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 人的由来&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024年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 人的由来&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024年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人的由来&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2024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人类从哪里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的祖先就是黑猩猩
B. 由于地壳的剧烈运动和气候变化,人类可能起源于东非大裂谷地区
C. 人类本身就是进化的产物,所以探究人类的起源根本不需要化石
D. 因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探究人类起源是没有意义的
2.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人群,哪种饮食方案不合理(  )
A. 糖尿病患者排出大量的糖类,应多补充含糖量高的食物
B.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C. 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应多补充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D. 小芳最近牙齦经常出血,应多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
3.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
B. ②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C. 水、无机盐、维生素可在①中被吸收
D. ⑤既有消化功能,也有吸收功能
4.建立中学生健康档案是关注生命的重要举措。下表是某校两位男同学的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肖刚 性别男 姓名 张飞 性别 男 正常参考值
化验项目 测定值 化验项目 测定值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4.8×1012
18×109
142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3.1×1012
8×109
103 (4.0-5.5)×1012个/L
(5.0-10)×109个/L
120-160g/L
A. 医生是从两人的静脉血管抽血化验的
B. 张飞不宜去缺氧的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
C. 医生建议张飞增加食用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D. 肖刚的白细胞超标,说明身体有炎症,应该及时注射青霉素消炎
5.某同学是B型血,按照ABO血型输血关系表,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
A. A型血和B型血 B. B型血和O型血 C. B型血和AB型血 D. AB型血和O型血
6.如图,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和③内的血液分别是(  )
A. 动脉血、动脉血
B. 静脉血、静脉血
C. 动脉血、静脉血
D. 静脉血、动脉血
7.如图四幅图是人心脏的正面观,哪个图中的箭头正确指示了血液流经心脏及其连接血管的路径?(  )
A. B.
C. D.
8.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
B. 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C. 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D. 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9.不经过人体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食物是(  )
A. 面包 B. 牛奶 C. 豆腐 D. 葡萄糖水
10.小明近期感觉头晕、乏力,经医生检查发现是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的贫血。请你为小明提出饮食建议,他应多吃富含哪些营养成分的食物(  )
A. 含铁的无机盐、蛋白质 B. 维生素D、含钙的无机盐
C. 糖类、脂肪 D. 含碘的无机盐、维生素C
11.人体内血红蛋白与氧分离的场所是(  )
A. 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B. 肺泡外毛细血管
C. 肺动脉内 D. 主动脉
1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  )
A. 静脉血中的养料比动脉血中的少 B. 动脉血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比静脉血中高
C. 动脉血中氧的含量高于静脉血,颜色鲜红 D. 动脉血颜色暗红
13.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痰主要是在咽部形成的
B. 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经过呼吸道的处理也不能完全被清除
C. 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人的鼻子大,这不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
D. 用口吸气与用鼻子吸气一样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充分的预热和清洁
14.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
B. 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C. 图甲曲线ce段表示呼气
D. 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15.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地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
A. 毛细血管 B. 动脉 C. 静脉 D. 心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16.(8分)据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6%,合理饮食加上适量运动是科学的减肥健身途径。如图是血液流经小肠、骨骼肌等器官的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1)若过量摄食谷类,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管③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血管④。体内过剩的葡萄糖可转化为脂肪。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______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骨骼肌。
(2)血液流经右心室→[①] 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②] ______→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_。
(3)与血管①相比,血管②中的血液含______丰富,称为______血。
(4)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部分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与血管⑥相比,血管⑤中葡萄糖含量______(填“多”或“少”),所以适量运动可有效预防肥胖。
17.(6分)图一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一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图三中,A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
(1)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______(填序号);图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_。
(2)如果图二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血管。
(3)图三中的A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血管。
(4)某人患有急性肠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______次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肾脏。在用药之前,要抽出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血液中______明显增多。
18(10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消化的终产物氨基酸,由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叫______。
(2)图甲①-④中,有动脉血流动的是______(填序号)。
(3)图甲中B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据此推测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______。
(4)图乙中,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穿过______层细胞。
19.(5分)图甲和图乙表示A、B、C三种食物中一些营养物质含量的相对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判断,A、B、C三种食物中,经常食用食物______易使人患高血脂症;正在发育的儿童应多食用食物______。
(2)据图乙可知,食物______更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食物______更有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______有利于预防佝偻病。
20.(10分)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指的是______,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_____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______(填低于、大于或等于)大气压。
(2)图(三)中1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含量增加。
(3)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它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4)图(四)中,发生在①和③处的气体交换分别是通过______和______实现的。
21.(7分)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 ______部毛细血管网,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 ______。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A] ______,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______循环。
(3)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______] ______,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______→动脉,而不会倒流。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衡阳的鱼粉可谓闻名遐迩。该米粉软滑爽口,鱼肉鲜美细腻,是备受人们青睐的早点之一。吃下一碗鱼粉,其中的主要成分会在你的体内经过下图所示的神奇旅程,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Ⅰ.图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______。
(2)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在图中所示的______(填字母)段完成。
(3)小华同学长期偏食、挑食、爱吃鱼肉,不吃蔬菜水果,导致他牙龈出血,可能是他缺乏______。
Ⅱ.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碎屑或粉条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10分钟
2滴
( 4)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
(5)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
(6)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试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人类和类人猿(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
B、在地形和气候的巨大变化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推测人类可能起源于东非大裂谷地区,B正确;
C、化石是探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最直接的主要证据,C错误;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探究人类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B。
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A符合题意。
B、膳食要多盐,会使人体摄入的钠盐过多,容易诱发高血压,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因此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应多补充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C不符合题意;
D、小芳最近牙齦经常出血,是坏血病的表现,应多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功能是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③是小肠,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A正确。
B、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B错误。
C、①胃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不能吸收维生素,C错误。
D、⑤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
故选:A。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图中,①胃、②胰腺、③小肠、④肝脏、⑤大肠。
2、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医生是从肖刚和张飞的静脉血管抽血化验的。A正确;
B、张飞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患有贫血,血液运氧能力差,不适合去缺氧的高原地区旅游。B正确;
C、医生建议张飞增加食用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C正确。
D、肖刚的白细胞超标,说明身体有炎症,青霉素并不是什么炎症都有效果,应查明发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D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通过血常规化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5.【答案】B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 B型血,万不得已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
故选:B。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6.【答案】D
【解析】解:在肺循环中,如图所示: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肺动脉和③肺静脉内的血液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故选:D。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A正确;
B、图中右心房中的血液流向上腔静脉,B错误;
C、图中肺动脉、主动脉中的血液不能倒流,C错误;
D、图中主动脉中的血液倒流,D错误。
故选:A。
心脏的结构:
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8.【答案】B
【解析】解:A、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A正确;
B、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错误;
C、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正确;
D、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D正确。
故选:B。
(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3)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4)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
解此题的关键理解掌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9.【答案】D
【解析】解:ABC、面包、牛奶、豆腐,都含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D、葡萄糖水是小分子营养物质,可以直接吸收.
因此,不经过人体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食物是葡萄糖水.
故选:D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10.【答案】A
【解析】解:小明近期感觉乏力、头晕,是贫血的表现。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都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蛋白质和铁容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贫血。因此,这个同学多补充“蛋白质”和“含铁的无机盐”两种营养物质。
故选:A。
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少,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肌肉无力等;营养不良性贫血:红细胞少,皮肤蜡黄,颜面浮肿,反应迟疑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贫血的原因。
11.【答案】A
【解析】解: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
在人体内,肺泡处氧的浓度最高,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在人体内,组织细胞处氧的浓度最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于是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故选:A
人体内的氧气在血液中主要是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的,血红蛋白有一个特性就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12.【答案】C
【解析】解:A、静脉血中的养料不一定比动脉血中的少,如肠静脉就比肠动脉的养料多,故A不符合题意.
B、动脉血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比静脉血中高,故B不符合题意.
CD、动脉血是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中氧的含量高于静脉血,颜色鲜红.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关键点: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颜色鲜红,含氧气较少.
13.【答案】B
【解析】解:A、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主要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而不是咽部,错误;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因此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经过呼吸道的处理也不能完全被清除,正确;
C、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人的鼻子大,空气经过鼻腔的时间长,因此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而不是不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错误;
D、用口吸气并不能像用鼻子吸气一样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充分的预热和清洁,错误。
故选:B。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功能.
14.【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的有关知识。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曲线bd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表示呼气。ab段和de段表示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此时,完成吸气。
(2)膈肌从A到B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A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B状态。
【解答】
A.图甲曲线ab段和de段表示吸气,错误;
B.图甲曲线ab段时,是吸气,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正确;
C.图甲曲线bd段表示呼气,错误;
D.图甲曲线de段时,是吸气,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错误。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解:A.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毛细血管,A符合题意。
B.动脉是运血出心脏的血管,管腔大,血流速度快,不易堵塞,B不符合题意。
C.静脉是运血回心脏的血管,管腔最大,血流速度慢,相对不易堵塞,C不符合题意。
D.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红细胞凝结成团相对不易发生堵塞,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红细胞凝结成团会阻碍血液循环,危及人的生命活动,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解题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种类、分布位置与各自功能特点。
16.【答案】低于 两 肺动脉 肺静脉 肺循环 氧气 动脉 多
【解析】解:(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管③肠动脉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低于血管④。葡萄糖经小肠转运进入血液后,由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骨骼肌,至少需要两次经过心脏。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血液流经右心室→①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②肺静脉→左心房后,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是氧气进入血液,因此,②肺静脉氧气含量丰富,流有动脉血。
(4)血液流经骨骼肌时,肌细胞中的葡萄糖在线粒体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为运动提供了能量,因此与血管⑥相比,血管⑤中葡萄糖含量多。
故答案为:(1)低于;两;
(2)肺动脉;肺静脉;肺循环;
(3)氧气;动脉;
(4)多。
图中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肠动脉、④肠静脉、⑤小动脉、⑥小静脉。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①④ ③⑥ ② ⑤⑥ 1 白细胞
【解析】解:(1)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①④毛细血管。由分析栏血液循环图示可判断,图一中四条血管中③体静脉、⑥肺动脉中流静脉血。
(2)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因此如果图二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减少,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②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3)图三中的A血管血液由主干到分支属于动脉血管,对应图一中的⑤体动脉、⑥肺动脉。
(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肠炎时,药物到达肾脏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肠的毛细血管,因此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肠炎时,药物需1次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肠。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有炎症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
故答案为:(1)①④;③⑥;(2)②;(3)⑤⑥;(4)1;白细胞。
(1)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如图:
(2)图一中①是肺部毛细血管;④是组织处毛细血管、②是肺静脉、③体静脉、⑤是体动脉、⑥是肺动脉。
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的能力,知识点较多,认真审题,由扎实的基本功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吸收 ③④ 肾单位 肾小球 2
【解析】解:(1)图甲中,蛋白质消化的终产物氨基酸,由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叫吸收;
(2)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①右心房、②左心室内流静脉血,③左心房、④左心室内流的是动脉血;
(3)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据此推测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肾小球。
(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故答案为:
(1)吸收。
(2)③④。
(3)肾单位;肾小球;
(4)2。
观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B是肾脏,解答即可。
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 B C B A
【解析】解:(1)分析直方图可以知道,图甲食物A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是人体的备用能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一般储存在皮下脂肪中备用,因此,多吃会造成脂肪堆积,引起肥胖。使人患高血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的有机物之一,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分析直方图可以知道,图甲食物B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正在发育的儿童应多食用食物B。
(2)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分析直方图可以知道,图乙食物C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分析直方图可以知道,图乙食物B中含丰富维生素A,能预防夜盲症。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缺钙造成的。分析直方图可以知道,图乙食物A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利于儿童预防佝偻病。
故答案为:
(1)A;B;
(2)C;B;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正确解读图中的数据有利于做好此类试题。
20.【答案】膈肌 b-c 小于 二氧化碳 氧气 肺泡 呼吸运动 气体的扩散作用 红细胞 血浆
【解析】解:(1)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A是膈肌。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图中a-b、c-d廓容积缩小,代表呼气过程;b-c段气胸廓容积扩大,代表吸气过程。
(2)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肺是由大量的肺泡构成的。图(三)中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4)(5)图(四)中①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动脉血,有机物和氧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输到肺泡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膈肌;b-c;小于。
(2)二氧化碳;氧气。
(3)肺泡。
(4)呼吸运动;气体的扩散作用。图(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二)为人体在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四)表示呼吸全过程,①肺的通气,②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掌握,平时识记时要注意图文结合。
21.【答案】肺 左心房 右心房 体 D 左心室 心室
【解析】解:(1)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静脉血由图中[C]右心室流出,到达[E]肺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左心房。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由图中[D]左心室流出到达[F]组织的毛细血管网,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
(3)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肺;左心房;
(2)右心房;体;
(3)左心室;动脉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据此解答。
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22.【答案】(1)甲;
(2)C;
(3)维生素C;
(4)2ml清水;
(5)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6)温度
【解析】解:(1)(2)淀粉的消化开始于A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始自C胃、脂肪从D小肠开始消化,分析图示可知: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
(3)牙龈出血是坏血病的症状,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维生素C主要含在水果和蔬菜中。
(4)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
(5)结果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6)若要探究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问题,要以1、3、4号试管为一组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
故答案为:(1)甲;
(2)C;
(3)维生素C;
(4)2ml清水;
(5)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6)温度
(1)图示中,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纵坐标表示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和3、4号试管,变量是温度。据此解答。
知道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能够读懂图示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