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01(广西中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01(广西中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01(广西中考专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的干燥剂
B.小苏打用作糕点的发酵粉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的脱氧剂
【答案】C
【解答】解:A、生石灰作食品的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生成熟石灰,属于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小苏打用作糕点的发酵粉,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的脱氧剂是利用铁粉生锈,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列膳食搭配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一组是(  )
A.蔗糖、豆类、植物根茎、坚果
B.瘦肉、鱼、牛奶、鸡蛋
C.动物油、谷类、奶油、蛋黄
D.蔬菜、植物油、水果、盐
【答案】B
【解答】解:A、蔗糖、豆类、植物根茎、坚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瘦肉、鱼、牛奶、鸡蛋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B符合题意;
C、谷类富含糖类,动物油、奶油、蛋黄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故C不符合题意;
D、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植物油富含油脂,盐富含无机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 D.量取液体
【答案】A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试剂瓶口和试管口要紧挨,标签要向着手心,图中瓶塞正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没有和试管口要紧挨,故选项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药品时不能使用手接触药品,应使用药匙或镊子,故选项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图中采用仰视,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A。
4.科学家通过“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N2的含量最高
B.火星大气中CO2含量高于地球空气中
C.火星大气中不含稀有气体
D.火星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B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火星大气中CO2的含量最高,说法错误;
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95.3%,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0.03%,因此火星大气中CO2的含量高于空气,说法正确;
C、由图示可知,火星大气中含有氩气,氩气属于稀有气体,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火星大气中几乎不含氧气,因此火星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法错误。
故选:B。
5.河南粮食连续6年超1300亿斤,小麦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Ca(H2PO4)2 D.NH4HCO3
【答案】C
【解答】解:A、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B、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Ca(H2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D、NH4HC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的元素的氧化物可以表示为SiO2
B.若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C.②的粒子是阴离子
D.④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答案】C
【解答】解:A、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表示14号硅元素,硅元素显+4价,
氧元素显﹣2价,对应的氧化物可以表示为SiO2,故A说法正确;
B、若③中x的值为8,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则其粒子符号为O2﹣,故B说法正确;
C、②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④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7.为了验证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刀同学做了以下实验。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瓶内气压会减小
B.步骤②中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腐蚀标签
C.步骤③中可以看到酚酞变红
D.步骤④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答案】C
【解答】解:A、步骤①向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注水,充分振荡,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瓶内气体减小,气压变小,故A说法正确;
B、步骤②倾倒液体,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腐蚀标签,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则步骤③无明显现象,故C说法错误;
D、步骤④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8.“信阳毛尖”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具有维护神经系统健康和改善睡眠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4个原子
B.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茶树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D.茶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答】解:A、一个茶氨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42:7:24:14,则茶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茶氨酸显酸性,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则茶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7:14=1: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Fe、Cu、Ag、稀盐酸
B.FeSO4溶液、Cu、Ag
C.Fe、CuSO4溶液、Ag
D.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答案】C
【解答】解: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Fe>H,Cu<H,Ag<H,无法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B、铜和银均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Fe>Cu,Fe>Ag,无法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C、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Fe>Cu,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Cu>Ag,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故正确;
D、银与硫酸亚铁、硫酸铜均不能反应,说明Fe>Ag,Cu>Ag,无法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故选:C。
10.中华传统文化、前沿科技、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涉及化学变化又涉及物理变化
B.C919的机身采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草木灰(水溶液呈碱性)和氯化铵混合施肥可提高肥效
D.可用抽丝灼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答案】C
【解答】解:A、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正确;
C、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会与氯化铵反应,降低肥效,选项错误;
D、可用抽丝灼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选项正确;
故选:C。
11.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原子结构不同
B 酒精温度计测温度 原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 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故不符合题意;
B、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不符合题意;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符合题意;
D、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自由移动的电子。故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13.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
C.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C
【解答】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则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1,该选项叙述正确;
B、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11﹣2﹣8=1,该选项叙述正确;
C、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则对应的为11号钠元素,钠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则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该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C。
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实验乙可以将硬水软化
C.实验乙中的固体既可滤去不溶性物质,又可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
D.实验丙中a端产生的是氢气,b端产生的是氧气
【答案】B
【解答】解:A、等量的水样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B说法不正确;
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既可滤去不溶性物质,又可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故C说法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管产生的气体较多,为氢气,b管产生的气体较少,为氧气,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x y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z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x、y、z的值分别为2.3、4、0.6
C.化学方程式中乙醇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D.该反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0:7
【答案】B
【解答】解: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正确。
B、如果x、y、z的值分别为2.3、4、0.6,则2.3+4≠2.2+2.7+0.6,即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正确。
C、乙醇质量是2.7g×÷=2.3g,乙醇中碳元素质量是2.3g×=1.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是2.2g×=0.6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是1.2g﹣0.6g=0.6g,一氧化碳质量是0.6g÷=1.4g,z=1.4,y=2.2+2.7+1.4﹣2.3=4,设化学方程式中乙醇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根据题意有46x:32y=2.3g:4g,x:y=2:5,该选项正确。
D、该反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g:1.4g=20:7,该选项正确。
故选:B。
16.每年的11月9日被设定为我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下列有关消防安全的说法合理的
是(  )
A.高层住宅起火,迅速乘电梯逃生
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D.图书、档案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答案】D
【解答】解:A、高层住宅起火,不能乘电梯逃生,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B、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是因为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C、水能导电,电器因短路起火,不能用水灭火,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留下划痕,则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该选项说法合理。
故选:D。
17.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铁、锌、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铁
B.分类:蒸馏水、碘酒、生理盐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属于溶液
C.分析:呼出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
D.推理: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A
【解答】解:A、铁、锌、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铁,故A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生理盐水属于溶液,蒸馏水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B错;
C、呼出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呼出气体氧气含量低,不足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C错;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要同种分子构成,可能是由离子构成或原子构成,故D错。
故选:A。
18.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C
【解答】解: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例如恒温蒸发溶剂时,在析出晶体的同时溶剂质量不断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通常比较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如果不是在同一温度下,也会出现不饱和溶液比饱和溶液还浓的现象,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达到了该溶质溶解的最大限度,才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有多种方法,如增加溶质的量或减少溶剂的量可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但当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若降低温度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9.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所得沉淀和溶质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甲代表溶质的质量
B.Q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为1:1
D.向R点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答案】C
【解答】解:A、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反应完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CuSO4=Cu(OH)2↓+Na2SO4;乙一开始质量为0,所以代表的是沉淀质量,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溶质质量增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析出的沉淀质量大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溶质质量减小;继续加氢氧化钠不再发生化学反应,溶质质量增加,所以甲代表溶质质量,故A说法正确;
B、P点H2SO4被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Q点CuSO4被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
硫酸钠,所以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为Na2SO4,故B说法正确;
C、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消耗量为ag,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量也为(2a﹣a)g=ag,根据2NaOH+H2SO4=Na2SO4+2H2O可知氢氧化钠与硫酸的质量关系为80~98,所以消耗ag氢氧化钠,那么硫酸质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可知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质量关系为80~160,所以消耗ag氢氧化钠,那么硫酸铜质量为2a,所以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质量不相等,故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不为1:1,故C说法错误;
D:R点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此时溶液呈碱性,pH>7,向R点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0.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仅用酚酞溶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H2SO4、HNO3 B.KOH、HCl、NaCl
C.KOH、NaCl、NaOH D.KOH、NaOH、HCl
【答案】B
【解答】解:A.、NaOH溶液显碱性,H2SO4、HNO3溶液均显酸性,各取少许三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NaOH溶液,不变色的是H2SO4、HNO3溶液;再将没有变色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入变红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能使红色褪去,无法鉴别硫酸、硝酸,故错误;
B.KOH显碱性,HCl显酸性,NaCl显中性;各取少许三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KOH,不变色的是HCl、NaCl溶液;再将NaCl、HCl溶液分别滴加至变红色的溶液中,能使红色褪去的是稀盐酸,不能使红色褪去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正确;
C.NaOH、KOH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三者之间两两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错误;
D.NaOH、KOH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HCl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各取少许三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NaOH、KOH,不变色的是HCl溶液,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盐酸,两溶液的颜色均褪去,不能鉴别,故错误;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和计算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1.杭州亚运会中的化学
(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亚运主火炬塔通体为不锈钢原色,
由19根立柱排列而成,象征着“杭州第19届亚运会”。使用不锈钢做立柱主要是利用该合金具有  熔点低(或硬度大等) 的优点(写出一条即可),其属于  金属材料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亚运主火炬塔首次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实现了循环内的零碳排放。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甲醇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甲醇属于氧化物
C.甲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D.甲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3)请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H3OH+3O24H2O+2CO2 。
(4)氢燃料电池汽车助力绿色亚运。使用燃料电池将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1)熔点低(或硬度大等);金属材料;
(2)D;
(3)2CH3OH+3O24H2O+2CO2;
(4)化学。
【解答】解:(1)合金比组成纯金属具有熔点低、硬度大的优点,其属于金属材料;
(2)A.甲醇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B.甲醇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C.甲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选项错误;
D.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选项正确;
故选:D;
(3)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2CH3OH+3O24H2O+2CO2;
(4)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1)熔点低(或硬度大等);金属材料;
(2)D;
(3)2CH3OH+3O24H2O+2CO2;
(4)化学。
22.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①由图1中信息可推测X处表示  N (填元素符号)。
②图1中元素均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图2中A、B、C粒子:
①易失去电子的是  C (填字母,下同)。
②氧离子结构示意图和  B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答案】(1)①N;②非金属;
(2)①C;②B。
【解答】解:(1)①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则X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为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②图1中元素中氮、氧,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磷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
(2)①C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A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②根据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表示原子序数为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则氧离子结构示意图和B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故答案为:
(1)①N;②非金属;
(2)①C;②B。
23.“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要部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2中可以用  乙 (填“甲”或“乙”)表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
(2)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个氢分子中含有  2 个质子。
(3)对比甲图和乙图可以总结出,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  C (填字母)。
A.一定改变
B.可能不变
C.一定不变
(4)电解水实验时,若装置内液面如图1所示,a管内气体压强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答案】(1)乙;
(2)2;
(3)C;
(4)大于。
【解答】解:(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甲中无新物质生成,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乙中可以看出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表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是乙;
(2)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则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质子;
(3)对比甲图和乙图可以总结出,在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一定不变,故选:C;
(4)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a管中气体逐渐增多,压强逐渐变大,将水压入中间的管中,所以a管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
故答案为:(1)乙;
(2)2;
(3)C;
(4)大于。
24.2023年冬天,全国各地的朋友因为“哈尔滨”的热情纷至沓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冰雪大世界,让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那么这泼天的富
贵与化学有什么关联呢?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天气寒冷,春秋季节种植蔬菜需要用到塑料大棚,其使用的塑料属于  合成 材料(填“合成”或“天然”);
(2)私家车免费接南方小土豆成为热情的哈尔滨人的一大特色,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除一氧化碳外  二氧化硫(合理即可) (填一条即可)等汽车尾气的污染;
(3)地铁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游客的出行,用作铁轨的锰钢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A ;
A.硬度大、韧性好
B.密度小、熔点高
(4)鄂伦春族、土家族、苗族、羌族……都来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帮忙宣传,56个民族是一家。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是一个大家族,通常情况下,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但还要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稳定情况来判断。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BC (填序号);
A.和
B.和
C.和
(5)由上述信息可知,硫元素与其同族下一周期的硒元素(Se)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类比硫酸和碱反应的规律,写出硒酸(H2SeO4)和Ba(OH)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eO4+Ba(OH)2=BaSeO4↓+2H2O 。
【答案】(1)合成;
(2)二氧化硫(合理即可);
(3)A;
(4)BC;
(5)H2SeO4+Ba(OH)2=BaSeO4↓+2H2O。
【解答】解:(1)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
(2)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减少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3)铁轨一般选用锰钢,这是利用了锰钢硬度大,韧性好的特点;
(4)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失去4个电子,有时得到4个电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B、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
C、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
(5)已知S和Se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类比H2SO4,硒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硒酸钡沉淀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eO4+Ba(OH)2=BaSeO4↓+2H2O。
故答案为:(1)合成;
(2)二氧化硫(合理即可);
(3)A;
(4)BC;
(5)H2SeO4+Ba(OH)2=BaSeO4↓+2H2O。
2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
(2)t2℃时,50gA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 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条件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升高温度 。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  蒸发结晶 方法提纯B。
【答案】(1)C>B>A;
(2)70;
(3)升高温度;
(4)蒸发结晶。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5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晶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3)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条件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升高温度;
(4)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B。
故答案为:(1)C>B>A;
(2)70;
(3)升高温度;
(4)蒸发结晶。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26.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装置A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干燥管中放置的药品是  石灰石或大理石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若要组装一个可“随开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从B至E中选择  BCE (填字母)。
(3)若用图二中的装置甲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澄清石灰水 (写名称),气体应从  d (选填“d”或“e”)端通入。
(4)装置乙中容器Ⅰ、Ⅱ盛有等体积的CO2,分别用注射器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  左低右高 (选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答案】(1)长颈漏斗;
(2)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CaCl2+H2O+CO2↑;BCE;
(3)澄清石灰水;d;
(4)左低右高。
【解答】解:(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装置A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干燥管中放置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组装一个可“随开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则需要在关闭弹簧夹时能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分离,所以可从B至E中选择:BCE。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用图二中的装置甲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澄清石灰水中通过,所以从d端通入。
(4)装置乙中容器Ⅰ、Ⅱ盛有等体积的CO2,分别用注射器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导致右边的压强比左边的小,所以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左低右高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CaCl2+H2O+CO2↑;BCE;
(3)澄清石灰水;d;
(4)左低右高。
27.含钠元素的物质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下列标志应标识在NaOH固体试剂瓶上的是  d 。
(2)在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50g该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
②上述所示顺序不合理,请用图中字母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badce 。
③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若要得到这种溶液,需向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中添加的水的质量为  30 g。
(3)小明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将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内,观察到一段时间后溶液进入U型管并流入另一端。反应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仍为红色。
①请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②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
(4)某兴趣小组欲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和MgCl2杂质来制取精盐,提纯方案如图:
①写出加入C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MgCl2=Mg(OH)2↓+CaCl2 。
②该过程中碳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除去CaCl2和过量的Ca(OH)2 。
【答案】(1)d;
(2)①8g;
②badce;
③30;
(3)①CO2+2NaOH=Na2CO3+H2O;
②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4)①Ca(OH)2+MgCl2=Mg(OH)2↓+CaCl2;
②除去CaCl2和过量的Ca(OH)2;
【解答】(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上应贴腐蚀品标志,故选:d;
(2)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6%=8g;
②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和溶解,则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badce;
③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50g×16%=(50g+x)×10%,则x=30g;
(3)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②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仍为红色,由于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4)①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Mg(OH)2↓+CaCl2;
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该过程中碳酸钠溶液要过量,是为了除去CaCl2和过量的Ca(OH)2;
故答案为:(1)d;
(2)①8g;
②badce;
③30;
(3)①CO2+2NaOH=Na2CO3+H2O;
②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4)①Ca(OH)2+MgCl2=Mg(OH)2↓+CaCl2;
②除去CaCl2和过量的Ca(OH)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和计算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8.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酸和碱。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或降低环境中酸
或碱的含量。
①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填选项序号之一)。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②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第①题中得到的溶液,试纸不变色,这说明溶液中不含  硫酸 (选填“硫酸”“氢氧化钠”之一);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溶液,试纸不变色。以上实验证明:最终得到的混合物  是 (选填“是”“不是”之一)中性的。
(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化学药品。实验室有一份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化学小组的同学取该样品20g,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00g蒸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当滴入BaCl2溶液50g时(即图2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Cl﹣、 (填离子符号)。
②该20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9.4 g。(只填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答案】(1)①C;
②硫酸;是;
(2)①Cl﹣、;
②9.4;
【解答】解:(1)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加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其碱性逐渐减弱,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pH也会随之减小,
故选:C;
②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第①题中得到的溶液,试纸不变色,这说明溶液中不含稀硫酸,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溶液,试纸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
(2)①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当滴入BaCl2溶液50g时(即图2中A点),碳酸钠没有反应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则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Cl﹣、;
②由图可知,当滴入20.8%的BaCl2溶液100g时(即图2中B点),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氯化钡的质量为100g×20.8%=20.8g;
设该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钡的质量为y,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208 197
x 20.8g y

x=10.6g

y=19.7g
则该20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0g﹣10.6g=9.4g;
故答案为:(1)①C;
②硫酸;是;
(2)①Cl﹣、;
②9.4;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
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凉拌松花蛋,由于松花蛋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但专家提醒松花蛋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mg/kg),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  C 调料可以除去松花蛋中碱涩味。
A.油辣子
B.食盐
C.姜醋汁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KOH中的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  草木灰 ,请写出制作过程中生成强碱NaOH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  BC 。
A.松花蛋中蛋清和蛋黄颜色的形成与氨气有关
B.松花蛋中“松花”的形成与料泥产生的强碱有关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答案】(1)C;
(2)草木灰;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3)BC。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凉拌松花蛋,由于松花蛋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由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可知,食用松花蛋时加入醋调料可以除去松花蛋中碱涩味,故选C。
(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KOH中的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草木灰;料泥是由生石灰(即氧化钙)、纯碱( Na2CO3 )、食盐、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 )等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制作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生成强碱NaOH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3)A、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所以松花蛋中蛋清和蛋黄颜色的形成与硫化氢气体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B、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所以松花蛋中“松花”的形成与料泥产生的强碱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所以儿童不宜食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C;
(2)草木灰;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3)BC。
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
30.现有盛88.4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含Na2CO3)的大烧杯,向其中滴加H2SO4溶液,充分搅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段(不含A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
(2)BC段可以观察到大烧杯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则碳酸钠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NaOH+H2SO4=Na2SO4+2H2O;
(2)10.6g。
【解答】解:(1)向盛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优先反应,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再与硫酸反应,因此AB段表示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答案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AB段发生的反应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BC段发生的反应是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逸出,因此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88.4g+200g﹣284g=4.4g;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4.4g

x=10.6g
答: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2024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01(广西中考专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的干燥剂
B.小苏打用作糕点的发酵粉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的脱氧剂
2.下列膳食搭配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一组是(  )
A.蔗糖、豆类、植物根茎、坚果
B.瘦肉、鱼、牛奶、鸡蛋
C.动物油、谷类、奶油、蛋黄
D.蔬菜、植物油、水果、盐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 D.量取液体
4.科学家通过“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N2的含量最高
B.火星大气中CO2含量高于地球空气中
C.火星大气中不含稀有气体
D.火星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河南粮食连续6年超1300亿斤,小麦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Ca(H2PO4)2 D.NH4HCO3
6.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的元素的氧化物可以表示为SiO2
B.若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C.②的粒子是阴离子
D.④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7.为了验证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刀同学做了以下实验。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瓶内气压会减小
B.步骤②中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腐蚀标签
C.步骤③中可以看到酚酞变红
D.步骤④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8.“信阳毛尖”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具有维护神经系统健康和改善睡眠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4个原子
B.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茶树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D.茶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9.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Fe、Cu、Ag、稀盐酸
B.FeSO4溶液、Cu、Ag
C.Fe、CuSO4溶液、Ag
D.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10.中华传统文化、前沿科技、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涉及化学变化又涉及物理变化
B.C919的机身采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草木灰(水溶液呈碱性)和氯化铵混合施肥可提高肥效
D.可用抽丝灼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11.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2.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原子结构不同
B 酒精温度计测温度 原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 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A.A B.B C.C D.D
13.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
C.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实验乙可以将硬水软化
C.实验乙中的固体既可滤去不溶性物质,又可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
D.实验丙中a端产生的是氢气,b端产生的是氧气
1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x y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z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x、y、z的值分别为2.3、4、0.6
C.化学方程式中乙醇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D.该反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0:7
16.每年的11月9日被设定为我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下列有关消防安全的说法合理的是(  )
A.高层住宅起火,迅速乘电梯逃生 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D.图书、档案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7.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铁、锌、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铁
B.分类:蒸馏水、碘酒、生理盐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属于溶液
C.分析:呼出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
D.推理: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18.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9.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所得沉淀和溶质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甲代表溶质的质量
B.Q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为1:1
D.向R点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20.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仅用酚酞溶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H2SO4、HNO3 B.KOH、HCl、NaCl
C.KOH、NaCl、NaOH D.KOH、NaOH、HCl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和计算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1.杭州亚运会中的化学
(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亚运主火炬塔通体为不锈钢原色,由19根立柱排列而成,象征着“杭州第19届亚运会”。使用不锈钢做立柱主要是利用
该合金具有    的优点(写出一条即可),其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亚运主火炬塔首次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实现了循环内的零碳排放。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甲醇属于氧化物
C.甲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D.甲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3)请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氢燃料电池汽车助力绿色亚运。使用燃料电池将    能转化为电能。
22.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①由图1中信息可推测X处表示    (填元素符号)。
②图1中元素均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图2中A、B、C粒子:
①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氧离子结构示意图和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23.“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要部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2中可以用    (填“甲”或“乙”)表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
(2)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个氢分子中含有    个质子。
(3)对比甲图和乙图可以总结出,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    (填字母)。
A.一定改变 B.可能不变 C.一定不变
(4)电解水实验时,若装置内液面如图1所示,a管内气体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24.2023年冬天,全国各地的朋友因为“哈尔滨”的热情纷至沓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冰雪大世界,让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那么这泼天的富贵与化学有什么关联呢?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天气寒冷,春秋季节种植蔬菜需要用到塑料大棚,其使用的塑料属于    材料(填“合成”或“天然”);
(2)私家车免费接南方小土豆成为热情的哈尔滨人的一大特色,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除一氧化碳外    (填一条即可)等汽车尾气的污染;
(3)地铁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游客的出行,用作铁轨的锰钢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
A.硬度大、韧性好 B.密度小、熔点高
(4)鄂伦春族、土家族、苗族、羌族……都来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帮忙宣传,56个民族是一家。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是一个大家族,通常情况下,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但还要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稳定情况来判断。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A.和 B.和 C.和
(5)由上述信息可知,硫元素与其同族下一周期的硒元素(Se)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类比硫酸和碱反应的规律,写出硒酸(H2SeO4)和Ba(OH)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50gA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条件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    方法提纯B。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26.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干燥管中放置的药品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组装一个可“随开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从B至E中选择    (填字母)。
(3)若用图二中的装置甲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写名称),气体应从    (选填“d”或“e”)端通入。
(4)装置乙中容器Ⅰ、Ⅱ盛有等体积的CO2,分别用注射器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    (选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7.含钠元素的物质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下列标志应标识在NaOH固体试剂瓶上的是    。
(2)在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50g该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
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
②上述所示顺序不合理,请用图中字母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③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若要得到这种溶液,需向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中添加的水的质量为    g。
(3)小明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将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内,观察到一段时间后溶液进入U型管并流入另一端。反应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仍为红色。
①请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
(4)某兴趣小组欲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和MgCl2杂质来制取精盐,提纯方案如图:
①写出加入C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过程中碳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和计算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8.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酸和碱。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或降低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
①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②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第①题中得到的溶液,试纸不变色,这说明溶液中不含    (选填“硫酸”“氢氧化钠”之一);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溶液,试纸不变色。以上实验证明:最终得到的混合物    (选填“是”“不是”之一)中性的。
(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化学药品。实验室有一份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化学小组的同学取该样品20g,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00g蒸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当滴入BaCl2溶液50g时(即图2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该20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g。(只填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凉拌松花蛋,由于松花蛋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但专家提醒松花蛋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二,市售松花
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mg/kg),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    调料可以除去松花蛋中碱涩味。
A.油辣子 B.食盐 C.姜醋汁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KOH中的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  
  ,请写出制作过程中生成强碱NaOH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
(3)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花蛋中蛋清和蛋黄颜色的形成与氨气有关
B.松花蛋中“松花”的形成与料泥产生的强碱有关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
30.现有盛88.4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含Na2CO3)的大烧杯,向其中滴加H2SO4溶液,充分搅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段(不含A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C段可以观察到大烧杯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则碳酸钠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