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苏州03(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苏州03(原卷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塑料桶 B.纯羊毛衫 C.陶瓷罐 D.青铜铸像
【答案】A
【详解】A、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纯羊毛衫是用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陶瓷罐是用陶瓷制成的,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青铜铸像是用青铜制成的,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4课开讲。实验仓内使用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A.78% B.0.03% C.0.94% D.21%
【答案】D
【详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故选D。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海水 B.石油 C.液氧 D.铁锈
【答案】C
【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详解】A.海水中除了水以外还含有钠离子、氯离子等,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只含氧气,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此外还含有很多其他物质,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硫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作用。硫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不同温度下硫单质的状态和分子结构不同,S8环状分子的结构为。合理应用和处理含硫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4.下列有关S8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S8分子由8个硫原子构成 B.S8是含硫化合物
C.固态硫单质中S8分子不运动 D.S8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
5.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比在氧气中更加明亮
B.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C.明矾可用于消毒自来水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6.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中涉及到如下反应:Na2SO3+Ca(OH) 2=CaSO3↓+2NaOH,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4.A 5.B 6.C
【解析】4.A、每个S8分子由8个硫原子构成,故A正确;
B、S8是硫的一种单质,故B不正确;
C、固态硫单质中S8分子不断运动,故C不正确;
D、S8是硫的一种单质,所以S8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故D不正确。
故选A。
5.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没有在氧气中更加明亮,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使溶液褪色,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故B正确;
C、.明矾[KAl(SO4)2 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状物,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是不会具有消毒作用,故C不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氨气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应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D不正确。
故选B。
6.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符合化合物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选C。
7.溶解硝酸钾固体,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玻璃棒、烧杯 B.烧杯、石棉网
C.铁架台、蒸发皿 D.试管、漏斗
【答案】A
【详解】溶解硝酸钾固体,只需将硝酸钾固体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A、溶解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选项正确;
B、溶解时不需加热烧杯,无需使用石棉网,故选项错误;
C、溶解时不需蒸发,无需使用铁架台和蒸发皿,故选项错误;
D、溶解时不需过滤,无需使用漏斗,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化学反应:3NaOH+FeCl3=Fe(OH)3↓+3NaCl,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详解】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选D。
9.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硫酸 B. 装入锌粒 C. 制备氢气 D. 收集氢气
【答案】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制取氢气,试管中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用该装置收集时,氢气应从短管通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点睛】稀释浓硫酸时操作步骤可简记为:酸入水、缓慢倒,并搅拌。
10.如图是一种家用灭火球,火灾发生时将球滚入火中或将灭火球悬挂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灭火球遇明火后自动喷洒干粉,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灭火球灭火的原理是
A.隔绝空气(或氧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分析】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注意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不能提高或降低。
【详解】灭火球遇明火后自动喷洒干粉,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空气(或氧气)而灭火,故选:A。
11.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通常铝制品抗腐蚀性能比铁制品强
C.生铁是纯铁,钢是铁合金
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答案】B
【详解】A、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错误;
B、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铁在空气中易县形成疏松多孔的铁锈,铁在生锈过程中能完全消耗,铝比铁制品抗腐蚀,正确;
C、生铁和钢均为铁合金,错误;
D、合金是指将一种金属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则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错误。
故选B。
1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可能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和杀菌消毒就变成蒸馏水
C.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A
【详解】A、水中氮、磷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可能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此选项正确;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和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蒸馏水,此选项错误;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选项中描述缺少“较多”两字,此选项错误;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3.如图为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MgO B.A处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
C.B处物质类别是“盐” D.Mg(OH)2可用MgO与NaOH溶液混合制得
【答案】D
【详解】A、Mg与 O2 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MgO,故选项A说法正确;
B、A处物质表示的物质为碱,其化学式为 Mg(OH)2,故选项B说法正确;
C、B处物质是碳酸镁,由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选项C说法正确;
D、金属氧化物不与碱发生反应,MgO与NaOH溶液混合不能制得Mg(OH)2 ,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根据各成分的沸点加热分离使用
B.氧气支持燃烧,提高氧气浓度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C.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可用于一般性灭火
D.氮气无色、无味,用作食品保护气
【答案】D
【详解】A、石油属于混合物,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热可以将各成分进行分离使用,故选项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支持燃烧,提高氧气浓度可使燃料充分燃烧,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可用于一般性灭火,故选项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5.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B.x的数值为6
C.金属铝的化学式为Al D.铝元素的原子质量为26.98
【答案】C
【详解】
A、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A错误;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的数值应该为13-2-3=8,故B错误;
C、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金属铝的化学式为Al,故C正确;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D错误。
故选C。
16.如图为KC1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Na2CO3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1℃的过程中,一直有固体不断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I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等于后者
D.KC1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为49g,则此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100%≈32.9%<49%,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T3℃时,碳酸钠溶解度大于T1℃时的溶解度,将碳酸钠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1℃,碳酸钠溶解度先变大后变小,饱和溶液先变为不饱和溶液再变为饱和溶液,一开始无固体析出在,后面才开始有固体析出,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T4℃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即T4℃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1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温度在T3℃以上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碳酸钠大,所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选项正确;
故选D。
17.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小气球涨大,一定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图乙: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C.图丙: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D.图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水和二氧化碳也会反应,二氧化碳也溶于水,小气球涨大,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B、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正确;
C、两支试管中的变量为铁是否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另外一个试管没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故正确;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正确;
故选:A。
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CuCuSO4 B.CO2H2CO3
C.Fe2O3FeCl2 D.BaSO4BaCl2
【答案】B
【详解】A、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发生反应,故选项不能实现此转化;
B、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能实现此转化;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要想得到氯化亚铁就要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让氯化铁与铁反应,故选项不能实现此转化;
D、硫酸钡与氯化钾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选项不能实现此转化。
故选B。
19.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答案】B
【详解】A、碘微溶水,易溶于汽油,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选项A正确;
B、通过实验分析可知,该实验不能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故选项B错误;
C、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水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汽油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选项C正确;
D、碘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在汽油中呈紫红色,所以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20.氧化铁-硫化亚铁循环脱硫工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的质量不变
B.过程Ⅱ中,有多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工艺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D.该工艺没有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答案】B
【解析】
A、过程Ⅰ中,氧化铁与硫化氢发生反应,氧化铁的质量减少,故A错误;
B、过程Ⅱ中,硫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故B正确;
C、该工艺的总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水,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C错误;
D、该工艺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在“热爱江苏”的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几方面信息。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列小题。
(1)了解汤沟酒的酿造工艺。
①汤沟酒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酿酒的关键之处在于水,检验水质的软硬可用 。
③“曲是酒之骨”,“酒曲”中含有酒化酶,可以催化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在酿酒过程中,利用酒曲发酵粮食酿酒发生的是 (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酒曲”所起的作用是 ;后经蒸馏可以得到原浆酒。
(2)了解花果山云雾茶的烹制方法。
①煎茶:“清汤绿叶,味鲜醇,香扑鼻”。“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②煮茶:“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煮茶所用的器具为铜壶,铜壶使用时间长了后表面变黑,请写出黑色物质的化学式 。
③泡茶:古代锡器(Sn)常用来泡茶,锡器表面的+4价氧化物可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 混合物 肥皂水 缓慢氧化 催化作用
(2)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uO
【详解】(1)①汤沟酒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检验水质的软硬可用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③在酿酒过程中,利用酒曲发酵粮食酿酒,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酒曲”中含有酒化酶,可以催化葡萄糖转化为酒精,故“酒曲”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①“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②铜壶使用时间长了后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则黑色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③氧元素显-2价,锡器表面的+4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nO2,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SnCl4和H2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2.(11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可选择 。
(3)用图1装置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质。图2表示装置I中溶液的pH与实验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已知:此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pH=11.6,NaHCO3溶液的pH=8.3。
①装置G的作用是 。
②装置H的作用是 。
③实验50s时装置I溶液中的溶质是 。
④实验150s时显示器中曲线pH<7的原因是 。
【答案】(1) A
(2) E/F
(3) 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是否除尽 收集二氧化碳 Na2CO3、NaHCO3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pH<7
【详解】(1)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O2,属于固体加热型,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故收集装置可选向下排空气法F或排水法E;
(3)②硝酸银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则装置G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是否除尽;
③装置H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长管进气;
④分析图像信息可知,50s时溶液的pH=10,实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pH≈11.6,碳酸氢钠溶液的pH≈8.3,则实验50s时装置H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⑤实验150s时氢氧化钠已反应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pH<7。
23.(8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包括葡萄除梗、榨汁和葡萄汁发酵等步骤。葡萄汁中的多糖在酵母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酵母作用下生成酒精(C2H5OH))等物质。但在发酵过程中会滋生某些杂菌,添加二氧化硫可有效抑制这些杂菌的滋生。在低温环境下,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可有效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4℃时采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酿酒葡萄进行预处理,经过4周的储藏,酿酒葡萄的腐烂率如图所示。
(1)下述葡萄酒生产步骤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葡萄除梗 B.榨汁 C.葡萄汁发酵
(2)在4℃时,酿酒葡萄储存4周时,腐烂率最低的是______(填序号)。
A.未添加SO2 B.低浓度SO2 C.高浓度SO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葡萄汁发酵时最好隔绝空气
B.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
C.为确保有效抑制杂菌的滋生,二氧化硫添加越多越好
(4)葡萄糖(C6H12O6)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5)酒精可以做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
(2)B
(3)C
(4) 有机物 1:2:1
(5) 可再生能源
【详解】(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葡萄酒的除梗、榨汁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葡萄汁发酵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由图可知,在4°C时,酿酒葡萄储存4周时,腐烂率最低的是低浓度SO2.
故选B。
(3)A、葡萄汁发酵时最好隔绝空气,可有效抑制杂菌的滋生和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说法正确;
B、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硫酸,从而形成酸雨,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浓度不能过高,说法错误。
故选C。
(4)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除外),葡萄糖(C6H12O6)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6:12:6=1:2:1;
(5)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型;再生能源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酒精可用植物的种子或果实通过发酵制得,植物的种子、果实可通过光合作用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11分)某研究小组拟用废旧锌锰干电池炭包(主要成分为ZnCl2、NH4Cl、MnO2、炭粉,还含少量
Cu、Ag、Fe)制备二氧化锰。
Ⅰ.制备MnCO3
已知:①稀硝酸能与Cu、Ag、Fe反应,不与C、MnO2反应;
②“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炭包的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 (填写化学式)。
(2)“酸浸”时需将结块的炭包粉碎处理,目的是 .
(3)“灼烧”的目的是 .
(4)“溶解”过程中发现,H2O2的反应实际用量远大于理论用量,原因是 .
(5)“沉锰”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6)对所得MnCO3进行洗涤,证明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则已洗净。
Ⅱ.焙烧MnCO3制取MnO2
按如图1所示装置,取46.0gMnCO3于石英管中焙烧。由于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7)焙烧MnCO3制取MnO2应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 ℃。
(8)若焙烧温度处于300~600℃范围内,MnO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若焙烧温度高于900℃时,所得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
【答案】(1)ZnCl2、NH4Cl
(2)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除去炭粉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5)复分解反应
(6)取最后的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7)300
(8)4MnO22Mn2O3 + O2↑
(9)MnO
【详解】(1)盐是指能够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则炭包的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ZnCl2、NH4Cl。
(2)“酸浸”时需将结块的炭包粉碎处理,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由已知信息知,炭包酸浸,稀硝酸能与Cu、Ag、Fe反应,不与C、MnO2反应,则过滤后,滤渣含MnO2、C,通入空气后灼烧,C转化为二氧化碳,除去炭粉,得到粗MnO2。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故过氧化氢的反应实际用量远大于理论用量。
(5)由已知信息知,粗MnO2加入过氧化氢和稀硫酸溶解后得到硫酸锰,“沉锰”时发生反应为硫酸锰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锰和硫酸钠,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6)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通过检验硫酸钠来确定,操作是:取最后的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则已洗净。
(7)焙烧MnCO3,300℃时开始生成三氧化二锰,故制取MnO2应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300℃。
(8)由图和质量守恒定律知,若焙烧温度处于300~600℃范围内,MnO2分解为三氧化二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4MnO2 2Mn2O3 + O2。
(9)46gMnCO3中锰元素的质量为,则900℃时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为28.4g-22g=6.4g,锰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故固体化学式为MnO。
25.(10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
(3)铁生锈的次要过程:,写出Fe转化为FeC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x(SO4)y(OH)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下:
(4)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
(5)“酸溶”时H2SO4与 、FeCO3与Fe2O3发生反应。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NaFex(SO4)y(OH)z在T1℃分解会生成H2O(气态),提高温度至T2℃继续分解产生SO3气体,并得到Fe203和Na2SO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装配好实验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6)分别控制温度在T1℃、T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1℃、T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
(7)完全反应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x(SO4)y(OH)z中,x:y:z= 。
【答案】(1)
(2)加快铁的锈蚀
(3)
(4)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铁的浸取率)
(5)Fe/铁
(6)使生成的H2O和SO3分别被B装置和D装置充分吸收
(7)3:2:6
【详解】(1)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可知铁在氯化钠存在的环境中会加速锈蚀,所以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加速了铁的锈蚀。
(3)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4)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5)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加入稀硫酸时,酸会和铁,碳酸亚铁,氧化铁发生反应,故填:Fe。
(6)装置A用于加入样品,装置B用于测定生成水的质量,装置D用于测定三氧化硫的质量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使生成的H2O和SO3分别被B装置和D装置充分吸收。
(7)加热9.7g样品,生成1.08g水、4.8g氧化铁,硫酸钠1.42g,根据Fe2O34.8 g可算出铁元素质量为3.36g,根据水1.08g可算出氢元素质量为0.12g,硫元素的计算应分为硫酸钠和三氧化硫两部分,1.42g 硫酸钠中含硫0.32g,根据质量守恒,三氧化硫的质量为9.7g-4.8 g-1.08 g-1.42 g=2.4 g,含硫0.96g,则总含硫元素0.32g+0.96 g=1.28 g,因此可列式为:56x:z=3.36g:0.12g故x:z=1:2;56x:32y=3.36g:1.28g故x:y=3:2,整合之后x:y:z=3:2:6。
26.(12分)碱式碳酸铜可用于生产木材防腐剂等。工业上常在含有硫酸铜的废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
(1)品生产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反应液pH对产品中SO42-的含量以及反应液中Cu2+沉淀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沉淀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 左右。
【实验探究】
Ⅰ.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2)甲同学将装置按BCA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现象为 。
(3)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获得结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Ⅱ.丙同学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下图:
资料: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红色固体)、Cu。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 粉末的总质量为62.0 g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 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g
玻璃管的质量为60.0 g
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4)由实验数据计算可知,CuO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g,红色固体粉末成分为 。
(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B.实验结束必须先将玻璃管与虚线框内的装置分开,防止溶液倒吸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Ⅲ.工业上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种类较多,其组成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为测定某种产品的组成,丁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步骤:①称取12.0 g的样品;②高温分解;③测出生成CO2的质量为2.2 g;④测出生成水蒸气的质量为1.8 g。
(6)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确定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8.5
(2)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3) 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CuO+H2SO4=CuSO4+H2O
(4) 1.6g Cu2O和Cu
(5)ABC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的CuO的质量为12.0g- 2.2g -1.8g=8.0g,碳酸铜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2g,则: ,所以氢氧化铜完全反应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8g-4g=4g;则:,由此可得,结晶水的质量为:1.8g-0.9g=0.9g,根据题意有:x:y:z=::=1:1:1,因此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CO3·Cu(OH)2·H2O
【详解】(1)由图3所示可知,溶液pH为8.5左右时,硫酸根离子含量最低,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沉淀效率最高,因此第二次沉淀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8.5;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气体通过溶液会携带水蒸气,所以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
(3)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4)设一氧化碳完全还原氧化铜时生成铜的质量为x,
x=1.6g<61.7g-60.0g=1.7g,所以CuO中铜元素的质量为1.6g,红色固体粉末成分为氧化亚铜和铜;
(5)A、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形成混合气体爆炸,故A正确;
B、实验结束必须先将玻璃管与虚线框内的装置分开,防止溶液倒吸,故B正确;
C、由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的特点可知,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故C正确;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不论是碳酸钠的溶液还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显碱性,故D错误;
故选ABC;
(6)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塑料桶 B.纯羊毛衫 C.陶瓷罐 D.青铜铸像
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4课开讲。实验仓内使用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A.78% B.0.03% C.0.94% D.21%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海水 B.石油 C.液氧 D.铁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硫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作用。硫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不同温度下硫单质的状态和分子结构不同,S8环状分子的结构为。合理应用和处理含硫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4.下列有关S8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S8分子由8个硫原子构成 B.S8是含硫化合物
C.固态硫单质中S8分子不运动 D.S8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
5.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比在氧气中更加明亮
B.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C.明矾可用于消毒自来水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6.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中涉及到如下反应:Na2SO3+Ca(OH) 2=CaSO3↓+2NaOH,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7.溶解硝酸钾固体,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玻璃棒、烧杯 B.烧杯、石棉网
C.铁架台、蒸发皿 D.试管、漏斗
8.化学反应:3NaOH+FeCl3=Fe(OH)3↓+3NaCl,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硫酸 B. 装入锌粒 C. 制备氢气 D. 收集氢气
10.如图是一种家用灭火球,火灾发生时将球滚入火中或将灭火球悬挂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灭火球遇明火后自动喷洒干粉,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灭火球灭火的原理是
A.隔绝空气(或氧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1.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通常铝制品抗腐蚀性能比铁制品强
C.生铁是纯铁,钢是铁合金
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1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可能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和杀菌消毒就变成蒸馏水
C.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3.如图为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MgO B.A处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
C.B处物质类别是“盐” D.Mg(OH)2可用MgO与NaOH溶液混合制得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根据各成分的沸点加热分离使用
B.氧气支持燃烧,提高氧气浓度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C.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可用于一般性灭火
D.氮气无色、无味,用作食品保护气
15.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B.x的数值为6
C.金属铝的化学式为Al D.铝元素的原子质量为26.98
16.如图为KC1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Na2CO3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1℃的过程中,一直有固体不断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I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等于后者
D.KC1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
17.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小气球涨大,一定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图乙: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C.图丙: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D.图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CuCuSO4 B.CO2H2CO3
C.Fe2O3FeCl2 D.BaSO4BaCl2
19.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20.氧化铁-硫化亚铁循环脱硫工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的质量不变
B.过程Ⅱ中,有多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工艺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D.该工艺没有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在“热爱江苏”的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几方面信息。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列小题。
(1)了解汤沟酒的酿造工艺。
①汤沟酒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酿酒的关键之处在于水,检验水质的软硬可用 。
③“曲是酒之骨”,“酒曲”中含有酒化酶,可以催化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在酿酒过程中,利用酒曲发酵粮食酿酒发生的是 (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酒曲”所起的作用是 ;后经蒸馏可以得到原浆酒。
(2)了解花果山云雾茶的烹制方法。
①煎茶:“清汤绿叶,味鲜醇,香扑鼻”。“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②煮茶:“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煮茶所用的器具为铜壶,铜壶使用时间长了后表面变黑,请写出黑色物质的化学式 。
③泡茶:古代锡器(Sn)常用来泡茶,锡器表面的+4价氧化物可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22.(11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可选择 。
(3)用图1装置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质。图2表示装置I中溶液的pH与实验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已知:此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pH=11.6,NaHCO3溶液的pH=8.3。
①装置G的作用是 。
②装置H的作用是 。
③实验50s时装置I溶液中的溶质是 。
④实验150s时显示器中曲线pH<7的原因是 。
23.(8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包括葡萄除梗、榨汁和葡萄汁发酵等步骤。葡萄汁中的多糖在酵母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酵母作用下生成酒精(C2H5OH))等物质。但在发酵过程中会滋生某些杂菌,添加二氧化硫可有效抑制这些杂菌的滋生。在低温环境下,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可有效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4℃时采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酿酒葡萄进行预处理,经过4周的储藏,酿酒葡萄的腐烂率如图所示。
(1)下述葡萄酒生产步骤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葡萄除梗 B.榨汁 C.葡萄汁发酵
(2)在4℃时,酿酒葡萄储存4周时,腐烂率最低的是______(填序号)。
A.未添加SO2 B.低浓度SO2 C.高浓度SO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葡萄汁发酵时最好隔绝空气
B.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
C.为确保有效抑制杂菌的滋生,二氧化硫添加越多越好
(4)葡萄糖(C6H12O6)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5)酒精可以做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11分)某研究小组拟用废旧锌锰干电池炭包(主要成分为ZnCl2、NH4Cl、MnO2、炭粉,还含少量
Cu、Ag、Fe)制备二氧化锰。
Ⅰ.制备MnCO3
已知:①稀硝酸能与Cu、Ag、Fe反应,不与C、MnO2反应;
②“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炭包的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 (填写化学式)。
(2)“酸浸”时需将结块的炭包粉碎处理,目的是 .
(3)“灼烧”的目的是 .
(4)“溶解”过程中发现,H2O2的反应实际用量远大于理论用量,原因是 .
(5)“沉锰”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6)对所得MnCO3进行洗涤,证明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则已洗净。
Ⅱ.焙烧MnCO3制取MnO2
按如图1所示装置,取46.0gMnCO3于石英管中焙烧。由于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7)焙烧MnCO3制取MnO2应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 ℃。
(8)若焙烧温度处于300~600℃范围内,MnO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若焙烧温度高于900℃时,所得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
25.(10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
(3)铁生锈的次要过程:,写出Fe转化为FeC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x(SO4)y(OH)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下:
(4)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
(5)“酸溶”时H2SO4与 、FeCO3与Fe2O3发生反应。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NaFex(SO4)y(OH)z在T1℃分解会生成H2O(气态),提高温度至T2℃继续分解产生SO3气体,并得到Fe203和Na2SO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装配好实验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6)分别控制温度在T1℃、T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1℃、T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
(7)完全反应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x(SO4)y(OH)z中,x:y:z= 。
26.(12分)碱式碳酸铜可用于生产木材防腐剂等。工业上常在含有硫酸铜的废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
(1)品生产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反应液pH对产品中SO42-的含量以及反应液中Cu2+沉淀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沉淀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 左右。
【实验探究】
Ⅰ.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2)甲同学将装置按BCA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现象为 。
(3)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获得结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Ⅱ.丙同学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下图:
资料: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红色固体)、Cu。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 粉末的总质量为62.0 g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 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g
玻璃管的质量为60.0 g
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4)由实验数据计算可知,CuO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g,红色固体粉末成分为 。
(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B.实验结束必须先将玻璃管与虚线框内的装置分开,防止溶液倒吸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Ⅲ.工业上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种类较多,其组成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为测定某种产品的组成,丁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步骤:①称取12.0 g的样品;②高温分解;③测出生成CO2的质量为2.2 g;④测出生成水蒸气的质量为1.8 g。
(6)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确定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