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试卷
生物学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两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答题区域内;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二十四节气有关农耕谚语对指导农耕生产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白露种葱,寒露种蒜”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空气
2. 微景观生态瓶近几年在城市里悄然流行,它将苔藓、多肉等植物和各种篱笆、砂石、可爱的卡通人物、小动物装进一个瓶子里,构成妙趣横生的微型生物世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苔藓、多肉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 该微景观生态瓶太小,不属于生态系统
C. 瓶内还有很多微小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
D. 应保持一定的光照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维持
3. 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甲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③,调节②可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B. 由丙图转为丁图时需先移动装片,再将乙图的A状态换成B状态
C. 乙图中,状态B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比状态A中看到的多
D. 若该植物细胞是辣椒的果肉细胞,则辣椒的辣味来自细胞的液泡
4. 中国十大名茶“君山银针”的茶芽内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且结实,形状就像一根根银针,因此雅称为“金镶玉”。有关君山银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君山银针均为茶树的顶芽
B. 君山银针的茶芽仅含有分生组织
C. 君山银针的茶芽可发育成枝条
D. 君山银针生长所需营养都来自土壤
5.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下列关于古诗词中出现的植物及类群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单子叶植物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苔藓植物
C.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被子植物
D.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藻类植物
6. 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A、B,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滴加油滴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据图分析描述错误的是(  )
A.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能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B. A、B两组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C. 24小时后,A试管内的水面低于B试管
D. 本实验证明蒸腾作用能拉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7. 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符的是(  )
A. 垃圾分类投放 B. 污水处理排放 C. 秸秆就地焚烧 D. 大力植树造林
8. 女性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很难再具有生育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A. 卵巢不能分泌雌性激素
B. 卵巢不能产生和排出卵细胞
C. 子宫失去孕育胚胎的能力
D. 卵细胞不能在输卵管与精子相遇
9.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某班打算办一期“人体消化与吸收”黑板报。以下是某同学准备的资料,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消化为麦芽糖
C.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
D. 胆囊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送入到小肠腔内
10. 在流行感冒期间为减少感染的概率,人们经常佩戴一次性口罩,一段时间后口罩会变湿,这说明(  )
A. 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B 呼吸道可以温暖空气
C.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 呼吸道能进行气体交换
11. 在2023-2024学年湖南省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竞赛活动中,某老师利用漏斗、塑料软管、橡皮泥、矿泉水瓶、一次性塑料杯、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清水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模型。下列各材料与其模拟的结构或主要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A. 漏斗中的软管团模拟肾小球
B. ①处模拟的是出球小动脉
C. ⑥处为含红色色素的液体
D. 该模型可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2. 玫瑰花开艳丽,小红喜欢不已,伸手采摘,却不料被刺,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 如果4断裂,她会感觉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C. 3是神经中枢,疼痛感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D.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5→4→3→2→1
13. 小明同学不慎将污物洒在某曲线图的关键信息处,同学们就此作出了大讨论。对遮挡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 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 注射胰岛素后,糖尿病病人血糖浓度的变化
D. 从湖南进入青藏高原后,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14. 兰花螳螂这种“会走路的花”——首次在云南宁洱被发现。被誉为“昆虫皇后”的兰花螳螂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体表有角质层 B. 身体分节
C. 足和触角分节 D. 有蜕皮现象
15. 《尔雅》中将禽和兽区分得非常明白:“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请问下列成语与之对应的是(  )
A. 狐假虎威 B. 鸡飞狗跳
C. 虎头蛇尾 D. 兔死狐悲
16.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大量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尝试与错误”学习理论。下列对动物“尝试与错误”行为的认识你不认同的是()
A. 蚯蚓走迷宫实验证明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
B. 鸡和狗都能学会绕道取食,但鸡的尝试次数比狗多
C. 小鼠走迷宫实验证明,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忘记
D. 动物越高等,形成某行为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
17. 霉豆腐是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发酵豆制品。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豆腐发酵至表面轻微长霉,其中的“霉”是(  )
A. 细菌的个体 B. 真菌的个体
C. 真菌的菌落 D. 细菌的菌落
18. “秋风起,食腊味,排排坐,好好味。”腊肉是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晒)所制成的加工品,能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腊肉经烘烤,水分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 腊肉用盐腌制时杀死了其中所有细菌和真菌
C. 腊肉不含有机物,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 腊肉盐分极高,无细菌生长和繁殖,不会变质
19. 羽衣甘蓝,别称“叶牡丹”,整个植株形如牡丹,色彩丰富,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多个品种,这主要体现了(  )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种类的多样性
C. 基因的多样性 D. 数量的多样性
20. 下表各选项中概念间的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动物 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B 生物圈 农田生态系统 农作物 水稻
C 绿色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银杏
D 纲 目 科 属
A. A B. B C. C D. D
21. 我国古书上有“旱极而蝗”的记载。温暖干燥、干旱的环境有利于蝗虫的繁殖、生长和发育。下列有关蝗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蝗虫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卵生,卵外有卵壳保护
B. 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避免蝗虫灾害发生,消灭它们的最佳时期是若虫期
D. 夏季含水量较少的土壤更适合蝗虫的产卵和发育
22. 科研人员将苏云金杆菌体内能控制合成某种毒素蛋白的Bt基因导入玉米植株中(毒素蛋白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培育出了抗虫玉米。以上事实不能说明(  )
A.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跨物种可以实现基因交流
D. 该种毒素蛋白的合成离不开Bt基因
23. 神舟飞船的太空之旅常会搭载多种种子,科研人员将“历练归来”的种子种植,选育出优良的品种用于生产。下列对带回种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B. 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C. 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 D. 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24. 山东诸城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被誉为“中国龙城”,是我国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在我国乃至世界恐龙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
C. 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古老的地层
D. 对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横向比较就能准确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25. 健康科普走基层,送医下乡暖民心。科普下乡义诊活动,既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还为老百姓送去健康与急救的科普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
A. 处方药OTC,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以购买
B. 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C. 心脏骤停时,可利用体外除颤器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
D. 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15:1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能够不停地将富含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接受静脉从周围组织脏器输送回心脏的血液。而如果出现先天性的心脏结构发育异常,或出生后感染、药物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受损,或泵血负荷增加。
(1)图一为心脏的工作示意图,图中与a相连的血管是_____,此时a与c之间的瓣膜状态为_____(填“张开”或“闭合”)。
(2)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图二,图中④为_____,室间隔缺损导致主动脉运向全身的血液含氧量较_____(填“高”或“低”)。
(3)心肌炎会造成心肌细胞受损,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紧急救治时,医护人员一般会将微型心脏泵置入患者心脏的左心室辅助供血,请分析心脏泵一般置于左心室的原因是_____。
27. 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如图甲所示(“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①“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②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图乙为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_____]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动作,“轴承”在缩手运动过程中起_____作用。
(2)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_____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3)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有时会出现乙图中的①从④中滑脱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_____。
(4)有些运动员为了防止膝关节受伤,在运动时戴上“护膝”,护膝与图乙关节结构中的_____(填名称)具有相似的作用。
28.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开了遗传的神秘面纱,被誉为“遗传学之父”。豌豆的种子有圆粒与皱粒之分,A、a分别表示控制种子圆粒和皱粒的基因。同学们为了进一步研究豌豆种子皱粒形成的原因,查阅了如下资料:据图分析:
(1)豌豆体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A基因的改变使种子内_____,致使种子成熟后大量失水而皱缩。
(2)一颗纯种圆粒植株的7号染色体中的一个A基因发生变异,它所结的豌豆性状为_____(填“圆粒”或“皱粒”),利用该株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所结种子出现皱粒的概率是_____。
(3)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选择豌豆的原因_____(合理即可)。
29. 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很多科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在疫苗研发过程中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曾进行了以下实验。
组别 对象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注射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 不注射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患炭疽全部死亡
(1)炭疽杆菌与绵羊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炭疽杆菌_____,所以它被称为原核生物。
(2)巴斯德所做实验的变量是_____,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
(3)本实验中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_____,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_____。
30.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花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唐风》中就有对花椒的记载。
(1)古人认为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作为调料的花椒多数是空“壳”,这些空壳实际是包裹在花椒种子外面的_____。花椒属于双子叶植物,由花椒种子结构图可知,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的不同之处是_____。
(2)为研究叶片中积累的有机物对叶片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在一棵花椒树上选取长有若干绿叶的枝条,均分为A,B两组,B组不做处理,对A组进行环割处理(切断一定深度和一定宽度的树皮,使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不能向外输出,如图一)。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两组叶片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二所示(不考虑环割对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
图一环割处理后,枝条环割处缺少的结构是_____(填“导管”或“筛管”)。据图二可知,白天B组叶片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点是9时,此时通过气孔进出的气体有_____。7时以后的相同时间点,A组光合速率均比B组弱,请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2024年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试卷
生物学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两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答题区域内;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二十四节气有关农耕谚语对指导农耕生产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白露种葱,寒露种蒜”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空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详解】“白露种葱,寒露种蒜”的意思是白露前后最适合种葱,而寒露的时候,也就是10月初前后,是大蒜种植的好时候。大蒜喜凉,所以寒露节气种植温度刚刚好,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 微景观生态瓶近几年在城市里悄然流行,它将苔藓、多肉等植物和各种篱笆、砂石、可爱的卡通人物、小动物装进一个瓶子里,构成妙趣横生的微型生物世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苔藓、多肉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 该微景观生态瓶太小,不属于生态系统
C. 瓶内还有很多微小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
D. 应保持一定的光照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维持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苔藓、多肉等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正确。
B.微景观生态瓶是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
C.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可见,微景观生态瓶内还有很多微小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C正确。
D.通常,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或光能)。 所以,微景观生态瓶应保持一定的光照,光照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维持,D正确。
故选B。
3. 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甲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③,调节②可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B. 由丙图转为丁图时需先移动装片,再将乙图的A状态换成B状态
C. 乙图中,状态B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比状态A中看到的多
D. 若该植物细胞是辣椒的果肉细胞,则辣椒的辣味来自细胞的液泡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甲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乙图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丙图是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丁图是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详解】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用甲图显微镜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③,调节②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变得更清晰,A正确。
B.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左移动,再将物像放大,所以将乙图的A状态换成B状态,B正确。
C.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离玻片的距离越近,即A是低倍物镜、B是高倍物镜,所以使用物镜A看到的细胞数目比物镜B中看到的更多,C错误。
D.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若该植物细胞是辣椒的果肉细胞,则辣椒的辣味来自细胞的液泡,D正确。
故选C。
4. 中国十大名茶“君山银针”的茶芽内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且结实,形状就像一根根银针,因此雅称为“金镶玉”。有关君山银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君山银针均为茶树的顶芽
B. 君山银针的茶芽仅含有分生组织
C. 君山银针的茶芽可发育成枝条
D. 君山银针生长所需营养都来自土壤
【答案】A
【解析】
【分析】按照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
【详解】A.按照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君山银针均为茶树的顶芽,故A正确。
B.君山银针的茶芽中含有分生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等,故B错误。
C.按照将来发育的情况,可以把芽分为枝芽(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其中枝芽(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混合芽将来发育成茎、叶和花,故C错误。
D.君山银针生长所需营养有一部分来自土壤,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故D错误
故选A。
5.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下列关于古诗词中出现的植物及类群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单子叶植物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苔藓植物
C.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被子植物
D.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藻类植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详解】A.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其中子叶一片,转运营养物质,A正确。
B.青苔属于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B正确。
C.松树属于裸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没有果皮,不能形成果实,C错误。
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反映的是春天来了,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湖水变绿,反映的是生物影响环境,D正确。
故选C。
6. 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A、B,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滴加油滴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据图分析描述错误的是(  )
A.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能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B. A、B两组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C. 24小时后,A试管内的水面低于B试管
D. 本实验证明蒸腾作用能拉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单一变量、对照原则: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不同引起,就应当使这两种实检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题中A和B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
【详解】A.植物油比水轻,漂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能防止量筒中水的散失,确保水面下降是由叶片蒸腾作用所致,故A正确。
B.根据题图,题中A和B的变量是叶片,故B正确。
C.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枝条叶片数量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来自量筒,插枝条A的量筒液面比插枝条B的量筒液面低,故C正确。
D.本实验无法证明蒸腾作用能拉动无机盐的运输,故D错误。
故选D。
7. 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符的是(  )
A. 垃圾分类投放 B. 污水处理排放 C. 秸秆就地焚烧 D. 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A.实行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A不符合题意。
B.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
C. 秸秆就地焚烧容易造成大气污染,C符合题意。
D.大力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女性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很难再具有生育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A. 卵巢不能分泌雌性激素
B. 卵巢不能产生和排出卵细胞
C. 子宫失去孕育胚胎的能力
D. 卵细胞不能在输卵管与精子相遇
【答案】D
【解析】
【分析】结扎输卵管可以达到避孕,但不会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卵巢功能正常。
【详解】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的。把输卵管结扎,这样就阻止了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因而不能完成受精,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某班打算办一期“人体消化与吸收”黑板报。以下是某同学准备的资料,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消化为麦芽糖
C.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
D. 胆囊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送入到小肠腔内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个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才能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详解】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故A正确。
B.淀粉没有甜味,而麦芽糖具有甜味;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该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故B正确。
C.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故C正确。
D.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送入到小肠腔内,故D错误。
故选D。
10. 在流行感冒期间为减少感染的概率,人们经常佩戴一次性口罩,一段时间后口罩会变湿,这说明(  )
A. 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B. 呼吸道可以温暖空气
C.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 呼吸道能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详解】A.将呼出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A错误。
B.呼吸道黏膜内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说明呼吸道可以温暖空气,B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此外水分含量也增多,故长时间佩戴会使口罩变湿,C正确。
D.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C。
11. 在2023-2024学年湖南省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竞赛活动中,某老师利用漏斗、塑料软管、橡皮泥、矿泉水瓶、一次性塑料杯、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清水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模型。下列各材料与其模拟的结构或主要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A. 漏斗中的软管团模拟肾小球
B. ①处模拟的是出球小动脉
C. ⑥处为含红色色素的液体
D. 该模型可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示肾单位模型:①代表入球小动脉;②代表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管;⑤肾静脉;⑥尿液。
【详解】A.肾小球其实是毛细血管球,所以漏斗中的软管团模拟肾小球,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①处模拟的是入球小动脉,故B错误。
C.⑥处为尿液,不应该含红色色素,故C错误。
D.该装置虽然模拟的肾单位的结构比较完整,但是对于肾单位的功能,还是不能很好的模拟出来,如:不能模拟肾小球对各种成分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对某些成分的重吸收作用等,故D错误。
故选A。
12. 玫瑰花开艳丽,小红喜欢不已,伸手采摘,却不料被刺,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 如果4断裂,她会感觉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C. 3是神经中枢,疼痛感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D.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5→4→3→2→1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详解】A.1是感受器,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A错误。
B.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反射,故不能缩手。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人会感觉到疼痛。所以, 如果4传出神经断裂,她会感觉到疼痛,但不会缩手,B正确。
C.3是神经中枢,但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C错误。
D.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2→3→4→5,D错误。
故选B。
【点睛】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
13. 小明同学不慎将污物洒在某曲线图的关键信息处,同学们就此作出了大讨论。对遮挡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 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 注射胰岛素后,糖尿病病人血糖浓度的变化
D. 从湖南进入青藏高原后,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为:
【详解】A.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与图中曲线不符,A错误。
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向肺毛细血管中扩散,因而流出的血液氧气含量增多,与图中曲线不符,B错误。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注射胰岛素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降低,与图中曲线吻合,C正确。
D.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湖南进入青藏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图中曲线不符,D错误。
故选C。
14. 兰花螳螂这种“会走路的花”——首次在云南宁洱被发现。被誉为“昆虫皇后”的兰花螳螂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体表有角质层 B. 身体分节
C. 足和触角分节 D. 有蜕皮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兰花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详解】A.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扁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A错误。
B.节肢动物身体都分节,B正确。
C.节肢动物足和触角都分节,C正确。
D.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的生长,因此昆虫需要定期蜕皮,D正确。
故选A。
15. 《尔雅》中将禽和兽区分得非常明白:“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请问下列成语与之对应的是(  )
A. 狐假虎威 B. 鸡飞狗跳
C. 虎头蛇尾 D. 兔死狐悲
【答案】B
【解析】
【分析】(1)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详解】A.狐假虎威,狐和虎均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和哺乳,A不符合题意。
B.鸡飞狗跳,其中鸡属于鸟类,有两足,体表被覆羽毛,狗属于哺乳动物,有四足,体表被毛,B符合题意。
C.虎头蛇尾,虎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兔死狐悲,兔和狐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四足,胎生和哺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大量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尝试与错误”学习理论。下列对动物“尝试与错误”行为的认识你不认同的是()
A. 蚯蚓走迷宫实验证明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
B. 鸡和狗都能学会绕道取食,但鸡的尝试次数比狗多
C. 小鼠走迷宫实验证明,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忘记
D. 动物越高等,形成某行为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详解】“蚯蚓走迷宫”,是通过学习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鸡和狗都能学会绕道取食,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因此鸡的尝试次数比狗多,B正确;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C错误;
“试错”次数与动物所处环境复杂程度有关,“试错”是动物学习中和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动物越高等,“试错”的次数就越少,D正确。
【点睛】关键知道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17. 霉豆腐是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发酵豆制品。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豆腐发酵至表面轻微长霉,其中的“霉”是(  )
A. 细菌的个体 B. 真菌的个体
C. 真菌的菌落 D. 细菌的菌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多细胞真菌有:①霉菌:如青霉、曲霉、毛霉等;②大型真菌:如木耳、香菇、牛肝菌、蘑菇、灵芝等。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详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酱油要用到霉菌,通常霉豆腐的制作要用到霉菌,霉菌属于真菌,因此,霉豆腐表面的霉是真菌集合体,属于真菌菌落,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 “秋风起,食腊味,排排坐,好好味。”腊肉是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晒)所制成的加工品,能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腊肉经烘烤,水分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 腊肉用盐腌制时杀死了其中所有细菌和真菌
C. 腊肉不含有机物,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 腊肉盐分极高,无细菌生长和繁殖,不会变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的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详解】根据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可知:腌肉等食品采用的是腌制法,其原理是用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腊肉经烘烤,水分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9. 羽衣甘蓝,别称“叶牡丹”,整个植株形如牡丹,色彩丰富,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多个品种,这主要体现了(  )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种类的多样性
C. 基因的多样性 D. 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羽衣甘蓝,别称“叶牡丹”,整个植株形如牡丹,色彩丰富,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多个品种,这主要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下表各选项中概念间的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动物 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B 生物圈 农田生态系统 农作物 水稻
C 绿色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银杏
D 纲 目 科 属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详解】A.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包含农作物,水稻属于生产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包括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C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我国古书上有“旱极而蝗”的记载。温暖干燥、干旱的环境有利于蝗虫的繁殖、生长和发育。下列有关蝗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蝗虫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卵生,卵外有卵壳保护
B. 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避免蝗虫灾害发生,消灭它们的最佳时期是若虫期
D. 夏季含水量较少的土壤更适合蝗虫的产卵和发育
【答案】A
【解析】
【分析】1、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2、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
【详解】A.蝗虫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卵生,卵外无卵壳保护,故A错误。
B.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B正确。
C.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若虫没有翅,活动范围小,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若虫期,故C正确。
D.比较坚实、含水量较少的土壤适合蝗虫产卵。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虫取食后生长快,生殖能力强,故D正确。
故选A。
22. 科研人员将苏云金杆菌体内能控制合成某种毒素蛋白的Bt基因导入玉米植株中(毒素蛋白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培育出了抗虫玉米。以上事实不能说明(  )
A.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跨物种可以实现基因交流
D. 该种毒素蛋白的合成离不开Bt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详解】科研人员将苏云金杆菌体内的能控制合成某种毒素蛋白的Bt基因,导入玉米植株中,培育出了抗虫玉米所利用的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以上事实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的,跨物种也可以实现基因交流,该种毒素蛋白的合成离不开Bt基因,但不能说明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23. 神舟飞船的太空之旅常会搭载多种种子,科研人员将“历练归来”的种子种植,选育出优良的品种用于生产。下列对带回种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B. 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C. 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 D. 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1.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详解】A.从太空带回种子的性状不一定会发生变化,错误。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故种子不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变异,错误。
C.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故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正确。
D.由于太空育种是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故发生的变化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错误。
故选C。
24. 山东诸城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被誉为“中国龙城”,是我国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在我国乃至世界恐龙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
C. 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古老的地层
D. 对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横向比较就能准确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但不是唯一证据,如还有解剖学的证据,A错误。
B.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生物体的遗迹、属于化石,B正确。
C.恐龙属于爬行类,在两栖类后出现,所以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近的地层,C错误。
D.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大致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但不一定准确,因为在不同的年代都有低等生物存在,都可能形成化石,D错误。
故选B。
25. 健康科普走基层,送医下乡暖民心。科普下乡义诊活动,既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还为老百姓送去健康与急救的科普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
A. 处方药OTC,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
B. 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C. 心脏骤停时,可利用体外除颤器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
D. 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15:1
【答案】C
【解析】
【分析】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A.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有“OTC”标识的是非处方药,故A错误。
B.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说明是动脉血管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近心端止血,故B错误。
C.当心跳骤停时,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故C正确。
D.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能够不停地将富含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接受静脉从周围组织脏器输送回心脏的血液。而如果出现先天性的心脏结构发育异常,或出生后感染、药物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受损,或泵血负荷增加。
(1)图一为心脏的工作示意图,图中与a相连的血管是_____,此时a与c之间的瓣膜状态为_____(填“张开”或“闭合”)。
(2)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图二,图中④为_____,室间隔缺损导致主动脉运向全身的血液含氧量较_____(填“高”或“低”)。
(3)心肌炎会造成心肌细胞受损,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紧急救治时,医护人员一般会将微型心脏泵置入患者心脏的左心室辅助供血,请分析心脏泵一般置于左心室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肺静脉 ②. 闭合
(2) ①. 左心室 ②. 低
(3)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为全身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图一中,a左心房,b房室瓣,c左心室,d右心室;图二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小问1详解】
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内部有四个腔组成,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a是左心房,它与肺静脉相连。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图一中,心脏处于心室收缩状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动脉瓣张开,a与c之间的房室瓣闭合,防止血液流入心房。
【小问2详解】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室间隔缺损导致左右心室相通,④左心室的血液部分流入右心室,导致主动脉运向全身的血压含氧量较低。
【小问3详解】
左心室负责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心肌细胞受损时,医护人员一般会将微型心脏泵置入患者心脏的左心室辅助供血,保证全身组织细胞能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
27. 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如图甲所示(“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①“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②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图乙为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_____]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动作,“轴承”在缩手运动过程中起_____作用。
(2)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_____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3)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有时会出现乙图中的①从④中滑脱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_____。
(4)有些运动员为了防止膝关节受伤,在运动时戴上“护膝”,护膝与图乙关节结构中的_____(填名称)具有相似的作用。
【答案】(1) ①. A ②. 支点
(2)大脑##神经系统 (3)脱臼
(4)关节囊
【解析】
【分析】题图乙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小问1详解】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气动人工肌肉A收缩、气动人工肌肉B舒张,完成缩手动作。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轻质铝合金)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气动人工肌肉)起动力作用,关节(轴承)起支点作用,所以“轴承”在缩手运动过程中起支点作用。
【小问2详解】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多组肌群相互配合,并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系统的辅助下完成。所以,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神经系统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小问3详解】
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导致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滑脱出来,这就是脱臼。脱臼后,关节无法正常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
【小问4详解】
关节的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护膝具有保护膝关节、增加关节的牢固性的作用。它是保护膝关节的一种物品。在运动的时候,或者行走的时候,戴上护膝能够有效的保护膝关节,避免膝关节的过度运动导致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相当于关节的关节囊的作用。同时还有加强保暖的作用。
28.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开了遗传的神秘面纱,被誉为“遗传学之父”。豌豆的种子有圆粒与皱粒之分,A、a分别表示控制种子圆粒和皱粒的基因。同学们为了进一步研究豌豆种子皱粒形成的原因,查阅了如下资料:据图分析:
(1)豌豆体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A基因的改变使种子内_____,致使种子成熟后大量失水而皱缩。
(2)一颗纯种圆粒植株的7号染色体中的一个A基因发生变异,它所结的豌豆性状为_____(填“圆粒”或“皱粒”),利用该株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所结种子出现皱粒的概率是_____。
(3)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选择豌豆的原因_____(合理即可)。
【答案】(1) ①. 14 ②. 支链淀粉含量下降
(2) ① 皱粒 ②. 25%
(3)豌豆是自花、闭花传粉植物##豌豆拥有多组明显的相对性状
【解析】
【分析】(1)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 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小问1详解】
由题图“豌豆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可知,豌豆的体细胞有7对染色体,共14条;由右图可知,A基因的改变使种子内支链淀粉含量下降,致使种子成熟后大量失水而皱缩。
【小问2详解】
一颗纯种圆粒植株的7号染色体中的一个A基因发生变异,另一个基因仍然正常,则这对基因的组成是Aa,A基因的改变使种子内支链淀粉含量减少,致使种子成熟后因大量失水而皱缩;因此利用该株植物的茎尖(Aa)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它所结的豌豆的基因组成及性状表现,如图所示:
因此,子代所结种子出现皱粒的概率是25%。
【小问3详解】
豌豆是自花传粉,同时也是闭花传粉,闭花传粉是指豌豆的花在开花之前完成了传粉和受粉,也就是说豌豆花开了之后,别的花粉不会对它有影响,这也确保了自花传粉;并且,豌豆拥有多组明显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比较。
29. 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很多科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在疫苗研发过程中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曾进行了以下实验。
组别 对象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注射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 不注射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患炭疽全部死亡
(1)炭疽杆菌与绵羊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炭疽杆菌_____,所以它被称为原核生物。
(2)巴斯德所做实验的变量是_____,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
(3)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_____,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_____。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①. 注射炭疽杆菌 ②. 对照
(3) ①. 疫苗 ②. 抗体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小问1详解】
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绵羊属于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炭疽杆菌与绵羊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炭疽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它被称为原核生物。
【小问2详解】
甲组注射炭疽杆菌,乙组不注射炭疽杆菌,实验的变量是注射炭疽杆菌,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单一变量,所以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小问3详解】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疫苗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疫苗,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30.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花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唐风》中就有对花椒的记载。
(1)古人认为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作为调料的花椒多数是空“壳”,这些空壳实际是包裹在花椒种子外面的_____。花椒属于双子叶植物,由花椒种子结构图可知,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的不同之处是_____。
(2)为研究叶片中积累的有机物对叶片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在一棵花椒树上选取长有若干绿叶的枝条,均分为A,B两组,B组不做处理,对A组进行环割处理(切断一定深度和一定宽度的树皮,使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不能向外输出,如图一)。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两组叶片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二所示(不考虑环割对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
图一环割处理后,枝条环割处缺少的结构是_____(填“导管”或“筛管”)。据图二可知,白天B组叶片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点是9时,此时通过气孔进出的气体有_____。7时以后的相同时间点,A组光合速率均比B组弱,请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果皮 ②. 具有胚乳
(2) ①. 筛管 ②. 氧气和二氧化碳 ③. 叶片中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光合作用的速率越慢。推测可能是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会抑制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小问1详解】
花椒多数是空“壳”,这些空壳实际是包裹在花椒种子外面的果皮。花椒属于双子叶植物,由图2花椒种子结构图可知,其种子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胚乳。
【小问2详解】
筛管能自上而下输送有机物,故环割处理后,枝条中缺少的输导组织是筛管。由图可知,B组叶片在9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最大,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氧气释放速率最快。此时通过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在 AB两组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时,7时以后,相同时间点时,A组光合作用速率比B组低,说明叶片中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光合作用的速率越慢。推测可能是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会抑制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