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名校学业水平自主活动检测(一)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名校学业水平自主活动检测(一)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名校学业水平自主活动检测(一)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分)
1.(本题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汽油除去油污 B.用氮气做保护气
C.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本题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为保证身体健康,食品中禁止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C.人体中缺乏铁、碘等元素会引起许多疾病,饮食中摄入的越多越好
D.塑料制品可以方便人类的生活,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3.(本题1分)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都涉及了磷。对以下涉磷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③中都有白烟生成且都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B.实验①和实验③所用的白磷、红磷要足量
C.实验②中a与c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③红热玻璃管插入后立即称量装置质量
4.(本题1分)如下图甲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乙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呈现的内容。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Mg2+
B.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2个电子
C.镁原子核外共有三个电子层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5.(本题1分)下列图示表示的资源的含量正确的是
A.空气资源
B.地壳中元素资源
C.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
D.全球水资源
6.(本题1分)工业上常以CH4为原料生产H2,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交换塔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C、H、O等元素
C.常温下,洗涤液的pH=7
D.转化炉中,理论上消耗16g甲烷能够得到6g氢气
7.(本题1分)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将组内的三种物质鉴别开来的是
A.NaOH、Na2CO3、CaCO3三种白色固体(水) B.稀H2SO4、Ca(OH)2、NaCl三种无色溶液(石蕊溶液)
C.CO2、O2、N2三种无色气体(燃着的木条) D.CuO、C、Fe三种黑色粉末(稀硫酸)
8.(本题1分)中国“青蒿素之母”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从草本植物青蒿中提取出的一种抗疟药物,是我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22个氢分子
9.(本题1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和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C 分离铁粉和铜粉 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D 制备 向装有少量的锥形瓶中慢慢加入稀溶液
A.A B.B C.C D.D
10.(本题1分)下图为某种家用制氧机内桶的构造示意图。从投料口加入制氧剂——过碳酸钠和催化剂,过碳酸钠遇水迅速发生反应:Na2CO4 + H2O=Na2CO3+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和II中水的作用相同
B.观察I中的气泡能判断生成O2的快慢
C.催化剂可以加速H2O2的分解
D.生成O2的反应在II中发生
11.(本题1分)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都会放热,因此放热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镁、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产生氢气
C.浓硫酸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敞口放置浓度会变小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12.(本题1分)除去下表中各物质(A~C为溶液)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NaCl CaCl2 适量K2CO3溶液 过滤
B Fe粉 Cu粉 硫酸 过滤
C KNO3 NaCl / 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D CO2 CO / 点燃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共10分)
13.(本题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独特的生物吸附剂,该生物吸附剂是具有高吸收力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可清除事故后土壤中的油污。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化合物,研究人员介绍称,吸附剂的组成中含有能够分解石油的微生物,石油产品被吸附剂结合,之后微生物利用石油产品和吸附剂中的有机成分活跃繁殖。此外该生物吸附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用收集和回收处理,而是与石油一起分解。在该吸附剂的作用下,可以防止土壤受侵蚀,促进植物生长,整体上改善受破坏土地的植被状况。
在北极等地区,吸附剂的使用可以极大地减少生态损害,快速去除土壤和水表面的石油产品,从整体上拯救生态系统。
(1)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分馏可得到许多产品。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用生物吸附剂处理油污的优点是 。
(3)该吸附剂与石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一起分解时,生成了CO2和一种常见氧化物。根据石油的成分推测,该氧化物为 (填化学式)。
(4)该生物吸附剂的研发和使用对环境具有的积极作用是 。
14.(本题5分)化学小组同学采用课本中粗盐提纯的方法制得了精盐,但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欲将可溶性杂质除去,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1)写出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3)操作a和蒸发结晶都用到玻璃棒,它们的用途有何不同: 。
(4)写出“固体c”中的物质成分: (填名称,至少填两种)。
三、实验题(共6分)
1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
②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 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四、科学探究题(共6分)
16.小明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他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
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填“活泼”或“不活泼”),易与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 。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单质和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
④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
【进行实验】
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 。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 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另取一瓶包装袋内的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猜想2成立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反思】写出上述实验操作①中化学方程式 。
【拓展延伸】
①明明同学将镁条打磨成光亮的银白色后,利用如图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可能原因是 。
②1.2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是 (填序号)。
A.1.8g B.2.0g C.2.2g D.2.4g
五、计算题(共6分)
17.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
(2)请计算9.6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用氮气做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浓硫酸可做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吸水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B。
2.D
【详解】A、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每天饮用水中应含有微量的矿物质;纯净水中几乎不含矿物质,对健康不利,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依法添加使用,不能过量使用,可以使用可食用的食品添加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人体营养元素的摄入要适量,人体中缺乏钙、铁、碘元素会引起疾病,但摄入过多也可能会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塑料制品可以方便人类的生活,但难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红磷或白磷燃烧都会产生白烟,而三个实验中均为密闭装置,能防止对环境的干扰,该选项分析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白磷足量,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完全消耗,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只需证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同即可,则红磷少量也可以,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C、a、c处白磷的温度均达到着火点以上,a处白磷与氧气接触,会燃烧,c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D、实验③中,由于红磷燃烧放热,装置中的气球变大,会收到浮力的影响,则应待实验结束并冷却后再称量,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故选A。
4.D
【详解】A、镁元素是金属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Mg2+,选项A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2个电子,选项B正确;
C、由图甲可知,镁原子核外共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有2个电子,选项C正确;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单位不是g,选项D不正确。故选D。
5.D
【详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比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成分占1%,错误;
B、地壳中氧、硅、铝、铁等元素含量逐渐降低,错误;
C、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是氧、碳、氢、氮等元素含量逐渐降低,错误;
D、全球水资源是海水约占 96.5% ,陆地咸水 约占 0.97%,陆地淡水含量约2.53%,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通常称这些有机物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交换塔中发生的反应为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则变换塔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C、H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常温下,洗涤液中含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碳酸,碳酸的pH大约为5.6,说法错误;
D、转化炉中,甲烷与水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每消耗16份质量的甲烷,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则理论上消耗16g甲烷能够得到6g氢气,说法正确;
7.C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遇水放热,碳酸钠遇水没有热量变化,碳酸钙不能溶于水,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石蕊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变红色,与氢氧化钙混合变蓝色,与氯化钠混合不变色(紫色),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木条遇氧气燃烧更加剧烈,遇二氧化碳熄灭,与氮气熄灭,不能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硫酸铜蓝色溶液,与碳不反应,与铁反应产生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青蒿素的化学式为,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
B、青蒿素的化学式为,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青蒿素的化学式为,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不正确;
D、青蒿素的化学式为,分子由原子构成,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22个氢原子,而不是22个氢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B。
9.D
【详解】A、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O和O2均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物部分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C、铁粉和铜粉均能与适量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D、向装有少量MnO2的锥形瓶中慢慢加入稀H2O2溶液,能用于制备O2,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过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则Ⅱ中的水为反应物,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Ⅰ中可通过水中的气泡能判断生成氧气的快慢,且能给氧气加湿,则I和II中水的作用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观察I中的气泡能判断生成O2的快慢,该选项说法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很慢,但催化剂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该选项说法正确;
D、投料口在右边,则说明生成氧气的反应在Ⅱ中发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A
【详解】A、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但放热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B、镁、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镁、锌、铁的化学活动性在氢前面,因此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产生氢气,故选项推理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溶剂增多,从而使浓度变小,故选项推理正确;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电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A。
12.C
【详解】A、CaCl2能与适量的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铁与硫酸能反应,铜不能与硫酸反应,这样把原物质除掉,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C、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硝酸钾大量析出,过滤,的到的固体即为硝酸钾,选项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3.(1) 不可再生 物理
(2)不用收集和回收处理,而是与石油一起分解
(3)H2O
(4)防止土壤受侵蚀,促进植物生长,整体上改善受破坏土地的植被状况,且可以减少生态损害,从整体上拯救生态系统
【详解】(1)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由题干资料可知,用生物吸附剂处理油污的优点是:不用收集和回收处理,而是与石油一起分解;
(3)石油主要含有碳氢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氢元素,则生成的常见氧化物为水,化学式为:H2O;
(4)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生物吸附剂的研发和使用对环境具有的积极作用是:防止土壤受侵蚀,促进植物生长,整体上改善受破坏土地的植被状况,且可以减少生态损害,从整体上拯救生态系统。
14.(1) 复分解
(2)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
(3)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4)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写两种即可,漏写、错写不给分)
【详解】(1)精盐中含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将精盐加水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故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溶液b中含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
(3)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固体c中含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
15.(1)酒精灯
(2)B
(3)
(4)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5) AD B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酒精灯;
(2)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5)①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故填:AD;
②A、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与氨气不反应,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氨气,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符合题意;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与氨气不反应,可用生石灰干燥氨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活泼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影响食品的质量,危害身体健康 二氧化碳的量较少,也观察不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 酚酞试液变红 3Mg+ N2Mg3N2 镁条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了反应 A
【详解】猜想与假设: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影响食品的质量,故填:活泼;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影响食品的质量,危害身体健康;
进行实验:
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二氧化碳的量较少,也观察不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二氧化碳的量较少,也观察不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5不成立,猜想2成立,故填:5;
实验三:由于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了氮化镁,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所以猜想2成立,故填: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反思: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了氮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 N2Mg3N2,故填:3Mg+ N2Mg3N2;
拓展延伸:
①小组同学经讨论分析后认为“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的原因是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78%,镁条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了反应,故填:镁条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了反应;
②设1.2g镁条只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则有
设1.2g镁条只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质量为y,则有
由上述的计算可知,所得固体质量在1.7g~2g之间,故选A。
17.(1)N2
(2)解: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
解得x=13.8kg
答: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13.8kg。
【详解】(1)根据适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反应前氮、氢、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6、8、4,反应后氮、氢、氧原子的个数也分别为:6、8、4,所以该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N2,应填:N2。
(2)见答案。
试卷第6页,共7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