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历史试题(答案)

七年级历史学科练习
一、选择题
1-5 ABBCA
6-10 CADDA
11-15 BDCCB
16-20 BAD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16分、22题13分,23题11分,满分40分)
21.(1)皇帝:隋炀帝;(1分)意义: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使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3分)
(2)变化:由注重家世背景变为注重才学(2分);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1分);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1分)
(3)受益者:皇帝;(2分)根本目的: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巩固统治。(2分)
(4)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再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成为了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1)社会状况: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2分);盛世局面:“贞观之治”(1分)
(2)女皇帝:武则天(1分);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2分)
(3)皇帝:唐玄宗(1分);盛世局面:开元盛世(2分)
(4)共同原因:政治:重视并维护国家统一;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以民为本;用人:重视人才,知人善用(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1)事件:材料一:鉴真东渡(1分);材料二:玄奘西行(1分);影响: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或 玄奘西行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答其一即可2分)
(2)使团:遣唐使(1分)
(3)原因:唐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国家实力强大,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对外交通发达(至少两点,一点2分)
(4)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学科初一练习题(1-5课)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促进民贞观之治 C.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结束了分裂局面
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结合如图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使南北重新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某班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对秦、隋两朝的治乱兴衰进行比较,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王朝 B. 都在长安定都
C.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D. 都实行科举制
唐太宗曾多次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些看法表明唐太宗( )
A.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真总结了隋灭亡的教训
C.清醒地看到了身为天子的危险处境 D.及时制定了防止“覆舟"的统治政策
“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局面,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在当时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材料描述的是(  )
A. 秦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唐朝民族关系和睦,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大大增强。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②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③筒车等农业工具得到推广 ④日本派遣唐使来到唐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经济的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 C.政治的清明 D.社会风气的开放
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 )
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C.“天下英维尽入吾彀中矣!”
D.“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犹,朕独爱之如一。”
唐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唐朝设置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军政机构是( )
①安西都护府 ②西域都护府 ③北庭都护府 ④西南都护府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发明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某座国际性大都市。这座城市是
A.洛阳 B.成都 C.扬州 D.长安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盛唐诗人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阊阖chānghé:宫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旒1iú:天子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诗句主要描绘了唐朝的(   )
A. 政治制度 B. 经济状况 C. 对外关系 D. 社会风气
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 八王之乱 B. 安史之乱 C. 官吏冗余 D. 宦官专权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大都是( )
A.掌握兵权的武将 B.前朝的皇亲国戚 C.少数民族的首领 D.科举出身的文官
下表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全国户数、人口数变化情况。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全国户数 全国人数
755年 约891万户 约5291万人
763年 约193万户 约699万人
①全国人口出现了大锐减 ②社会经济没有受到影响
③已经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④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发动武装起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某同学在复习时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巢起义 ②安史之乱 ③唐朝灭亡 ④藩镇割据
A.②①④③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16分、22题13分,23题11分,满分40分)
21.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制度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藤(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诞生与哪位皇帝有关。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对扩大皇帝统治基础的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材料二: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举选言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言吏的考试制度。
——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选言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毅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牵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遮言》
(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分析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在历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稳,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她在历史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第二个贡献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贡献是推动文化的发展……有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统治期间的社会状况。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盛世局面称作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女皇帝”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她”在位期间采取的统治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杜甫所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什么样的盛世景象?(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能够出现上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4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选择其一,写出该事件的影响。(4分)
材料二: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其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们纷纷遣使与唐朝通好。日本、天竺、大食等国都多次派遣使团到中国考查学习,唐朝僧人还应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改编
(2)材料二提到的“日本使团”被称为什么?(1分)
材料三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有学者估计,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促进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3分)
唐朝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你认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3分)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历史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