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含解析)

2023年四川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含解析)

2023年四川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
一、单选题
1.(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B.将水注入浓硫酸中配制成稀硫酸
C.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2.(2023·四川眉山·统考一模)“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甲烷、氧气、一氧化碳 B.混合物:煤、石油、天然气
C.氧化物:水、氯酸钾、氧化铁 D.碱:烧碱、纯碱、氢氧化镁
3.(2023·四川乐山·统考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家中养鱼有时需向鱼缸通氧气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C.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
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4.(2023·四川南充·模拟预测)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都会放热,因此放热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镁、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产生氢气
C.浓硫酸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敞口放置浓度会变小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5.(2023·四川自贡·模拟预测)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观: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能获得热量
B.微粒观:氧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C.结构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改变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变化
D.元素观: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它由3个元素组成
6.(2023·四川达州·模拟预测)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溶液
B.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7.(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白烟冒出
B.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C.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铁: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银白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产生白烟
8.(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三模)下列物质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蕊溶液可检测酸雨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
C.食醋用于清洗含氢氧化镁的水垢 D.生石灰可作自热火锅中的发热剂
9.(2023·四川内江·模拟预测)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需具备科学严谨性,以下类推错误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C.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制氧气中的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10.(2023·四川泸州·统考二模)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档案和精密仪器起火,用水来灭火
B.被蚊虫叮咬后,涂硫酸减轻痛痒
C.自行车链条喷漆防锈
D.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餐具上的油污
11.(2023·四川遂宁·模拟预测)小王对部分知识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蛋白质、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
B.化学与环境:pH<7的降水就称为酸雨;可以在煤炭中加入固硫剂
C.化学与生产:向酸性土壤里撒草木灰;向含酸超标的污水里撒熟石灰
D.化学与科技:玻璃钢是复合材料:在飞机、导弹的外壳涂上吸波材料“隐身”
二、填空题
12.(2023·四川宜宾·统考模拟预测)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一氧化氮并不会直接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把NO与O2同时与NaOH溶液接触时,反应有一个转换过程:①2NO+O2=2NO2,②3NO2+2NaOH=H2O+2NaNO3+NO,我们将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一个总反应方程式:4NO+3O2+4NaOH = 4NaNO3+2H2O;

又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
(1)NaOH俗名为 。
(2)NO属于 (填物质类别);NO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写2条)。
(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由上述反应①可知,NO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
(4)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获取V1 mL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 mL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 V3 mL实验测得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含V1、V2、V3的式子表示)。
13.(2023·四川达州·模拟预测)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硅原子 。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4)3个硝酸根离子 。
14.(2023·四川广元·统考一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__。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液
(2)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 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3)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5)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
15.(2023·四川眉山·统考一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图a是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是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图b表示的是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
(2)生铁和钢是常见的两种铁合金,其中含碳量相对较高的是 。
(3)暴露在空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
(4)若a、b均代表硫酸盐,写出铁的氧化物与酸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
16.(2023·四川广安·统考一模)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
(2)5个二氧化硫分子 ;
(3)人体胃液中的酸 。
17.(2023·四川内江·威远中学校校考二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可用于洗涤油污的 Na2CO3 水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蚊子体内含有甲酸,被蚊子叮咬后可涂肥皂水止痒,则室温时肥皂水的 pH 7(填“>”、“<”或“=”)。
三、流程题
18.(2023·四川宜宾·模拟预测)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取纯净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1:
【资料】
①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呈血红色。
②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③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1)“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2)“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检验溶液中铁元素已除尽的方法是 。
(3)“结晶”是向浓溶液中通入HCl气体,从而获得AlCl3·6H2O晶体的过程。溶液中Al3+和盐酸的浓度随通气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物质的浓度数值为另一种浓度表示法)。Al3+浓度减小的原因是 。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
(5)高温烧结的氧化铝,又称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可用于制机械轴承、钟表中的钻石、坩埚、高强度陶瓷等。由此可推知氧化铝的性质有 (填序号)。
A.硬度大 B.熔点高 C.性质稳定
19.(2023·四川乐山·统考模拟预测)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有少量SiO2杂质)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工业制备硫酸。工艺流程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已知:①SiO2难溶于水和酸;②HI在常态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黄铁矿焙烧的化学方程式: FeS2+ O2= Fe O3+ SO2。
(2)操作Ⅰ的名称为 。
(3)膜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4)制备硫酸的工业流程中会产生的废气SO ,废水中含有硫酸。以下想法不妥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废气可以回收再利用 B.废气可以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熟石灰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
20.(2023·四川资阳·统考二模)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一)对古代铜制品认识
(1)出土文物古代青铜铸件“雁鱼灯”,该文物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铜的活动性弱,不易锈蚀 b.深埋于地下,隔绝氧气
(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此处“金”指铜),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二)铜的化合物制备
辉铜矿主要成分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均含有少量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工业上综合利用这两种矿物制备碱式碳酸铜【】,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3)“浸取”前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 ;
(4)“浸取”时,氧化铁溶于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浸取”时,除氧化铁溶于硫酸外,还会发生反应:
则“滤渣Ⅰ”中除了有S外,一定还有 (写化学式)。
21.(2023·四川成都·统考模拟预测)·是一种重要的补铁剂。实验室以生锈的工业废铁渣(含Fe、C、Fe2O3)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滤渣资料卡片: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滤渣的成分是 ,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废铁渣中的少量Fe2O3是如何除去的? 。
(4)蒸发浓缩的目的是 。
(5)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根据信息,FeSO4·7H2O晶体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
温度°C 0 10 30 40 50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5.6 20.5 33.0 40.4 48.8 55.0 55.3 50.6 43.7
析出晶体 FeSO4·7H2O FeSO4·4H2O FeSO4·H2O
四、推断题
22.(2023·四川广安·统考一模)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可以用来检验,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
(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F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五、实验题
23.(2023·四川南充·模拟预测)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可以制取氨气,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大写字母)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是b 。(填导管接口的小写字母)
24.(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I.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先用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将加装气球的具支试管放入盛有60℃热水的烧杯内,观察现象;然后将注射器内的H2O2溶液推入右边具支试管,继续观察现象。
(1)气球的作用是 。
(2)右边具支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该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为 。
Ⅱ.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4)在以上实验过程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为 。
Ⅲ.用NaC1晶体配制50.0g16%的NaC1溶液,其操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解 b.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c.称量和量取 d.计算
(6)通过计算得出需氯化钠 g,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填字母序号)至天平平衡;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移动游码
(7)下列操作,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称量操作中用生锈的砝码
b.氯化钠晶体不纯
c.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25.(2023·四川宜宾·模拟预测)气体制取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常用于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从上图中选用4个装置来制取较纯净干燥的CO2气体,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f→g→c→b→e;所选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B中盛放的液体是 。
(4)用上图中的F装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 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序号)。
A.SO2 B.H2 C.CO D.HCl
26.(2023·四川自贡·模拟预测)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1)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2)该反应为 。(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3)a点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b点的溶液的pH值为 。c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六、科学探究题
27.(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水晓同学用某品牌管道疏通剂疏通了家里被毛发和油污堵寒的下水管道,并对此进打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管道疏通剂能够疏通堵塞?
【查阅资料】
I.某品牌管道疏通剂产品信息如图所示:

II.Ca(OH)2与铝粉混合遇水后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1)管道疏通剂需密闭保存的原因是 ,使用时要防明火是因为 遇到明火可能引起爆炸。
(2)结合反应原理分析,管道疏通剂能够疏通堵塞的原因是 。
实验一 探究管道疏通剂各成分的最佳质量比
按下表中数据将各固体物质混合均匀后,加入20mL水,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并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比较疏通效果。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Ca(OH)2质量/g 铝粉质量/g 缓蚀阻垢剂质量/g 混合前后温度升高值/°C
① 1.3 0.55 0.18 63
② 1.3 0.75 0.18 78
③ 1.3 0.95 0.18 89
④ 1.3 1.15 0.18 83
⑤ 1.3 0.95 0.04 86
⑥ 1.3 0.95 0.09 87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④的目的是 。对比实验 (填序号)可以得出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
(4)Ca(OH)2、铝粉、缓蚀阻垢剂的最佳质量比为 。
实验二 计算管道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
张晓设计了如图装置测定该品牌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

(5)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
(6)在水准管中加入适量水,分别在大试管和分液漏斗中加入540mg疏通剂和足量的蒸馏水。打开活塞,当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开始读数。读数前的操作是 ,测定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为200mL,已知氢气密度为0.09mg/mL。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 。
【反思与评价】
(7)王辉认为反应结束后立即读数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
28.(2023·四川内江·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部分被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甲),经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溶液中的溶质,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上述4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 pH 7 13 11 9
【实验探究1】如图乙所示:
【讨论分析】(1)在操作a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实验现象应是 ;
(2)在进行操作b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NaOH;
(3)分析4种物质的溶解度等信息,同学们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这4种物质中的NaHCO3,判断依据是 ;
【讨论质疑】有同学认为对操作b的分析不严密,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操作a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中性) 原瓶溶液中溶质是NaOH
上述实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反思拓展】(4)如图乙所示,在操作b滴加稀盐酸后,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为确定此时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选用下列药品中的 (填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银 C.硝酸银溶液 D.氧化铁
(5)造成操作b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是因为原破损标签溶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9.(2023·四川乐山·统考二模)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的变化以数据、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方法极大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被称为“数字化实验”。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室。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进行了探究活动,请回答:
(1)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①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红色,乙试管的作用是 ;
②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 (填“强”或“弱”)。
(2)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

①图3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按图4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 (选填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七、计算题
30.(2023·四川资阳·统考二模)某同学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 g.
(3)求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31.(2023·四川内江·模拟预测)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1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1.71%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参加反应的Ba(OH)2溶质质量共有 g。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2023·四川宜宾·模拟预测)在研究“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过程中,取一洁净的锥形瓶,往其中加入25克氢氧化钠溶液,然后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1)为了获取酸能与碱反应的证据,滴加稀盐酸前,锥形瓶中还需加入的是 。
(2)酸与碱之间反应的实质是 。
(3)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锥形瓶及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的值是 。
②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一模)取12g含少量杂质的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逐滴加入样品中,边加边搅拌,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1)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4.(2023·四川自贡·校联考三模)为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取该样品12g(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慢慢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
(2)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5.(2023·四川眉山·统考一模)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连接pH传感器,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得的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溶质为 (化学式)。
(2)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进行本实验,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 (填“甲”“乙”或“丙”)点。
八、综合应用题
36.(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二模)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
(1)微观角度
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和转化为甲醇和X。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1,写出X的化学式 。

(2)性质角度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2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若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
(3)应用角度
Ⅰ.可用如图3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汽水时,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①柠檬酸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自制汽水需要冷藏。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
Ⅱ.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③电池的工作原理:在的催化下,A1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因此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将大油污乳化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冲走,故A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故B说法错误;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可以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能改变的,故C说法错误;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4:32=1:8,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可燃性,不属于可燃性气体,选项错误;
B、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有多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C、氯酸钾是钾离子与氯酸根离子构成的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选项错误,故选B。
3.C
【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家中养鱼有时需向鱼缸通氧气,故A对应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除去异味,因此可用做冰箱除味剂,故B对应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故C对应错误;
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故D对应正确;
故选C。
4.A
【详解】A、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但放热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B、镁、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镁、锌、铁的化学活动性在氢前面,因此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产生氢气,故选项推理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溶剂增多,从而使浓度变小,故选项推理正确;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电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A。
5.A
【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该反应不是燃烧,则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能获得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NaCl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与石墨不是同种物质,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它是由3种元素组成,元素不能用“个”来表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但能使无色肠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还有盐如碳酸钠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氧元素,但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氦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选项错误;
B、白醋是一种酸,呈酸性,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选项错误;
C、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和铁,观察到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选项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到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产生白烟,选项正确,故选D。
8.A
【详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可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但是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正常雨水因溶有二氧化碳也是显酸性,石蕊溶液不能检测溶液的pH,所以不能用紫色石蕊溶液检测雨水是否为酸雨,故A说法不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制糖工业中可以用活性炭脱色,故B说法正确;
C、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显酸性,可以与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所以食醋用于清洗含氢氧化镁的水垢,故C说法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生石灰可作自热火锅中的发热剂,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9.C
【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酸和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正确;
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汽油溶解油污,正确;
C、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制氧气中的催化剂,二氧化锰不一定能催化其他反应,错误;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像碳酸钠溶液这样的碱性溶液,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A、用来扑灭档案和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B、蚊虫分泌的蚁酸显酸性,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硫酸显酸性,且具有腐蚀性,不能涂硫酸减轻痛痒,故选项说法错误;
C、自行车链条喷漆防锈,是不可行的,可涂油,故选项说法错误;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天然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蛋白质和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通常雨水中溶解了大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其本身就呈现一定的弱酸性,当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pH约为5.6,所以酸雨并不是以pH值为7作为判断标准的,而是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定义为“酸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向酸性土壤里撒草木灰,有利于改善土壤酸性;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以处理含酸量超标的工业污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军事中主要通过雷达向外界发射电磁波,然后飞机、导弹遇电磁波反射进而被雷达接受反射电磁波而发现飞机、导弹,故在飞机、导弹的外壳涂上吸波材料“隐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1)烧碱/火碱/苛性钠
(2) 氧化物(或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或溶于乙醇或溶于二硫化碳)
(3) +2 还原
(4)
【详解】(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2)NO是由N、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颜色、状态、溶解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NO的物理性质有: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3)NO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反应①中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中,NO得到氧,属于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4)反应前,装置内气体的总体积为:V1mL+V2mL,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V3mL,则消耗气体的总体积为:(V1+V2-V3)m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一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3,则消耗氧气的体积为:,则实验测得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3.(1)2Si
(2)H2O
(3)Ca(OH)2
(4)3
【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硅原子可表示为2Si,故填:2Si;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3)氢氧化钙属于碱,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故填:3。
14.(1)C
(2)O2/氧气
(3)+1
(4)分子在不断运动
(5)CO2
【详解】(1)蚊虫能分泌出蚁酸,所以应该使用显碱性的物质涂抹。
A、食醋是酸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显中性,不符合题意;
C、肥皂水呈碱性,故可涂抹肥皂水,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涂在皮肤的表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物质和氧气接触面积越大则物质燃烧越充分;氧气浓度越高则物质燃烧越充分。所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氧气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3)已知NaClO中,钠显+1价,氧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可得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4)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化学方程式看出,反应前,Ca、2Cl、2H、3O,反应后,Ca、2Cl、2H、5O、C,故X的化学式为中有C、2O,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
15.(1) Cu和 减小
(2)生铁
(3)
(4)
【详解】(1)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所以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图a,在反应中铜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银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银原子,硝酸根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故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是:Cu和 Ag+。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反应中硝酸银和硝酸铜的质量比为:[(108+14+16×3)×2]∶[64+(14+16×3)×2]=340∶188=85∶47,溶液中的溶质由硝酸银变成硝酸铜,溶质质量减小,而溶剂水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减小。
(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0.03%~2%,故生铁和钢这两种铁合金中含碳量相对较高的是:生铁。
(3)由4Fe(OH)2+O2+2X=4Fe(OH)3 可知,反应物除X外,另外两种反应物所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Fe:4,O:10,H:8;生成物中所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Fe:4,O:12,H:12。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改变,所以“2X”中含有:O:2,H:4,故一个X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2O。
(4)由于图b表示的是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故a代表的硫酸盐中铁呈+3价,化学式为:Fe2(SO4)3;b代表的硫酸盐中铁呈+2价,化学式为:FeSO4。因为a代表的是硫酸铁,所以该铁的氧化物必须是和硫酸发生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类型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a代表的硫酸铁中铁呈+3价,因此该反应中铁的氧化物中铁也呈+3价,其化学式为:Fe2O3。根据以上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是氧化铁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16.(1)2N
(2)
(3)HCl
【详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5SO2;
(3)人体胃液中的酸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17.(1)碱性
(2)>
【详解】(1)可用于洗涤油污的Na2CO3,俗称纯碱,其水溶液显碱性。故答案为:碱性。
(2)甲酸是酸,pH<7;涂肥皂水止痒,说明肥皂水显碱性,所以肥皂水的 pH>7。
18.(1)防止盐酸挥发
(2)取沉铁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血红色,说明铁已除尽
(3)盐酸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AlCl3·6H2O晶体析出
(4)HCl
(5)ABC
【详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防止盐酸挥发;
(2)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呈血红色,故检验溶液中铁元素已除尽的方法是:取沉铁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血红色,说明铁已除尽;
(3)由图可知,随着通气时间的增加,盐酸的浓度不断增加,铝离子的浓度不断降低,故可得出:盐酸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AlCl3·6H2O晶体析出,从而铝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4)由图可知,煅烧时,AlCl3·6H2O生成了氧化铝和副产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Al、Cl、H、O,生成物中也应含Al、Cl、H、O,故生成的副产品是HCl、H2O,故HCl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5)氧化铝通过高温煅烧得到,故熔点高,高温烧结的氧化铝,可用于制机械轴承、钟表中的钻石、坩埚、高强度陶瓷等,故具有硬度大,性质稳定的特点。
故选ABC。
19.(1) 4 11 2 8
(2)过滤
(3)
(4)B
【详解】(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假设氧化铁的系数为1,则硫化亚铁的系数为2,二氧化硫系数为4,此时反应后含有氧元素为11,根据氧元素质量守恒可知,氧气系数为,同时扩大2倍,故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4、11、2、8;
(2)通过操作I可将滤渣和滤液分离,故该操作的名称为过滤;
(3)膜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反应物是碘化氢,其中一种生成物是I2,根据反应完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另一生成物为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A、焙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可用于工业制取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废气可以回收再利用,制备硫酸或者其他产品,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点燃后排放,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废水中含有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后排放,避免造成污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过改进工艺,可以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1)a、b
(2)大
(3)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
(5)
【详解】(1)出土文物古代青铜铸件“雁鱼灯”,该文物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很难与氧气等发生反应,不易锈蚀,且该文物深埋于地下,隔绝氧气,可以防止其锈蚀。
故选ab;
(2)“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大;
(3)“浸取”前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2S ,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MnO2 ,均含有少量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浸取”时,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Cu2S和二氧化锰、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硫酸铜、硫单质和水,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滤渣Ⅰ”中除了有S外,一定还有SiO2。
21.(1)
(2) 碳/C 引流
(3)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4)形成热的饱和溶液
(5)64℃
【详解】(1)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铁、氧化铁和硫酸均能反应,碳和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渣成分是C。操作1后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最终废铁渣中的氧化铁被除去,最终转化为硫酸亚铁。
(4)从流程可知,使用的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的硫酸亚铁晶体,所以蒸发浓缩的目的是形成热的饱和溶液。
(5)从表格可知,64℃析出FeSO4·7H2O,而70℃析出FeSO4·4H2O。所以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64℃。
22.(1)
(2)
(3)化合反应
(4)灭火(其他合理即可)
【分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以用来检验CO2,所以A是氢氧化钙,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C会与氢氧化钙反应,C、F可以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E能转化为B,能转化为D,D与B能相互转化,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过氧化氢,B是水,D是氧气,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E物质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
(2)B→A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3)D—F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C物质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23.(1)锥形瓶
(2)A
(3)g→f→e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锥形瓶;
(2)实验室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可以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连接顺序是:b→g→f→e。
24.(1)缓冲气压,防止橡皮塞弹出
(2)
(3)将注射器内的H2O2溶液推入右边具支试管前,白磷不燃烧,将H2O2溶液推入右边具支试管后,白磷燃烧
(4) 作指示剂,便于判断反应的发生 NaCl、HCl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5)dcab
(6) 8/8.0 b
(7)b
【详解】(1)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弹出;
(2)右边具支试管内发生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注射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右边具支试管前,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将注射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右边具支试管后,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4)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故酚酞溶液的作用是:作指示剂,便于判断反应的发生;
由图可知,B点pH<7,此时稀盐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微观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5)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顺序是:dcab;
(6)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16%=8.0g;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氯化钠质量偏大,应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
故选b;
(7)a、称量操作中用生锈的砝码,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晶体不纯,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c、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1) 锥形瓶 集气瓶
(2) C
(3) 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浓硫酸
(4) AD
【详解】(1)根据仪器形状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仪器②的名称为集气瓶。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实验室常用该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A、B、D、E,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B为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的装置,D为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E为除去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的氯化氢的装置,装置顺序依次为A、E、B、D;除杂装置中需使待净化气体与瓶内试剂充分接触,因此正确接口顺序为a→f→g→c→b→e;A中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故B中盛放的液体试剂为浓硫酸。
(4)烧瓶中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上述反应均可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槽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A、D符合题意。
26.(1) 稀盐酸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
(2)放热反应
(3) 7 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或Na+、Cl-、H+)
【详解】(1)分析曲线图pH的变化可知,随着滴入的试剂溶液的pH从14降到2,则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反应方程式为;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分析曲线图温度变化可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a点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由于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则b点的溶液的pH值为7;
c点pH小于7,显酸性,此时盐酸过量,故c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氯化钠电离出的钠离子、氯离子,过量的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氯离子,即为Na+、Cl-、H+。
27.(1) 疏通剂成分中的铝和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氢气/H2
(2)氢氧化钙固体和铝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加快氢氧化钙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的气体增大管道压强,利于疏通
(3) 探究铝粉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 ③⑤⑥
(4)1.3:0.95:0.18
(5)将右侧注射器的活塞向右拉,松手,若活塞恢复至原处,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6) 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液面相平 30%
(7)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导致读数出现误差
【详解】(1)由该管道疏通剂的产品信息图可知,该产品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产品中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管道疏通剂需密闭保存。由Ca(OH)2与铝粉混合遇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
(2)管道疏通剂能够疏通堵塞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固体和铝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加快氢氧化钙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的气体增大管道压强,利于疏通。
(3)实验①~④中铝粉的质量不同,但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实验目的是探究铝粉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若要探究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根据单一变量原则,③、⑤、⑥中除了阻垢剂的质量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4)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③混合前后温度升高值最大,说明Ca(OH)2、铝粉、缓蚀阻垢剂的最佳质量比为1.3:0.95:0.18。
(5)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右侧注射器的活塞向右拉,松手,如果活塞恢复至原处,证明装置不漏气,故填将右侧注射器的活塞向右拉,松手,若活塞恢复至原处,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6)由题意可知,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因素包括压强,读数前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液面相平可以使内外压强平衡,避免压强不同对实验的准确性产生干扰。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00mL×0.09mg/mL=18mg,设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为x,由Ca(OH)2与铝粉混合遇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162mg,则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100%=30%。
(7)反应结束后立即读数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原因是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导致读数出现误差。
28. 溶液变为红色 NaHCO3的溶解度为9.6g不可能配出10%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Na2CO3+CaCl2=2NaCl+CaCO3↓ AD/DA 2NaOH+CO2=Na2CO3+H2O
【详解】[实验探究1]
[讨论分析](1)依据表格信息可知NaCl溶液的pH=7,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可知在操作a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实验现象为溶液呈红色;
(2)在进行操作b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NaOH;
(3)依据表格信息可知NaHCO3的溶解度为9.6g,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8.8%<10% ,Na2C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7%>10% ,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2CO3,不可能是碳酸氢钠,因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解度为9.6g不可能配出10%的溶液,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实验探究2]
根据结论原瓶溶液中溶质是NaOH,则向操作a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氯化钙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仍呈碱性,显红色,则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红色;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
[反思拓展]
(4)如图乙所示,在操作b 滴加稀盐酸后,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溶质中一定存在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而氯化钠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故可以确定溶质成分;
B、银与盐酸和氯化钠均不反应,故不可以确定溶质成分;
C、氯化钠和氯化氢均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无法确定溶质成分;
D、铁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为浅绿色,而铁不与氯化钠反应,故可以确定溶质成分;
故选AD;
(5)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造成该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29.(1) 与试管甲起对照作用 强
(2) 10%
cd
【详解】(1)①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红色,乙试管的作用是作对比,排除空气成分的干扰;
②溶液酸性越强,pH值越小,故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强;
(2)①对照因素只能有1个实验变量,图3中,甲和乙试管中的实验变量是碳酸钙的形状不同,则两支试管中所用稀盐酸的浓度应该相同,故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应为10%;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②按图4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c、 d两点对应两个锥形瓶内压强相同,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c、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30.(1)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反应
(2)4
(3)设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答: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4.9g。
【详解】(1)图中A点pH值为7,表示意义: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反应;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
(3)解析见答案。
31.(1)1.71
(2)解:设100g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x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8%。
【详解】(1)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0,则参加反应的Ba(OH)2溶质质量为:100g×1.71%=1.71g;
(2)解析见答案。
32.(1)无色酚酞试液
(2)H+和OH﹣结合生成H2O
(3) 20 设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
x=2.34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2%。
【详解】(1)由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所以滴加稀盐酸前,锥形瓶中还需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因为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此时溶液呈红色,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红色消失,说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2)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H2O。
(3)①因为反应过程中没有生成气体,所以锥形瓶及溶液总质量增加的量就是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结合图示,a=80.4g-60.4g=20g。
②见答案。
33.(1)
(2)12.2%
解:设样品中质量为x,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答: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2.2%。
【详解】(1)12g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样品中滴加稀盐酸,只有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a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NaCl),由图可知,a点稀盐酸过量,所以,a点的溶液中也一定含有稀盐酸的溶质HCl,故填写:NaCl和HCl;
(2)过程见答案。
【点睛】该题为图像计算题,难点在于其一: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包括两部分: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原固体中的氯化钠,其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反应前各可溶物的质量之和减去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34.(1)8g/8克
(2)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
则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0%。
【详解】(1)取某赤铁矿样品12g(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慢慢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从图可知,剩余的4g固体是杂质,所以固体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2g-4g=8g;
(2)见答案。
35.(1)NaOH、Na2SO4
(2)解: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50g×9.8%=4.9g
设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4%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3)甲
【详解】(1)由图可知,a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的溶质是尚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Na2SO4,故填NaOH、Na2SO4。
(2)见答案
(3)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进行本实验,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减少,则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经过乙前面的点,即经过甲点,故填甲。
36.(1)H2O
(2)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将棉芯提出烧杯
(3) H+ 温度
【详解】(1)反应前有C、2O、6H,反应后有C、O、4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化学式为H2O;
(2)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烧杯中已经充满二氧化碳,则要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可以将棉芯提出烧杯,重新接触氧气,则上半部燃烧产生的热又可以引燃下半的棉芯;
(3)①柠檬酸属于酸,酸中的阳离子是氢离子,即是H+;
②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汽水需要冷藏,增加二氧化碳的溶解量,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③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反应生成Al2(C2O4)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