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无锡01(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无锡01(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氢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原子核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属氢(氢原子构成)与氢气(氢分子构成)的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氢具有金属性质,具有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 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在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粉笔灰 B.植物油 C.食盐 D.硫酸铜
【答案】C
【解析】A、粉笔灰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故A错;
B、植物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故B错;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无色溶液,故C正确;
D、硫酸铜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蓝色溶液,故D错;
故选:C。
3.如果人体不缺乏微量元素而随意过量补充,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下列元素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
A.氮 B.磷 C.钙 D.铁
【答案】D
【解析】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
A、氮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磷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属于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N2 B.氯离子Cl-1 C.三个氧分子3O2 D.四个硫酸根离子:
【答案】C
【解析】A、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氯离子表示为Cl-,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氧分子表示为3O2,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四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 B.夹持试管 C.加热液体 D.连接仪器
【答案】A
【解析】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A符合题意;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图中操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大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短柄上,防止试管脱落,图中操作错误,C不符合题意;
D、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4年有关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收购量超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490公斤。化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Cl B.CO(NH2)2 C.NH4Cl D.KH2PO4
【答案】D
【解析】A、氯化钾含N、P、K中的K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尿素含N、P、K中的N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含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钾含N、P、K中的K、P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D。
7.山梨酸(C6H8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下列关于山梨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山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山梨酸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氢元素
C.山梨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1
D.每个山梨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山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描述正确;
B、元素的质量分数=,而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2)=9:1:4,即氢元素质量比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山梨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8:2=3:4:1,该选项描述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山梨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B。
8.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C.用盐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答案】C
【解析】A、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的性质,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盐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因为盐酸可与水垢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通过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
【答案】C
【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A正确;
B、煮沸能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则可通过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故B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C不正确;
D、水为常见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酒精也可为溶剂,故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B.图书档案起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D.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答案】C
【解析】A、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导致火势更旺,说法正确;
B、图书档案起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以降低图书受损程度,说法正确;
C、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不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而是因为燃烧时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不断过来补充,造成火柴周围温度逐渐降低,当低于火柴着火点,就熄灭了,说法错误;
D、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氧气不足容易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防止煤气中毒,说法正确。
故选C。
11.搭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准时发射升空,运载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有4个电子层
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中子数为37
D.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答案】D
【解析】A、由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A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B说法错误;
C、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铷的质子数=原子序数=37,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85-37=48,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则有Y=37=2+8+18+8+x,x=1,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2.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能生成氯化亚铁,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银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C、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不能生成氧化铁,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通电分解后的气体产物
B 除夫KCl液中的K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HCl 体 先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D 鉴别CuCl2、NaCl、NaOH、H2SO4四种溶液 不需要外加试剂就可以鉴别
【答案】B
【解析】A、检验水通电分解后的气体产物,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K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该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氢与水形成盐酸,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干燥二氧化碳,将混合物先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能除去水蒸气和HCl 体,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CuCl2溶液是蓝色的,Cu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能与H2SO4溶液生成硫酸铜和水;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能与CuCl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H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该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4.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在氮气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7
【答案】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氮气和水在光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乙为水,属于氧化物,丙为氧气,氧气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正故B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3):(17×4)=24:17,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元素的价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a点对应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物质作为燃料大量使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B.b点物质只能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d点物质
C.c、d两点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已知d点物质可转化为e点物质,e点物质不止一种可能
【答案】D
【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有机物,且甲烷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a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大量使用甲烷不能减少碳排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b为碳单质,d为氧化物,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为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对应的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e对应的物质为碳酸或碳酸钙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概念 X 氧化物 饱和溶液 酸溶液 置换反应
Y 化合物 浓溶液 酸性溶液 复分解反应
选项 A B C D
【答案】B
【分析】图中X和Y之间关系是交叉关系。
【解析】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两者是包含关系,选项错误;
B、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浓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两者有交叉关系,选项正确;
C、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两者属于包含关系,选项错误;
D、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两者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
故选B。
17.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 g 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答案】D
【解析】A、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看出,硫酸锌在20℃时的溶解度小于60g,故左图中加入的60g硫酸锌不能完全溶解,所以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160g,不符合题意;
B、右图中,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约为70g>60g,故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均未发生改变,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也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10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恰好为60g,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故选 D。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5~7 s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口,观察到有火焰产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由右向左逐渐变红,同时火焰明显变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口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
B.该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该实验中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D.火焰变小的原因可能是稀硫酸的浓度减小
【答案】C
【解析】A、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氢气被燃着的木条点燃发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正确;
B、与铜片将木条和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传给铜片表面的氧化铜,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即该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选项正确;
C、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氢气在玻璃管口燃烧生成水,氢气与铜片表面的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即发生了3个化学反应,选项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的浓度减小,镁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减慢,生成的氢气的浓度逐渐减小,火焰变小,最终熄灭,选项正确,故选C。
19.现有7.8gCaCO3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6g。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3g
B.稀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C.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3.3g
D.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7.8g碳酸钙和碳酸钠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6g,因为两者都含有碳酸根离子,故混合物中碳酸根的质量,则碳元素的质量=4.5g-3.6g=0.9g。
【解析】A、碳酸钙和碳酸钠中的碳元素与盐酸反应后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碳酸钠都可以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二氧化碳与盐酸的质量比,可以计算得出盐酸的溶质质量:设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稀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符合题意;
C、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7.8g-4.5g=3.3g,故C不符合题意;
D、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一种提纯白磷样品(杂质不参与如图反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P 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B.过程Ⅱ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C.过程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理论上,通过本提纯工艺不会产生白磷损失
【答案】D
【解析】A.过程Ⅰ中,白磷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H3PO4和Cu3P,其中白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H3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Cu3P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则磷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过程Ⅱ中,H3PO4与Ca(OH)2反应生成Ca3(PO4)2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过程Ⅲ中,Ca3(PO4)2与二氧化硅、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白磷和CaSi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正确;
D.由于在过程Ⅰ中有磷化铜生成,则该工艺中有白磷损失,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50分)
21.(3分)“人间烟火,抚慰凡心”。最近淄博因为烧烤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
(1)精美的食材在烧烤架上翻滚着,接受来自炭火的“淬炼”,香气四溢,远远就能闻到随烟火升起的肉香、油香、孜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 。
(2)常见的烧烤有烤羊肉、烤面筋、烤鱿鱼等,其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填序号)。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3)烧烤用的木炭是一种中空圆柱状的,请从燃烧角度解释木炭制成中空状的原因是 。
【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分)
(2)c(1分)
(3)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1分)
【解析】(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烧烤时,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远处的人闻到香味,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羊肉富含蛋白质,故填c。
(3)木炭制成中空状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填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22.(3分)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推广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小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
A.太阳能飞机 B.柴火取暖 C.风力发电
(3)下列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______(填字母)。
A.汽车限号行驶 B.垃圾分类回收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答案】(1)CH4(1分)
(2)AC(1分)
(3)ABC(1分)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2)A、太阳能飞机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动能,利用了新能源;
B、柴火取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并没有利用新能源;
C、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了新能源;
故填AC;
(3)A、汽车限号行驶,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B、垃圾分类回收,不但回收了可再利用的资源,还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故填ABC。
23.(4分)无锡漆器,隽秀精致的艺术。
(1)制作漆器使用的生漆中含有C21H32O2。C21H32O2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朱漆由生漆和红色硫化汞(HgS)调和而成。Hg和硫磺(S8)加热化合可生成Hg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朱漆经调和后,需透过细纱布,以除去其中较大的固体颗粒,该操作的名称为 。
【答案】(1)63:8:8(1分) (2)(2分) 过滤(1分)
【解析】(1)C21H32O2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3:8:8;
(2)Hg和硫磺(S8)加热化合可生成Hg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较大的固体颗粒与小颗粒分离,是过滤操作;
24.(6分)实验室以软锰矿(主要含的矿石)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1)催化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酸浸”时,为使软锰矿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
(3)“沉锰”反应为。加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4)在空气中“煅烧”会生成不同的锰氧化物,各锰氧化物质量分数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370~410℃发生主要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②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600℃以上。称取一定质量的,与混合均匀,充分加热后冷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减少。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2分)
(2)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1分)
(3)防止分解(1分)
(4)化合(1分) 温度高于450℃时,会分解成和O2(1分)
【解析】(1)加热条件下MnO2催化分解KClO3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2)“酸浸”时,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措施,都能使软锰矿充分反应。故填:搅拌;粉碎;加热;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
(3)由于反应物NH4HCO3受热易分解,所以为防止NH4HCO3分解,“沉锰”反应加热温度不能过高。故填:防止NH4HCO3分解。
(4)①370~410℃发生主要反应为。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所以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②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600℃以上。据图可知,温度高于450℃时,MnO2会分解成Mn2O3和O2,所以MnO2质量减少。故填:温度高于450℃时,MnO2会分解成Mn2O3和O2。
25.(6分)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硬性优良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在航天、航空、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速的重要先进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与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常见基体材料有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增强体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基体,化学式为(C11H12O3)n,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近年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研究人员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比较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比磨损率,其结果如图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纤维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材料。
(2)近年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该物质的优点是 (写一个即可)。
(3)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其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为 (写化学式)。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复合材料天然存在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环氧树脂受热会熔化,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c.碳纳米管与石墨的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1)属于(1分)
(2)涂料(1分) 质量轻(合理即可)(1分)
(3)CO2(1分)
(4)在实验研究的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范围内,当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相同时,0.5N载荷下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高(1分)
(5)abc(1分)
【解析】(1)碳纤维为复合材料;
(2)由图1可知,近年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涂料;环氧树脂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
(3)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充分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范围内,当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相同时,0.5N载荷下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高;
(5)a、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受热不会熔化,不可以反复加工,故b错误;
c、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相差很大,与石墨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
故选abc。
26.(9分)氧气支持生命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
①市售溶质质量分数的30%H2O2溶液样品的理论活性氧为 [,结果精确到0.1%]
②配制100g6%的H2O2溶液,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 g。
(2)工业上有多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
方法一: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液化。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96℃~-183℃之间,使液态氮气先蒸发,剩余液态氧气储存于钢瓶里。
方法二: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将得到的氧气干燥,在低温、加压条件下,使之转化为液态,储存于钢瓶里。
①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在方法一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 。
②某工厂用方法二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或名称)。
(3)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 (填化学式)。
(4)为探究双氧水的分解,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①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氯化物 NaCl MgCl2 CuCl2
放出氧气的体积/mL 2.0 4.0 420.0
双氧水的分解率/% 0.30 0.60 63.18
由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②pH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60℃;用NaOH溶液调pH:实验时间:1.5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pH为 (填数字)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
(5)用双氧水可制得“鱼浮灵”“钙多宝”。
①“鱼浮灵”主要成分是2Na2CO3·3H2O2,可迅速增加水体含氧量,其原因是 。
②“钙多宝”主要成分是CaO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长时间存放的过氧化钙(CaO2)中含有主要杂质是 (填化学式)、Ca(OH)2.
【答案】(1) 14.1%(1分) 20(1分)
(2)分子间的间隔(1分) 臭氧/O3(1分)
(3)H2(1分)
(4) Cu2+ (1分) 9(1分)
(5) 2Na2CO3·3H2O2溶液显碱性,能促进双氧水分解(1分) CaCO3(1分)
【解析】(1)①设mg过氧化氢溶液样品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则
解得x=0.141mg
则样品中理论活性氧为。
②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x,则:100g×6%=30%x,解得x=20g。
(2)①空气液化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则主要改变的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②氧气的常量略小于理论值,根据元素守恒,则该气体中应含有氧元素,则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臭氧,化学式为O3。
(3)由图可知,解离时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则“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H2。
(4)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氯化铜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则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铜离子,符号为Cu2+。
②由图可知,pH为9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
(5)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而在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升高,则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氧量。
②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长时间存放的过氧化钙中含有杂质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故填CaCO3。
27.(9分)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 (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B(1分) (2)(2分) (3)步骤2中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1分) m1>m2=m3(1分) (4)取土填埋,隔绝空气(1分)
(5)铁的表面积(1分) 氧气的浓度(温度)(1分) 7.2≤a≤8.0(1分)
【解析】(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燃烧都能发光发热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是只有煤中含有硫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选B;
(2)酒精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步骤2中,隔绝氧气,白磷未燃烧,步骤4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②一开始锥形瓶充满二氧化碳,步骤3中通入50mL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m1>m2,步骤4中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但是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步骤5中恢复室温擦干锥形瓶,故m2=m3,因此m1>m2=m3;
(4)一旦煤层自燃,取土填埋,隔绝空气;
(5)①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氧气的浓度,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说明铁的表面积可以影响铁的燃烧,故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铁的表面积、氧气的浓度或温度;
②铁与氧气生成FeO时产物的质量最小,设生成的产物为x,
解得x=7.2g
铁与氧气生成三氧化二铁,产物的质量最大,设生成的产物为y,
解得y=8g
故a的取值范围是7.2≤a≤8.0。
2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气体性质实验后,对氢气的性质开展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氢气的性质】
用自制的氢气通过软管吹泡泡液并用喷枪点燃,观察现象(注意实验有危险,不要模仿)。
(1)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但也有少数的泡泡液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项目二:氢气点燃需验纯】
用保鲜袋收集两袋氢气,甲袋是50%空气与50%氢气的混合气体,乙袋是纯净的氢气,然后分别点燃。
【查阅资料】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74.2%
CH4 5%﹣15%
CO 12.5%﹣74.2%
(2)点燃上面两袋气体,发现甲发生爆炸,原因是 。
(3)根据上表可以得出, (填写气体名称)使用最安全,该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和醋酸钠(CH3COONa)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同时得到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学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氢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装置导管中导出)和酒精灯燃烧后火焰温度的变化情况。
(4)结合甲图信息,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 。
(5)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如图乙为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流程,反应前后Mn的化合价均为+2价。
①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流程的优点是 。
②若MnFe2O(4﹣y)中y=0.5,则MnFe2O(4﹣y)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 。
③请计算利用该流程每生成48kgO2,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合理即可)(1分)
(2)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了爆炸极限(1分)
(3)甲烷/CH4(1分) CH3COONa+NaOHNa2CO3+CH4↑(2分)
(4)氢气的热值高,温度升高快(1分)
(5)节约能源(合理即可)(1分) 1:1(1分)
设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x。
解得:x=6kg
答: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6kg。(2分:格式1分,答案1分)
【解析】(1)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理论上充入泡泡内的气体为氢气,泡泡应往上升。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也有少数的泡泡液下降,则这些泡泡中气体的密度较大,则可能的原因是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
(2)由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知,点燃上面两袋气体,其中会发生爆炸的是甲,原因是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了爆炸极限。
(3)根据上表可以得出,甲烷使用最安全,因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最小,该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和醋酸钠(CH3COONa)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同时得到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NaOHNa2CO3+CH4↑。
(4)结合甲图信息,氢气达到最高温度时间较短,相同时间内火焰温度较高,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氢气的热值高,温度升高快。
(5)①该反应在太阳能产生高温下进行,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能节约能源等。
②若MnFe2O(4﹣y)中,y=0.5,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2)+2x+(﹣2)×(4﹣0.5)=0,x=+2.5,如果MnFe2O(4﹣y)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1:1,则化合价平均值为+2.5。
③详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氢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原子核发生改变
2.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粉笔灰 B.植物油 C.食盐 D.硫酸铜
3.如果人体不缺乏微量元素而随意过量补充,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下列元素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
A.氮 B.磷 C.钙 D.铁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N2 B.氯离子Cl-1
C.三个氧分子3O2 D.四个硫酸根离子: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 B.夹持试管 C.加热液体 D.连接仪器
6.2024年有关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收购量超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490公斤。化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Cl B.CO(NH2)2 C.NH4Cl D.KH2PO4
7.山梨酸(C6H8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下列关于山梨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山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山梨酸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氢元素
C.山梨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1
D.每个山梨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8.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C.用盐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9.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通过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
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B.图书档案起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D.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11.搭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准时发射升空,运载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有4个电子层
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中子数为37
D.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12.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3.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通电分解后的气体产物
B 除夫KCl液中的K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HCl 体 先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D 鉴别CuCl2、NaCl、NaOH、H2SO4四种溶液 不需要外加试剂就可以鉴别
14.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在氮气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7
1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元素的价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a点对应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物质作为燃料大量使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B.b点物质只能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d点物质
C.c、d两点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已知d点物质可转化为e点物质,e点物质不止一种可能
16.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概念 X 氧化物 饱和溶液 酸溶液 置换反应
Y 化合物 浓溶液 酸性溶液 复分解反应
选项 A B C D
17.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 g 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5~7 s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口,观察到有火焰产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由右向左逐渐变红,同时火焰明显变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口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
B.该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该实验中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D.火焰变小的原因可能是稀硫酸的浓度减小
19.现有7.8gCaCO3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6g。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3g
B.稀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C.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3.3g
D.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20.一种提纯白磷样品(杂质不参与如图反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P 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B.过程Ⅱ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C.过程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理论上,通过本提纯工艺不会产生白磷损失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50分)
21.(3分)“人间烟火,抚慰凡心”。最近淄博因为烧烤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
(1)精美的食材在烧烤架上翻滚着,接受来自炭火的“淬炼”,香气四溢,远远就能闻到随烟火升起的肉香、油香、孜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 。
(2)常见的烧烤有烤羊肉、烤面筋、烤鱿鱼等,其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填序号)。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3)烧烤用的木炭是一种中空圆柱状的,请从燃烧角度解释木炭制成中空状的原因是 。
22.(3分)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推广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小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
A.太阳能飞机 B.柴火取暖 C.风力发电
(3)下列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______(填字母)。
A.汽车限号行驶 B.垃圾分类回收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23.(4分)无锡漆器,隽秀精致的艺术。
(1)制作漆器使用的生漆中含有C21H32O2。C21H32O2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朱漆由生漆和红色硫化汞(HgS)调和而成。Hg和硫磺(S8)加热化合可生成Hg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朱漆经调和后,需透过细纱布,以除去其中较大的固体颗粒,该操作的名称为 。
24.(6分)实验室以软锰矿(主要含的矿石)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1)催化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酸浸”时,为使软锰矿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
(3)“沉锰”反应为。加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4)在空气中“煅烧”会生成不同的锰氧化物,各锰氧化物质量分数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370~410℃发生主要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②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600℃以上。称取一定质量的,与混合均匀,充分加热后冷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减少。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5.(6分)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硬性优良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在航天、航空、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速的重要先进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与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常见基体材料有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增强体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基体,化学式为(C11H12O3)n,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近年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研究人员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比较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比磨损率,其结果如图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纤维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材料。
(2)近年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该物质的优点是 (写一个即可)。
(3)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其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为 (写化学式)。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复合材料天然存在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环氧树脂受热会熔化,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c.碳纳米管与石墨的性质完全相同
26.(9分)氧气支持生命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
①市售溶质质量分数的30%H2O2溶液样品的理论活性氧为 [,结果精确到0.1%]
②配制100g6%的H2O2溶液,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 g。
(2)工业上有多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
方法一: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液化。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96℃~-183℃之间,使液态氮气先蒸发,剩余液态氧气储存于钢瓶里。
方法二: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将得到的氧气干燥,在低温、加压条件下,使之转化为液态,储存于钢瓶里。
①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在方法一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 。
②某工厂用方法二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或名称)。
(3)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 (填化学式)。
(4)为探究双氧水的分解,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①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氯化物 NaCl MgCl2 CuCl2
放出氧气的体积/mL 2.0 4.0 420.0
双氧水的分解率/% 0.30 0.60 63.18
由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②pH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60℃;用NaOH溶液调pH:实验时间:1.5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pH为 (填数字)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
(5)用双氧水可制得“鱼浮灵”“钙多宝”。
①“鱼浮灵”主要成分是2Na2CO3·3H2O2,可迅速增加水体含氧量,其原因是 。
②“钙多宝”主要成分是CaO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长时间存放的过氧化钙(CaO2)中含有主要杂质是 (填化学式)、Ca(OH)2.
27.(9分)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 (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气体性质实验后,对氢气的性质开展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氢气的性质】
用自制的氢气通过软管吹泡泡液并用喷枪点燃,观察现象(注意实验有危险,不要模仿)。
(1)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但也有少数的泡泡液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项目二:氢气点燃需验纯】
用保鲜袋收集两袋氢气,甲袋是50%空气与50%氢气的混合气体,乙袋是纯净的氢气,然后分别点燃。
【查阅资料】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74.2%
CH4 5%﹣15%
CO 12.5%﹣74.2%
(2)点燃上面两袋气体,发现甲发生爆炸,原因是 。
(3)根据上表可以得出, (填写气体名称)使用最安全,该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和醋酸钠(CH3COONa)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同时得到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学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氢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装置导管中导出)和酒精灯燃烧后火焰温度的变化情况。
(4)结合甲图信息,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 。
(5)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如图乙为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流程,反应前后Mn的化合价均为+2价。
①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流程的优点是 。
②若MnFe2O(4﹣y)中y=0.5,则MnFe2O(4﹣y)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 。
③请计算利用该流程每生成48kgO2,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