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A)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A)试卷(含解析)

高一化学A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N-140-16Na-23S-32Cl-35.5K-39Fe-56Cu-64
Zn-65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化学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同样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繁昌窑青属于陶瓷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汉代的立凤铜香薰炉是青铜器,属于合金材料,硬度比纯铜大
C.航天中使用了石墨烯的动力电池,其电阻率低,石墨烯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
2.《天工开物》中提到“明年田有粪肥,土脉发烧,东南风助暖,则尽发炎火,大坏苗穗,此一灾也。”
下列能量变化与上述一致的化学反应是
A.水结成冰
B.酸碱中和
C.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3.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一浓盐酸
陶和
NaHCO
溶液
Na SiO.

NaOH
Na
溶液
面体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图甲装置:比较非金属性:Cl>C>Si
B.图乙装置:验证钠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C.图丙装置:橡皮管能减小气体体积测量的误差
D.图丁装置:用S0,做喷泉实验
高一化学A卷第1页(共8页)
4.为了探究镁、铝在N0H溶液中的放电情况,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过
程中装置的电压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030电压/Y
Mg
NaOH溶液
-020
25507内时间/s
图1
图2
A.正极产生的气体始终为氢气
B.50s后,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C.50s后,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1-3e+40H一[A1(0H)4]
D.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即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无关
5.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他含氮物质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H,
NH,OH

NO
细胞质
0000000000000000
90000℃
C0000000C0O000O00
00000
000000
周质

NH
NH
N
A.1 mol NH与1 mol NH3所含电子数相等
B.反应③中,若N,H4与O,反应,则N,H,作还原剂
C.以上六种含氮微粒,一共呈现了氮的四种价态
D.工业上用铵盐来处理含NO,的废液,原理为NH4+NO,一N2↑+2H,O
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液都要集中治理达标后再排放。回答6-7小题:
6.某团队设计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流程如下:
氨氮废水【
低浓度■
含硝酸
氨氮废水
废水
1Ⅲ达标废水
过程Ⅱ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NH→NO,→NO;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
成N0;;过程Ⅲ为反硝化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N0,+5CH,OH一3N,↑+5C0,↑
13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硝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过程Ⅱ中产生1molN03需消耗2mol02
C.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过程Ⅱ采用高温效果更好
D.过程Ⅲ氧化剂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
7.清华大学有关研究表明,650~850℃时,N0.能够被木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有关反应为
①C(s)+2N0(g)==N(g)+C02(g);②4C0(g)+2N02(g)==4C02(g)+N2(g)。一定温度
下,向容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0和N02,发生反应②,经10mi达到化学平
衡,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一化学A卷第2页(共8页)高一化学 A 卷参考答案
1. 【答案】   D
【解析】   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下烧结定型生成,属于硅酸盐,A 正确;
汉代铜的冶炼方法还不成熟,铜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因此青铜属合金范畴,硬度比纯铜大,B
正确;
石墨烯为碳元素形成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正确;
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晶体硅,D 错误。
2. 【答案】   B
【解析】   田有粪肥,土脉发烧,东南风助暖,则尽发炎火,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为放
热反应。
水结成冰为物理变化,放热过程,A 错误;
酸碱中和为化学反应,且为放热反应,B 正确;
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是吸热反应,C 错误;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D 错误。
3. 【答案】   A
【解析】   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的 HCl 气体,二氧化碳与硅
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则酸性:HCl>H2CO3 >H2SiO3,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 为非含氧酸,无法证明 Cl 的非金属性强弱,A 错误;
在试管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钠与水的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使空气膨胀,导致 U 型管中的红墨
水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B 正确;
橡皮管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则对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测量可以减少误差,C 正确;
SO2 易与 NaOH 溶液反应,使烧瓶内压强降低,大气压能把烧杯中的 NaOH 溶液压入烧瓶中形成
喷泉,D 正确。
4. 【答案】   D
【解析】   经过分析,刚开始 Mg 比 Al 活泼,Mg 作负极,Al 作正极,当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附着在
Mg 表面时,Al 作负极,水在正极得电子放出氢气,整个过程正极反应式不变,
为 2H2O+2e
- H2↑+2OH
- ,A 正确;
从图 2 可以看出,0 到 50 秒,电压为正,50 s 以后电压为负,说明此时电子流向发生了改变,B
正确;
Al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 Al 作负极,Mg 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Al-3e- +4OH- [Al(OH) ] - 4 ,C 正确;
判断正负极时不光要考虑金属活泼性,更要考虑电解质溶液,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一极作负
极,若均能反应,则活泼性强的一极作负极,D 错误。
5. 【答案】   C
【解析】   NH+4 电子数为 7+1×4-1 = 10,NH3 电子数为 7+1×3 = 10,则 1 mol NH
+
4 与 1 mol NH3 所
含电子数相等,均为 10 NA,A 正确;
高一化学 A 卷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6 页)
反应③中 N2H4 生成 N2,氮的化合价从-2 价升高到 0 价,N2H4 作还原剂,被氧气氧化,B 正确;
NH+4 、NH3、N2H4、NH
-
2OH、N2、NO2 化合价分别为-3 价、-3 价、-2 价、-1 价、0 价、+3 价,一共呈现
了氮的五种价态,C 错误;
铵盐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N2,铵盐中 N 的化合价为-3 价升高到 0 价,NaNO2 中的 N 为
+3 价降低到 0 价,NH+ - 4 +NO2 N2↑+2H2O,D 正确。
6. 【答案】   B
【解析】   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反硝化过程中实现 HNO3
→N2 转化,将氮的化合态转化为氮气,不属于氮的固定,A 错误;
微生物
过程Ⅱ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 2O2 + 2OH
- NO-3 + 3H2O,产生 1 mol NO
-
3 需消耗
2 mol O2,B 正确;
硝化过程需要微生物的作用,高温,微生物失去生物活性,C 错误;
过程Ⅲ氧化剂是 HNO3,氧化产物是 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6 ∶5,D 错误。
7. 【答案】   B
【解析】   根据价态分析,氮元素被还原,两个反应的还原产物都是 N2,A 正确;
A 点反应② 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v 正(NO2)= v逆(NO2)= 2v逆(N2),
故 v 正(NO2) >v逆(N2),B 错误;
Δn 0. 8 mol-0. 4 mol
0~10 min ② V 2 L
内反应 平均反应速率 v(CO)= = = 0. 02 mol·L-1·min-1 ,C 正确;
Δt 10 min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气体质量增大,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中混合气体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
已达到平衡,D 正确。
8. 【答案】   C
【解析】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黄色硫沉淀,从而验证硫化氢的还原性,A 正确;
“再生”时,氧气将部分 FeS 中的 S 氧化成+6 价,即氧气将 FeS 氧化生成硫酸盐,“再生”所得固体
质量增加,B 正确;
脱硫时 Fe2O3 体现了氧化性,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通性,不能用氧化钠等其他碱性氧化物代替,C
错误;
分析机理图可知脱硫时,部分 Fe2O3 转化成 FeS,H2S 被氧化成 S,发生反应:3H2S+Fe2O3
2FeS+S+3H2O,D 正确。
9. 【答案】   D
【解析】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 正确;
实验① 中草酸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快,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体积较大,B 正确;
H C O - + 2+ 2 2 4是弱酸不能拆分,5H2C2O4 +2MnO4 +6H 10CO2↑+2Mn +8H2O,C 正确;
测得反应速率如图二,t1 ~ t2 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① 反应放热;② 反应生成的 Mn2
+起催
化作用;t2 后速率变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反应物浓度降低,D 错误。
高一化学 A 卷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6 页)
10. 【答案】   B
【解析】   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 价,最高价为+5 价,则 N2、NO、N2O、NO2 都既有氧化性又
有还原性,A 正确;
质量分数大于 68%的硝酸可使铁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铁,铁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B 错误;
由图可知,硝酸的浓度越小,铵根含量越高,这说明其还原产物氮的价态越低的成分越多,C
正确;
当硝酸浓度为 12. 2 mol·L-1 时,读图可知 NO 和 NO 2含量相等,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D 正确。
11. 【答案】   A
+ △ + △【解析】   Cu Cl2 CuCl2、2Fe 3Cl2 2FeCl3,FeCl3 可由化合反应制备,A 正确;
Na2O2 与 SO2 反应生成 Na2SO4,B 错误;
由于 HCl 的酸性强于 H2SO3,故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不反应,无沉淀生成,但由于 BaSO4 既不
溶于水又不溶于酸,SO 3 通入 BaCl2 溶液中因反应 BaCl2 +H2O+SO3 BaSO4 ↓+2HCl 而有沉
淀 BaSO4 生成,类比不合理,C 错误;
Fe3O4 中的 Fe 的化合价可以认为是+ 2 价、+ 3 价,则表示为 FeO·Fe2O3,Pb 常见的化合价为
+2 价、+4 价,则 Pb3O4 应表示为 2PbO·PbO2,D 错误。
12. 【答案】   C
【解析】   “84”消毒液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强电解质,A 错误;
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次氯酸钠的 pH 值,B 错误;
实验Ⅲ中,随着时间的变化,ORP 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次氯酸在较高温度下分解变为盐酸和氧
气,C 正确;
醋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 HCl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相同浓度时,HClO 的氧化性强于次氯
酸根离子,实验Ⅰ、Ⅱ说明 ClO-的氧化性和 c(H+ )有关,D 错误。
13. 【答案】   D
【解析】   多孔电极材料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A 正确;
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动能,当汽车处于怠速等过程中,“电池”能将燃
料电池产生的多余电能以化学能形式暂时储存起来,B 正确;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 +4H
+ +4e- 2H2O,32 g O2 ~ 4 mol e
- ,理论上,外电路中流过 0. 2 mol 电
子,消耗 1. 6 g O2,C 正确;
放电过程中不断地生成水,电解液的浓度减小,D 错误。
14. 【答案】   D
【解析】   由于溶液中还剩有硝酸,铁被硝酸氧化为铁离子,假设铁物质的量为 xmol,铜物质的
量为 y mol,则有 3x+2y= 0. 2×3,56x+64y= 15. 2,解得 x= 0. 1,y= 0. 15,则上述合金中含铁 5. 6 g,
A 正确;
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 2 mol + 0. 3 mol + 0. 3 mol = 0. 8 mol,剩余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高一化学 A 卷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6 页)
0. 5 mol / L×0. 2 L = 0. 1 mol,B 正确;
0. 8 mol 硝酸反应时,0. 2 mol 硝酸体现氧化性得到一氧化氮,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 6NA,
C 正确;
由于溶液中还剩有硝酸,则反应后溶液中不可能存在 Fe2+ ,D 错误。
15. (每空 2 分,共 14 分)
【答案】   (1)小于
(2) ac (只选一个得 1 分)
(3) ① 13
② 1 ∶2      5 ∶4
(4)① 加快
② 不变
【解析】   (1)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能量变化图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2)H2 是反应物,H2 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可以证明反应达到平衡,a 正确;
三种气体的浓度相等,不能判断是否还发生改变,反应不一定平衡,b 错误;
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系数不同,故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时,可以证明反应达到平
衡,c 正确;
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气体密度是恒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
变化,反应不一定平衡,d 错误;
单位时间内消耗 1 mol N2,同时生成 2 mol NH3,都是正反应,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e 错误;
(3)① 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时,n( NH3 ) = 6 mol,则反应消耗 3 mol N2,此时 n( N2 ) = (16-3)
mol = 13 mol;
716. 8 L ② 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32 mol;三段式可得反应生成 8 mol NH ,消耗 4 mol
22. 4 L / mol 3
N2 和 12 mol H2,
所以达到平衡时,N2 和 H2 的转化率之比 α(N2) ∶α(H2)=
4 mol
∶12 mol = 1 ∶2;
16 mol 24 mol
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6 mol+24 mol = 40 mol,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2 mol,同温
同体积下,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 p(始) ∶p(平)= 40 ∶32 = 5 ∶4。
(4)① 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② 恒温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稀有气体使容器中的压强增大,并没有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化学
反应速率不变。
16. (每空 2 分,共 14 分)
【答案】   (1)       碱性
高一化学 A 卷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6 页)
(2)① BD (只选一个得 1 分)
② 8. 0 (填 8 得 1 分)
+ 280~ 420 ℃
(3)8NH3 6NO2 7N2 +12H O (条件未写不得分)催化剂 2
(4)① NO+NO2 +2OH
- 2NO-2 +H2O
② 4 ∶1
【解析】   (1)氨气是氮的最简单氢化物,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
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
(2)①铵态氮肥是铵盐,含有铵根离子,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NH4NO3 和碳铵(NH4HCO3),选 BD;
② 配制 0. 2 mol / L 的 NH4NO3 溶液 480 mL,应选择 500 mL 容量瓶,
其物质的量为 n= cV= 0. 2 mol / L×0. 5 L = 0. 1 mol,
则需要 NH4NO3 固体的质量为 m=nM= 0. 1 mol×80 g / mol = 8. 0 g。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向 280 ~ 420 ℃ 的烟气中喷入氨可使工厂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
污染的物质,即生成 N2 和 H2O,
280~ 420 ℃
所以 NH3 消除 N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8NH3 +6NO2 7N2 +12H2O。催化剂
(4)① NaOH 溶液吸收 NO、NO2 气体生成 NaNO2,
离子方程式:NO+NO - -2 +2OH 2NO2 +H2O;

② 途径一:2NaNO3 2NaNO +O
-
2 2↑,NaNO2 ~ 2e ,
途径二:NO+NO2 +2OH
- 2NO-2 +H2O,2NaNO
-
2 ~ e ,
可知制备等量的 NaNO2,途径一与途径二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17. (每空 2 分,共 14 分)
【答案】   (1)① 增大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充分反应
② 2CO +3OH- CO2-2 3 +HCO
-
3 +H2O
③ D
(2)① CaO、CaCO 3(只写一个得 1 分)
② CaCO3 +
催化剂
CH 4 CaO+2CO+2H2(催化剂没写不得分)
(3)①
催化剂
② CO2 +3H2 CH3OH+H2O (未写可逆号不扣分)
【解析】   (1)① “捕捉”过程中,将 NaOH 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充
分反应;
② 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 1 ∶1,可判断二
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比为 2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O2 +3OH
- CO2- -3 +HCO3 +H2O;
③ 结合选项可知 ABC 均与 CO2 不发生反应,不能吸收 CO2,碳酸钠溶液可与 CO2 反应生成碳
高一化学 A 卷参考答案  第 5 页(共 6 页)
酸氢钠,可做捕获剂。
(2)① 反应Ⅰ为 CO2 +CaO CaCO3,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Ⅱ为 CaCO3 +CH4 →CaO+CO+H2,
CaO、CaCO3 可循环利用;
② 发生反应Ⅱ,反应物为 CaCO3 和 CH4,生成 CO、H2 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催化剂CaCO3 CH4 CaO+2CO+2H2。
(3)① CO2 中 C 原子和 O 原子之间是两个共用电子对,则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
② 根据图示是一个闭合的环,结合碳元素守恒,可以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3H2 CH3OH+H2O。
18. (每空 2 分,共 16 分)
【答案】   (1)① B
② C
③ AD(只选一个得 1 分)
(2)SO 2- -2 +SO3 +H2O 2HSO3
(3)SO2 +H2O2 H2SO4       1%
(4)CuO      SO3(前后顺序可换)
【解析】   (1)① 浓硫酸使蓝色的胆矾晶体变白色,浓硫酸表现了吸水性,故答案为 B;
② 浓硫酸使滤纸变黑,浓硫酸表现了脱水性,故答案为 C;
③ 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强酸性,故答案为 AD。
(2)由流程图可知,“SO2 吸收塔”中亚硫酸铵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故离
子反应方程式为 SO2 +SO2
- +H O 2HSO-3 2 3 。
(3)加入过氧化氢使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 +H2O2 H2 SO4,再加入
足量 Ba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不考虑尾气中其他成分的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 4. 66 g 沉
淀,该沉淀为 BaSO4,物质的量为 0. 02 mol,根据硫原子守恒可知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0. 02 mol,故标况下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积为 0. 448 L,现有 44. 8 L(标准状况)尾气中 SO2 的含量(体
积分数)为 1%。
(4)根据图示的 DSC 曲线所示,在 700 ℃左右会出现两个吸热峰,说明此时 CuSO4 发生两个热
分解反应,从 TG 曲线可以看出,质量减少量为原 CuSO4 质量的一半,说明有固体 CuO 剩余,还有其
他气体产出,此时气体产物为 SO2、SO3、O2。
700°C 700°C
可能出现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O4 2CuO+SO2 ↑+2O2 ↑,CuSO4 CuO+SO3 ↑,结
合反应中产物的固体产物质量和气体产物质量可以确定,该反应的产物为 CuO、SO2、SO3、O2,故答
案为 CuO;SO3。
高一化学 A 卷参考答案  第 6 页(共 6 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