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部分知识点的归纳:①洗洁精可以溶解食用油;②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③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过程中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④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⑤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该同学归纳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表示对一杯氯化钠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过程,丙、丁溶液中析出部分氯化钠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乙两杯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整个实验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丁>丙>乙>甲
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B.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C. 除去衣服上的油渍 用水洗涤
D. 鉴别无水酒精和NaCl溶液 测导电性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
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③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原理相同
④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区分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三种气体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5.氯化铵、硫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溶解度比硫酸钠的溶解度大
B.35℃时,硫酸钠和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90℃时,100g 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含 90g 氯化铵
D.降温结晶法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铵的硫酸钠最佳温度范围是小于 35℃
6.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配制NaOH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漏斗 D.玻璃棒
7.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C.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2℃时,等质量的a、b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a大于b
8.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升高,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40℃时把 30g B 放入 50g 水中,可得到 80g B 的饱和溶液
C.分别将 40℃时 A、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B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40℃时,60g A 的饱和溶液加入 40g 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9.以下几个操作是小豫同学在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的特写镜头,其中操作或关于操作分析有误的是
①直接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边的托盘上进行称取
②用100mL的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③在溶解操作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贴上标签保存备用
⑤称量氯化钠固体时用生锈了的砝码会使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0.请依据实验和数据回答。已知:KNO3在20℃和60℃时,溶解度分别为31.6 g和110 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水温/℃ 20 20 60 60 60
KNO3的质量/g 20 60 60 110 15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2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2.0g
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用量筒量取23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B.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溶液的体积
C.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维持生命活动
D.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1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须用到的是( )
A.②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②④⑦
15.20℃时,向下列3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的质量为120 g
B.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将②中的溶液倒出一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将③中溶液升温至4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二、实验题
16.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D操作应选用 量筒(从50 mL、100 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 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偏大”或“偏小”)。
(3)E操作的作用是 。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18.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完成该实验,上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 。
(2)该实验所需要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g/mL),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
三、填空与简答
1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t1℃时,在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t1℃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50℃时,3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
(3)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4)t2℃时,小红向100g的水中加入45.8gA物质,她发现A物质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她意外地发现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A物质“全部溶解”的原因是因为A物质溶解时 (填“吸热”或“放热”)引起;析出晶体的原因是
22.为探究固体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某老师设计了如下实验:将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如图1所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N的溶解度曲线为 (填“A”或“B”);若N的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M,可以用 的方法提纯N;若在t2℃时,B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42g饱和溶液降温至t1℃,需要再加入 g固体才能使溶液达到饱和。
23.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把30gA物质加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以得到 克溶液。
(2)p点的含义是 。
(3)将t1℃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洗洁精是乳化剂,不是溶解食用油,是发生乳化作用,错误;
②动植物的呼吸是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正确;
③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过程中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是实验室操作,错误;
④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错误;
⑤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两种,是-3和+5价。正确;
故2个正确,选B。
2.D
【详解】A、甲溶液蒸发水分后没有固体析出,说明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甲溶液蒸发水分后没有固体析出形成乙溶液,所以甲、乙两杯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故B正确;
C、根据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丙和丁中有固体析出,说明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丙和丁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乙溶液没法和丙、丁比较,故D错误。故选D。
3.D
【分析】 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B、根据要除去CO2中的CO,一氧化碳虽然能够燃烧,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实际实验中很难点燃进行解答;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解答;D、根据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和酒精由分子构成进行解答。
【详解】A、由于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一种,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熄灭并不能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故A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B、要除去CO2中的CO,一氧化碳虽然能够燃烧,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实际实验中很难点燃,故B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用水洗涤衣服上的油渍,水不能够溶解油渍,故C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无水酒精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NaCl溶液中存在钠离子的氯离子,能够导电,故测导电性能鉴别无水酒精和NaCl溶液,故D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进行物质鉴别时,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所选的鉴别试剂与物质混合时,应有明显的不同的现象;除杂质的原则:首先方法要可行,既要能除掉杂质,又不能和需要的物质反应,同时也不能添加新的杂质,另外,实验操作越简单越好,根据杂质的状态不同,要把杂质转化成沉淀,可溶性物质或气体而除去。
4.C
【详解】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因为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而混合氧气和氢气是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适合质量而不是体积,故①错误;
②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②正确;
③洗洁精洗碗,是利用了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汽油除油污原理、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故③错误;
④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时火焰颜色比较接近,甲烷燃烧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氢气燃烧产生水,在集气瓶内壁上能看到水雾,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没有水雾。通过燃烧的方法不能区分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三种气体,还需根据燃烧后的产物不同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④错误。以上说法合理的只有②,故选C。
5.D
【详解】A、未明确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错误。
B、35℃时,硫酸钠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35℃时,硫酸钠和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C、90℃时,100g 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铵。错误。
D、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且变化较大的物质中混有少量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小于35℃时,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且变化较大。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铵的硫酸钠可以使用降温结晶。正确。
故选D。
6.C
【详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OH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OH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不需用到漏斗。
综上所述:选择C。
7.D
【详解】A、t2℃时,a的溶解度小于b,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但在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的情况下,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B、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如果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相等,则两种溶质质量就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C、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不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如果原来溶液中溶质b的含量很低,即使降温至t1℃,也不能达到饱和状态,不符合题意;
D、t2℃时,因为a的溶解度小于b,所以等质量的a、b配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a大于b,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A、B物质的溶角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选项错误。
B、40℃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在此温度下,100g水中最溶解50gA物质,那么,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液25gA,形成75g饱和溶液,故B选项错误。
C、分别将 40℃时 A、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A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 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都没有变化,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选项错误。
D、40℃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在40℃时,100g水中最溶解50gA物质,所以6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加入4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氯化钠固体应该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而不是直接放在托盘上,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俯视读数,实际取得的水体积变小,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贴上标签保存便于后期备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如果用生锈了的砝码会使实际称得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变大,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实验操作或分析错误的有①②③⑤。
故选A。
10.C
【详解】A、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③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③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②溶液是饱和溶液,④溶液是饱和溶液,⑤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D、③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A、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2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故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25g×8%=2.0g,故A说法正确;
B、因为氯化钠会粘在天平盘中,不易倒出,要放在纸片上称量,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故B说法错误;
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质溶解,但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C说法错误;
D、用量筒量取23mL水时,若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大于32mL,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错误;
B、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的总和一般小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所以体积不能相加,错误;
C、由于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所以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正确;
D、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没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
故选C。
13.A
【详解】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工业上利用加压、降温的方法分离液体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与葡萄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维持生命活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D、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鱼池内开启增氧泵,可以提高池水的含氧量,供给鱼类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4.B
【详解】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托盘天平,故选B。
15.B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20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能全部溶解,此时①溶液的质量为120g,说法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30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能全部溶解,此时②溶液的质量为130g,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法错误;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将②中的溶液倒出一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正确;
D、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将40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此时有6g氯化钾没有溶解,升温到40℃,氯化钾固体全部溶解,此时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说法正确;
故选B。
16. 2.5 取出适量的氯化钠,使天平平衡 50 mL 中凹液面最低处 偏小 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详解】(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50g×5%=2.5g;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氯化钠质量偏大,应取出适量的氯化钠,使天平平衡;
(2)由(1)可知,氯化钠质量为2.5g,故需要水的质量=50g-2.5g=47.5g,水的密度为1g/cm3,故需要水的体积为47.5mL,故选用50 mL的量筒;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大于所需体积,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3)E操作为搅拌,其作用是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17.④⑤①②③
【详解】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①②③。
18.(1)漏斗
(2) 47 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6%
【详解】(1)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不需要漏斗。
(2)该实验所需要水的体积为50g×(1-6%)÷1g/mL=47mL,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9.(1)B
(2)140
(3)20%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故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B的溶解度是40g,故在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
(3)t1℃时,C的溶解度为25g。故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乙>甲>丙 加入丙物质或升温 甲 丙 70
【详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加入丙物质或升温;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因为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50℃时丙的溶解度最小,降温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物质;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3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不能溶解完全,在50g水中只能溶解20g乙物质,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0g。
21.(1)t1
(2)45
(3)C
(4) 放热 温度降低,A物质的溶解度变小
【详解】(1)由图可知,t1℃时,A和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5g;
(3)根据溶解度曲线,A、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C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A、B物质都有晶体析出,故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C物质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
(4)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5g,向100g的水中加入45.8gA物质,她发现A物质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她意外地发现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A物质“全部溶解”的原因是因为A物质溶解时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后来析出晶体的原因是:温度降低,A物质的溶解度变小。
22. A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7
【详解】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图1中M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图1中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N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即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为增大,由图2可知,曲线A代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所以N的溶解度曲线为A,故填A;
N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而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N的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M,则提纯N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降温结晶;
由图2可知,t2℃时,B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时42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42g××100%=7g,其中水的质量=42g 7g=35g,由图2可知,t1℃时,B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时35g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35g×=14g,则在t2℃时,B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42g饱和溶液降温至t1℃,使溶液达到饱和需要加入固体的质量=14g 7g=7g,故填7。
23. 75 t1℃A和B的溶解度是25g A
【详解】(1)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30gA物质加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以得到25g+50g=75g溶液。(2)p点的含义是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5g。(3)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A变为不饱和溶液,B仍是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故选A。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