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四单元第1~4章】(人教版)(含解析)

七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四单元第1~4章】(人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
生 物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个大题:第一题(选择题)和第二题(非选择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题(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题(非选择题)时,将答案规范地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4章。
5.难度系数:0.6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所有的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
2.下列关于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子宫中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脐带
C.睾丸和卵巢都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D.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受精、受精卵和胚胎发育均在母体外完成的技术。
3.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春期身高与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不断完善
B.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性功能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4.下列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占人体体重的60%-70%
C.无机盐的作用多种多样,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D.维生素是人体需要量极小的有机物,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6.如图曲线中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和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A.曲线甲、部位D→小肠 B.曲线乙、部位A→口腔
C.曲线丙、部位C→胃 D.曲线乙、部位D→小肠
7.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只试管应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B.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甲、丙试管中液体变蓝
C.甲和乙的对照实验能够说明唾液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D.甲和丙的对照实验说明煮沸的唾液不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8.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B.一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能被大肠所吸收
C.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均能被小肠绒毛所吸收
D.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皱襞)的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
9.四位网友在网上晒午餐,其中营养比较均衡的是( )
A.网友“笑对人生”:牛肉面3两(面+牛肉片)
B.网友“春草”:炸鸡2块+可乐1杯+薯条1包
C.网友“爱米饭”:米饭3两+碎肉豆腐+蔬菜汤
D.网友“波波”:混合水果1盒(苹果汁草莓+水蜜桃)
10.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B.鼻黏膜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
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D.以上各项均正确
11.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和最终到达的位置是( )
A.咽、食管、气管 B.咽、食管、气管、支气管
C.咽、喉、气管 D.咽、喉、气管、支气管
12.下面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能正确表示呼气情况的是( )
13.下图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乙和肺泡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氧气
D.a、b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14.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颜色变成暗红色
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15.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B.②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没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C.③细胞体积小、没有细胞核,具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D.血液包括①、②、③,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16.下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管①→④是动脉 B.血管③→②是静脉
C.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17.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⑤是肺静脉,④内流静脉血 B.③是右心室,③内流动脉血
C.②是右心房,②内流动脉血 D.⑥是主动脉,①内流静脉血
18.一个红细胞打算去“搬运氧气”,它从心脏的右心房出发,然后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它的“运行路线”为( )
A.①→②→A→B→C→④
B.②→A→B→C→④→③
C.③→D→E→F→①→②
D.④→③→D→E→F→①
19.如图: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是肺,则①中流的是动脉血 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房
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 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20.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活动口号,结合我国无偿献血发展情况,2023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型血患者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
B.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AB型血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近几年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中,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也能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请分析回答:
(1)若吸气时 收缩幅度加大,会达到图甲中B的位置,则肺的中下部都能顺利 ,从而吸收更多的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2)研究表明,经过12周腹式训练的人群,其血氧饱和度(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人群。这是因为腹式呼吸深度大,更多氧气可透过 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3)乙图中,能表示(1)过程的是 段,此时胸腔容积 。
22.下列图示中,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对材料的处理;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我们应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3)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4)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则应将培养皿向 移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卷
生 物·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个大题:第一题(选择题)和第二题(非选择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题(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题(非选择题)时,将答案规范地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4章。
5.难度系数:0.6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所有的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从猿到人的进化”。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然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选项A表述正确;“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直立行走,能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选项B表述错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够使用简单工具,但还不能够用火,选项C表述错误;虽然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但环境对人类仍然产生巨大的影响,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A。
2.下列关于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子宫中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脐带
C.睾丸和卵巢都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D.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受精、受精卵和胚胎发育均在母体外完成的技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生殖和发育”。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中,选项A表述错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选项B表述错误;睾丸和卵巢都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选项C表述正确;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受精、受精卵均在母体外完成,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完成的技术,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3.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春期身高与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不断完善
B.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性功能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主要特征”。青春期身高与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不断完善,选项A表述正确;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选项B表述正确;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性功能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选项C表述正确;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
4.下列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占人体体重的60%-70%
C.无机盐的作用多种多样,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D.维生素是人体需要量极小的有机物,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选项A表述正确;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占人体体重的60%-70%,选项B表述正确;无机盐的作用多种多样,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选项C表述正确;维生素是人体需要量极小的有机物,不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D。
5.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组成,选项A表述错误;胃具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还有暂时消化蛋白质的功能,选项B表述错误;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乳化脂肪,不含消化酶,选项C表述错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
6.如图曲线中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和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A.曲线甲、部位D→小肠 B.曲线乙、部位A→口腔
C.曲线丙、部位C→胃 D.曲线乙、部位D→小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读图可知,图中消化道分别为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E大肠、F肛门。甲从D小肠开始消化,则为脂肪;乙从A口腔开始消化,则为淀粉;丙从C胃开始消化,则为蛋白质。曲线中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和开始消化的部位是曲线乙、部位A→口腔,故答案为B。
7.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只试管应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B.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甲、丙试管中液体变蓝
C.甲和乙的对照实验能够说明唾液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D.甲和丙的对照实验说明煮沸的唾液不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为模拟人体体温环境,三只试管应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选项A表述正确;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甲试管中为清水+淀粉液,淀粉未被分解遇碘变蓝色;乙试管中为唾液+淀粉液,淀粉被分解遇碘不变蓝色;丙试管中为唾液煮沸+淀粉液,唾液煮沸失去活性,淀粉未被分解遇碘变蓝色;甲、丙试管中液体变蓝,选项B表述正确;甲和乙的对照实验能够说明唾液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选项C表述正确;乙和丙的对照实验说明煮沸的唾液不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D。
8.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B.一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能被大肠所吸收
C.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均能被小肠绒毛所吸收
D.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皱襞)的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选项A表述正确;一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能被大肠所吸收,人体不能消化和吸收膳食纤维,选项B表述错误;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均能被小肠绒毛所吸收,选项C表述正确;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皱襞)的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
9.四位网友在网上晒午餐,其中营养比较均衡的是( )
A.网友“笑对人生”:牛肉面3两(面+牛肉片)
B.网友“春草”:炸鸡2块+可乐1杯+薯条1包
C.网友“爱米饭”:米饭3两+碎肉豆腐+蔬菜汤
D.网友“波波”:混合水果1盒(苹果汁草莓+水蜜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网友“笑对人生”:牛肉面3两(面+牛肉片),主要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而缺少维生素,选项A营养搭配不合理;网友“春草”:炸鸡2块+可乐1杯+薯条1包,主要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但缺少维生素、糖类,选项B营养搭配不合理;网友“爱米饭”:米饭3两+碎肉豆腐+蔬菜汤,主要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蔬菜汤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营养均衡,选项C营养搭配合理;网友“波波”:混合水果1盒(苹果十草莓+水蜜桃)主要富含维生素等,但是,缺少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选项D营养搭配不合理。故答案为C。
10.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B.鼻黏膜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
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D.以上各项均正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选项A、B、C均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
11.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和最终到达的位置是( )
A.咽、食管、气管 B.咽、食管、气管、支气管
C.咽、喉、气管 D.咽、喉、气管、支气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外界的空气进入肺的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经过咽、喉、气管,所以插管到气管就可以经支气管入肺。故答案为C。
12.下面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能正确表示呼气情况的是(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运动——膈肌的活动”。图A中,箭头方向向下,膈肌向下运动,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图A示意错误;图B中,箭头方向向下,膈肌向下运动,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肺随之扩张,完成呼气,选项B符合题意;图C中,箭头方向向上,膈肌向上运动,表示膈肌回缩,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随之缩小,完成吸气,选项C不符合题意;图D中,箭头方向向上,膈肌向上运动,表示膈肌回缩,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随之缩小而不是扩大,完成吸气,图D示意错误。故答案为B。
13.下图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乙和肺泡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氧气
D.a、b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读图可知:甲→肺动脉、乙→肺泡处毛细血管、丙→肺静脉,a→二氧化碳、b→氧气。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选项A表述正确;乙毛细血管和肺泡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选项B表述正确;经过肺泡后,丙肺静脉氧气含量增加,因此与丙肺静脉相比,甲肺动脉内的血液含有较少的氧气,选项C表述错误;a二氧化碳、b氧气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
14.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颜色变成暗红色
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肺泡的结构与功能”。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选项A表述正确;血液流经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扩散出去,所以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增加,颜色鲜红,选项B表述错误;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选项C表述正确;血液流经膜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扩散出去,即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
15.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B.②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没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C.③细胞体积小、没有细胞核,具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D.血液包括①、②、③,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读图可知: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①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选项A表述正确;②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选项B表述错误;③血小板细胞体积小、没有细胞核,具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功能,选项C表述正确;血液包括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
16.下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管①→④是动脉
B.血管③→②是静脉
C.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动脉和静脉的主要特征、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用丝带扎紧上臂,发现丝带上方(近心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④变扁,则血液的流向是①至④,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管①→④为静脉,选项A表述错误;血管③膨胀,血管②变扁,则血液的流向是③至②,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血管③→②是动脉,选项B表述错误;体静脉血管①→④里流的是静脉血含氧量较低,体动脉③→②里流的是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因此血管①→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②低,选项C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17.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⑤是肺静脉,④内流静脉血
B.③是右心室,③内流动脉血
C.②是右心房,②内流动脉血
D.⑥是主动脉,①内流静脉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动脉血与静脉血”。读图可知:①上下腔静脉(静脉血)、②右心房(静脉血)、③右心室(静脉血)、④左心室(动脉血)、⑤肺静脉(动脉血)、⑥主动脉(动脉血)。则⑤是肺静脉,④左心室内流动脉血,选项A表述错误;③是右心室,③内流静脉血,选项B表述错误,②是右心房,②内流静脉血,选项C表述错误,⑥是主动脉,①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
18.一个红细胞打算去“搬运氧气”,它从心脏的右心房出发,然后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它的“运行路线”为( )
A.①→②→A→B→C→④
B.②→A→B→C→④→③
C.③→D→E→F→①→②
D.④→③→D→E→F→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途径”。这个红细胞的“运行路线”为:④右心房→③右心室→D肺动脉→E肺部毛细血管→F肺静脉→①左心房,故答案为D。
19.如图: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是肺,则①中流的是动脉血
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房
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
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体循环与肺循环”。若②代表肺,则①为肺动脉流静脉血,③为肺静脉流动脉血,血液流向左心房,选项A、B均表述错误。若②是脑,则①为主动脉流动脉血,③为上腔静脉流静脉血,氧含量小于①主动脉,选项C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20.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活动口号,结合我国无偿献血发展情况,2023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型血患者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
B.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AB型血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输血与血型”。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故B型血的患者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选项A表述正确;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给AB血型的人输血,故A型血的人不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选项B表述错误;安全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选项C表述正确;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近几年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中,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也能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请分析回答:
(1)若吸气时 收缩幅度加大,会达到图甲中B的位置,则肺的中下部都能顺利 ,从而吸收更多的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2)研究表明,经过12周腹式训练的人群,其血氧饱和度(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人群。这是因为腹式呼吸深度大,更多氧气可透过 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3)乙图中,能表示(1)过程的是 段,此时胸腔容积 。
【答案】(1)膈肌;舒张;(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3)AB;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运动”。(1)简单的一呼一吸,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当吸气时膈肌收缩幅度加大,到达图甲中B的位置,则肺的中下部能顺利舒张吸入更多气体,这种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2)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较多的氧气,氧气进入人体后,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运输氧气。(3)图甲中从原始状态到B表示吸气,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图乙中的AB表示吸气,BC表示呼气。
22.下列图示中,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对材料的处理;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我们应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3)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4)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则应将培养皿向 移动。
【答案】(1)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2)低;(3)血流方向;红细胞是单行通过;(4)右下方。
【解析】此题考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和“练习使用显微镜”。(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显微镜的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a,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血流方向;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红细胞是单行通过。(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把视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