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十二县、平桥区初中毕业第二次模拟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十二县、平桥区初中毕业第二次模拟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十二县一区2024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测试
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6页,25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大雁南飞 B.花儿绽放 C.春去秋来 D.秋叶飘落
2.对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C.“鱼儿离不开水”体现了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不同成分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②
B.②→③→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D.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④体内积累毒素最多
4.2023年4月,科研人员在重庆市发现了野生的荷叶铁线蕨,此次发现证实荷叶铁线蕨在野外尚未灭绝。下列关于铁线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具有输导组织
C.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D.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5.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如图为番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B.②中根是吸收水和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C.③中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胚珠组成 D.受精以后,结构③中的子房发育成④
6.2023年4月4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冒雨来到北京市某公园参加义务植树。在植树时,下列做法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根部带一个土坨 B.剪去部分的枝和叶
C.对移栽植物进行遮阴 D.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7.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在有限的资源内,科学的种植方法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有限的耕地上合理密植 B.大棚种植时,在夜晚可以适当降温
C.毁林开荒,不断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 D.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8.母亲节时,同学们纷纷给母亲写信以表达感恩之情,下列信中语句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母亲怀孕时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完成受精
B.母亲的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C.母亲的卵巢除产生卵细胞外,还会分泌雌性激素
D.母亲卵细胞中的X染色体决定了李华是个女孩
9.《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谷”中富含的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五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
C.“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被人体肠道吸收
D.“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10.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0.7℃时才会出汗,以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骆驼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骆驼的肾小管能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分
C.骆驼通过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D.骆驼因为生活在沙漠因此产生了尿液少、出汗少的变异来适应干旱环境
11.木薯含有氰苷类毒素,煮熟后才能食用。木薯产生氰苷类毒素能防御食草动物,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分析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动物的食用使木薯产生了氰苷类毒素
B.早期木薯中存在能产生和不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
C.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木薯更容易存活
D.动物对木薯的选择使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增多
12.“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从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出自《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句中提到的动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黄蜂和蜈蚣都属于昆虫 B.蟋蟀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鸣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D.油蛉的发育经历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13.微生物和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微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都为单细胞个体 B.乙体内能提取出抵抗甲类生物的物质
C.丙能应用于馒头、酿酒、制酱等食品制作 D.丁结构简单,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14.竹子的竹鞭(地下茎)上可以长出竹笋,竹笋发育成新的竹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A.柳树压条繁殖 B.用多肉植物的叶进行繁殖
C.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产生后代 D.用发芽土豆块茎繁殖
15.2023年8月23日,《自然》杂志公布了人类Y染色体的基因图谱,Y染色体是最后完成全测序的人类染色体。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状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先复制后均分
C.男性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
D.基因、DNA、染色体的数目都是相同的
16.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人患胃炎,进而诱发胃癌。采用分餐制和公筷可以有效地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传染,这种方式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病原体
17.如图不能表示生物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生态系统、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 B.动物体、系统、器官
C.种子植物、裸子植物、银杏 D.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蚯蚓
18.“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结构与功能观”是其基本内容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肠有皱襞和绒毛——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B.鸟体内有气囊结构——增加气体交换面积,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
C.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
D.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有利于摄食和消化
19.生物技术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用来生产胰岛素
B.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培育出抗虫棉
C.袁隆平院士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让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超级水稻
D.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育名贵花卉
20.“双减”政策中提倡中小学开展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切实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骨骼肌收缩牵拉骨,舒张推开骨
C.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D.运动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
21.海草是生活于浅海的被子植物的总称,单种或多种海草组成的海草床是重要的浅海生态系统,被誉为“海底草原”。海草床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存储能力,保护海草床是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如图是海草床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草作为海草床生态系统的______,能通过______合成含碳的有机物,并储存在叶、根和根状茎中,实现碳存储。
(2)海洋动物加速了有机物沿着食物链的传递,促进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的______循环。如果海龟的卵遭到人类的破坏,该系统中的食草鱼、海草以及儒良的数量都会受到影响,可见,海洋动物对维持______起到了重要作用。
(3)海草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有机颗粒物,连同自身产生的落叶将埋藏于海底沉积物中。海底温度低,使得其中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的速率下降,从而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碳的循环,延长碳储存的时间。
22.2024年4月12日,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在宁波奥体中心结束了四分之一决赛。国家羽毛球队在14场比赛中取得13场胜利,女单四将包揽亚锦赛女单四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比赛中,羽毛球队员看到羽毛球向自己飞来时,球上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 ]______和[D]的折射作用,在[ ]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比赛过程中,观众们能够听的懂解说员的解说,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__反射。其中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 ]______。
(3)当看到屏幕显示中国队,现场的观众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______。此时观众们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______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3.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所结的桃子有有毛的(毛桃)和无毛的(滑桃)之分。毛桃又分为“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离核”桃果肉与果核分离;“黏核”桃的果肉与核不分离。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前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1)控制桃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______传递给子代
(2)“离核”和“黏核”的不同品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的多样性,若想在一棵桃树上得到“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可用______的方法。
组别 杂交方式(亲代) 毛桃/棵 滑桃/棵
甲 毛桃×毛桃 100 0
乙 毛桃×滑桃 52 48
丙 滑桃×滑桃 24 76
(3)结合上表分析,根据______组的遗传情况,可以判断______是隐性性状。
24.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呼吸道传染病,许多患者因为发烧、咳嗽、咳痰、咽部不适等症状到医院就诊。专家表示这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和支原体等感染所致,建议大家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及时接种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支原体等都属于______。
(2)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生物,其结构如图所示,和病毒相比,支原体有______结构。和细菌相比,它们都没有______,属于原核生物。支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
(3)流感季节,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流感,从如图抗体产生的特点分析接种疫苗后人体能够很好抵抗流感的原因是______(2分)。
25.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富含的生物活性成分黄酮,有降血脂,软化血管、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图1 图2
(1)沙棘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此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______(填结构名称)中。
(2)图2为沙棘叶片横切结构模式图,①上有一层很厚的角质层,气孔很少,这样的结构特点具有的优势是______;②叶肉细胞由排列紧密的圆柱状细胞构成,内含丰富的______,能够制造大量有机物,供沙棘生命活动需要,沙棘叶的这些结构特点,使其更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3)为了解决盐碱地区沙棘的种植问题,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图1 图2
①实验时每组选取50粒沙棘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将每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盐溶液中浸种,以蒸馏水为对照,除了水分,沙棘种子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有______(至少写一点)。
③对沙棘种子的萌发率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据图可知,当用浓度为______的盐溶液处理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高;当盐浓度达60mmol/L后,显著抑制了沙棘种子的萌发。
④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钙离子对60mmol/L的氯化钠盐溶液浸种的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2,可以得出钙离子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缓解盐碱土壤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由此给出一条提高盐碱地中沙棘种子发芽率的措施______。
河南省十二县一区2024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测试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D D A C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C D B A B C B
2.B解析: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A正确。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C.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一定的环境,C正确。D.“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都属于生物,生长过程中会抢夺光照水分等,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3.D解析: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A错误。B.食物链中的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错误。C.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错误。D.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图中包含②→③→④一条食物链,其中④的消费级别最高。D正确。
4.D解析: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孢子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D解析:A.①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发育成根,错误;B.②中根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有机物是叶制造的,错误;C.③中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错误;D.受精以后,结构③花中的子房发育成④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正确。
6.A解析:移栽植物时,选择阴天移栽植物、剪去部分枝叶、并对移栽植物进行遮阴等做法,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根部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故选A。
7.C解析:A.在有限的耕地上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提高产量,A正确。B.夜晚降温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从而使有机物得到积累,利于提高作物产量,B正确。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有效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D正确。
8.D解析:A.精子和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A正确。B.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发育形成胚胎、进一步形成胎儿,因此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且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B正确。C.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C正确。D.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胎儿的性别取决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父亲精子中的X染色体决定了李华是个女孩,D错误。
9.C解析:A.“五谷”是指水稻、小麦、大豆、玉米和马铃薯,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糖类(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B.“五果”现泛指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含有的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坏血病,B正确。C.常说的“五菜”分别是指葵、韭、藿、野蒜、葱,其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C错误。D.“五畜”基本上都是指家畜,家畜体内丰富的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D正确。
10.D解析: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A正确。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B正确。C.骆驼通过排尿不仅能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正确。D.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和不定性,干旱的沙漠环境对骆驼进行了选择,尿液少和出汗少的骆驼能适应环境留了下来。D错误。
11.A解析:A.变异是本来就存在,而不是因为动物的食用使木薯产生了氰苷类毒素,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A错误。B.早期木薯中存在能产生和不能产生氰昔类毒素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符合自然选择学说,B正确。C.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木薯能防御食草动物,更容易存活,体现了适者生存的结果,符合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D.木薯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动物对木薯的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可使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生存下来,并逐代积累、增
多,符合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
12.A解析:A.黄蜂属于昆虫,蜈蚣属于节肢动物但不属于昆虫,A错误。B.蟋蟀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正确。C.蝉的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D.油蛉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13.C解析:A.甲为细菌,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正确;B.乙为青霉,其体内可以提取青霉素抵抗细菌,正确;C.丙为酵母菌,可应用于蒸馒头、酿酒等,制酱需要用到霉菌,错误;D.丁结构简单,不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正确。
14.C解析:题目中,“竹鞭长出新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竹子的地下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鼠尾草传粉受精”属于有性生殖;“柳树压条”、“多肉叶插”、“土豆块茎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所以ABD错误,C正确。
15.D解析:A.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先复制在均分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保证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正确。C.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Y染色体只能遗传自父亲,遗传给儿子,C正确。D.每一条染色体上具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可见,基因、DNA、染色体的数目是不相同的,D错误。
16.B解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进入到易感人群体内,因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7.A解析:A.①生态系统包含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A符合题意。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动物体,因此①动物体包含②系统,②系统包含③器官,B不符合题意。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因此①种子植物包括②裸子植物,②裸子植物包括③银杏,C不符合题意。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体的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①无脊椎动物包含②环节动物,②环节动物包含③蚯蚓,D不符合题意。
18.B解析:A.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故A正确。B.鸟体内有气囊,可储存气体,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B错误。C.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肉收缩舒张产生心跳,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故C正确。D.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因此,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机物利用率提高,故D正确。
19.C解析:A.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然后培养该菌,可生产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A正确。B.采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的原理,B正确;C.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超级水稻属于杂交育种,C不符合题意;D.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名贵花卉,D正确。
20.B解析: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正确。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错误。C.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正确。D.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互相配合,为人体提供能量,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解析:(1)海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因此海草作为海草床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能合成含碳的有机物,并储存在叶、根和根状茎中,实现碳存储。
(2)海洋动物利用与植物和其他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加速了有机物沿着食物链的传递,促进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果海龟的卵遭到人类的破坏,该系统中的食草鱼、海草以及儒良的数量都会受到影响,可见,海洋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需要靠分解者分解,海底温度低,会抑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延长碳存储的时间。
答案:(1)生产者 光合作用(2)物质 生态平衡(3)抑制
22.解析:(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在解说员解说过程中,观众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3)当看到屏幕显示比赛胜利,观众们热烈鼓掌。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B视网膜(视觉觉感受器)→C听视神经→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⑧下行神经纤维→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上肢的有关肌肉)。同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答案:(1)A.晶状体 B.视网膜(2)复杂④耳蜗(3)G→H→I 肾上腺素
23.解析:(1)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故控制桃子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2)“离核”和“黏核”是毛桃性状的不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离核”和“黏核”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若想在一棵桃树上得到“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可用嫁接的方法。
(3)表格中丙组,亲代是滑桃×滑桃,子代出现了毛桃,表明毛桃是隐性性状,滑桃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丙组数据,可以判断毛桃为隐性性状。
答案:(1)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2)基因 嫁接(3)丙 毛桃
24.解析:(1)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可见,流感病毒、支原体等都属于病原体。
(2)从图中支原体的结构图可看出支原体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支原体的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是DNA,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因此,支原体与病毒相比,支原体有细胞结构;和细菌相比,它们都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此支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只针对这种支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如图在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时,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因此注射过流感疫苗后再被流感病毒感染时,人体能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增强免疫力。
答案:(1)病原体(2)细胞 成形的细胞核 特异性免疫
(3)如图在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时,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因此注射过流感疫苗后再被流感病毒感染时,人体能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增强免疫力。(2分)
25.解析:(1)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沙棘中的黄酮类组分主要发挥抗氧化活性,此类有机物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
(2)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中,气孔是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会从气孔中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排出氧气。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会从气孔中散失。沙棘叶片①表皮上有一层很厚的角质层,气孔很少,这样的结构特点具有的优势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生活环境。②是栅栏组织,由排列紧密的圆柱状细胞构成,内含丰富的叶绿体,能够制造大量有机物,供沙棘生命活动需要,沙棘叶的这些结构特点,使其更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3)①探究不同的盐溶液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要以不同的盐溶液为变量,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各组的沙棘种子、培养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每组选取50粒沙棘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②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因此,将每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盐溶液中浸种,以蒸馏水为对照,除了水分,沙棘种子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③据图1可知,当用浓度为20mmol/L的盐溶液处理沙棘种子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高;当用浓度为80mmol/L的盐溶液处理沙棘种子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低;也就是当盐浓度达60mmol/L后,显著抑制了沙棘种子的萌发。可见,浓度为20mmol/L的盐溶液处理沙棘种子,有助于沙棘种子萌发。
④据图2可知,当浓度为0.1%钙离子溶液时,种子萌发率达到大约35%。当浓度为0.3%钙离子溶液时,种子萌发率达到大约45%。当浓度为0.4%钙离子溶液时,种子萌发率达到大约42%。可见,一定浓度的钙离子溶液可以缓解盐碱土壤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由此给出一条提高盐碱地中沙棘种子发芽率的措施是,播种前,可以把种子放入合适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中浸种。
答案:(1)液泡
(2)减少体内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生活环境叶绿体
(3)①避免偶然性②适宜的温度或充足的空气③20mmol/L
④可以 可以把种子放入合适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中浸种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