杂草越多,水稻的长势就越弱;反之杂草越少,水稻的长势就越好。所以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D正确,A、B、C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综合题
26.(2019·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蝗虫的发育特点是 。
(4)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食虫的鸟同属鸟类,原始鸟类是由 进化来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 的相对平衡。
【答案】 分解者 草→兔→鹰 太阳能 捕食和竞争 胎生哺乳 不完全变态发育 原始爬行动物 碳﹣氧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达到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少,损耗能量越少。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草→兔→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鹰和蛇都以鼠或食虫鸟为食,鹰又捕食蛇,所以两者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3)鼠和兔是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4)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原始鸟类由原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点睛】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特点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7.(2020·广西贺州·中考真题)我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2%,动植物种类丰富,被誉为“天然氧吧”。下图是姑婆山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的角度分析,图中没有提及的是 ,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若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鹰的数量大量增加,则一定时间内草的数量 (选填“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或“先减少后趋于稳定”)。
(3)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原因是: 。
【答案】 分解者 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合理即可) 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合理即可)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
所以图中没有提及的是分解者,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
(2)若鹰的数量大量增加,兔因捕食者的增加而大量减少,兔吃草,则草的数量会大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下去,后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功能等可解答。
28.(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农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实施保护农田的措施。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甲、乙、丙的某些过程。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C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2)图中B和C之间的关系是 。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选填“较弱”或“较强”或“一样”),理由是 。
【答案】(1)甲→A→C
(2)捕食和竞争(全对才给分)
(3) 较弱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2.图中:①光合作用、②③④呼吸作用;甲是生产者,A、B和C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
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故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少;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多。图中的食物链有:甲→A→C,甲→A→B→C。所以,图中C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较短的:甲→A→C。
(2)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图中B被C捕食,B和C都捕食A。所以,图中B和C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理由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29.(2015·四川内江·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1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
(2)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3)在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加入某种原因使蛇的数量减少,则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将会显著增加的生物是 .
(4)请你数一束,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5)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吃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能力来实现的.
【答案】(1)生产者;
(2)猫头鹰;
(3)鼠、吃虫的鸟、青蛙;
(4)10;
(5)自我调节;
【详解】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如果该草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汞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
(3)如果大量捕杀蛇,青蛙、吃虫的鸟和鼠会因失去天敌而迅速增加。
(4)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该图中的食物链分别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狐;草→兔→狐;草→兔→猫头鹰共10条。
(5)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做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人类的干扰超过了这种能力,生态平衡就会受到破坏。
故答案为(1)生产者;
(2)猫头鹰;
(3)鼠、吃虫的鸟、青蛙;
(4)10;
(5)自我调节;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难度中上,属于理解掌握层次。
30.(2017·河北·中考真题)今年4月,国家宣布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理念之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区中的白洋淀景色宜人、物产丰饶,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有重要作用。如图为白洋淀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 条。
(2)该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命能量源泉的是( )
A.水分 B.空气C.温度 D.阳光
(3)白洋淀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4)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铝、汞等重金属进入白洋淀,则体内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乌鳢和 ,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非常必要。
【答案】 5 D 生物圈 鲶鱼
【详解】(1)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浮游藻类→摇蚊幼虫→鲤鱼→乌鳢、浮游藻类→摇蚊幼虫→鲤鱼→鲶鱼、浮游藻类→摇蚊幼虫→马口鱼→鲶鱼、浮游藻类→摇蚊幼虫→棒花鱼→黄鳝→乌鳢、浮游藻类→摇蚊幼虫→→棒花鱼→黄鳝→鲶鱼,因此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5条。
(2)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该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命能量源泉的是阳光,故选D。
(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
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乌鳢和鲶鱼,因此“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铝、汞等重金属进入白洋淀”,则体内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乌鳢和鲶鱼,“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非常必要”。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名师点睛】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1.(2019·四川·中考真题)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下列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 。
【答案】 3 猫头鹰 绿色植物(或草、生产者) D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详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为: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共3条。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3)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图体现了动态平衡现象。
【点睛】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学复习-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目标:
一、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影响鼠妇(或黄粉虫、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四、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五、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六、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七、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八、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脉图·建体系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熟记生物的7大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①遗传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②变异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注意:珊瑚和珊瑚礁不是生物(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注意:细菌、蘑菇、金针菇、灵芝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 、互利共生关系
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例子: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
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例子: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大树底下好乘凉)
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
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5.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7.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中考真题演练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钟乳石 C.小麦 D.汽车
2.(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作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鼠→蛇→鹰 B.草→鼠→蛇→鹰
C.草←鼠←蛇←鹰 D.阳光→草→鼠→蛇→鹰
3.(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B.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D.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4.(2021·内蒙古包头·一模)莲花的根状茎中有很多通气的孔道,这说明莲花适宜生活在( )
A.缺乏有机物的水环境 B.缺乏无机盐的水环境
C.缺乏氧气的水环境 D.缺乏阳光的水环境
5.(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一共有九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中共有五个营养级
C.食物网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蛇 D.该食物网中还缺少非生物成分
6.(2021·四川广元·中考真题)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D.“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7.(2017·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生物圈中能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是(   )
A.植物 B.动物 C.所有生物 D.细菌和真菌
8.(2020·甘肃天水·中考真题)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9.(201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成诗中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土壤 C.空气 D.温度
10.(2018·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达到60毫米
C.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D.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11.(2017·四川成都·中考真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互助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12.(2013·广东湛江·中考真题)请你数一数如图食物网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13.(2019·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人体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的现象,属于生物哪个特征?( )
A.生长 B.繁殖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14.(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5.(2023·河南·中考真题)风吹麦浪,稻花飘香,夏蝉低吟,鸟儿浅唱……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诠释了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
A.春日和煦 B.夏荷绽放 C.秋风送爽 D.冬雪飞舞
16.(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17.(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
A.调查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18.(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地球之肾”美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9.(2021·湖北咸宁·中考真题)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20.(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草盛豆苗稀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葵花朵朵向太阳
21.(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有害物质DDT污染了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草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
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D.该食物网共含有3条食物链
22.(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23.(201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含羞草的叶子被碰触时,展开的叶子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变异现象 B.生长现象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 D.繁殖现象
24.(2017·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草→兔→鹰→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C.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25.(2019·四川巴中·中考真题)种植水稻后要经常消除田间的杂草,这是因为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合作 D.竞争
二.综合题。
26.(2019·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蝗虫的发育特点是 。
(4)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食虫的鸟同属鸟类,原始鸟类是由 进化来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 的相对平衡。
27.(2020·广西贺州·中考真题)我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2%,动植物种类丰富,被誉为“天然氧吧”。下图是姑婆山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的角度分析,图中没有提及的是 ,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若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鹰的数量大量增加,则一定时间内草的数量 (选填“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或“先减少后趋于稳定”)。
(3)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原因是: 。
28.(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农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实施保护农田的措施。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甲、乙、丙的某些过程。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C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2)图中B和C之间的关系是 。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选填“较弱”或“较强”或“一样”),理由是 。
29.(2015·四川内江·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1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草原生
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
(2)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3)在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加入某种原因使蛇的数量减少,则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将会显著增加的生物是 .
(4)请你数一束,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5)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吃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能力来实现的.
30.(2017·河北·中考真题)今年4月,国家宣布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理念之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区中的白洋淀景色宜人、物产丰饶,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有重要作用。如图为白洋淀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 条。
(2)该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命能量源泉的是( )
A.水分 B.空气C.温度 D.阳光
(3)白洋淀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4)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铝、汞等重金属进入白洋淀,则体内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乌鳢和 ,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非常必要。
31.(2019·四川·中考真题)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下列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