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华秋色(鹊华秋色赵孟頫)

侯环

>鹊华秋色(鹊华秋色赵孟頫)

济南,一座享有盛誉的山水名城、文化名城,然在众多描述济南的作品中,真正从审美的立场和角度,对其山水、人文进行分析、把握的却所见不多。许多年里,笔者沉潜于济南文献之中,每坐雨煮茶、窗绿正午,于桑梓之独特美质,辄有相顾、会心之处,不觉将辑成《审美济南》一书,今在《风香历下》将其中篇什与读者诸君共享之。

就印章、题跋来说,《鹊华秋色》图在中国画史上可说是装潢的最丰富多彩的。而从这些印章题跋上,我们可以部分地窥见这幅名画的流传过程:它曾经被哪些鉴赏家所过目,收藏家所收藏,藏主有过哪些人物,真是不说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资格进入这个行列的,除了著名的艺术大家、收藏世家、高官显宦乃至帝王,几乎没有例外;尤其那些在绘画史上都曾赫然在目的名人题跋,更显示出这幅画作不同寻常的价值与意义。

《鹊华秋色》图题跋及收藏者,元代:周密、杨载、范梈、欧阳玄等;明代:钱溥、文征明(收藏并摹写)、王世懋、项元汴、董其昌、吴景运;清代张若麟、张应甲、曹溶、宋荦、纳兰性德、梁清标、禹之鼎(临本)、高士奇……最后大概由与康熙交谊甚笃的梁清标将此图献于御府收藏。此图多年来所享有的盛誉显而易见。

华山王琴摄

(一)元代:以书画名当代,士大夫争宝之

在这些跋中,以元代杨载所题的为最早。杨载(1271-1322)是赵孟頫的挚友,其声名地位亦是赵孟頫一手提拔而致。他学问渊博,著作亦多,延祐间(1314-1320),杨载擢为进士,旋受命为朝廷史官。其跋如下:

鹊华秋色(鹊华秋色赵孟頫)

羲之摩诘,千载书画之绝,独兰亭叙辋川图尤得意之笔。吴兴赵承旨,以书画名当代。评者谓能兼美乎二公。兹观鹊华秋色一图,自识其上,种种臻妙,清思可人,一洗工气,谓非得意之笔可乎?诚羲之之兰亭,摩诘之辋川也。君锡宝之哉。他必有识者,谓语语也。大德丁酉孟春望后三日,浦城杨载题于君锡之崇古斋。

杨载题跋

此跋展现了杨载对赵孟頫绘画所知之深,洵为内行专家精准绝妙之评价。他说《鹊华秋色》图为赵孟頫“得意之笔”,“种种臻妙,清思可人”,其原因在于“诚羲之之兰亭,摩诘之辋川也”,且“能兼美乎二公”,这就道出了赵孟頫此图的内涵与诀窍在于:规模晋唐,古意所在;以笔墨入画,诚文人画之先导。

君锡这个号虽可能是周密的名字之一,但在它的字号中却未见记载,而崇古斋亦非其书斋的名称。所以这段跋语说明画成后二年后,此画或许由原主周密转送给一个名叫君锡的人吧。

根据年份,其次是范梈(1272-1330)成于1329年的跋,他写道:

赵公子昂,书法晋,画师唐,为一代之冠,荣际于五朝,人得其片楮,亦夸以为荣者。非贵其名,而以其实也。今观此卷,殊胜于别作,仲弘所谓公之得意者信矣。

范梈题跋

范梈是南方学者,和赵孟頫一样,曾在燕京的翰林院作官,亦曾在中国南方任行政官之职。此跋与杨载跋文意有相同之处。如说赵孟頫“书法晋,画师唐,为一代之冠”等,但此跋更具体地谈到赵孟頫当时的艺术名声“荣际于五朝,人得其片楮,亦夸以为荣者。”如同杨跋,文中并没有道出范梈是这幅画作的物主。只是在其名款上,加盖了一个盖有范梈的号“德机”的圆印。

这时期唯一有关画主的迹象可说是画迹左下角欧阳玄的印。欧阳玄(1283-1357)原籍江西,是位文人,亦曾任高官。和前两位作者不同,他并未作跋。

虞集(1272-1348)大概曾为赵孟頫另一幅画题跋,而明代的鉴赏家钱溥(1408-1488)把它抄到《鹊华秋色图》中,作为跋语。虞集是元代中叶名重一时的文人,亦任高官,与赵孟頫为知交,对后者的作品最为激赏。跋文原本日期是1344年,虞氏谓:

吴兴公蚤岁戏墨,深得物外山水笔意。虽一木一石,种种异于人者。且风尚古俊,脱去凡迹。政如王谢子弟,倒冠岸帻,与天下公子斗举止也,百世后可为一代规式。士大夫当共宝秘之。

虞集题跋

(二)明代:为文征明、董其昌所激赏,倍增风流辉映

《鹊华秋色图》所以名声大震,除了作品自身的品质外,它受到明代著名画家如文征明、董其昌的激赏也是原因之一,文征明不仅收藏并在已届88岁高龄、逝世前二年摹写了这幅图。

而董其昌与此图渊源尤深。他不仅在画上有五则题跋,并曾制作了数帧摹本(其中一幅仍存于世)。清代郡人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说:“元赵文敏、明董文敏,皆以书画擅名。赵文敏《鹊华秋色图》既入大内,董公亦绘此图,风流辉映,足称盛事。”

董其昌的第一则跋记于1602年除夕之日,称此图为“文敏一生得意笔,不减伯时《莲社图》。”而第二则写于1605年的跋尤为重要,其中称:

吴兴此图,兼右丞北苑二家画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故曰师法舍短。亦如书家,以肖似古人不能变体为书奴也。

董其昌题跋

这是一段对赵孟頫及《鹊华秋色》图的经典型评说,同时,包含着董其昌多年的书画经验总结。

另外,他还应其友惠生之邀,将元代诗人张雨为这幅画和周密而写的诗抄下来,作为这幅画的诗跋。

张雨(1283——1350),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浙江杭州)人。元代诗人、书画家、茅山派道士。博学多闻,善谈名理。曾从虞集受学,诗才清丽。著有诗集《贞居集》(又名《句曲外史集》)五卷。张雨此诗写得颇有情趣:

弁阳老人公谨父,周之子孙犹怀土。

南采寄食弁山阳,梦作齐东野人语。

济南别驾平原君,为貌家山入囊楮。

鹊华秋色翠可食,耕稼陶渔在其下。

吴侬白头不归去,不如掩卷听春雨。

这首诗写得生动幽默,雅俗共赏,情韵悠悠,且带有一种亲切甜蜜的乡愁,令人回味不尽。而继诗跋之后,董其昌还题一跋,从周密、钱舜举谈到赵孟頫,说他们“得见闻唐宋风流”,称“湖州一派,真画学所宗也。”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