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育人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理综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河北省廊坊市育人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理综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初中毕业年级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试卷
(试卷页数: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黑色中性笔填写准考证号并填涂右边的缺考标记。
注意事项:
1.使用考试专用扁头2B涂卡铅笔填涂,或将普通2B铅笔削成扁鸭嘴状填涂。
2.修改时,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重新填涂,不得使用修正带或涂改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K—39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
1. 下列学习用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塑料尺子 B. 铁质圆规 C. 木质铅笔 D. 玻璃笔筒
【答案】A
【解析】
【详解】A、塑料尺子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铁质圆规由铁制成,铁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木质铅笔由木头制成,木头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玻璃笔筒由玻璃制成,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图示为硬水的检验、软化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取样品 B. 滴加肥皂水
C. 振荡试管 D. 给液体加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时,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振荡试管时应左右振荡,不能上下振荡,否则会使液体冲出,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的单质不都是黑色固体,例如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故A说法错误;
B、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
D、碳酸氢钠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4. 变色眼镜片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对光敏感的溴化银(AgBr),下图所示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银是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银原子的质量为107.9g
C. 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
D. 溴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银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B错误;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故C正确;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溴离子,符号为Br ,故D错误;
故选:C。
5.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 丙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 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4,丙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CO2)和乙(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故C说法正确;
D、乙为H2,属于单质,氢元素为0价,丁为H2O,其中氢元素为+1价,故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6. 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B. 实验③中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C. 实验③所得固体中只含一种金属
D. 实验①②对比可说明锌比铜活泼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则实验②中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A错误;
B、铁比铜活泼,实验③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溶液中为浅绿色)和铜,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B错误;
C、铁比铜活泼,实验③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在溶液中为浅绿色)和铜,实验③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C错误;
D、实验①中锌能与稀硫酸反应,实验②中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对比可说明锌比铜活泼,故D正确;
故选:D
7.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
B. ②:将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加强热
C. 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 ④: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溶液质量减小,一段时间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将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加强热,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但是不会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符合题意;
D、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10%的稀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速率快,最后酸足量,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绿色”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理念之一,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植树造林加快绿化
C. 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D.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等,不符合“绿色”理念,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加快绿化,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理念,符合题意;
C、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只是将废气排到高空,并不能减少污染,不符合“绿色”理念,不符合题意;
D、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和水体,不符合“绿色”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食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下列酿醋的部分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原料清洗 B. 粉碎搅拌 C. 罐内发酵 D. 成品装瓶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料清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粉碎搅拌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罐内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醋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成品装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0.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将霉变的馒头加热处理后食用 B.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C. 医院里用红外线灯进行杀菌消毒 D. 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减小摩擦
【答案】D
【解析】
【详解】A、霉变的馒头中含有有毒的霉菌毒素,无法通过加热除去,所以不能食用,故错误;
B、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气是否泄漏,防止发生爆炸,故错误;
C、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能杀死微生物,医院里用紫外线(而不是红外线)进行杀菌消毒,故错误;
D、给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起到了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小摩擦,故正确;
故选D。
11. 今年2月份我省出现了一次强降雪过程,雪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的
A. 数目减少 B. 间隔变小 C. 体积变小 D. 质量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降雪是水由气态变成固态,发生物理变化,因此分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从气态变成固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故选项正确;
C、分子的体积不会改变,故选项错误;
D、分子的质量不会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12.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氩气、氖气、氮气 B. 省力杠杆:钳子、镊子、船桨
C. 混合物:液氮、石油、不锈钢 D. 导体:人体、大地、铝丝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不包括氮气,故错误;
B、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船桨、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都小于阻力臂,都是费力杠杆,故错误;
C、液氮是液态氮气,属于纯净物,石油、不锈钢是由多种物质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人体、大地、铝丝都是导体,故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操作的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该项操作是
A.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
B.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 探究晶体熔化的特点时,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对晶体加热
D. 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试电笔的笔尖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
C、探究晶体熔化特点时,使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对晶体进行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物体受热均匀;
D、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试电笔的笔尖,防止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故C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是为了安全或防止仪器炸裂)不属于同一类别;
故选C。
14. 对图示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A. 甲:粗盐水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说明滤纸与漏斗壁没贴紧
B. 乙: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C. 丙:摩擦后的气球能吸引干燥头发,说明气球与头发带同种电荷
D. 丁: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水中温度计示数变化小,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甲中粗盐水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说明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实验乙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使装置内压强减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实验丙中摩擦后的气球能吸引干燥头发,说明气球与头发带异种电荷,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丁中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水中温度计示数变化小,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及简答题
15. 化学小组设计图甲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面上方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0-100s内压强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2)水面上方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3)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水面上方燃烧匙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依据的现象是:水面上方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小问3详解】
图乙中0-100s内压强逐渐增大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16. 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铁强化酱油中的“铁”可预防___________(选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
(2)家中使用的燃气一般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饭熟后关闭燃气灶阀门使火熄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
(4)防止铁锅生锈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5)部分炊具使用金属铝制造,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贫血 (2)CH4 (3)清除或隔绝可燃物 (4)保持铁锅表面干燥
(5)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缺铁会导致贫血,故铁强化酱油中的“铁”可预防贫血;
【小问2详解】
家中使用的燃气一般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小问3详解】
饭熟后关闭燃气灶阀门使火熄灭,其原理是:清除或隔绝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小问4详解】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防止铁锅生锈的一种方法是:保持铁锅表面干燥;
【小问5详解】
部分炊具使用金属铝制造,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17.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电解水实验。与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极;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乙是固体M溶解性实验。对比②③中的溶液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 ①. 负 ②.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 燃着的小木条燃烧的更旺
(2) ①. 增加 ②. 不一定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a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故与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纯水不导电,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b管中产生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实验结束,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小木条燃烧的更旺;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②中有M未溶解,加热至50℃,M全部溶解,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由图可知,向①中加M,充分溶解,得到②,②中有M未溶解,②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如果①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果①中溶液是饱和溶液,则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填:不一定。
18. 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小组设计的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的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H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答案】(1)CaCO3
(2)
(3)复分解反应 (4)灭火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E为碳酸钙;化学小组设计的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的过程如图所示,A和硫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则A为碱,A和硫酸反应生成C和F,F和G反应可生成A,E(碳酸钙)可生成G和A,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A为氢氧化钙,F为水,G为氧化钙,H为二氧化碳,C为硫酸钙;B和C(硫酸钙)反应可生成C(碳酸钙)和D,可以为硫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钠,则B为碳酸钠,D为硫酸钠,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小问1详解】
E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小问2详解】
反应①为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反应②为硫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H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等(合理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19. 小立家的下水道被杂物堵塞,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并按照说明放了一些在下水管道中,管道中出现“沸腾”,并产生大量气体,一会儿后堵塞的管道畅通了。小立对此十分好奇,于是将剩余的管道疏通剂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管道疏通剂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固体和铝粉疏通原理: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一种常见气体,同时放出热量;偏铝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注意事项:……
【查阅产品说明】
(1)上表是购买的管道疏通剂说明书的一部分内容。说明书中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Ⅰ】管道疏通剂遇水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
【实验1】取适量管道疏通剂和水于反应装置A中,按图甲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反应装置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
(3)实验中观察到C处气体燃烧、___________,说明猜想二正确。
(4)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Ⅱ】实验1完成后装置A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2】取实验1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交流】
(5)①小立认为上述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②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写出操作及现象)。
【拓展延伸】
(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烧碱(合理即可)
(2)F (3)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4)干燥气体 (5) ①. 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偏铝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②. 用试管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
(6)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小问2详解】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常温的反应;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滴入的量,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反应装置应选用图乙中的F;
【小问3详解】
猜想二正确,产生了氢气,氢气燃烧会产生水,则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小问4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气体;
【小问5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生成的偏铝酸钠溶液也为碱性,所以加入酚酞溶液可以看到溶液变为红色,不能证明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以利用碱的通性,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从而判断有氢氧化钠,所以加入的是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填:用试管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
【小问6详解】
氢氧化钠和铝、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方程式是。
四、计算应用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样品制取氧气(样品中的杂质不发生反应),试管中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固体质量/g 35.0 33.7 32.6 31.8 31.8
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___________g。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3.2 (2)解:设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x≈903%
答: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0.3%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制得氧气的质量为:35.0g-31.8g=3.2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2024年初中毕业年级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试卷
(试卷页数: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黑色中性笔填写准考证号并填涂右边的缺考标记。
注意事项:
1.使用考试专用扁头2B涂卡铅笔填涂,或将普通2B铅笔削成扁鸭嘴状填涂。
2.修改时,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重新填涂,不得使用修正带或涂改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K—39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
1. 下列学习用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塑料尺子 B. 铁质圆规 C. 木质铅笔 D. 玻璃笔筒
2. 图示为硬水的检验、软化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取样品 B. 滴加肥皂水
C. 振荡试管 D. 给液体加热
3.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 变色眼镜片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对光敏感的溴化银(AgBr),下图所示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银是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银原子的质量为107.9g
C. 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
D. 溴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
5.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 丙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 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6. 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B. 实验③中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C 实验③所得固体中只含一种金属
D. 实验①②对比可说明锌比铜活泼
7.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
B. ②:将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加强热
C. 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 ④: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8. “绿色”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理念之一,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植树造林加快绿化
C. 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D.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9. 食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下列酿醋的部分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原料清洗 B. 粉碎搅拌 C. 罐内发酵 D. 成品装瓶
10.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将霉变的馒头加热处理后食用 B.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C. 医院里用红外线灯进行杀菌消毒 D. 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减小摩擦
11. 今年2月份我省出现了一次强降雪过程,雪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的
A. 数目减少 B. 间隔变小 C. 体积变小 D. 质量减小
12.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氩气、氖气、氮气 B. 省力杠杆:钳子、镊子、船桨
C. 混合物:液氮、石油、不锈钢 D. 导体:人体、大地、铝丝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操作的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该项操作是
A.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
B.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 探究晶体熔化的特点时,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对晶体加热
D. 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试电笔笔尖
14. 对图示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A. 甲:粗盐水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说明滤纸与漏斗壁没贴紧
B. 乙: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C. 丙:摩擦后的气球能吸引干燥头发,说明气球与头发带同种电荷
D. 丁: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水中温度计示数变化小,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二、填空及简答题
15. 化学小组设计图甲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面上方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0-100s内压强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6. 厨房中蕴含着丰富化学知识。
(1)铁强化酱油中的“铁”可预防___________(选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
(2)家中使用的燃气一般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饭熟后关闭燃气灶阀门使火熄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
(4)防止铁锅生锈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5)部分炊具使用金属铝制造,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7.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电解水实验。与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极;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乙是固体M溶解性实验。对比②③中的溶液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 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小组设计的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的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H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 小立家的下水道被杂物堵塞,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并按照说明放了一些在下水管道中,管道中出现“沸腾”,并产生大量气体,一会儿后堵塞的管道畅通了。小立对此十分好奇,于是将剩余的管道疏通剂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管道疏通剂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固体和铝粉疏通原理: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一种常见气体,同时放出热量;偏铝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注意事项:……
【查阅产品说明】
(1)上表是购买的管道疏通剂说明书的一部分内容。说明书中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Ⅰ】管道疏通剂遇水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
【实验1】取适量管道疏通剂和水于反应装置A中,按图甲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反应装置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
(3)实验中观察到C处气体燃烧、___________,说明猜想二正确。
(4)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Ⅱ】实验1完成后装置A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2】取实验1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交流】
(5)①小立认为上述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②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写出操作及现象)。
【拓展延伸】
(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四、计算应用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样品制取氧气(样品中的杂质不发生反应),试管中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固体质量/g 35.0 337 32.6 31.8 31.8
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___________g。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