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强化训练(三)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杯酚”能分离C60和C70,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性
B. 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C. “神州十七号”使用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供电时GaAs发生了电子转移
D. 钾盐可用作紫色烟花的原料是因为电子跃迁到激发态过程中释放能量产生紫色光
2.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N2的电子式:
B. 的化学名称:N—二甲基甲酰胺
C. C2H2中C的杂化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D. 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3. 下列工业制备原理或流程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冶炼镁:MgCl2(熔融)Mg+Cl2↑
B. 工业制硝酸:N2NOHNO3
C. 工业制氯气:2NaCl+2H2O2NaOH+Cl2↑+H2↑
D. 工业制纯硅: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
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42g C3H6所含的σ键数为9NA
B. 1mol石墨中含有0.5NA个六元碳环
C.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CH4与2.24L Cl2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0.2NA
5.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基态W原子中含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且有一个单电子,基态X原子的最高能级轨道中均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Y可形成两种气态同素异形体,Z2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键角:WZ3>XZ3 B. 第一电离能:X>Y
C. 熔点:WX>YZ2 D. 键能:X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K、Rb的密度依次增大
B. H2O、HF、NH3的沸点依次降低
C. 等质量的CH4、C2H4、C6H6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依次减小
D. 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一定量锌反应生成等量氢气时,醋酸耗时短
7.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通过注射器活塞移动验证钠与水反应放热 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D.测定中和热
A. A B. B C. C D. D
8. 治疗注意力缺陷的药物托莫西汀(Z)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面
B. W、X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C. Y分子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D. Z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
9. 复旦大学某课题组首次实现了以芳基磺酰氯(ArSO2Cl)为引发剂的有机催化光调控活性聚合,如图所示。图中R1、R2为烷基,Ar为芳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有4种运动状态
B. 磺酰氯(SO2Cl2)的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 X分子中的C、N原子均只采取sp2杂化
D. Y分子属于线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的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B 向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 溶液由天蓝色变为深蓝色 与Cu2+配位的能力:NH3>H2O
C 向苯、甲苯中分别滴加酸性KMnO4溶液 前者不褪色,后者褪色 甲基活化了苯环
D 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没有出现血红色 固体试样中不存在Fe3+
A. A B. B C. C D. D
11.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0.0100mol/L Na2C2O4溶液的性质。
【实验1】用pH计测得该溶液pH=8.60。
【实验2】取5mL该溶液,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
【实验3】另取5mL该溶液,滴加等体积0.02mol/L 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已知室温下Ksp(CaC2O4=2.5×10-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Na2C2O4溶液中满足:>2
B. 实验2滴加盐酸过程中可能存在;c(Na+ )= c()+2c()+c(C1-)
C. 实验3所得上层清液中:c()=5×10-7mol L-1
D. 实验3所得上层清液中:2c(Ca2+)+c(H+ )=c()+2c()+0.01+c(OH-)
12.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2与NO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其正反应速率正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不考虑副反应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逆随t变化的曲线在a~c时间段内与正的趋势相同
B. 从A点到C点,NO的分压一直增大
C.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在恒温条件下发生此反应,则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D. A、B、C三点的Q值:QA>QB>Qc
13. 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两种正方体单元构成,且两种正方体单元中氧离子的空间位置相同。通过Li+嵌入或脱嵌该晶胞的棱心和体心,可将该晶体设计为纳米硅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m、n为正整数)。已知:脱嵌率=×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负性:FeB. 该晶胞中Fe3+周围等距最近的O2-有6个
C. 正方体单元A的体心处的Fe2+位于O2-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D. 以B1单元中M点为原点,建立如上图坐标系,则A3单元中Q的分数坐标为
14. 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两种正方体单元构成,且两种正方体单元中氧离子的空间位置相同。通过Li+嵌入或脱嵌该晶胞的棱心和体心,可将该晶体设计为纳米硅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m、n为正整数)。已知:脱嵌率=×100%。
下列关于纳米硅基锂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Li+嵌入晶胞体心和所有棱心,则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6O8
B. 若该锂电池正极材料中n(Fe2+):n(Fe3+)=5:7则Li+的脱嵌率为75%
C. 该锂电池充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D. 该锂电池放电时,每转移2mol e-,正极材料增重14g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4小题,共58分。
15. 高锰酸钾为常见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杀菌。工业上常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Si、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锰元素的氧化态——吉布斯自由能(ΔG)图如上图所示。若某氧化态位于它相邻两氧化态连线的上方,则该氧化态易发生歧化反应;反之,则相对稳定。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Mn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K2MnO4中Mn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煅烧后,炉渣主要成分为K2MnO4,写出MnO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浸取后通入CO2调节pH,则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中的“歧化”可加入的物质甲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亚硫酸 B. 浓盐酸 C. 乙二酸 D. 稀硫酸
(5)歧化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产品中高锰酸钾的纯度。取0.5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10.00mL于锥形瓶中,滴入5滴稀硫酸酸化,用0.1500mol/L草酸标准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标准液5.100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样品中高锰酸钾(摩尔质量为158g·mol-1)的纯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6. 某小组以废铁屑(久置但未生锈)为原料制备Fe(NO3)3,并利用配制的Fe(NO3)3标准溶液对“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Ⅰ】Fe(NO3)3·9H2O的制备
(1)热纯碱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稀硝酸要足量的目的有:①确保铁元素转化成Fe3+,②___________。
(2)操作A为在足量稀硝酸存在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A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酒精灯、干燥器、___________。
【实验Ⅱ】标准Fe(NO3)3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8080g Fe(NO3)3·9H2O配成100mL 0.02000mol/L溶液。
(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Fe(NO3)3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未恢复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B. 定容时俯视液面
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加水至刻度线
D. 容量瓶底部残留少量的蒸馏水而未做干燥处理
【实验Ⅲ】绘制Fe3+标准溶液与吸光度A(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数值与有色物质的浓度大小有关)的标准曲线。
①分别向6个100mL容量瓶中加入0.50、0.75、1.00、1.25、1.50、2.00mL实验Ⅱ中标定的浓度为0.0200mol·L-1的Fe(NO3)3标准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50mL某浓度KSCN溶液,用蒸馏水定容。
②将配好的溶液加入10mL比色皿中,分别测定其吸光度,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比色管编号 S1 S2 S3 S4 S S6
Fe(NO3)3溶液/mL 0.50 0.75 1.00 1.25 150 2.00
c(Fe3+)/(10-4mol·L-1) 1 1.5 2 2.5 3 4
吸光度A 0.12 0.17 0.22 0.27 0.32 0.42
(4)上述实验数据处理中k=___________,b=___________。
【实验Ⅳ】“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①取1.000g补铁剂样品,溶解后再加入足量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配成100mL溶液。
②取1.0mL上一步所配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50mL某浓度KSCN溶液,用蒸馏水定容
③将最终配好的溶液加到10mL比色皿中,在与【实验Ⅲ】步骤②中相同条件下测得溶液吸光度A=0.35。
(5)“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中有利于更准确测得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含量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提前除去【实验Ⅰ】溶解铁屑所用硝酸中的Fe3+杂质
B. 用浓硝酸溶液代替【实验Ⅳ】中所用的H2O2溶液
C. 整个实验中均采用相同浓度的KSCN溶液
D. 对每一份溶液平行测定多次吸光度A,取平均值作结果
17. 甲醇(CH3OH)在化学工业、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CH3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将煤先转化为CO(g)和H2(g),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l),该过程称为煤的___________。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值如下表,则反应CO(g)+2H2(g)CH3OH(l)的 H=___________。
物质 CO(g) H2(g) CH3OH(l)
燃烧热/kJ·mol-1 -283.0 -285.8 -726.5
(3)常温下,将一定量CH3OH(1)放入真空的恒容密闭中,发生CH3OH(l)CH3OH(g) H=+1109.0kJ·mol-1。
①某温度下,甲醇达到液气平衡状态时的压强称为甲醇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记为p*。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B点蒸气压大于A点蒸气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拉乌尔定律表明,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中,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
i.如图所示,甲烧杯中盛有甲醇,乙烧杯盛有NaOH的甲醇溶液,常温下将两烧杯置于真空密闭容器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可能会观察到___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现象。
ii.已知甲醇的沸点为64.7℃,该温度下甲醇和纯水的饱和蒸气压见下表。现欲用蒸馏法分离含CH3OH物质的量分数为40%的甲醇水溶液,当控制蒸馏温度为64.7℃时,则蒸馏烧瓶中溶液上方的蒸汽总压p总=___________kPa,馏分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物质 CH3OH(l) H2O(1)
p*(64.7℃)/kPa 101.30 23.90
(4)CH3OH可用于制备甲醇燃料电池。
①单位质量燃料所输出电能的多少称为燃料电池的比能量,若某甲醇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为3.60V,其比能量为___________kW h kg-1(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已知:3.6×10 J,1mol电子的电量为96500C。
②在实验室中用甲醇燃料电池模拟铝制品在稀硫酸溶液中进行的表面钝化处理,Al电极应与甲醇燃料电池的___________极相连,Al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 一种合成聚碳酸酯塑料(PC塑料)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RCOOR1+R2OHRCOOR2+R1OH(R、R1、R2代表烃基)
②PC塑料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的必要试剂有___________。
(2)G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1mol PC塑料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___mol NaOH。
(6)反应Ⅰ生成E时会生成副产物F(C9H12O2)其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与NaOH溶液反应时物质的量为1:2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6:2:2:1:1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强化训练(三)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杯酚”能分离C60和C70,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性
B. 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C. “神州十七号”使用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供电时GaAs发生了电子转移
D. 钾盐可用作紫色烟花的原料是因为电子跃迁到激发态过程中释放能量产生紫色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A.“杯酚”可以识别与其空腔直径吻合的分子;“杯酚”能分离C60和C70,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性,A正确;
B.牙膏中添加氟化物可将牙齿中的羟基磷酸钙转化为氟磷酸钙,反应前后没有化合价的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供电时GaAs没有发生了电子转移,C错误;
D.钾盐可用作紫色烟花的原料是因为电子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过程中释放能量产生紫色光,D错误;
故答案为:A。
2.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N2的电子式:
B. 的化学名称:N—二甲基甲酰胺
C. C2H2中C的杂化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D. 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故N2的电子式为:,A错误;
B.根据酰胺的系统命名法可知, 的化学名称为:N,N-二甲基甲酰胺,B错误;
C.已知C2H2中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则C的杂化轨道电子云轮廓图为:,C正确;
D.NaHCO3为二元弱酸的酸式盐,属于强电解质,故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D错误;
故答案为:C。
3. 下列工业制备原理或流程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冶炼镁:MgCl2(熔融)Mg+Cl2↑
B. 工业制硝酸:N2NOHNO3
C. 工业制氯气:2NaCl+2H2O2NaOH+Cl2↑+H2↑
D. 工业制纯硅: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
【答案】B
【解析】
【详解】A.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镁,反应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A正确;
B.已知NO与水不反应,故工业上制硝酸:N2NONO2HNO3,B错误;
C.工业上制氯气是采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C正确;
D.工业上制纯硅采用从石主要成分为SiO2的英砂出发: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D正确;
故答案为:B。
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42g C3H6所含的σ键数为9NA
B. 1mol石墨中含有0.5NA个六元碳环
C.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CH4与2.24L Cl2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0.2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42g C3H6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C3H6为丙烯,则分子中含有8个σ键,1mol所含的σ键数为8NA,若为环丙烷,则分子中含有9个σ键,1mol所含的σ键数为9NA,A错误;
B.根据均摊思想,石墨的六元环中,平均一个C原子为3个环所用,则一个C原子占,一个六元环相当于含有×6=2个C原子,则1molC原子含有的六元环的物质的量为mol,数目为0.5NA,B正确;
C.已知NaHSO4中含有Na+和,但题干未告知NaHSO4的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数目,C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L即=0.1mol CH4与2.24L即=0.1mol Cl2发生反应,根据甲烷和氯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但反应将生成液态的CH2Cl2、CHCl3和CCl4,故生成的气体分子数小于0.2NA,D错误;
故答案为:B。
5.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基态W原子中含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且有一个单电子,基态X原子的最高能级轨道中均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Y可形成两种气态同素异形体,Z2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键角:WZ3>XZ3 B. 第一电离能:X>Y
C. 熔点:WX>YZ2 D. 键能:X2【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基态W原子中含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且有一个单电子即1s22s22p1,故W为B,基态X原子的最高能级轨道中均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即1s22s22p3,故X为N,Y可形成两种气态同素异形体,Z2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即F2,故Z为F,则Y为O,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W为B,X为N,Z为F,WZ2即BF3中B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为平面三角形,键角120°,而XZ3即NF3中N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为三角锥形,键角107.5°,故键角:BF3>NF3即WZ3>XZ3,A正确;
B.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ⅡA、ⅤA反常可知,第一电离能N>O即X>Y,B正确;
C.由分析可知,W为B,X为N,Y为O,Z为F,WX即BN是共价晶体,而YZ2即OF2是分子晶体,故熔点BN>OF2即WX>YZ2,C正确;
D.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Z为F,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已知化学性质N2>O2>F2,故键能:N2>O2>F2即X2>Y2>Z2,D错误;
故答案为:D。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K、Rb的密度依次增大
B. H2O、HF、NH3的沸点依次降低
C. 等质量的CH4、C2H4、C6H6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依次减小
D. 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一定量锌反应生成等量氢气时,醋酸耗时短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钠的密度大于钾的密度,即K、Na、Rb的密度依次增大,A错误;
B.常温下水是液体,另外二种是气体,则H2O的沸点最高,但HF、NH3分子间均能形成氢键,HF分子之间的氢键比NH3强且HF易形成缔合分子,HF的沸点比NH3高,H2O、HF、NH3的沸点依次降低,B正确;
C.等质量的烃,含氢量越多,燃烧时,耗氧量越多,CH4、C2H4、C6H6的最简式依次为CH4、CH2、CH,含氢量:CH4>CH2>CH,所以等质量的CH4、C2H4、C6H6耗氧量依次降低,C正确;
D.醋酸是弱电解质,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反应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整个反应过程中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对较大,即醋酸溶液与锌的反应速率更快,分别与一定量锌反应生成等量氢气时,醋酸溶液耗时短,D正确;
故答案为:A。
7.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通过注射器活塞移动验证钠与水反应放热 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D.测定中和热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与H2O反应有H2生成,也会使得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不能验证钠与水反应放热,A错误;
B.通过褪色快慢来探究反应中浓度对速率的影响,高锰酸钾必须少量且初始高锰酸钾的浓度和体积均须相同,初始高锰酸钾浓度不同颜色不同,颜色变化自然不同,故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错误;
C.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然后正放,将容量瓶的瓶塞旋转180°,再倒置不漏液即可,C正确;
D.装置中缺少搅拌器装置,D错误;
故选C。
8. 治疗注意力缺陷的药物托莫西汀(Z)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面
B. W、X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C. Y分子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D. Z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环、双键为平面结构,且3个原子可确定一个平面,碳碳单键均可以旋转,则W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A错误;
B.连接4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W无手性碳原子,B错误;
C.由题干Y的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含有碳氯键,且与Cl相邻的碳上还有H,故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C正确;
D.由题干Z的结构简式可知,Z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7种,如图所示:,D错误;
故答案为:C。
9. 复旦大学某课题组首次实现了以芳基磺酰氯(ArSO2Cl)为引发剂的有机催化光调控活性聚合,如图所示。图中R1、R2为烷基,Ar为芳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有4种运动状态
B. 磺酰氯(SO2Cl2)的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 X分子中的C、N原子均只采取sp2杂化
D. Y分子属于线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已知S为16号元素,故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p4,根据鲍利不相容原理可知,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有6种运动状态,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SO2Cl2的结构式为:,故磺酰氯(SO2Cl2)的分子中心原子S周围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其构型为四面体形,由于Cl和O的原子半径不同,故不为正四面体形,B错误;
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X分子中的环上C和N均采用sp2杂化,但烷基R2上的C采用sp3杂化,C错误;
D.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属于线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的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B 向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 溶液由天蓝色变为深蓝色 与Cu2+配位的能力:NH3>H2O
C 向苯、甲苯中分别滴加酸性KMnO4溶液 前者不褪色,后者褪色 甲基活化了苯环
D 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没有出现血红色 固体试样中不存在Fe3+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验证有乙烯生成,即不能说明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A不合题意;
B.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硫酸四氨合铜,最终得到深蓝色溶液,则与Cu2+的配位能力:NH3>H2O,B符合题意;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C不合题意;
D.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存在Fe3+,但无法确定该固体试样中是否存在Fe3+,假如固体试样为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并且铁单质多,完全溶于盐酸不会生成Fe3+,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0.0100mol/L Na2C2O4溶液的性质。
【实验1】用pH计测得该溶液pH=8.60。
【实验2】取5mL该溶液,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
【实验3】另取5mL该溶液,滴加等体积0.02mol/L 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已知室温下Ksp(CaC2O4=2.5×10-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Na2C2O4溶液中满足:>2
B. 实验2滴加盐酸过程中可能存在;c(Na+ )= c()+2c()+c(C1-)
C. 实验3所得上层清液中:c()=5×10-7mol L-1
D 实验3所得上层清液中:2c(Ca2+)+c(H+ )=c()+2c()+0.01+c(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0.0100 mol L 1 Na2C2O4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有:,则有 >2,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实验2中满足:c(Na+ )+c(H+ )=c()+2c()+c(C1-)+c(OH-),当溶液pH=7时,c(H+ )=c(OH-),则该过程中可能存在:c(Na+ )= c()+2c()+c(C1-),B正确;
C.实验3两者反应生成草酸钙,反应后剩余钙离子浓度为=0.0050mol L 1,Ksp(CaC2O4)=c() c(Ca2+)=c()×0.0050=2.5×10-9,c()==5×10-7mol L-1,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实验3所得上层清液中有:c(Na+ )+2c(Ca2+)+c(H+ )=c()+2c()+c(C1-)+c(OH-),其中c(C1-)=0.02mol/L,c(Na+)=0.01mol/L,故有: 2c(Ca2+)+c(H+ )=c()+2c()+0.01+c(OH-),D错误;
故答案为:D。
12.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2与NO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其正反应速率正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不考虑副反应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逆随t变化的曲线在a~c时间段内与正的趋势相同
B. 从A点到C点,NO的分压一直增大
C.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在恒温条件下发生此反应,则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D. A、B、C三点的Q值:QA>QB>Qc
【答案】B
【解析】
【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减小会导致正反应速率减小,但该图中随着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从A点到B点反应速率主要受温度影响;B点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此点后反应速率主要受浓度影响,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从A点到B点反应速率主要受温度影响;B点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此点后反应速率主要受浓度影响;而A到C点过程中生成物浓度一直在增大,即逆反应速率一直在增大,则逆随t变化的曲线在a~c时间段内与正的趋势不相同,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而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从A点到C点,容器的压强由于温度上升而增大,NO的物质的量也一直在增多,故NO的分压一直增大,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在恒温条件下发生此反应,相当于降低温度,则上述反应化学平衡将向正向移动,则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由A到C过程中反应一直在向正向进行,即SO3、NO浓度在增大,而SO2、NO2的浓度在减小,故Q=,A、B、C三点的Q值:QA<QB<Q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 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两种正方体单元构成,且两种正方体单元中氧离子的空间位置相同。通过Li+嵌入或脱嵌该晶胞的棱心和体心,可将该晶体设计为纳米硅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m、n为正整数)。已知:脱嵌率=×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负性:FeB. 该晶胞中Fe3+周围等距最近的O2-有6个
C. 正方体单元A的体心处的Fe2+位于O2-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D. 以B1单元中M点为原点,建立如上图坐标系,则A3单元中Q的分数坐标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电负性:Fe<O,故A正确;
B.结合B正方体单元的图可知,Fe3+周围等距最近的O2-有6个,故B正确;
C.由A正方体单元图可知,体心处的Fe2+位于O2-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故C正确;
D.M点坐标为(0,0,0),A、B单元的边长为1,Q在A3的体对角线的处,因此Q原子分数坐标应该为,故D错误;
故选D。
14. 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两种正方体单元构成,且两种正方体单元中氧离子的空间位置相同。通过Li+嵌入或脱嵌该晶胞的棱心和体心,可将该晶体设计为纳米硅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m、n为正整数)。已知:脱嵌率=×100%。
下列关于纳米硅基锂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Li+嵌入晶胞体心和所有棱心,则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6O8
B. 若该锂电池正极材料中n(Fe2+):n(Fe3+)=5:7则Li+的脱嵌率为75%
C. 该锂电池充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D. 该锂电池放电时,每转移2mol e-,正极材料增重14g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图可知,Fe2+位于晶胞顶点、面心和体内,个数为(4×+4×+1)×4=8,Fe3+位于体内,个数为4×4=16,O2-位于体内,个数为4×8=32,Li+嵌入或脱嵌晶胞的棱心和体心可知,嵌入或脱嵌的Li+最多为12×+1=4个,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当Li+嵌入晶胞体心和所有棱心,一个晶胞中含有:Li+为4个,Fe为24个,O2-为32个,则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6O8,A正确;
B.若该正极材料中n(Fe2+):n(Fe3+)=5:7,则含有×24=10个Fe2+,14个Fe3+,即有2个Li+脱嵌,脱嵌率为×100%=50%,B错误;
C.该锂电池充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极的反应为:,C正确;
D.该锂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故每转移2mol e-,正极材料增重2mol×7g/mol=14g,D正确;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4小题,共58分。
15. 高锰酸钾为常见的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杀菌。工业上常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Si、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锰元素的氧化态——吉布斯自由能(ΔG)图如上图所示。若某氧化态位于它相邻两氧化态连线的上方,则该氧化态易发生歧化反应;反之,则相对稳定。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Mn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K2MnO4中Mn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煅烧后,炉渣主要成分为K2MnO4,写出MnO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浸取后通入CO2调节pH,则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中的“歧化”可加入的物质甲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亚硫酸 B. 浓盐酸 C. 乙二酸 D. 稀硫酸
(5)歧化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产品中高锰酸钾的纯度。取0.5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10.00mL于锥形瓶中,滴入5滴稀硫酸酸化,用0.1500mol/L草酸标准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标准液5.100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样品中高锰酸钾(摩尔质量为158g·mol-1)的纯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1) ①. ②. +6价
(2)
(3) ①. Al(OH)3 ②. H2SiO3 (4)D
(5)
(6) ①. 当滴入最后半滴草酸时,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②. 96.70
【解析】
【分析】软锰矿与KOH在空气中熔融煅烧,主要的反应为:,Al2O3、SiO2分别得到和K2SiO3,冷却浸取,向浸取液中通入CO2调节其pH,和K2SiO3转化为Al(OH)3和H2SiO3,过滤,滤渣I主要为Al(OH)3和H2SiO3,滤液主要含有K2MnO4,加入稀硫酸歧化,促进平衡右移,过滤,滤渣II为MnO2,滤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最后得到产品,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基态Mn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K2MnO4中Mn的化合价为+6价;
【小问2详解】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向浸取液中通入CO2调节其pH,发生和,则滤渣I主要为Al(OH)3和H2SiO3;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在酸性环境中明显位于它相邻两氧化态连线的上方,更易发生歧化反应,溶液中存在平衡,加入酸,可中和OH-,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KMnO4产率,KMnO4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还原性酸,浓盐酸、乙二酸、亚硫酸均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用稀硫酸,选D;
【小问5详解】
根据小问4详解,歧化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草酸时,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根据+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KMnO4与草酸反应的定量关系是2KMnO4~5H2C2O4,则草酸反应了,则样品中高锰酸钾共有,样品中高锰酸钾(摩尔质量为158g·mol-1)的纯度为。
16. 某小组以废铁屑(久置但未生锈)为原料制备Fe(NO3)3,并利用配制的Fe(NO3)3标准溶液对“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Ⅰ】Fe(NO3)3·9H2O的制备
(1)热纯碱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稀硝酸要足量的目的有:①确保铁元素转化成Fe3+,②___________。
(2)操作A为在足量稀硝酸存在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A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酒精灯、干燥器、___________。
【实验Ⅱ】标准Fe(NO3)3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8080g Fe(NO3)3·9H2O配成100mL 0.02000mol/L溶液。
(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Fe(NO3)3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未恢复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B. 定容时俯视液面
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加水至刻度线
D. 容量瓶底部残留少量的蒸馏水而未做干燥处理
【实验Ⅲ】绘制Fe3+标准溶液与吸光度A(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数值与有色物质的浓度大小有关)的标准曲线。
①分别向6个100mL容量瓶中加入0.50、0.75、1.00、1.25、1.50、2.00mL实验Ⅱ中标定的浓度为0.0200mol·L-1的Fe(NO3)3标准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50mL某浓度KSCN溶液,用蒸馏水定容。
②将配好的溶液加入10mL比色皿中,分别测定其吸光度,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比色管编号 S1 S2 S3 S4 S S6
Fe(NO3)3溶液/mL 0.50 0.75 1.00 1.25 1.50 2.00
c(Fe3+)/(10-4mol·L-1) 1 1.5 2 2.5 3 4
吸光度A 0.12 0.17 0.22 0.27 0.32 0.42
(4)上述实验数据处理中k=___________,b=___________。
【实验Ⅳ】“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①取1.000g补铁剂样品,溶解后再加入足量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配成100mL溶液。
②取1.0mL上一步所配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50mL某浓度KSCN溶液,用蒸馏水定容。
③将最终配好的溶液加到10mL比色皿中,在与【实验Ⅲ】步骤②中相同条件下测得溶液吸光度A=0.35。
(5)“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中有利于更准确测得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含量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提前除去【实验Ⅰ】溶解铁屑所用硝酸中的Fe3+杂质
B. 用浓硝酸溶液代替【实验Ⅳ】中所用的H2O2溶液
C. 整个实验中均采用相同浓度的KSCN溶液
D. 对每一份溶液平行测定多次吸光度A,取平均值作结果
【答案】(1) ①. 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②. 提供酸性环境,抑制Fe3+水解
(2)蒸发皿和玻璃棒 (3)C
(4) ①. 1000 ②. 0.02
(5)18.48 (6)CD
【解析】
【分析】Fe(NO3)3 9H2O的制备,废铁屑加入热的碳酸钠溶液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过滤洗涤后加入足量硝酸溶液,溶解滤渣,45℃水浴加热,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Fe(NO3)3 9H2O,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热纯碱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稀硝酸要足量的目的有:①确保铁元素转化成Fe3+,②由于Fe3+易水解,故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为提供酸性环境,抑制Fe3+水解,故答案为: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提供酸性环境,抑制Fe3+水解;
【小问2详解】
操作A为在足量稀硝酸存在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A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酒精灯、干燥器、蒸发皿和玻璃棒,故答案为:蒸发皿和玻璃棒;
【小问3详解】
A.由于液体的热胀比固体快,故溶液未恢复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A不合题意;
B.定容时俯视液面,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B不合题意;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
D.容量瓶底部残留少量的蒸馏水而未做干燥处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小问4详解】
任取两组实验数据,则有:0.17=k×1.5×10-4+b,0.32=k×3.0×10-4+b,解得上述实验数据处理中k=1000,b=0.02,故答案为:1000;0.02;
【小问5详解】
根据(4)分析可知,A=1000x+0.02,在与【实验Ⅲ】步骤②中相同条件下测得溶液吸光度A=0.35,解得x=3.3×10-4mol/L,故原样品中含有的Fe2+的物质的量为:3.3×10-4mol/L××0.1L=3.3×10-3mol,故“硫酸亚铁补铁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48%,故答案为:18.48;
【小问6详解】
A.实验Ⅰ中引入的Fe3+与补铁剂中的Fe3+无关,故除不除去【实验Ⅰ】溶解铁屑所用硝酸中的Fe3+杂质对测量结果无关,A不合题意;
B.【实验Ⅳ】中使用H2O2是将Fe2+氧化为Fe3+,浓硝酸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故用浓硝酸溶液代替【实验Ⅳ】中所用的H2O2溶液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只是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NO2,污染环境,B不合题意;
C.由于Fe3+与SCN-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故整个实验中均采用相同浓度的KSCN溶液,有利于更准确测得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含量,C符合题意;
D.对每一份溶液平行测定多次吸光度A,取平均值作结果,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故有利于更准确测得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含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17. 甲醇(CH3OH)在化学工业、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CH3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将煤先转化为CO(g)和H2(g),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l),该过程称为煤的___________。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值如下表,则反应CO(g)+2H2(g)CH3OH(l)的 H=___________。
物质 CO(g) H2(g) CH3OH(l)
燃烧热/kJ·mol-1 -283.0 -285.8 -726.5
(3)常温下,将一定量CH3OH(1)放入真空的恒容密闭中,发生CH3OH(l)CH3OH(g) H=+1109.0kJ·mol-1。
①某温度下,甲醇达到液气平衡状态时的压强称为甲醇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记为p*。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B点蒸气压大于A点蒸气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拉乌尔定律表明,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中,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
i.如图所示,甲烧杯中盛有甲醇,乙烧杯盛有NaOH甲醇溶液,常温下将两烧杯置于真空密闭容器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可能会观察到___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现象。
ii.已知甲醇的沸点为64.7℃,该温度下甲醇和纯水的饱和蒸气压见下表。现欲用蒸馏法分离含CH3OH物质的量分数为40%的甲醇水溶液,当控制蒸馏温度为64.7℃时,则蒸馏烧瓶中溶液上方的蒸汽总压p总=___________kPa,馏分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物质 CH3OH(l) H2O(1)
p*(64.7℃)/kPa 101.30 23.90
(4)CH3OH可用于制备甲醇燃料电池。
①单位质量燃料所输出电能的多少称为燃料电池的比能量,若某甲醇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为3.60V,其比能量为___________kW h kg-1(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已知:3.6×10 J,1mol电子的电量为96500C。
②在实验室中用甲醇燃料电池模拟铝制品在稀硫酸溶液中进行的表面钝化处理,Al电极应与甲醇燃料电池的___________极相连,Al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液化 ②. -128.1 kJ mol-1
(3) ①. 甲醇气化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分子数增多,压强增大 ②. B ③. 115.64 ④.
(4) ①. ②. 正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醇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小问2详解】
煤的液化,是将煤先与高温水蒸气作用生成水煤气,再合成液体有机物的过程,故该过程称为煤的液化;
燃烧热是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则:
①CO (g)+O2(g)= CO2 (g) △H= -283.0 kJ mol-1;
② H2 (g)+O2 (g)= H2O(g) △H= -285.8 kJ mol-1
③CH3OH(l)+O2 (g)= CO2 (g)+2H2O(l) △H= -726.5 kJ 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③得 CO(g)+2H2(g)CH3OH(l) △H= -128.1 kJ mol-1;
【小问3详解】
①甲醇气化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分子数增多,压强增大,使得B点蒸气压大于A点蒸气压;
②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溶剂的蒸气压比纯溶液的蒸气压低,则开始时甲中蒸气压更高,乙中更低,最终两个烧杯中蒸气压相同,即甲中蒸气压会减小,转化为液体至乙中,故选B;
由题干及表数据可知,控制蒸馏温度为64.7℃时,此时蒸馏烧瓶中溶液上方甲醇蒸气压为饱和蒸气压:101.30kPa、水蒸气压为:23.90×60%kPa=14.34 kPa,则蒸汽总压p总=(101.30+14.34)kPa=115.64 kPa,馏分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
【小问4详解】
①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价碳转化为+4价碳,电子转移为,则其比能量为;
②在实验室中用甲醇燃料电池模拟铝制品在稀硫酸溶液中进行的表面钝化处理,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池中铝制品为阳极,铝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膜,故Al电极应与甲醇燃料电池的正极相连,Al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18. 一种合成聚碳酸酯塑料(PC塑料)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RCOOR1+R2OHRCOOR2+R1OH(R、R1、R2代表烃基)
②PC塑料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的必要试剂有___________。
(2)G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1mol PC塑料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___mol NaOH。
(6)反应Ⅰ生成E时会生成副产物F(C9H12O2)其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与NaOH溶液反应时物质的量为1:2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6:2:2:1:1
【答案】(1) ①. 羟基 ②. NaOH溶液、HNO3溶液、AgNO3溶液
(2)碳酸二甲酯 (3)加成反应
(4) (5)4n
(6) ①. ②. 、
【解析】
【分析】D经催化氧化得到丙酮,则D为CH3CHOHCH3。C经NaOH溶液加热得到即卤代烃的水解得到D,则C为CH3CHBrCH3。A经HBr加热即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则A为CH2=CHCH3。由E的结构简式看,C6H6O为苯酚。B经O2、催化剂的环氧乙烷,则B为乙烯,乙烯经氧化得到环氧乙烷。发生已知①反应原理生成G和乙醇,G为:;
【小问1详解】
D为D为CH3CHOHCH3,含有羟基;C中含碳溴键,经NaOH溶液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NaBr,用HNO3调至酸性,再用AgNO3检验产生黄色沉淀;综上用到的试剂有NaOH溶液、HNO3溶液、AgNO3溶液;
【小问2详解】
G为:,为碳酸二甲酯;
【小问3详解】
反应Ⅲ为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生成,反应后不饱和度减小,为加成反应;
【小问4详解】
反应Ⅳ为E和G发生已知①原理生成高聚物PC塑料,同时生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PC塑料中含有酯基,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酚羟基也会和氢氧化钠反应,从结构看1molPC中有2nmol酯基水解需要消耗2nmolNaOH,水解产生2nmol酚羟基消耗2nmolNaOH,总共消耗4nmolNaOH;
【小问6详解】
丙酮的C=O发生加成得到F(C9H12O2),且F中苯环有2种一氯代物,则苯环上取代基为对位的2个取代基,F为。
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与NaOH溶液反应时物质的量为1:2,即含有2个酚羟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6:2:2:1:1,即有2个等效的-CH3;则结构可以为:、。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